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宫藏及著录作品考(下)

宫藏及著录作品考(下)

  ——唐寅《金阊送别图》卷、八大山人《书画合册》考

  八大山人《书画合册》(八开),拍品号GA0827,绢本水墨,册页,尺寸:24厘米×17厘米×8,估价:RMB 2,200,000—2,800,000,成交价:RMB2,576,000。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名称:2007秋季拍卖会,拍卖时间:2007年11月30日。

  《书画合册》(书法四开)如下:

  白昼偶来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风帘不动黄鹂语,坐对庭花日影移。八大山人,钤“何园”朱文印。(图1)

  萧萧谏苇对一墙,见说新秋□(注:此字不识)味长。何事轻拖来亭里,至今魂梦绕寒塘。八大山人,钤“何园”朱文印。(图2)

  前年失脚下渔矶,苦恋明时未忍归。为抱巢由莫相笑,此心非是爱轻肥。八大山人,钤“何园”朱文印。(图3)

  昼睡初浓向竹斋,柴门日午尚慵开。惊回一觉游仙梦,村巷传呼宰相来。八大山人,钤“何园”朱文印。(图4)

  《书画合册》(画四开)图5、6、7、8。

  查保利在雅昌艺术网发布的拍卖信息,对这套《书画合册》有如下的介绍:

  此册书画各四帧,一景一诗,苍古清逸,八大山人在书法、绘画上的高超造诣于此显露。四帧山水分别绘汀岸、山麓、溪桥、庄舍,布局皆掇取山水一景,通过局部的描绘呈现出广阔的林泉之境。笔法苍古,多用渴笔干墨,但也注重墨的浓淡关系处理,加之草草逸笔,具有元人,尤其是倪黄山水的疏旷意境。书法四帧为行笔流畅的行草,使人感受到八大山人不拘一格、放逸独行且卓然于世的人格。八大山人的书法特点是打破格局的平衡,在错落交横之间达到一种和谐。此八帧书画合壁山水册虽无纪年,但从笔法、墨趣与画风诸多方面而言,则属创作于八大山人艺术高峰时期,即16世纪90年代至17世纪初期。因此,该册是八大山人由董其昌上溯宋元。进而抒发灵性的代表之作。

  《书画合册》(八开)著录:

  1.萧寿民《中国古画集》(香港:昭通萧氏榴花馆,1966),第220号;2.扬扬编:《八大山人书画集》(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74),页10—13;3.(日本)赤井清美编:《八大山人书画集》(东京:东京堂出版社,1975),页58—61;4. 《八大山人全集》(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79),下册,页99;5.丛编:《八大山人翰墨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6.王朝闻等编:《八大山人全集》(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第四卷,页880—883;7.《中国古代画家作品丛书:八大山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中册,页184—187;8.石泠:《中国书画家画语图解:八大山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页256—263;9.(日本)栗原芦水编:《八大山人字典》(东京:二玄社,2004);10.《八大山人书法全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下册,页209—212;11.《八大山人书画编年图目》(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下卷,页124—125。

  尽管以上的文字介绍是那样的肯定以及该套册页的来历是那样的诸多“有据可查”,但却很难使人认可是八大山人的真迹作品,这是该套册页作品的笔墨习性所决定的。

  《书画合册》的创作年代

  关于该套册页的创作年代,上文的介绍是:“此八帧书画合壁山水册虽无纪年,但从笔法、墨趣与画风诸多方面而言,则属创作于八大山人艺术高峰时期,即16世纪90年代至17世纪初期。”

  以上“16世纪90年代至17世纪初期”的说法是错误的。史学常识告诉我们,16世纪的时间段是1501年 至 1600年 的这一段期间;17世纪初,应该是1601年。这个时期,八大山人尚未来到人间。如此,哪来八大山人这个时期的“笔法、墨趣与画风”?

  按:八大山人生于1626年,卒于1705年。由此可见,写这篇推介文章的作者显然是在信口开河。

  “八大山人”书写形体问题

  要鉴定这套《书画合册》是不是八大山人的真笔,有必要先来研讨一下八大山人书写“八大山人”这四个字的演变,因为“八大山人”的结体形态不同可以区分作品的创作年代。

  谢稚柳先生在《中国画家丛书·朱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1月版)一书中尝称:

  ……现在所能见到他的作品,上面的题款,“八大山人”用得最多。此外,还有作“传綮”、“驴屋”、“个”这三种题款的。从他的画笔演变看来,作“传綮”与“驴屋”的是一个时期。作“八大山人”与“个”的是一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前者应该是在六十以前,后者是在六十以后的。而他“八大山人”的题款形体,还有两种。一种“八”字作两弯如﹥﹤。一种“八”字作两点如﹐﹑。作两弯形的是七十以前,七十以后才作两点形的。……从这里看出了他在艺术上的过渡之迹。总的来说,今天所见到的,不论是哪一种题款,不论哪一个时期,只有笔墨上修养之变,没有形象上的异样之处,他的画派是早已形成了。

  以我的研究,“八大山人”的题款形体不止谢稚柳先生归纳的上述两种,而是有三种形体。即从﹥﹤(图9)形到﹐﹑形(图10)演变之间还有一个形体如﹑﹑(图11)。

  我之所以要细化“八大山人”的形体特征,是因为这对研究和考证八大山人的书画风格的演变会带来方便。书画考证,是一项缜密细致的工作,只有相对精确掌握一个书画家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渐变特征,才能作出更为合乎实际的研究、考证结论。

  考,八大山人将“八”字写成﹥﹤形体,最早见于1680(庚申)年代下半叶,最晚见于1694(乙卯)年(时八大山人68岁),是年,八大山人有时也将“八”字写成﹑﹑形体了(图12),当知这一年是八大山人由﹥﹤形体到﹑﹑形体交替使用时期。用﹑﹑形体的最后一年是1701(辛巳)年(图13 时八大山人75岁)。自1702(壬午)年(八大山人76岁)又由﹑﹑形体到﹐﹑形体(图14)的演变,这一演变的形体至到1705(乙酉)年八大山人谢世也不曾改变(图15、16)。

  本文辨析的《书画合册》上的八个署款,“八大山人”的“八”字全是﹐﹑形体。如果这套册页确系八大山人的真迹,其创作年代就应该是在1702年至1705年之间。

  那么,其真伪与否也就有了一个相对直接的参照系。

  八大山人书法概说

  对于八大山人的书法,谢稚柳先生的论述是颇有见地的,他说:

  八大山人对于书法的造诣,也是奇妙的创造。它的艺术特性,是从侧势、逆势,归纳到均势,是一种傲岸不驯的情态,善于用秃笔,而风调是秀健的。一般说来,秃笔没有锋尖,它所能表现的,很难显出笔势的流畅与风神;而他,不但隐藏了秃笔在表现上的一定缺点,相反地,他使尖锋所不能表现的一种特殊情调,却利用秃笔发挥了出来,是开了书法中的笔势所未有的情调的。

  那么,他的创造是渊源什么而来的呢?在传统的书法之中,他也毫不例外的接受了晋唐以来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等无从细数的先进典范,而真正形成他这种艺术风貌的,还是从明王宠的书势所引发,试以王宠的书体来与他的比较,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自然,这一形体的发展,虽是从这个基础而来,但更多的还是他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同上)

  根据我对八大山人的书法研究,他的成熟风格书法是以欧阳询、王宠的书风为其质,复以黄鲁直的书风为其文。他的书法之所以用秃笔还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情调,秃而有颖、秃而能秀,实在是因为他早年服膺董香光的底子,而他的宽博则又是得力于黄鲁直。貌拙实秀,这就是林散之先生所说的“拙从秀中来”。

  再言之,八大山人的绘画除了其笔墨绝伦,他的构图更是极其奇崛的,布局既拉得开、又聚得紧,虚实关系非常明显而又十分协调。从传统书法技艺来衡量八大山人的书法,他应该算不上是一个本色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是画家的书法。谢稚柳先生说他“是开了书法中的笔势所未有的情调”,可能也正是着眼于此。

  看八大山人的字,画意很浓,结体和用笔极为考究,间架的搭建和笔意的表达一如其画。品味他画作上的题跋字数的多寡、大小、粗细,仿佛是在构建一个或一组物象的笔墨符号,因而,他的画和他的题跋是一个特别完整的融合,而这融合却又不同于其他画家的题跋,其他画家的题跋在画面上虽说也很完美(其中不乏为“题跋”而“题跋”的形式),但比之八大山人,那只能是一种书与画的结合,而不是像八大山人那样将题跋当作画面物象的一个符号来处理——是字,也是画。他的题跋,就像他的画,多一点则显得繁缛,少一点便觉得画面缺失了一个“结构”组成部分。这,抑或是八大山人虽也是典型的文人画家然又区别于其他某些文人画家那样文绉绉、酸溜溜(以标榜自己诗文、书法多能)的关键所在。

  正因为八大山人的书法具有一种如同物象的架构,即便是书写单幅的书法作品,他也是注重间架和线条的构成意味。起笔、行笔都很朴实自然,但他的妙趣却在字的形体架构上匠心独运,留白的强化处理、疏密的独到安排,无不显示出作为一个极具个性且富于创造的艺术家驾古人而又远今人的审美理念和创作追求(图17、18、19、20)

  以上四页书法的附图,其“八大山人”的“八”字形体皆写成﹐﹑形体,与图1、2、3、4上的“八”字形体一致,理应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然,若将两组书法加以比照,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两组书法的风神气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且不论图1、2、3、4用笔的战战兢兢、线条的扁平软弱,仅看其字距、行距,便与八大山人的习性相去甚远,哪里有一点书法意味?再言之,八大山人在1702年至1705年之间的书法意蕴已经趋向平和凝练、含蓄而古拙,几乎不作长线条的延伸,这是修养的使然,也是年事已高的必然。

  八大山人画笔欣赏

  书法如此,画笔亦然。岁至75到79之间的老人,心境一般都归于淡泊。八大山人虽曰是不甘清朝的统治,可事实上“复明”已经成为妄念。

  作为“巢覆卵亦倾,悲鸣向谁屋”(八大山人题《飞鸟图》)的明皇室后裔八大山人,面对崇祯帝自缢煤山、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其效力明王朝的雄心壮志已经化为乌有。

  早年,为避 ... 身之祸,除了隐姓埋名,藏匿深山外,便只能是时而装疯、时而卖傻;时而泣泪、时而狂笑;时而为僧、时而为道。结果还是道出“何来人世心”(《题天光云景图册》)的无奈感叹。身为“至今道绝韶阳,何异石头路滑?”(《个山小像自题图轴》)末路画僧,在泥泞挣扎的“路滑”的石头上,除了寄情笔墨“翻翻白眼”、拾掇一些“残山剩水”还能做些什么呢?

  这种心境,准确地说是无奈的淡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淡然”的心境必然衍生出“淡然”的笔墨。我们看图图20、21、22、23、24、25(《书画册》,25.8厘米×23.3厘米×6,上海博物馆藏),从其笔墨来看,简约的点、线、面的构成,干裂秋风、韵含春雨的意蕴可说是进入了一种超脱的化境,“墨点无多”洗练手法正符合他“予于画以少为足”的艺术主张;从其题跋的内容来看,与其此前所画的《山水册页》所题的“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的“泪点多”一脉相承。

  以此衡之图5、6、7、8,其构图的窘迫,线条杂乱、墨色的无序,尤其是画与款识了无呼应的生硬搭配以及款识墨色的格外醒目,无不显现出作伪者书画基础的薄弱和对八大山人书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的浅薄。

  来源:收藏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宫藏及著录作品考(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4.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5.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6. 从中外历史上的文人看 你们认为的所谓「 ”斜杠青年”能有多跨界

    要学习鲁迅先生,永远对青年充满希望,爱接近她们,爱向他们学习。斜杠青年不知道按谁的定义,比如学艺术史、当过策展人、然后写小说、而且研究文艺复兴,还出了书,在美院上课。这应该就是大部分人眼中的斜杠青年了吧。

  7. 宋画遗珍!游丝描笔法和精微墨法,再现了 唐玄宗 的宫廷游乐场面

    《明皇击球图卷》纸本水墨32.1cmx523.2cm辽宁博物馆藏,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的这个人就是李隆基,骑一骏马,神情专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上插着簪花,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上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干、董其昌、年羹尧的题跋。流传中一直被目为李公麟所作,从画风被判断应是南宋人所画。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中人物姿态各异,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8. 明朝最高冷的书法家,29岁开始隐居,上流人士为了见他挤破头皮

    可下面这位大佬,他从29岁就开始隐居了,这样的奇闻您可能还是头一回听说吧!雅君就不给大家卖关子了,他就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陈继儒。在陈继儒看来啊,人世间最高的追求莫过于高雅的志趣和崇高的品性。

  9. 南宋画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远,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时期却饱受诟病

    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里,法常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最大、最受日本喜爱与尊崇的一位画家。网络图片南宋的画家里,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觉地受到宋代文人画热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画家的影响。与寺庙的和尚们往来频繁,法常看到梁楷的绘画后,潜移默化受到很大的影响。圆寂后的法常,元代一些鉴赏家对他的绘画颇有微词。

  10. 秦始皇另一功劳,莫过于篆书变成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今天来讲讲秦文化和篆书以及隶书间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由篆书到隶书的一个演化过程,从而也看到了先进的秦文化,它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随机推荐

  1. 梦见小狗梦到小狗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小狗好不好

    梦见小狗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小狗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母犬和小狗在一起,朋友会带来好处。梦见小狗,预示你将款待无辜的不幸的人,因为帮助他们而获得快乐。但是如果梦见小狗又脏又瘦,梦的寓意恰好相反。梦见蛇梦到蛇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蛇好不好梦见爱抚小狗,预示著自己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差,经常会迟到。梦见小狗对你叫,表示会和邻居、同事、学校的朋友为了小事发生口角。

  2. 梦见巨型鱼

    周公解梦梦见巨型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巨型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雷军说出自己的偶像,第一个是苹果的乔布斯,第二个让华为想不到

    雷军曾和柳传志旗下有道创投、孙陶然共同出资200万美元创立乾坤时代,是拉卡拉的前身,这应该是雷军和柳传志的一个重大合作。雷军表示,第一个就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学习其管理公司、思想、境界、...论等。第二个偶像则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并表示乔布斯导引了他想成立一番事业。

  4. 现代因果报应录(三十五)猪魂作祟,屠夫受报

    现代因果报应录(三十五)猪魂作祟,屠夫受报林法玄棉城屠户李亚育,操刀四十余载,宰猪逾万头,年老退歇,无以为适,日唯鳏处猪栏,与畜类厮磨,以解岑寂。天方放曙,即走告同业间。李从此一病不起,临卒,发声呜呜若猪鸣,数日气绝。余乡有林清江者,向亦以宰猪为业。食肉众人,报在自身,何苦来哉?观乎上述两则实人实事,则因果报应之说,自可深信矣!

  5. 带有盼字的成语

    包含有“盼”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顾盼自雄——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顾盼生姿——姿:姿色,姿态。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顾盼自豪——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顾盼生辉——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同“顾盼生姿”。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左顾右盼——顾、盼: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6.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勤修苦行 示范来者

    勤修苦行示范来者佛教修行证果,正如洪钟在架,有扣则鸣,大扣大鸣,小扣小鸣,大心菩萨是发大心,修大行,证大果。如虚云老和尚,他是当代宗匠,身肩五家宗派继承者的禅宗大德。最後还给打得死去活来,若不是大乘菩萨,是无法忍受得了的。我们看金山活佛,行人所不能行的地方,请读者回味前文笔者所报导的各项事实故事,就可以领会到一二了。

  7. 挽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挽”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挽”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鹿车共挽——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8. 梦见吃大便

    周公解梦梦见吃大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大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友情的句子

    友情的句子1、有一把伞雨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克雷洛夫38、在咱们的性命中,亲情友情感情是性命的主旋律,缺一不可,在这三种情愫当中,唯有友情是一种浩荡宏大能够随时安然栖息的理想堤岸。不由觉得,其实友情一样是浪漫的!

  10. 佛陀、理发匠及其它

    农村理发匠的地位很低,属于下九流。理发匠在第一个版本中,被列为下九流的第四位——“四流推”;第二个版本里边,竟然列在老鸨后边,与吸毒者为伍,可见社会地位之低。唱戏的进不了祖坟,排在后边的理发匠的情形可想而知。佛陀其实是非常孝顺的。阿难无语,郁闷地回到精舍,告诉了佛陀。见儿子渐渐长大,佛陀想让弟子接儿子罗侯罗出家修行,佛陀的父母都同意了,妻子坚决不同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