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日前,本报报道的河北保定几名学生由于玩水银导致汞中毒事件再次给人们敲响了生活中预防汞中毒的警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急性汞中毒并不常见,但潜在的汞污染却长期、广泛地存在着。国家规定在化妆品中的汞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1毫克。补牙时,银汞充填物产生的汞蒸气,对患者同样有害。目前,最为常用的是充汞式的体温计。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过某一阈值,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生殖缺陷以及其他一些对身体不利的危害。
日前,本报报道的河北保定几名学生由于玩水银导致汞中毒事件再次给人们敲响了生活中预防汞中毒的警钟。汞,俗称水银,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且对环境污染持久的有毒物质。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急性汞中毒并不常见,但潜在的汞污染却长期、广泛地存在着。生活中常见的汞污染有:
化妆品:汞对皮肤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因此,具有漂白、祛斑作用的化妆品多含有汞。国家规定在化妆品中的汞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1毫克。但200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对祛斑类化妆品的汞含量进行专项抽查的结果表明,在50种祛斑类化妆品中,有16种汞含量严重超标,其中最低超标480倍,最高超标达6.7万倍。2003年春节前,福建省工商局在商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发现,在5种汞超标的化妆品中,超标最高者达2.6万倍。 牙科材料:目前充填龋齿的主要材料是银汞合金。苏格兰的研究人员对180名牙医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在这些牙医的尿液和指甲中,汞的含量是正常人的4倍。与一般人群相比,牙医出现肾脏疾病和记忆力损伤的可能性更大。补牙时,银汞充填物产生的汞蒸气,对患者同样有害。 含汞体温计:体温计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是充汞式的体温计。我国充汞式体温计的年产量约1.2亿支,其中4000万支国内使用,8000万支出口。一支普通的玻璃体温计含汞约1克,一台台式血压计含汞约50克。由于所用容器的材质多为玻璃,因而在使用中容易发生破碎而致汞泄漏。汞在常温下可以蒸发,形成汞蒸气。据测算,打碎一支体温计泄漏的汞全部蒸发后,可使一间3米高、15平方米的房间内空气汞的浓度达到每立方米22.2毫克。人在汞浓度为每立方米1.2至8.5毫克的环境中会很快出现中毒症状。 照明用灯:目前普遍使用的室内荧光灯、室外高压汞灯、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等,都需要汞作放电气体。我国现在每年生产荧光灯约10亿支,按每支灯管含汞量为30毫克计,每年用于荧光灯的汞约30吨。这些灯报废后,一旦破碎,所含的汞将全部进入环境中。由于汞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废弃的荧光灯管破碎后,立即向周围散发汞蒸气。一支在常温下打碎的40W荧光灯,可在瞬间使周围空气中的汞蒸气浓度每立方米高达10至20毫克,超过国家大气质量标准中对汞最大允许浓度(每立方米0.01毫克)的1000至2000倍。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过某一阈值,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生殖缺陷以及其他一些对身体不利的危害。 鱼类:汞及其化合物很容易溶解在脂肪类物质中,沿着食物链(更多的是沿着水生生物的食物链)逐级浓缩,最终造成水生生物体内汞的含量远远高于环境水体中的汞浓度,可高达20万倍!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黄河宁夏段五种经济鱼类的监测结果表明,鱼体汞超标率达100%。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多种海鱼上了“水银鱼”的黑名单,如金枪鱼、鲈鱼、比目鱼、旗鱼、鲨鱼、剑鱼、马林鱼、梭子鱼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