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名垂青史的佛门弟子:林则徐

稍懂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是晚清爱国的政治家、 ... 家和思想家。曾担任江苏、陕西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署理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功勋卓著。是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 ... 战争时的著名抵抗派领袖,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这位“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林公晚年自刻印章语)的封疆大吏,还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呢!对此,恐怕知之者就甚少了。在他身上,萦绕着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愫,其爱国佑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气概,体现了菩萨入世利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奉献精神。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1785年8月30日出身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比较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三岁即在其父林宾日办的私塾学四书五经,七岁开始习八股文,十二岁便以第一名成绩通过府试,十九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可见他从小即接受了正规的儒家思想教育,以后为了生计,一边学习,一边教书,并曾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之邀任司书。后遇福建巡抚张师诚,深受赏识,在其幕府辅佐四年。由此社会阅历渐广,看到港口厦门等地社会风气败坏,嫖窃成风, ... 走私及吸毒现象严重,深感厌恶,并寓志治理。张师诚奉佛尤谨,曾辑《径中径又径》一书,劝策行人专修净业,多切至之语。林则徐自然深受影响,在他二十三岁(公元1807年)时,曾手书当时佛教界最流行的《佛说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大悲咒》、《往生咒》五种经咒,共贮一函,上题“行舆日课、净土资粮”八字,作为每日必诵的功课。其经本只有四寸多长,三寸多宽,每面六行,每行十二字,以便于随身携带。所书经咒,笔力遒劲,字迹工楷,端严秀美,一丝不苟,足见其对佛教的虔诚与恭敬。(林公逝世后,后人将其合订为一册,题为《林文忠公手书经咒日课》,1987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将此书影印流通。)1811年,林则徐考取进士,后授编修,在翰林院十年,得以接触国家机要档案、各地奏章等。目睹茫茫九州漕运不修,江河泛滥,民变丛生,而朝野上下贪官污吏吸毒成嗜,谎报政情,粉饰太平,十分义愤,便时时留心政事,图谋革新之道。1820年后的18年,林则徐由翰林院出任地方要职,历任江南道、杭嘉道监察御史,两浙盐运使,淮海道、江苏、陕西按察使,河南、湖北、江宁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他向友人表示决不与那些“利禄之徒”同流合污,要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他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例如每出行便发出传牌:“不许在各驿站索取丝毫,该州县亦不必另雇轿夫迎接。”“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便饭,不必备办整桌酒席。”任内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厉行改革。对“汹汹将变”的灾民,反对调兵镇压,而是尽力救灾放赈、设义仓、贷牛、为民 ... 等,极大地缓和了社会矛盾。在修水利等方面,认为“河工尤以杜弊为先”、“赋出于田,田资于水,故水利为农田之本,不可失修。”因此,他任职一处都比较注重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造福人民。如在新疆,两三年里即组织开垦近百万亩荒地,推广“坎井”以利灌溉。为此老百姓将“坎井”改名“林公井”以志纪念。虎门销烟后,被遣戍新疆赴伊犁的途中,他犹念念不忘国家民族的安危,他在诗中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船声”、“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并仰天而问“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在他身上,萦绕着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愫。由于他清廉干练,兴利除弊,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在宗教信仰及其活动方面,林则徐除在日理万机和戎马倥偬中,坚持“行舆日课”,不废诵经念佛外,在《林则徐日记》中还可以查找到不少他供佛礼佛、求佛祈雨、写经赠友、忌日持斋、兴办佛事的记述。例如:嘉庆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年),林公供职翰林院,在《癸酉日记》中载:“清晨,焚香叩头,斋心默祝”、“早晨,佛前供汤丸” 的记述。。嘉庆二十一年丙子(公元1816年),林公奉派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在《丙子日记》中有“游龙泉寺,……在座食斋”、“望见庐山五老峰,巳刻至东林寺”,并瞻仰了该寺文物碑刻。嘉庆二十四年乙卯(公元1819年),林公奉派充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在《己卯日记》(又名《滇轺纪程》)中记述,由京赴滇沿途参拜的佛寺有:河北安肃慈航寺、正定大佛寺、赵州古庙金山寺、湖南沅陵留云寺,有时干脆住在寺里。7月27日到达云南嵩明县时,“有寺曰海潮,适大雨如注,未得登眺为憾!”道光二年壬午(公元1822年),林公任署浙江盐运使,在《壬午日记》中有“寄庆蕉园制府一禀,附交所书《心经》一纸”、“诣(杭州)吴山海会寺(观音)大士前祷雨”、“黎明,赴海会寺恭送大士返山”、“诣吴山各庙行香”的记述。这一年参拜的佛寺有:杭州开化寺、镇江焦山定慧寺,会见了该寺方丈巨超。道光三年癸未(公元1823年),林公担任江苏按察使,《癸未日记》中记述了再次参拜焦山定慧寺以及扬州高旻寺情况。道光十四年甲午(公元1834年),林公担任江苏巡抚,在《甲午日记》中记述了参拜常熟虞山清凉寺、兴福寺、南京妙相庵、古林庵、清凉山清凉寺的情况。道光十五年乙未(公元1835年),林公署理两江部督,在《乙未日记》中,六月十九日条有:“(观音)大士神诞,黎明诣元妙观行香,仍默祷雨泽”,九月二十六日条有“先资政公忌辰,(按:林公父宾日公逝于道光七年该日)持斋”。此外还有“又至元妙观诣大士前行香,以是日乃大士显灵之期。辰刻,甘霖大沛,至亥刻约有三寸许”;“又诣元妙观,向大士神前暨正殿、雷祖殿谢雨”;“辰刻,跪送大士还光福(寺)”的记述。这一年参拜的佛寺有:无锡惠山寺、镇江金山寺、观音寺、三至焦山定慧寺,再次会见了年已七十九岁的退院方丈巨超法师,这位老僧还是一位诗僧,“出诗钞相赠,诗亦清售”。在诸佛菩萨中,林公最崇敬的是观音大士,除多次向大士行香、祈雨外,道光十八戊戌(公元1838年),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还在督署内建了观音庙,每日行香设供。在《戊戌日记》中,即有诣署中大士前行香,“大士神诞,黎明诣本署庙内设供行香”的记述。此外,林公担任江苏巡抚时,还为苏州观音庙题写了一副充满佛性的对联,联云: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众生蒙乐利;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此联颇能反映出林公慈悲济世的佛化心襟。在《林则徐诗集》中,也有不少反映林公参禅诵经、弘扬佛法、赞扬佛子、以佛咏景、以禅喻诗以及和佛教界人士交往的内容。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春,有七律《潘云浦封翁奕隽八十寿诗》中有句云:“衣钵祖庭传再世,旃檀香界话初禅”,看来这位潘翁也是一位佛门弟子,曾与林公一块说法参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七月,林公赴云南任考官,路过贵州黄平州飞云岩,岩上有观音大士立像,林公立即下车合十参拜诵经,在七古《飞云岩》中有句云:“中有古佛立亭亭,苾芻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可见其虔诚心境。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三月,林公与友人同游杭州西湖,有七绝四首,春暮偕许玉年及谷张仲甫应昌诸君游理安寺、烟霞洞、虎跑泉、六和塔诸胜,每处各系一诗,其中富有佛性的诗句有:“佛戒偏宜宽酒户,诗情都为检茶经;山僧为道同龛约,惆怅彭宣地下灵。”“足音何必遗空谷,心地从都悟慧根;试证前身罗汉果,三生石上与重论。”“茶梦园时参梵课,几声钟磬翠微中。”同年五月还有七绝《题天女散花图》云:“独向祇园证净因,诸天香雨隔红尘;多生结习难消尽,记取风花未着身。”林公讲的是修持中应达到的一种较高境界,既能“证净因”,又能做到“风花未着身”。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春,有七古《题冯笏軿“红杏枝头春意闹图”》,有句云:“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林公讲的是开悟,而且要像“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那样大彻大悟。可见其超然物外、向往禅悟境界的心情。同年闰三月,还有五古《“频伽礼佛图”为海宁朱贞女作》,中有句云:“不羡比翼群,不作精卫思,独爱妙音鸟,西方自修持;承颜老病母,稽首人天师;天人有沦谪,净土无分离;佛香出闺闼,白云满罘崽;遥看青莲花,已出七宝池。”林公热情赞扬了这位守贞不嫁,虔诚礼佛,一心修持的佛门弟子。同年五月,还有七律《东阿旅次赠龚暗斋观察》,中有句云:“桑下佛缘经信宿,芦中人影议模糊。”林公把在旅途中邂垢这位朋友,议为是有佛缘。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三月,有七律《题周相峰大令兴峰“湖上谒祠图”》,中有句云:“湖山也结甘棠想,香火难忘寸草心;比似圆通禅院里,宝书飞盖一长吟。”当时林公丧母正在服阕中,请僧人做佛事超度亡灵。可见其充满孝思。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林公丁父忧回原籍福州守制时,有七古《题韩云昉抚部克均“龙湫宴坐图”》中有句云:“雁山在郡不能有,康乐枉为永乐守;西来尊者此山开,掷丈云中玉龙走;涅槃一去蒲团空,但见法雨飞蒙蒙”、“是时公为入定僧,潮音千劫浑不膺;倏然挂杖一抚掌,龙来听法泉无声;拂衣笑视佛弟子,且为大千众生起。”林公把雁荡山大龙湫瀑布喻为西天佛祖掷杖化成的一条玉龙,而且是能够听法受化的神龙,把飞溅的水花喻为蒙蒙法雨,使佛理与美景融为一体,以佛喻物咏景想像丰富奇特。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六月,有七律《次韵酬潘星斋莹见怀之作》,中有句云:“懒吟回避债,倦客且参禅”,表明林公宁愿趺坐参禅而不愿会见众多的俗客。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四月,有五古《题“生公石上论诗图”》中有句云:“读诗如说法,索解入三昧;点头片石和,挽手两人对。”林公以禅(说法)喻诗,把读诗、学诗得其三昧比为“生公说法,顽石头点。”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十一月,有七古《齐梅麓彦槐“送古佛入焦山图卷”》,中有句云:“金人入梦始有佛,六代造像何纷纷;唐初采经及西竺,供养功德宜精勤。”“齐君种善多善根,古佛显应成妙因,杉板船轻剪江去,江风不动波澐澐。是日山中佛光现,异云五色明朝暾;音乐鸟鸣溪涧晓,旃檀香散林峦春。汲来冷泉作清供,曼陀罗雨吹细蕴。我闻八万四千幻名相,世尘讵著莲花身。天人感应现则一,刹竿自树波由旬。为君作歌歌止此,别有灵契君应闻,铜观音像光福村,在宋出士祈祀殷。雨旸征应纪前志,年久庙圮丛棘榛。前年去年两祷旱,杨枝滴水苏吾民。人无饥寒圣人悦,亲洒宝翰题遍璘。君如来游太湖滨,请依兰若瞻慈云。更将贞白摩岩手,一写裴休赞佛文。”林公这首诗,实际上也是一篇全面宣传佛教,弘扬佛法的赞佛文,既阐述了佛教传入中国的经过,又赞扬了那位“种善多善根”的齐君,感应佛祖,出现佛光。还建议齐君游太湖时去朝拜那尊“杨枝滴水苏吾民”的铜观音。林公曾两次请至杭州苏州行香祈雨,极为灵验。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六月,有七绝《潘公甫舍人冒暑游洞庭,舟过鄂州,留之不可,枉三绝句答之》,其一云:“去年曾对君山碧,天楚东南首重回;谁料杜门老居士,一帆六月剪江来。”林公的这位友人原是一位佛门老居士。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三月,有七绝《次韵和解筠前辈》,中有句云:“蛮烟一扫众魔降,说法冯公树法幢。”(按:“法幢”为佛教仪仗,林公把坚决打击英国侵略者比喻为佛祖高树幢,扫荡众魔。)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三月,有七律《辛丑三月,室人生日有感》,中有句云:“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林公原配郑夫人也信佛,故以念佛诵经祝寿。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四月,有五律《次韵答宗涤楼稷辰赠行》,中有句云:“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当时林公正赴戍伊犁途中,仍不忘念佛诵经,同时,还期望倚仗佛力降伏“狂魔”,也即指贪得无厌的侵略者。林公交往的佛教界人士中,既有在家的居士,也有出家的诗僧。在诗僧中,根据记述可以肯定有两位,一位是林公赞誉其“诗亦清隽”的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巨超法师,一位是昆明西山华亭寺方丈岩栖法师。岩栖法师系林公在担任云贵总督期间结识的,两人过往甚密,林公对其诗甚为激赏,曾为《岩栖诗草》题七言绝句四首。诗云:“为助营斋诵法华,潮音散作曼陀花。何其合十参禅后,更擅吟擅手八叉。半偈修持静掩关,六时钟磬彩云间(上人居彩云阁)。个中悟彻诗三昧,砚洗平泉绮语删。”“闻道吴刚缔旧缘,曾修月斧广寒天;吾衰退尽生花笔,惭负推敲贾浪仙。前宵吟侣集衙斋,四韵分题各写怀。最是寒钟清梵梦,枕边诗味得来佳。”(昨课五华诸生,以“寒钟”等题分吟,上人见而有作,余赏其“诗味枕边回”之句。)郑丽生先生校订的《林则徐诗集》仅收有后两首,题为《岩栖上人以诗求题,率成与之》。林公亲笔题书的这四首诗,连同吴和甫学使题词,以后被刻于一块大理石屏上,岩栖法师圆寂后即嵌于其舍利塔,以当塔铭。今塔已毁,诗屏犹存。近年华亭寺已将该屏嵌于新建的藏经楼左侧墙壁上,供游客观赏。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秋,林公在云贵总督任内,以频年积劳,旧疾复发,奏请开缺回籍调理,已蒙恩准。因宦海浮沉多年,深感仕途险恶,加之相依为命的郑夫人于上年十月病逝于昆明,他本人年迈多病,因而萌发了看破红尘,归隐寺院的意向。离滇前有《袁午桥礼部甲三闻余乞疾寄赠,依韵答之》七律三首,其中一首云:“身似闲僧退院初,维摩丈室暗踟蹰。养病只合颓然卧,怀旧真惭迹也疏。但得支公怜病鹤,肯同赵壹赋枯鱼。愿君早拥南天节,或许相逢退食余。”此诗首联,林公把自己比为“退院”(即卸去方丈等领导职务)初期的“闲僧”,“维摩”即维摩诘菩萨名,林公在书斋中供佛或挂有菩萨画像,故称“维摩丈室”。第历史认知网的“支公”即东晋著名高僧支遁,曾养鹤,“病鹤”为林公自喻。《枯鱼赋》典出《南史》“文学传·卞彬”,传因屡以直言忤帝,虽有才干仍被署数年不得仕进,乃拟赵壹《穷鸟》作《枯鱼赋》,自伤不遇。林公这两句诗表明其心迹中:只要有某位高僧大德发慈悲心,怜其病衰,愿意引度,他宁可追随遁入空门,也决不肯再像赵壹、卞彬那样热衷仕途了。此外,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林公家乡福州乌石山积翠寺重修完毕,林公应寺僧要求,曾撰写了《重修积翠寺记》。 从以上《林则徐日记》和《林则徐诗集》的择要例举中可以看出,佛教或佛教文化对林则徐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啊!林则徐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其精神支柱与动力实源于佛教修证,并在社会实践中升华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我国丰富而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着提升、完善人格的特殊作用。这是我们佛教界值得自豪并应努力继承发扬的。林公作为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作为一位佛门弟子,又是佛教界的荣耀。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林则徐留给后世的影响集中到一点,是他那种仰之弥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在抗击外来侵略者时表现得最集中、最鲜明、最具有感召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第一位举起这面旗帜的正是林则徐。我们追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会发现爱国主义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屈原主要是一位大诗人,李纲、岳飞、文天祥他们抗金、抗元,称为爱国者。但从民族的整体意义上讲,金与元都不能排除在中华民族之外。到了戚继光抵御倭寇,郑成功抗击荷兰侵略者。到了林则徐时代,历史条件大大不同, ... 和殖民主义的出现,使中国大大落后了,于是出现了被列强瓜分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成为了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最高尚的情操。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选择了林则徐,他所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主义者。因此,林则徐的爱国主义不仅具有正义性,而且具有艰巨性。●严禁 ... 是中国内政,拯救数以百万计的吸食者,这本身就具有爱国主义性质。● ... 战争发生后,林则徐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者,但中国内部的投降派剥夺了他战斗的权力。这场战争如果由林则徐、邓廷桢指挥,完全有可能战胜远离本土的侵略者。●最深刻的一点是林则徐为了探求富国强兵的道理,深解“知己知彼”和“师夷长技”的重要性,称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对手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贪婪、最野蛮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仅这一点,必然使他成为世界性的人物。林则徐禁烟、销烟当时就受到了马克思的称赞,《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位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美国纽约广场也立有林公像。可以肯定的说,当今世界上,毒品存在一日,林则徐的名字就会受到普遍的尊敬。中华民族培育了林则徐,全世界需要林则徐,历史上产生了林则徐,现实和未来也需要林则徐。林则徐诸多优秀品德集中到一点,在他的全部生命中,特别是身居高位以后,燃烧着对中华民族高度的责任感。这种强烈的至死不渝的责任感,结合时代特征派生出具体的业绩,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严禁 ... 、发展生产……林则徐的品德和业绩,还有深刻的道德伦理方面的意义不可估量。林则徐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人物,但他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他英勇无畏的精神突破了时代的羁绊,称为一代伟人!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林则徐(公元1785年~1850年),清末政治家,福建侯官人,嘉庆进士,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奉者。林则徐虽然身居要职,公务很忙,但还是坚持每日早晚功课。他将《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往生咒》等佛经写在四寸见方的小本子上,便于在旅途中坚持早晚课诵,从这点可见他精进修持之一斑。他不但自己精进修持,并将佛陀慈悲利人的精神落实于爱国爱民的具体行动。早年曾修治黄河、白茆、浏河等水利,使一方众生免除水患、干旱之灾;曾力排种种干扰和压力,严禁 ... ,成绩卓著,使许多百姓摆脱迷毒之害; ... 战争爆发又严密设防,使英军在澳无法得逞,力使中土人民免于侵略者的奴役蹂躏;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曾派人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借此学习、借鉴外国人的一技之长。可见工作、事业和修持佛法并不矛盾,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 战争前夕,林则徐针对世风日下的时弊,于1839年9月巡视澳门后,在前山写了“十无益”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视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巧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这“十无益”格言对现代人仍然有深刻的教育和鞭策意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垂青史的佛门弟子:林则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持诵白衣神咒,感应菩萨救三难

    我在北平读书时,在订阅的报纸中,见到附送的观世音菩萨白衣神咒,心生敬仰,就背了起来。后来在江苏句容县任职,每天上下班须经过观音庵,心中则作入庵礼拜及对圣像持诵神咒的观想,很少间断。第三自己什么...再回句容,在此时,只有祈求菩萨加被,别无办法。我则深切体会到,菩萨威神之力,实在不可思议。经过这次感应,我持诵白衣神咒更加虔诚,如果因事没诵,则尽量补诵。来台后,家中供奉观世音菩萨。

  2. 慢藏诲盗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

  3. 一句情话|好像很熟悉,却很久不联系

    一句情话想你的时候会翻以前的聊天记录也会看和你的那些旧照片我知道人不能总矫情但我从没想过我们的关系会变成像现在这样好像很熟悉但却很久不联系。Morefrommysite当伟人说起情话,谁都会被拿下!最幸运的事一句情话|每个人都有一段独行的日子一句情话|爱不随人愿,只留真心人你听过最美好的情话是什么?华为P9/P9Plus的“大光圈情话”:我的眼里只有你平远,最美的情话说给你听!

  4. 新年祝福语_新年精彩祝福语_新年祝福

    新年祝福语|元旦祝福语|元旦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语|拜年祝福语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搜集整理的新年祝福语祝福短信,欢迎阅读和转载。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祝福,新的起点。请接受我新春的祝愿,祝你平安幸福59.古人都扫尘过年,愿你也扫去心中一年的风尘,在新春佳节的时候,祝你一年都开心!

  5. 梦见阴气

    周公解梦梦见阴气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阴气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声色俱厉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7. 了解正法甚难 (舍利弗和大目犍连)

    了解正法甚难误认非法为正法,误认正法为非法,抱持邪见的人,永远无法了悟正法。但删阇耶拒绝了。>优婆提舍和拘律陀就和他们众多的弟子一齐出发去找停留在竹林精舍的佛陀,并加入僧伽为比丘,拘律陀是目犍利的儿子,所以别人就称呼他作大目犍连,而优婆提舍则被称为舍利弗。大目犍连在出家后第七天就证得阿罗汉果,舍利弗则在第十四天之后才证得阿罗汉果,他们两人就是佛陀的二大弟子。

  8. 片瓦不留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iànwǎbùliú【解释】形容房屋全部毁坏。同“片瓦无存”。【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之一卷:“那婆子被蒋家打得个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县去了。”【例子】无【相关】百度“片瓦不留”

  9. 结婚歌曲大推荐 西式婚礼的完美背景music

    结婚歌曲,是我们婚礼上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婚礼主题特色的背景音乐,这样才能与自己的婚礼相得益彰,下面是结婚歌曲推荐,西式婚礼在的完美music等你来挑战!如果不在教堂行礼的新人,可选择这首「结婚进行曲」,令这场婚宴于庄严又隆重的气氛下开始。推荐音乐5:TheLookofLove原因:由新一代Jazz女王DianaKrall用她磁性的声音唱出这首歌曲,令气氛倍觉Sexy。推荐音乐6:JusttheWayYouAre原因:同样由DianaKrall重新以Jazz音乐演奏这首经典名曲,又是另一番

  10. 买臣五十富贵

      汉。朱买臣。会稽人。家贫。卖薪自给。行歌诵书。妻羞之。求去。买臣曰。吾年五十当富  贵。即时自可报汝。妻不听。适田夫后。  买臣果五十为会稽太守。妻与田夫治道迎官。买臣驻车呼之。以车载其夫妇。舍园中给食一月  。妻惭自缢。与夫钱以葬之。  朱买臣,(?─前115),...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