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黄河暴涨,围城半月,泡塌城墙!兰州黄河大洪水,想不到的凶猛

兰州历史上的大洪水 黄河暴涨围城半月泡塌一段城墙 今年夏天,黄河的大水再次让人们见识了什么是奔腾的黄河。 以前,黄河给我们的印象是安静的,是哗哗流淌的。最近,两次洪峰之后的黄河,才显出黄河的真面目,黄河是奔腾的,黄河是咆哮的。 黄河大水,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1.汉代金城郡,黄河大水溢出二十里 自从黄河上游有了现代的水利枢纽后,有两个黄河景象就离我们越来越远。哪两个景象?一个是冬天黄河的冰桥,现在已经彻底看不到了。另一个是黄河大水。兰州最后的大洪水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1年9月,黄河兰州段发生大洪水,最大流量达5640秒立方米。 可是,你知道黄河最早有记载的大洪水是啥时候?兰州最早有记载的大洪水发生在东汉时期汉灵帝光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83年。这年秋天,金城黄河水溢出二十余里。在这之前,肯定有大洪水,不过都没有记载下来。 这段记载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从简单的记载来看,这次大洪水应该非常大。在信息闭塞的古代,能写入史书的,尤其是《后汉书》这样的,肯定是大事,超大的事。同时,当时黄河多是自然河道,河岔、漫滩比较多。这样的情况下,黄河水还能溢出二十里,可见黄河水量之大。 汉代,兰州的城市重心在西固,城关区这一带多是黄河漫滩,人们居住的地方比较高。不过,当时兰州人口并不多。西汉时期,金城县所在的金城郡人口接近15万,到了东汉时期,金城郡的人口不足两万。可见,长期战乱和自然灾害给兰州地区带来的巨大破坏。 古代由于信息不畅通,兰州境内发生大洪水的记载相对比较少,而且很不详细。直到清朝乾隆以后,兰州的洪水记载才逐渐多了起来,也稍微详细了。这让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兰州曾经遭受过的灾难。 由于兰州独特的地形,兰州的水灾泥石流大体也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黄河及其支流,因为上游暴雨而引发大洪水;另一个是,兰州各地天降暴雨后,雨水形成洪水,顺着南北两山各个沟道,形成局部的洪水泥石流。不过,这两种洪水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黄河沿线的洪水,人们可以从上游往下报信,比较容易防范,各个沟道的洪水泥石流就比较难以防范了。兰州西固,就曾经发生过一次湮没50人的洪水泥石流。 2.兰州最大的洪水有多大 穿城而过的黄河,给兰州人制造美丽河景的同时,也将它的咆哮奔腾隐藏了起来。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兰州的黄河大水三年两头有。尽管有洪水大有小,给人们造成的损失有大有小,但洪水的记忆却深深地印在这个城市中。 兰州白塔山是兰州地标性建筑,也是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去的地方。这个能够眺望兰州城市美景的古塔,修建之时,人们就对它赋予了镇住黄河洪水的愿望。有一个民间传说是这样的 古时候,有个皇帝来到兰州。晚上睡觉的时候,被黄河水声吵得睡不着。次日清早,他问昨晚响了一夜的声音是啥发出的。官员们说,晚上听见哗哗的声音,是黄河的流水声。原来,兰州地形两山对峙,中间黄河横流,晚上夜深人静,黄河流水声被放大了,故而听上去,声音很响。据说,这天晚上皇帝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老人,给他一张图,还说,兰州黄河段住着龙王的第九个儿子,这个龙子非常调皮,经常捣乱,黄河大水由此引发。老人说,在兰州北山修建一座塔,就能镇住。实际上,兰州的山上修塔是镇不住黄河大水的。 历史上,兰州的黄河大水不断。元代至正年间十月份,兰州的黄河发大水。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六月,黄河上游连降大雨,引发河水暴涨,当时河水四溢,从西到东六十里地段上,淹死数百人。晚清时期,冲断黄河浮桥的大水就发生了两次。一次发生在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二十二日,当时,黄河水大涨,兰州浮桥被冲断,盐场堡沿河淹死百余人;另一次发生在光绪三十年。 光绪三十年(1904年)黄河大洪水是最惨的一次。这年六月初,兰州及其附近地域,连降暴雨,引发黄河水大涨。这是兰州近百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据事后按照水位推算,当时黄河的流量达8600立方每秒。暴涨的黄河水,横扫沿河堆放的木料、麦捆、柴草等,往下游漂浮,在桑园峡一带壅塞黄河,导致黄河水逆流而上,兰州东川一带遭水灾。雁滩十八滩被洪水湮没,东稍门城墙被泡塌一丈余长。为了防止洪水进城,人们用沙袋堵塞城门。而洪水继续上涨,逼近红山根一带,然后绕城向西逆黄河而上。 这次大洪水持续了半个月,然后才逐渐消退。人们站在城墙上,看到兰州城东部成为一片泽国。城东灾区的居民,纷纷跑到五泉山上躲避洪水。当时,受灾民众过万人。「 ”河水漂有木头、柴草、家具、死人等,前后相叠,数日不能尽。” 3.永登砂沟大洪水淹死陕甘总督 一次次大洪水,给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1904年黄河大洪水后,兰州又发生过两次大洪水。一次是1909年,这次也是六月,初一日兰州地区天降大雨,第二天黄河发大水,将浮桥冲断。据说还把浮桥上一艘船冲到了靖远。1912年,兰州安宁发生洪水,将安宁堡的四十家居民冲掉,湮没农田一千多亩。灾情极为严重。 让人们想不到的是,在被兰州洪水湮没的人中,还有一位西北最高军政长官——陕甘总督。这件事情发生在晚清时期,地点在永登县城外的沙沟中。 这位陕甘总督名叫沈兆霖。他是浙江钱塘人,曾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在晚清政坛上,沈兆霖是比较能干的,建议各地兴办团练就和他有关。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陕甘总督沈兆霖到西宁处理军务返回。初七这天,他们一行,沿着今永登县通远砂沟向永登县城行进。这条砂沟以前是永登通往西宁的主干道。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们眼看到达永登县城的时候,一场暴雨从天而降,在一个叫「 ”二道岭”的地方,大雨汇集成洪水,顺着砂沟滚滚而下。夏季这种砂沟,危险极大。据说,看到洪水而来,这位陕甘总督在幕僚们的建议下,先脱下官靴,投到水里,据说这样可以镇压洪水。结果无效。只好将自己的官帽扔进水里,谁知,官帽也不管用。最后,洪水冲走了陕甘总督。 洪水退去,人们找到了陕甘总督的遗体,仍旧坐在轿子里,面色如常,这自然是粉饰之辞。 沈兆霖是兰州境内迄今为止遭遇暴雨山洪死亡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洪水是天灾,可是有人却将它和人祸连在一起。当时的永登知县,还将县城的城隍、山神、土地神像搬出来,敲打拷问了一番。 兰州依山傍水,滚滚而来的黄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也带来了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灾难贯穿人类历史,人类也随着灾难而成长。 讲述人: 张智 本土历史文化研究者。 ​

黄河暴涨,围城半月,泡塌城墙!兰州黄河大洪水,想不到的凶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康熙治国思想: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太平之世,永不加赋

    康熙皇帝说:「”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世。”他不仅这样说而且在他在位的六十一年也是这样做的。康熙在位期间将这句话当成了他的治国目标,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的阐述这一个基本思想。康熙在顺治帝恢复民生经济基础之上,大力的整顿财政,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康乾盛世”确立了物质和制度的基础。一、农耕1、废除「”圈地令”所谓的「”圈地令”是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后,多尔衮摄政期间

  2. 他陷害死于谦,成奸佞之臣,但却有一策,福泽百万民众

    明朝可谓是一个争议众多的王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朱元璋、朱棣时期可谓是恢复了汉民族的刚武雄健的民族风骨,朱元璋下诏先后八次北伐,更是以蓝玉攻灭北元,朱棣则迁都北京,五次御驾亲征,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让他圈粉无数,而清官海瑞,救世宰相张居正,挽大厦于将倾的于谦,抗倭英雄戚继光等等更是在历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光辉篇章,而正如镜子的双面,有白的地方自然有黑,大明王朝也有着一如王振

  3. 说韩愈不配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怕是没读过他19岁的这16字神作

    对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位置,不少人是不解的,毕竟排在其后的还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轼。

  4. 七万战甲埋骨玉璧:南北朝的东西对决,不再函谷关而在并州高地

    历史即将在南北朝再次上演东西对决。此时形胜,则是并州高地与河北富饶。所以,雄踞关中的宇文泰不是秦始皇,而雄踞并州高地、就食河北之资的高欢,则非常可能成为第二个光武帝。因为高欢是山西军阀,并州高地不仅俯瞰黄河而且集中了东魏的重兵集群。所以,从山西出兵走北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5. 民国时期最细腻的兰州游记,山水之城的魅力

    民国时期有不少有识之士西行游历,除了西安,兰州也是大家很想去了解的一个重要城市。机场北面,是兰州大营,营门筑着城堡,气象森严。所以到兰州来,名义上是繁华边界,实际上是到了中国的中央。所以兰州城里的摩登妇女,中山市场,是必须要到的。兰州商铺,民国这个边城,墨守古风,并无男女公共场合,也绝少男女同行的这件事。但是兰州官厅,怕腐蚀了原画,没有答应。

  6. 古人为什么叫长江、黄河为「 ”江”与「 ”河”?

    浏览地图,我们会发现,长江支流都叫「”江”,黄河支流都叫「”河”,因为在古代长江就叫「”江”,黄河就叫「”河”。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命名呢?这可有些讲究?许慎的《说文解字》为「”江”和「”河”都是形声字,三点水是表意的形旁,「”工”和「”可”则是表音的声旁,也就是说「”江”和「”工”「”河”与「”可”读音相同。其实在上古时代,不仅读音相同,连意义都一样,「”工”就表示长江,「”可”就表示黄河。按照

  7. 天下第一仓何以使用137年而不倒?原来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原来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因为关注义仓文化的缘故,近几年笔者曾多次到丰图义仓了解背后的故事,共同推动义仓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展。而且是迄今唯一一个仍在使用且发挥储粮功能的清代粮仓?丰图义仓内城正面图随着去的次数的增多,逐渐和丰图义仓守护者们以及周围老人了解的深入,逐渐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8. 黄河边墙之十四屯田的营城(三)

    第十三章屯田的营城岳占东三这种人烟辐轴桃红柳绿的生活场景真正降临到五花城营城,应该是在潞泽营建立以后。嘉靖四十年的那一次战争,让劫后余生的五花城更加变得千疮百孔,为了有效抗击黄河对岸经常出没的蒙古铁骑,明廷在邬家沟的南岸重新建立潞泽营,秋冬之际,调集潞州府和泽州府2000余名官兵驻守防河,而五花城从此基本变成专门屯田的营城。在大明帝国的历史上,屯田养兵自给自足是一项贯穿整个王朝的基本国策。

  9. 依河而兴的中华民族,古代水利工程大盘点,藏着先民无尽的智慧

    中华民族在生产发展和与自然灾害的搏斗中建立起来了符合自身利益的灌溉水利系统,在沿袭先辈治水经验的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了水利技术。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是哺育中华民族成长的母亲河。然而,天然的降水却不总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令人毛骨悚然的洪水和干旱两大灾害,从历史的开端就困扰着沿河而居的各个民族。

  10. 黄河边发现东岳庙遗址,专家看到碑文图片说:下面一定有重要文物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随机推荐

  1. 明朝政治分水岭大礼仪之争,从此君臣相互仇视,直到明朝灭亡

    在朱厚照生前,文官与江彬的矛盾就已激化,现今江彬存在极大的造反可能性。正德死后,皇太后和杨廷和以皇帝名义发布了一份遗诏。遗诏发布后,皇太后随即命宦官谷大用、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崔元、礼部尚书毛澄前往安陆迎取朱厚璁。从现在来看,江彬造反可能性并不大。实际上,明王朝的反叛基本上都是当局所逼或者错误政策造成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杨廷和的这一举措都是荒谬的。

  2. 梦见蛇缠手

    周公解梦梦见蛇缠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蛇缠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扶墙摸壁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4. 为何猴子 ... 红

    >猴子的祖先>很久以前,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孩叫阿巧。。">阿巧只好回去洗衣服,女主人一看到乞丐就把他推向门外,一边推还一边...:>"你这个臭乞丐,还不快给我滚,这里没有东西给你吃,快滚。">原来阿巧已经变成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女主人非常羡慕,就问阿巧原因。阿巧告诉了女主人,女主人就找到了乞丐,不但请他吃饭,还帮他挤脚上的脓包。

  5. 南宋宋理宗赵忠诚头颅为何被制成酒器?

    随后将头颅割下,送交元大都朝廷,其躯干则被焚毁。>记载,杨琏真珈在发掘出宋理宗的头骨后,将它做成了「饮器」,有记载说是将头骨当做了一种施咒控制、毒害他人或是攫取钱财的厌胜之物,也就是所谓的法器。宋理宗的头颅直到朱元璋灭元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被找到,朱元璋随即命人将宋理宗颅骨重新安葬于宋陵遗址,并对被毁坏的陵墓进行了修复。

  6. 梦见萝卜意味什么

    周公解梦梦见萝卜意味什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萝卜意味什么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关于爱情的人生感悟经典语录-感人的情话

    —顾城《世界和我》四、一个人,必须有太阳。—顾城《我喜欢在路上走》五、我希望,有那么个人,24岁相恋,26岁结婚,28岁一个生命的诞生,29岁时孩子叫我们爸爸妈妈。50岁孩子有自己的爱情。80岁不再恐惧死亡,因为彼此相依。它们总在一起,我们总要再见。—顾城《再见》十五、人生是场荒芜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

  8. 梦见冥币被烧了

    周公解梦梦见冥币被烧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冥币被烧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孟婆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中国的一部上古奇书中,找到了孟婆汤的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妇人叫孟婆,河边的三生石上记载着走过灵魂的前世今生。人死后经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人间最后一眼,喝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汤,那些爱过的人,无法放下的事,那些滚滚红尘中数不清的悲欢离合,都会随着孟婆汤的缓缓入喉,永远凝固于奈何桥上。黄泉路边彼岸花,奈何桥上孟婆汤,阎罗殿生回生草我们熟悉孟婆的传说,很多

  10. 梦见吃猪肉梦到吃猪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吃猪肉好不好

    梦见吃猪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吃猪肉的详细解说吧。老人梦见猪肉,会得玻病人梦见猪肉,病情会恶化。梦见吃猪肉,预示著最近可能被病毒侵袭,需要注意身体健康。原版周公解梦梦见富裕梦到富裕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富裕好不好吃肉者,主富贵。《敦煌本梦书》梦见食生肉,忧县官事。《敦煌本梦书》梦见食猪肉者,主口舌。《周公解梦》食生肉凶,熟肉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