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根据这条主线,来取舍原著的情节,并体现出原著的精神。另外对宝钗的形象有所加强,对贾政则是粗线条的勾勒。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时成了人们的流行语。徐进的作品很多,著名的还有他与林谷、谢晋合作的电影《舞台姐妹》,这是一部描写旧上海越剧艺人生活情状的故事片。徐进著作等身,为越剧事业,特别是越剧的剧目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进是浙江慈溪人,生于1923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和看戏。他的父亲当过钱庄的会计,家里有些藏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今古奇观》、《红楼梦》等,徐进虽然似懂非懂,却如饥似渴地把它们都读了个遍。
那时的笃班、绍兴大班等常到慈溪来演出,徐进经常偷偷地到庙里的戏台去看戏。由于家庭贫穷,他没有读完中学,就到上海谋生,进了一家西药房当学徒,后成为职员,生活总算安定下来。他业余还是喜欢读书、看戏,特别是家乡的越剧,自己还学着编编写写。
data-filtered="filtered"
1942年冬,大来剧场招考编剧。徐进鼓起勇气编了一节戏,写了一段唱词前去应试,竟被老编剧吕仲和著名演员袁雪芬一眼看中而录取,并成为这次考试的状元。于是,徐进毅然告别生活安定的西药房,“下海”编戏,用西药房老板的说法,去吃这碗“油炒米饭”了。
1955年,徐进开始改编《红楼梦》。他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研读了多种版本的《红楼梦》以及《红楼梦散套》、《红楼梦传奇》、鼓词《露泪缘》和京剧、话剧、川剧、锡剧、评弹的改编本。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巨著,单单人物就有400多个,情节又十分丰富和复杂,改编成戏,难度极大。
无怪有人认为他有点脱离实际,100多万字的巨著要浓缩在3个小时里,谈何容易,再说你剧本写好了,谁能演呢?当时不到30岁的著名演员王文娟听了这话,挺身而出说:“林黛玉我来演,演不好,把头砍给你!”
data-filtered="filtered" 徐进
徐进的决心当然也没有被这些话所动摇,他还是决定写,认真地写,而且他真正写成功了。越剧《红楼梦》的成功,首先是剪裁得当。徐进经过反复考虑,确定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作为全剧的主线,把爱情悲剧和反封建精神糅合在一起。根据这条主线,来取舍原著的情节,并体现出原著的精神。
其二,在结构布局方面,徐进注意剧情的跌宕和起伏,精心处理铺垫、对比和 ... 。戏开在“黛玉进府”上,别具匠心,用黛玉的眼光观察贾府及其人物,这种“主观镜头”有助于突出剧本的主线和黛玉的刻画。第二场“识金锁”,薛宝钗介入,为矛盾冲突伏笔。第三场“读西厢”,通过典型细节写宝黛情感、心灵的相通、相融。第五场“笞宝玉”和后面的调包计乃是封建家长与叛逆子弟的冲突层层推进。“闭门羹”、“葬花”则写了宝、黛、钗之间的微妙关系。第十场“焚稿”和第十二场宝玉出走,分别写了两位主人公的结局:死与走。
其三,徐进对《红楼梦》的人物作了高度的集中精练,在原有的400多个人物中只选用了17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对主要人物采用“工笔画”的手法重点刻画,特别是深挖一些细节,如读西厢、闭门羹等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宝玉热情率真的封建逆子的形象和黛玉孤高傲世、多愁善感的性格。另外对宝钗的形象有所加强,对贾政则是粗线条的勾勒。
其四,《红楼梦》的唱词写得极好,既文采飞扬,字字珠玑;又朗朗上口,雅俗共赏。比如宝玉和黛玉初次会面那段唱词:“(宝)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黛)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骼清奇非俗流。(宝)闲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黛)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宝)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境。“葬花”中“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哭灵出走”中的“天缺一角有女娲,心缺一块难再补,你已是无瑕白玉遭泥陷,我岂能一股清流随俗波”,无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弦。其他如“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我一生与诗书做了闺中伴”、“金玉良缘将我骗”等也都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唱段。
越剧《红楼梦》1958年2月首演于上海舞台,后赴广州演出,徐玉兰、王文娟更以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唱腔在舞台上出色地演绎了这部力作,一经演出,便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1959年赴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演出,1960年底赴香港演出,1961年出访 ... ,均获如潮好评。1962年由岑范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联合拍摄成彩色影片,同年11月影片在香港首映,首轮连续放映38天,400余场,观众近40万人次。接着风行全国,成了文学经典《红楼梦》的普及版,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data-filtered="filtered" 林黛玉
严寒过后是春天,1978年影片《红楼梦》在国内重映,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观众带了铺盖通宵排队买票,电影院24小时跑片,有的观众一连看了十几遍,还欲罢不能。“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时成了人们的流行语。由此可见越剧《红楼梦》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也由此可见它的艺术魅力之巨大。新时期,越剧《红楼梦》进了上海大剧院,拍摄了新版的越剧电影《红楼梦》,还被改编成30集的越剧电视连续剧播映,其影响更其深广了。
徐进的作品很多,著名的还有他与林谷、谢晋合作的电影《舞台姐妹》,这是一部描写旧上海越剧艺人生活情状的故事片。
粉碎“四人帮”后,文艺得到了解放。此时徐进已经年逾花甲了,然而他仍然老当益壮,为越剧事业而奔忙。他出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并创作了反映周恩来 ... 战斗一生的《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描写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事迹的《三月春潮》,这是戏曲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伟人周恩来的形象。其后,徐进又与中青年编剧合作了《花中君子》《瑞云》《风雨大观园》,电视剧《人比黄花瘦》等。徐进著作等身,为越剧事业,特别是越剧的剧目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