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瓷

谈德化窑五彩瓷器的造型和装饰

谈德化窑五彩瓷器的造型和装饰自明代以来,福建德化窑逐渐步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其产品除以白釉的独特风格驰名于世外,同时也开始在白瓷上进行着色装饰,出现同样倍受世人喜爱的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等各种彩瓷,并且沿袭至今。这件五彩盖罐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具有明确纪年的德化窑五彩瓷实物。明代德化窑五彩瓷的颜色主要由红、蓝、绿三种组成。

水晕墨章 钩绰纵掣——清代与民国墨彩瓷器

水晕墨章钩绰纵掣——清代与民国墨彩瓷器水墨画是最能表现中国画意境的一个种类。瓷器之上的墨彩不仅与水墨画最为接近,也是受水墨画影响最为直接的瓷画品种。在中国水墨画和杂釉彩瓷的“厚积”中,到了清康熙中期,水墨画终于移植到瓷器之上。墨彩是釉上彩,而瓷器墨彩的主要原料是铜粉、青料和石绿。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藏界多数人认为墨彩瓷只为晚清乃至民国的产品。

素三彩 低调的高贵

素三彩低调的高贵藏瓷、谈瓷之人对康熙一朝的青花瓷器和五彩瓷器无不青睐有加,青翠欲滴也好,艳丽繁缛也罢,总能带给人充满张力的视觉享受。与康熙青花、五彩的张扬之姿不同,这—时期一种十分珍贵的瓷器品种则让人折服于低调的高贵,它以雅洁质朴之姿带给人独特的视觉美感,这就是名重一时的素三彩。第一种说法,素三彩瓷的鼻祖应该是唐三彩。

清新雅致 别有洞天——清顺治瓷器艺术赏评

清新雅致别有洞天——清顺治瓷器艺术赏评明末天启、崇祯时期,虽天下大乱,但江南地区保持偏安,民窑进入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使此期民窑瓷器纹饰呈现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外销也在欧洲客商购瓷热情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持续发展。总之,清顺治朝瓷器有着独特的艺术面貌,有着明显的过渡期风格,同时又极具本朝特征,清新雅致。

清代彩瓷遗珍——济南市博物馆瓷器精品鉴赏

清代彩瓷遗珍——济南市博物馆瓷器精品鉴赏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采用写实手法,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为康熙时期五彩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干明朝成化时期。圈足内“大明成化年制”款,为康熙仿成化斗彩佳品。由于珐琅彩瓷烧制难度大,加之成本昂贵,更使其身价倍增。

景德辉煌——明代陶瓷的艺术之美

景德辉煌——明代陶瓷的艺术之美明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的城镇都发展成为不同的手工业中心。尽管如此,景德镇在全国的制瓷业中,还不能居于盟主的地位。但是就整个制瓷业来看,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它代表着明代中国的制瓷水平。除受宗教的影响之外,明代的陶瓷艺术还受到当时各种姐妹艺术的影响,如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丝绸生产发展的高峰,产生了许多新的品种。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孔雀蓝釉”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孔雀蓝釉”一、“孔雀蓝釉”简介“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总结起来,明、清两代六百余年的孔雀蓝釉成长过程中尤以宣、成两朝发展变革最为显著。

红绿彩瓷艺术纵横谈

红绿彩瓷艺术纵横谈红绿彩瓷是近年古陶瓷学术界和收藏界较为关注的藏品种类。金元时期北方红绿彩瓷浓重的北方民俗韵味受到当代研究界的普遍赞誉。综上可知,红绿彩究竟创烧于北宋还是金代,目前尚未定论,但不排除北宋已出现红绿彩工艺的雏形。民国至当代北方红绿彩伪品应予警惕民国以来,红绿彩古瓷受到国内外瓷器收藏爱好者、尤其是日本和欧洲藏家的重视,很多品相完好的金代红绿彩瓷流入日本。

春花飞上银瓷面

春花飞上银瓷面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的简称,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又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广彩的发展,得益于广州这个唯一对外贸易港口的优势,广彩远销西欧,得到各国玩家、贵族的赏识,成为必备的装饰和日常用瓷。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广彩瓷出口量不断扩大,生产迅速发展。

浅绛彩瓷第四大宗师

浅绛彩瓷第四大宗师同治十年至光绪十五年是浅绛彩瓷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除了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三大家每有所作必为精品外,也有很多浅绛瓷画师的作品皆清雅不俗,功力不凡。说光绪十五年以前浅绛彩瓷无俗器,应不是妄语。其中任焕章尤为突出,可以说是仅次于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的浅绛第四大宗师。诸多证据表明,任焕章应是御窑厂的浅绛彩瓷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