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释迦牟尼像的故事

大昭寺主殿供奉的佛释迦牟尼像,是唐文成公主(约公元642年)从长安带进 ... 的。由于这尊佛像是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等身像,因而在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公元六世纪末的时候,当时称雄雪域高原的第三十三代吐蕃王松赞干布,将吐蕃王都从雅砻河畔的乃东北迁至宽阔的 ... 河谷。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东方或是西方,和亲是古时候许多王朝为求和平安定而常采用的一种形式。英格兰、法兰西和西班牙王室之间的联姻,西汉王昭君远嫁匈奴……。七世纪时,精明强干的松赞干布统一了雪域高原的各个部落后,先是与尼婆罗,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联姻,娶尼婆罗国的赤尊公主为妻,以求吐蕃南方的稳定;尔后,松赞干布又派人远赴长安,迎娶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 尼婆罗公主给吐蕃带去了天竺和尼婆罗的佛教文化,文成公主给吐蕃带去是唐朝先进的农耕、纺织技术。直到现在,在 ... 还可看到汉地文化已深深渗入 ... 族社会生活之中。象藏医的望、闻、问、切;遍布 ... 农区的水磨房;民居墻体的水样花纹;寺庙的金顶和斗拱。我曾注意到,唐代女性服饰后腰垫的特点有两个地方还保留着,一个是藏族妇女,尤其是农区藏族妇女,后腰垫还非常普及。还有一个就是日本女子的和服,不过,后腰垫已成为一种装饰。 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圆寂时,他的弟子们恳求佛祖留下真实的形象,以便世世代代指点众生迷津。佛祖点头同意了。弟子们于是塑造了佛祖八岁、十二岁和三十岁不同时期的三尊等身像。其中八岁、十二岁的等身像是请释迦牟尼的奶妈描述了佛祖年少时期的模样后塑造的。释迦牟尼亲自对三尊佛像做了加持以后,就在菩提树下圆寂了。尼婆罗赤尊公主进藏时,尼婆罗国王送给吐蕃赞普的陪嫁礼品是八岁佛等身像;唐朝文成公主贞观年间带到吐蕃的则是十二岁佛等身像。现在大昭寺主殿前门廊两侧的四尊力士神像,据说就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推车的唐朝大力士。 当初,文成公主一行刚进入 ... 河谷时,载着十二岁等身佛像的木轮车在一片沙地陷了车。四个大力士费了老大的劲不能移动车半步。文成公主说,看来佛祖愿意被供奉在这里了。于是就让人们用布幔将佛像围了起来。再后来,松赞干布遂了文成公主的心愿,专门修建了供奉十二岁等身佛像的小昭寺,并将寺门面东向着长安的方向。现在,小昭寺门前早已是花岗石铺就的街道,拐个弯,就到了熙熙攘攘的八廓街。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后,又想为赤尊公主建大昭寺,以供奉八岁等身佛像。文成公主用汉地的办法打卦占卜,对松赞干布说,雪域高原是罗剎女魔的形状, ... 谷地中间的湖泊正是罗剎女魔的心脏。只有在此建寺才能镇压女魔,让吐蕃兴盛。 ... 有关 ... 历史的书籍中介绍道,松赞干布听取了文成公主的建议,让白山羊驮土,用井字形木架架在湖面,填一层土,架一层木架,直至把湖填平。在大昭寺大殿的西墻,人们可以清晰地观赏到一幅当年松赞干布率众修建大昭寺的壁画。 现在在大昭寺主殿的南墻角,还可看到一个半人高的青石瓮,据寺里喇嘛讲,石瓮是当年修大昭寺时留下的,石上的小孔,直通湖面。俯首石瓮,贴耳小孔,可以听到湖里野鸭的叫声。如修行有道,还可以听到罗剎女魔的呻呤声。我有好几次贴耳石孔,除了空气的嘶嘶声,什么也听不到。 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发生战乱,大昭寺被洗掠一空,尼婆罗赤尊公主带进藏的十二岁等身佛像在战乱中毁于一旦。一些高僧和虔诚的贵族,偷偷将小昭寺十二岁等身佛像藏到了大昭寺的一个小殿内。采取的藏匿办法和后来莫高窟僧人藏匿魏晋唐史籍、卷子、画册一样,用土石将小殿的门封死,再用泥抹平,画上壁画。直到第三十六代吐蕃王赤德祖丹时,唐中宗将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王。吐蕃再次掀起佛教文化热。金城公主查询到十二岁等身佛像的下落后,将佛像从密藏的墻内起出,供奉在了大昭寺。 经佛祖释迦牟尼亲自加持过的三尊佛像,八岁佛丧失于战乱,三十岁佛在天竺战乱中,被一些信徒暗送到大帆船上,準备飘洋过海运往他乡供奉。半途遇着风暴,船被巨浪掀翻,三十岁等身佛从此沉没于南印度洋。现仅存于世的就是文成公主带进藏的这尊十二岁等身佛像了。其神圣和珍贵可想而知。 大昭寺最大规模的维修扩建,是在十五世纪初由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主持完成的。这次扩建,使大昭寺具备了现在5个金顶、108个佛殿、占地约25000多平米的壮观规模。竣工后,宗喀巴给释迦牟尼八岁佛像敬献了纯金的五佛冠,并于当年藏历正月十五,在大昭寺举行了格鲁派(黄教)第一次传昭大法会。 现在,来 ... 的国内外游人,最主要的一个去处就是游览大昭寺。在 ... 有个说法是,到了 ... 不去大昭寺,就等于没到过 ... 。而 ... 各地,以及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的藏传佛教信徒,到 ... 朝佛最大的心愿就是叩拜大昭寺的"觉仁波齐"--释迦牟尼。在 ... ,无论是在高山峡谷,还是在坦蕩的大草原,都可以看到虔诚的叩长头者。这些用身体丈量大地的信徒们,最终手指尖触摸的终点就是大昭寺门前的青石地板。当他们风尘仆仆的叩在释迦牟尼像前的时候,什么苦对他们来说都是值得的。 在 ... 世界,划一个圆的话,圆心就是麦加,最中心的圣殿是麦克白殿。在藏传佛教世界,圆心就是大昭寺。 ... 有三条转经路,第一条是围绕大昭寺主殿释迦牟尼佛的廊道,藏语称为"朗廓"。这条寺内的转经道有一圈铜质的转经筒。走在"廊廓",朝佛者边走边念经,用手拨动经筒,一片哗啦啦声音。第二条转经道围绕整个大昭寺,叫"八廓"。七世纪时,大昭寺初建成,围绕寺庙先是有了一些朝佛者的帐篷,后来,慢慢多了一些经商的人,盖起了房屋,再后来,就逐渐形成了 ... 著名的八廓街。第三条转经道叫"林廓"。这条转经道围绕整座 ... 城。早晨起来,就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转经者,当然其中以老者为多。以大昭寺为圆心,如果再看出去,呈放射状的是覆盖整个雪域高原漫漫的朝佛路。 佛教里有"加持、开光"一说。"加持、开光",就是在高僧大德的主持下,把佛教场所的普通建筑或雕像赋以佛的真义。也就是通过诵经等仪式,使凡间的泥胎、铜塑、木质附着上神界佛的灵性。大昭寺供奉的十二岁等身佛像,是释迦牟尼佛祖在世时所塑,并且由佛祖亲自开光。那么,瞻仰大昭寺的十二岁等身佛像,就如同亲睹释迦牟尼佛祖真身。 在藏传佛教中最神圣的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请高僧从大皇帝赐予的金瓶中,掣签认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真身,还意味着神圣庄严的金瓶掣签的结果,是在释迦牟尼佛"神断"下得出的。一个聪慧的普通人成为一个神,成为一个现身尘世的神,这同样具有"加持、开光"的意义。由此而想到前两年中央人民 ... 批準的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伍金赤列,以及以往的 ... 、班禅,大多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剃度,受沙弥戒、比丘戒,就不难理解大昭寺释迦牟尼佛"神断"的重要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释迦牟尼像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成公主如何改造 ... 地形格局?直到现在,仍然兴盛不衰

    ...位于祖国的西边陲、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上,并以其举世无双的高原雪域风光和独特的高原地理文化闻名于世。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一大批精通各种技能的工匠及佛教高僧和堪舆师。

  3. 争夺河西地区——夏州党项的立国之本

    唐末五代以来,由于吐蕃政权的崩溃以及漠北回鹘汗国的灭亡、回鹘部族西迁,在宋初河西地区形成了几个大的割据政权,即以凉州为中心的吐蕃六谷联盟,以甘州为中心的甘州回鹘政权,占据瓜、沙州的原归义军曹氏政权。河西地区,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且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因此,自李继迁开始,夏州党项势力向西扩展的主要目的,是与甘州回鹘、凉州吐蕃争夺对河西地区的控制权,奠定疆域基础,为西夏立国准备条件。

  4.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5.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6.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7. 这个地方本身是我国领土,面积是深圳的22倍,我国从未承认分离

    我们大家都知道,藩属制度一直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对外制度,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对这些藩属的省份保持着一些距离,很少会干涉他们的内政,所以对于一些比较危机的藩属国。主国还会帮助他们进行...保护,因此许多藩属国对于中原的封建制度也是忠心耿耿。而如今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高原的拉达克王国就是一个重要的典范。

  8.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9.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10. 诗经记载「帝乙归妹」,商国为何要与周国和亲?

    《周易》中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很多人以为,帝乙归妹,是帝乙把商王族的公主嫁给了周文王。帝乙归妹,是替周、莘两国做媒,或者以帝乙的名义,赐予太姒以王族公主的身份和礼仪规格出嫁周室,诸如此类等等。相比之下,商国与周国的「和亲」,与唐蕃和亲比较相似。同样,帝乙时期的商王国,还有远比周国威胁更大的敌对势力,其中威胁最迫切的,就是盂yú国。

随机推荐

  1. 大秦帝国的崛起:凭什么秦国能够统一中原,山东六国只能衰亡?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大秦帝国灭亡山东六国的事情。但在国际势力和地位上,秦国并不入中原国家的眼,楚国这个被嫌弃的国家也对秦国不理不睬。秦国的崛起,源自于周王迁都和允许秦国向西发展,两条行政命令。但自从春秋秦国参与对晋国的霸权之争后,秦国便一直处于尴尬地位,它的综合实力也不断下降。秦国的韧劲在六国中是数一数二的,比之山东六国,他们更有一种危机感,从一开始不受待见,到现在诸国相侵犯。

  2. 嫂子,你们可好

    >听说司机里有贵嫂的相好,湘嫂便嘱咐她,说:“这样吧,你让相好的准备一个特殊标记,到时我好辨认。”>湘嫂听了,声嘶力竭地哭喊起来:“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他们是得救了,可又有谁去救我的丈夫呀!”司机们“放水”的时候,总会说起曾经在这里摆摊的湘嫂和贵嫂,心里念叨着:“嫂子,你们可好?”

  3. 【鸾环】的意思是什么?【鸾环】是什么意思?

    ●唐杜牧《扬州》诗之二:「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冯集梧注:「《异物志》:翠鸟形如鸾,翡赤而翠青,其羽可以为饰。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江总诗:‘数钱拾翠争佳丽。’」★「鸾环」在《汉语大词典》第17982页第12卷1181参见:鸾环鸾环是什么意思鸾环luánhuán用翠鸟之羽做成的环形饰物。

  4.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六

    五人表示愿意执行这一神圣任务。这样决定下来,王师及大臣们才辞别太子,悲泣而还。经过一番论议问答,太子知迦兰仙人所修之道亦非究竟,即便告辞前行。天龙八部见菩萨如是勤苦精进,功勋道德巍巍,无不欢喜赞叹,而来供养奉事。憍陈如等五人见太子尚且如此,亦皆发心仿效,与太子一起共修苦行,不离其侧;并派遣一人还宫向王师大臣汇报太子修习苦行的情形,又由王师向国王转告上事。因嘱令宫人把此事转告波阇波提及耶输陀罗。

  5. 许多声称对食物过敏的人实际上没有

    虽然其中一些可能是合法的,但许多声称食物过敏的说法可能是错误的警报。这是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食物过敏,而几乎有两倍的人误认为自己是食物过敏。“KDSPE”“KDSPs”贝类是美国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影响到大约700万名成年人。KDSPE“KDSPs”“如果食物过敏被证实,理解管理也很重要,包括识别过敏反应的症状以及如何以及何时使用肾上腺素。”

  6. 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_周公解梦梦到多人被大水冲走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好不好

    打算出门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建议变更日期出发。怀有身孕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预示生男,夏占生女。创业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代表营利方面无法支配,透支多而亏本。谈婚论嫁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说明保养身体,和气谦虚相处,婚姻可成。准备考试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意味着不能专心应考,录取机会不大。

  7. 祝福朋友幸福的话

    祝福朋友幸福的话1、男怕入错行;女怕选错郎。我祝福你的一生既是成功的也是幸福快乐的!愿我的朋友一生平安快乐,永远幸福!

  8. 梦见酸梅汤

    周公解梦梦见酸梅汤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酸梅汤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有关于朋友的说说语录-感人的情话

    爱因斯坦二、缺乏真正的朋友及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培根三、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孟郊十、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孟郊十四、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马克思十七、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不过只有毫无嫉妒之心能衷心祝愿你幸福的人,才堪称真正的朋友。培根二十八、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最难寻。

  10. 世人只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卻少有人知後一句的苦,都是淚

    古詩詞的世界裏,有許多出了名的悔恨,而且不少是一悔就驚豔了千年。先有李商隱《嫦娥》中的一悔,“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的悔恨到了李商隱筆下,化爲了夜夜的悽美;後有無名氏所作,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此話一出,世人的執行力立馬就起來了;還有王昌齡的“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個悔到底是真還是一時相思的賭氣話,不得而知,但確實說中了不少女子的心思。然這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