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战略忽悠局难道只有中国有吗?非也,请看欧洲战忽前辈的成功战例

这是头条号「 ”懒龙说”的第57篇文章 近些年来,各方势力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对中国的一个神秘部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部门的成员他们时常通过公开或地下的言论,使得世界各方的认识被迷惑,视线被扰乱。他们有时故作坚定的给出错误的说法,让笃信他们的人大跌眼镜;而有时又能够在插科打诨中作出精准的预测,让国际形势陷入一片恐慌。当他们高谈阔论的时候,人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口中所说出的话到底是故作玩笑的真相,还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个让各方势力都无法研究和预测的神秘部门,就是传说中的——战略忽悠局,简称「 ”战忽局”。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认为这个部门的成员都是非常隐秘的。真相是——恰恰相反!最让各方势力困惑的也在于此。「 ”战忽局”的相关主管领导似乎根本无意隐藏自己的行踪,反而到处招摇过市,经常现身电视节目,接受媒体采访。好像生怕大家不知道「 ”战忽局”的存在一样。可是,相比领导们的高调表现,他们背后的庞大「 ”战忽局”部门其他同事,却好像总是隐藏在迷雾中,让人无迹可寻。这种个人的高调和集体的低调所形成的反差,让各方研究人员都感到无所适从。 根据网络上所能够查到的仅有的一点蛛丝马迹。战略忽悠局,英文(Strategic Fool-you Agency,简称FSA),目前局长由张召忠少将(人称「 ”局座”)担任。该局主要负责对各类新闻以及传闻进行「 ”解读”和「 ”澄清”,并且以各种方式「 ”透露”消息。目的是扰乱各方视线,掩护我之战略企图,或者引导国内外舆论,以「 ”忽悠”的方式实现战略的目的。 「 ”战忽局”局座,张召忠 成立多年来,「 ”战忽局”通过多种手段,对各方舆论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取得了多场舆论战役的胜利。其中经典的战例包括:「 ”忽悠美国拆掉F22生产线”战役以及「 ”用因果律武器摧毁印度航母锅炉”战役等著名战役。在这些战役中,「 ”战忽局”的出征,完全达到了我方战略目的,达到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瓦解敌人心理防线的战略目的。其中最为成功的,毫无疑问是「 ”忽悠美国拆掉F22生产线”战役了。 在我们对「 ”战忽局”的光辉战绩感到骄傲的时候,内心也不禁会有一点疑问。难道战斗力这样强大的「 ”战忽”部门,只有我国才有吗?难道其他国家,就没有自己的「 ”战忽”部门了吗? 答案其实是有的,只是其他各国的「 ”战忽”部门跟我国的「 ”战忽局”一样,都有着隐秘的身份,记载也很模糊,但是从史料中的一点痕迹,还是能够感受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聊聊二战中欧洲的「 ”战忽”前辈们的一些成功战例。看看他们是怎么在战火硝烟之中,成功完成「 ”战忽”任务的。 一、老戏骨「 ”蒙哥马利” 1944年5月26日凌晨,在英属直布罗陀的机场,有一架飞机刚刚降落。很快,一位身穿笔挺的元帅军装,带着一顶标志性的黑色贝雷帽,在帽子上有两个醒目的帽徽的精神抖擞的军人出现在舷梯上。他在舷梯上站了一会,然后敬了一个标志性的军礼,然后健步走下了舷梯。 英国元帅的敬礼 在机场欢迎队伍的眼中,这位军人毫无疑问就是二战中欧洲战场最为久负盛名的,曾经在阿拉曼战役中击败「 ”沙漠之狐”隆美尔的英军元帅——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走下了飞机舷梯,接着就乘坐了一辆轿车,由一个规模庞大的车队护送,穿过满是欢呼的人民的大街,将他直接送往了直布罗陀总督的官邸。在那里,蒙哥马利元帅的老朋友,直布罗陀总督拉尔夫·伊斯特伍德亲自出迎。老友见面倍感亲切,当晚总督就举行盛大晚宴招待蒙哥马利元帅。 随后,英国的密码破译中心很快就拦截了一封由西班牙马德里发往德国柏林的密电,上面说:「 ”蒙哥马利将军抵达直布罗陀。与总督(伊斯特伍德)和法国将军举行会晤。”随后随着蒙哥马利又转道阿尔及利亚,关于蒙哥马利元帅的行踪的重要情报被接二连三的发往德国。 德国方面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情报以后,认为盟军已经在英格兰南部集结,应该是在策划一场大型登陆作战,其作战地点应该是与英国南部隔着英吉利海峡遥遥相望的法国加莱,而根据蒙哥马利行踪来判断,蒙哥马利此时并不在英国,所以战役爆发时间应该在蒙哥马利回到英国以后。 可是,德国人可能永远也想不到的是,这位在直布罗陀抛头露面接受人民欢呼的「 ”蒙哥马利”其实是一位冒牌货,而此时真正的蒙哥马利,正在英国朴茨茅斯策划盟军诺曼底登陆的计划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事还得从一张报纸开始说起。 事情起源于1944年3月14日,英国特种 ... 会的副主任杰维斯·里德中校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张剧照,粗粗看过去就是一张蒙哥马利的照片,但是照片下面的一行小字吸引了里德的注意:「 ”你错了——他的名字叫詹姆斯!”。 难道这个照片不是蒙哥马利的照片?世界上还有这样像的两个人吗?不信各位请看照片。 真假蒙哥马利的对比,左边是假的,右边是真的 当时里德正在受命为掩饰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计划对德军进行战略忽悠,看到了这位长得很像蒙哥马利的詹姆斯,心中顿时产生了一个「 ”战忽”计划,那就是由这位詹姆斯来「 ”扮演”蒙哥马利,以此来忽悠德国人从而隐藏盟军真实的动向。于是这位詹姆斯就成为了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那么这位长相酷似蒙哥马利的詹姆斯是什么人呢?他叫梅伊里·克利夫顿·詹姆斯,澳大利亚人,是一位演员,二战打响后,他参加了英国皇家军饷团,成为一名英军中尉军官。因为身高长相都与蒙哥马利酷似,有时也会带上贝雷帽扮演一下蒙哥马利,才有了那张报纸。 詹姆斯很快得到了命令前往伦敦,接受了一项任务——「 ”拍摄宣传影片”,在这部「 ”宣传影片”中他就饰演蒙哥马利元帅。而他在前期必须要模仿蒙哥马利的行为举止,牢记元帅的几千个习惯动作。作为一位演员,这些项目詹姆斯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于是在后面的训练中,詹姆斯被安排和蒙哥马利元帅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熟悉蒙哥马利的语言神态衣着举止等等一切信息。 詹姆斯于是就跟着蒙哥马利,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他的第一个重要收获,就是注意到元帅在敬礼时有一个独特的姿势——手指轻轻按动两下。这样的特点,仅凭阅读资料是不会领会的。还有,元帅喜欢散步时把手放在背后, 思考的时候则用手按着面颊等等这些细节,詹姆斯都能够模仿的惟妙惟肖 真的蒙哥马利元帅 等到詹姆斯终于连蒙哥马利的警卫员都骗了过去的时候,此次任务的教官终于告诉了他实际的任务内容,其实并不是拍摄什么宣传影片,而是扮演蒙哥马利去迷惑德国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有剧本,没有导演,身边所有的人既是观众又是评判,没有人喊开始和结束,每一天都是一段一镜到底的表演,一旦NG就是死亡。詹姆斯,作为一位25年演艺经历的「 ”老戏骨”,最终决定毅然决然的接下了这部「 ”人生大戏”。于是就有了这一部分开始的直布罗陀的一幕幕。 詹姆斯在北非圆满完成演出任务之后,他就被送往埃及首都开罗「 ”软禁”起来,这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直到1944年6月6日,也就是盟军诺曼底登陆以后,詹姆斯才被送回英国。出于严格保密的需要,直到战争结束,詹姆斯都从未对自己这段经历吐露过半个字。当然,这种痛苦与战争胜利相比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了。 1954年,詹姆斯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我是蒙哥马利替身》,后来这本书还改编成了电影,詹姆斯自己还亲自上阵,同时扮演蒙哥马利和自己。1963年,詹姆斯去世,当时「 ”正版”的蒙哥马利元帅这样评价他:「 ”他在战争关键的时刻,忽悠了德国。”得到「 ”正版”元帅的肯定,詹姆斯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战忽前辈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詹姆斯扮演蒙哥马利的行动名为「 ”铜头蛇”计划,而这个计划是一个更大规模的「 ”战忽”行动——「 ”卫士”计划的一部分,而「 ”卫士”计划又是主要为了掩护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 ”霸王计划”而制定的一个更大规模更高级别的「 ”战忽”计划。而关于「 ”卫士”计划,那又是另外一个长长的故事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说吧。 二、被「 ”挪走”的亚历山大港 1941年6月24日夜晚10点,一批容克88中型轰炸机和萨伏亚79型轰炸机组成的轰炸机群从北非的沙漠中低空起飞,在茫茫夜色中,向着他们此次行动的目标飞去。 他们是德国的轰炸机群,奉北非德军统帅隆美尔的命令,去执行一项重要的轰炸任务——轰炸位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亚历山大港是英军驻北非部队重要的转运港口,大量英军的战争物资都要通过这里运往战场。如果能够对亚历山大港进行轰炸,势必将切断英军的后勤补给线,给德国击败英国赢得宝贵的良机。 美丽的亚历山大港 很快,此次轰炸机群的目标就出现在地平线上,那是一座灯火通明的港口,在漆黑的夜色中显得格外的醒目。港口外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港口中矗立的那座巨大的灯塔,正在用不断旋转的灯光指引着大海中船只的航向。 就是这里了,轰炸机群的队长报告了「 ”目标已锁定”的信息后,空军指挥官下达了轰炸命令。于是狂轰乱炸开始了,大量的炸弹倾泻在这座灯光璀璨的港口,巨大的爆炸声和所引起的巨大火焰打破了夜幕下的宁静,港口的房屋船坞都陷入了一片火海。看着飞机下方的人间炼狱,轰炸机群的队长满意的下令返航。这样的轰炸,一直持续了8天。 按照德军原定计划,这样级别的轰炸后,驻北非的英军部队的后勤补给一定会受到重创,可是没想到英军好像丝毫没受影响一样,反而还越战越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德军可能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搞明白这个问题。 这个秘密直到多年以后才真相大白,原来,德军之前狂轰乱炸的那个地方根本不是亚历山大港,真正的亚历山大港则悄无声息的隐藏在茫茫夜色中,根本没有被发现。 而完成这一伟大壮举的人,就是英国的「 ”战忽”前辈——贾斯帕·马斯基林。 贾斯帕·马斯基林本职工作是一位出色的魔术师,他家庭是魔术世家。二战一爆发,马斯基林作为一位爱国者,参军入伍,很快就被调到了北非战场。马斯基林在拿枪打仗这方面还是经验欠缺,但是在战略忽悠,主要是战略伪装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他利用自己魔术师的职业特点,加上自己 ... 魔术道具的经验,设计了一种伪装道具,可以将坦克伪装成为普通的卡车,停在地面上的时候德军的侦察机根本无法分辨。靠着这招,英军的坦克多次躲过了德军的空袭。 1941年5月,英国情报机构截获了德军的密电,里面透露了德军北非统帅隆美尔想要轰炸亚历山大港的计划,如何粉碎德军的轰炸图谋,英军内部意见不一。这个时候,马斯基林毛遂自荐,表明自己可以用魔术的手段,隐藏亚历山大港。 魔术?能隐藏亚历山大港?要知道亚历山大港在战争中可是一个繁忙的港口,挤满了各种军舰、货轮、客船,还有大量的办公室和大大小小的维修厂,以及上千名工人。这样规模的港口,能说藏就藏起来? 马斯基林信心十足的向英军将领们阐述了他的计划,这个绝妙的计划很快让将领们的满心狐疑烟消云散。于是,很快,这个规模庞大的「 ”战忽”计划开始迅速执行起来。 那么,马斯基林是怎么样隐藏亚历山大港的呢?这就跟魔术一样,魔术看起来很神奇,其实知道了原理往往都是非常简单。马斯基林隐藏亚历山大港的办法就是——再造一个亚历山大港! 马斯基林对亚历山大港周边进行了考察,终于发现了一个叫做马约特湾的地方。这是一个荒无人烟的港湾,但是地形地貌和海岸线形状都与亚历山大港非常相似。当时为了躲避英军的高射炮,德军的轰炸机一般都是晚上才来轰炸。而在漆黑的夜晚中,只需要使这个「 ”预备亚历山大港”的灯光与真的亚历山大港相似,就可以达到偷梁换柱的效果。 因此,马斯基林对这个「 ”预备亚历山大港”进行了化妆,给他按上各种灯光,在夜晚的时候从空中看去,基本跟亚历山大港的灯光一样样的。为了防止德军低空突袭的时候发现这个「 ”亚历山大港”没有房屋和船舶,马斯基林还 ... 了很多假的房屋,还利用帆布和支架建造了一支小的「 ”船队”,并且让这支「 ”船队”停泊在「 ”亚历山大港”,把这次「 ”战忽”行动装点的尽善尽美。 别的都好办,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那就是亚历山大港里有一座高大的灯塔,马斯基林想尽办法 ... 了一个模拟灯塔结构。它其实是由六根木头组成的夹板结构,上面安装了五只探照灯,用来模拟旋转的灯光。这样在夜空中的德军轰炸机看来,就跟真的灯塔一模一样。 一切伪装都完成了,马斯基林又命令真正的亚历山大港到夜晚所有灯光必须全部关闭,真的亚历山大港成了一片黑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灯火通明的假「 ”亚历山大港”。德军的飞行员飞到这里的时候,虽然也许会有点迷惑,因为毕竟位置跟预计的位置有点不同,但是因为思维的惯性,他们还是把炸弹投向了亮灯的假「 ”亚历山大港”。于是真的亚历山大港在马斯基林的「 ”战忽”行动下,安然无恙的隐藏在茫茫夜色中,没有被任何敌军发现,也没有受到任何的轰炸。 马斯基林的「 ”战忽”行动,毫无疑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其实与其说上面的两个故事是「 ”战略忽悠”行动,不如说是一种战略欺骗。在战争过程中,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为了迷惑敌人而进行必要的战略欺骗,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看似简单的战略欺骗,其实一旦成功往往能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第一个故事中的蒙哥马利替身,他的「 ”战略忽悠”成功的迷惑了德军,让德军认为盟军的登陆应该在蒙哥马利回国之后才开始,这也间接的保护了盟军6月6日进行的诺曼底登陆的计划,也对登陆成功起到了一定作用。而第二个故事中的马斯基林,则利用「 ”战略忽悠”成功的保护了英国的后勤补给线,为盟军在北非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来源,也对战争的最终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阿拉曼战役与蒙哥马利》 萨本仁 史学集刊 1984年第4期 2、《假蒙哥马利骗了希特勒》 扬子 文史博览 3、《蒙哥马利在二战中的神秘「 ”助手”》 佚名 文史博览 4、《魔术保护了亚历山大港》 丁邦元 杂技与魔术 2009.6 5、《魔术师助盟军隐藏苏伊士运河》 [美] 大卫·费希尔 文 何致和 译 ... 文摘 2015.06 6、《真正的奇迹:苏伊士运河在德军眼皮底下神秘「 ”消失”》 夏爱华 文史博览 感谢您关注头条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 ,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 ”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战略忽悠局难道只有中国有吗?非也,请看欧洲战忽前辈的成功战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最无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岛之战中的SBD「 ”无畏”俯冲轰炸机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战争片《决战中途岛》正在火热上映,片中美军俯冲轰炸机冒着日军战舰密集防空炮火进程俯冲轰炸的场面令人震撼。

  5.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6.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7.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8.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9.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病逝

    1885年7月23日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病逝尤利西斯·格兰特[Grant,UlyssesSimpson,1822.4.27—1885.7.23]>>格兰特,美国军事家、政治家,美国内战后期联邦军总司令,第18任总统、陆军上将。同年4月在复洛会战中重创南军。1864年3月任联邦军总司令,领陆军中将衔。1865年4月2日率部攻占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迫使南军于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1869—1877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政绩平平。著有《U.S.格兰特的个人回忆录》。

  2. 刘伯温在明建立中功劳不大 晚年曾屡遭挫折

    但事实上,刘基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劳不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并无刘基,后来他只是被封了个象征性的“诚意伯”。刘基晚年屡遭挫折,郁郁而终,但还算是全身而退。

  3. 林则徐临摹欧体《皇甫诞碑》,比欧阳询更加浩然大气

    写过欧体的人都知道,欧阳询的字方圆兼济,以方为主,结构精绝,笔画工整,一手《九成宫》冠绝一时,成为临摹最多的碑贴。而他的《皇甫诞碑》骨气劲峭,法度严整,比其余碑更为险劲。

  4. 妲己发明一样东西,流传了3千多年,家家户户都在用

    说到历史遗留下的民间智慧精粹,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四大发明”。实际上,不只是四大发明,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古代先辈发明的物品,如伞、锯齿、碗……,传统智慧的传承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如若将历史上素有妖名之称的妲己和发明者这一身份联系起来,你是否会感到不可置信?而据传著名的妖妃妲己娘娘发明出了一件,流传至今且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东西。妲己是冀州侯之女,自小貌美,颇得家中宠爱,幼时妲己就有钻研精神

  5. 梦见女人被迫结婚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被迫结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被迫结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古代太监竟然这样服侍后宫娘娘,成后宫潜规则

    古代皇帝侍寝,就是俗话所说的皇宫中嫔妃们侍候帝王睡觉。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辩,以为唐儿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缠倦之后,便使唐儿怀孕了。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性和宫嫔制度的非人道性。因为这个关系,敬事房的太监就可以对这些女性下手,当然处女除外。如此一来,太监自然会乐此不疲,那么他们就会娶妻法定了。

  7. 商人与明星

    一商人爱上了一位女明星,但是他又不太十分清楚女友的背景。他不希望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途,于是,雇了一个私家侦探去调查她的底细。但是他并未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透露给这名私家侦探。>>不久,私家侦探给他发来调查结果:“该女士洁身自爱,身世清白,以往结交者皆良善之人,且无不良嗜好。唯一遗憾,就是近日不知何故,竟与一个声誉不佳的商界人士某某来往甚密。”高尚的人拥有崇高的思想,卑鄙者的灵魂也是丑陋的。

  8. 带有蚍字的成语

    包含有“蚍”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蚍蜉撼树——蚂蚁想摇动大树。蚍蜉戴盆——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撼树蚍蜉——撼:摇动。

  9. 本是乱党反贼,却在中国国难之际毅然站出来,守护中国七省直到死

    后来云南爆发沙定洲之乱,大西将军们认为这是一个借黔国公之名占领云南的好时机,于是决定出兵。李定国东出湖南。不过就算李定国再有打仗的本事,也架不住内部的混乱,孙可望嫉妒李定国的军功还曾要加害李定国,造成大西内讧,清朝有了可乘之机。不过缅甸早就想好要交出永历了,李定国因此悍然进攻缅甸,缅甸虽然打不过李定国,但是拖一拖还是可以的。其气度壮烈,让蔡锷都为之感慨。

  10. 观察文史侃|古代小吏的大能耐

    因为包拯是清官,眼里揉不得沙子,所以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活,没几个敢放肆的。有一回,一个平民犯了法,按律应该处以杖刑,这个平民想要少受点罪,就让家人四处活动,但不敢去求包拯,因为包拯是出了名的黑脸判官,这家人便转弯抹角地找到了包拯手下的一个小吏,这个小吏恰好是在朝堂上负责行刑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