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印祖故事:谛公病重弟子疑,问疾劝念观世音(42)

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32)是近代两大高僧,一位是中兴净宗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一位是传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法嗣。两位大师佛法上互相探讨,修持上互相激励,弘法上互相支持,在弘扬佛法和教化众生的事业中,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堪称最相契的莲友,共同为近代佛教的复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民国十年(1921年),谛闲大师63岁时,在夏历二月间,偶患风湿入里之症,使得手足麻痹,不能行动。印光大师从谛公一些弟子辈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关切,致信殷勤问候,并建议谛公至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求早日康复。信中说: >“二月下旬,闻公自温归来,身婴笃疾,手足不便运动。光固知我公悲心深重,欲令现在诸学子及一切四众,及早努力修行,勿待病魔临身时,则不易摆脱矣。其直以口说,尚恐不亲切,遂现身以说,可谓深慈大悲,无以复加矣。光自愧财法两缺,欲效愚忱,直无其力。但只旁问于根祺、然云辈。后闻佛曦谓病已复原,但足尚不能大行。意谓行固能行,但艰于出外而已。昨万年寺住持了悟见访,问及,言吃饭说话,与好人无异,唯手足绝不能动,虽饮食便利,一一须人代为周旋。光窃念病体如此,何以弘法?或令浅见之人,谓佛法无灵,以故数十年讲经,天下闻名之大法师,身婴痼疾,只管求医服药,亦不见愈。彼素谓依教修持,能转定业,及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者,皆诳人耳。若其不诳,彼当依教转彼定业。彼素崇净土,以弥陀名号为阿伽陀药,何不服之?又《普门品》、《观音圆通》,讲时不晓得多有道理,直是菩萨跟到称名求救者。彼既如此,何不放下身心,拌一条穷性命,志心念观音菩萨,以求身心悉皆安隐以及得大解脱,获真圆通也?光念世人多有此见,倘我公能仰求大士垂慈,即令贵体复原,福慧崇朗,则彼浅知浅见者,将断尽狐疑,增长正信,当相率而出邪途,入佛道,以期普利自他于无既也。是诚所谓以大慈悲,现身说法也。其利益大矣!按周克复观音持验记,载一事。其病与公稍同,其人品与公天地悬殊。彼尚能蒙菩萨加被,令其宿业顿消,痼疾立愈。况我公为现在法门第一人,其法道之兴衰,系于一身之存亡。倘能将平日与人讲普门品,及观音圆通之全幅精神,用称念洪名。当不离此心,即蒙消宿业而获安隐。转使先生讥诮,谓为佛法不灵者,皆相援而皈依信奉,唯恐或后也。”信中最后说:“然公之本心,光固不得而知,且约己浅见为论。即实受安乐,绝无苦恼。亦当以求菩萨救苦,为大众作榜样也。” >从信中可以看出,印光先说谛公生病是现身说法教化四众。接着说先后从四位法师询问谛公的病情,足以说明莲友情深。印光大师受具足戒期间,曾经念佛使自己的眼疾痊愈,因此深信称念佛、菩萨圣号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他接着劝请谛公放下身心,拌一条穷性命,志心念观音菩萨,以求身心悉皆安隐以及得大解脱,获真圆通。之所以这样劝请,是为了让世人和浅见者消除对佛法的怀疑。因为谛公是法门领袖,讲经数十年,天下闻名的大法师,如果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能让世人相信佛法灵验呢?印光大师的劝请完全为众生法身慧命着想,为法门着想。 >谛闲大师的回信充满真挚的感情,非常感人。信中说:“印公鉴:读手示,不禁神驰泪堕。闲早知夙业深重,到六十三时,必难过此一关也。是以前年在京时,都中诸巨子与闲再订来京之约,闲曰:‘且过六十三后,方可再订来期耳。’不意于二月十六夜,忽内蕴大蒸,一昼夜间,顿觉两手麻木,两脚沉坠。自此以后,举动即不便矣。闲尔时便知是果报之病,非药饵所能治也。想是多生所作三途业因,其宿种熟时,必直招三恶道报,决无疑贰。所幸诸佛深慈,菩萨悲念,念闲此生为僧三十余年,以全副精神实心宏法,或将重报轻偿,犹未知也。荷蒙慈悲,垂示持念大士圣号,敢不唯命是从?然闲于起病后,虽诸缘未曾尽情放下,而西归之志决矣。常念四大无常,身为苦本,倘能早一日往生,便是早一日离苦得乐时也。而每日独静时,唯佛是念,亦唯佛是归。时想从今以往,既唯佛是归,决定可免三恶道果。如是思惟,心生欢喜。殊不知将经百日,不但未见往生影响,而诸病亦渐平复,即手足亦见转重为轻。自料二十日后,只恐依然步履如常矣。足证娑婆之苦缘不易脱,而极乐之净因不易成也。闲何人斯?大法关系,本所不计。唯冀我公,调摄精神,为法自重,时赐教言,以匡不逮,是所至盼。肃复并候佛安。” >两位大师的通信,充满了互相关怀和以佛法为重的精神。印光大师所期望于谛公的,谛公已自觉地身体力行,不久就彻底痊愈,继续讲经,的确足以祛浅信者疑惑,为法门之光荣。大师给卓智立居士的信中说:“佛不救人人自救,汝此言出于疑心。汝若真悟此理,则念大士念佛,虽大士与佛止之,不可得也。虽是众生自度,非仗大士与佛为增上缘,则不能也。(知此理,纵令谛闲法师病不愈,亦不疑大士有所不及。而谛师是年七月即讲经,汝未之闻乎?) >后来谛闲大师在讲普贤行愿品时回顾说,当时在病中虽不能行动,因发愿终身受持此经,所以在病中仍坚持观想修十大愿王。 >摘自:《印光法师的故事》作者:余池明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印祖故事:谛公病重弟子疑,问疾劝念观世音(4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10.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机推荐

  1. 孙权年轻时精明能干,为何老年时却昏庸无能?难道是权力的腐蚀?

    然而如此精明能干之人,在登基之后,似乎变得有些昏庸无能了。当时还是帝王的孙权不仅对二宫之争坐视不理,反而因为此事枉死陆逊,隔离张昭,可见在这个时候,孙权已经是昏庸无能的君主了。那年轻时精明能干的孙权,为何老年时却昏庸无能?难道是因为权力的腐蚀?笔者认为,孙权在年迈时昏庸无能,其实只体现在废立太子之事上,而这件事与他的判断力无关,这是他这个年龄的老人正常的反应。

  2. “孩子们好!成为一名建筑大师!”

    1918年的圣诞节就在几个月后,沉浸在战争中的美国正考虑取消圣诞老人的职务。也许父母应该投资于自由债券而不是玩具,这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在战时牺牲了这么多其他物品的情况下,玩具应该被保存下来呢?”一位来自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精力充沛的商人在国防...会的特别会议上解释了原因。A.C.吉尔伯特认为,美国是教育玩具的故乡,这些玩具使我们的孩子们为成年做好了准备。他还举出了一些例子。很快,战争...、海军.

  3. 花木兰原来是这样解决大姨妈、上厕所的,难怪没被人发现

    关于花木兰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80后的语文书上都有她的故事。大致就是花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姐姐又嫁人了,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当时看书本图片就觉得这女孩子那么漂亮去从军怎么不会被发现,现在终于大致知道一两点。真正的花木兰估计没有赵薇漂亮,估计更丑点,至少五官没那么精致。1、年代:木兰辞是北朝作品,从中屡称可汗也能看出,作者和

  4. 史天泽

    史天泽,中国元初丞相。中统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任天泽为河南等路宣抚使,不久又兼江淮诸翼军马经略使。次年五月,出任中书右丞相。至元十一年,忽必烈决心大举进攻江南,镇海诏以天泽和伯颜领大军从襄阳水陆并进。天泽至郢州患病,回到真定,不久去世。史天泽及其家族是蒙古时期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他也是元代唯一的官至右丞相高位的汉族地主。

  5. 一句情话|别太理会人家背后怎么说你

    一句情话"别太理会人家背后怎么说你,因为那些比你强的人,根本懒得提起你。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Morefrommysite情话大全浪漫情话12星座男最受用的情话男朋友说过最打动你的情话是什么关于暗恋的唯美句子樊宗师的诗樊宗师简介樊宗师诗集一句情话|曾经深情的爱李东生经典语录,李东生的经典语句电影中的经典英文情话你想对Ta说出怎样的动人情话?

  6. 【莲井】的意思是什么?【莲井】是什么意思?

    ●南朝梁何逊《七召·宫室》:「燕飞莲井,日照杏梁。」●南朝陈徐陵《梅花落》诗:「燕拾还莲井,风吹上镜台。」吴兆宜注:「《风俗通》: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荷菱,水物也,所以厌火。」★「莲井」在《汉语大词典》第13016页第9卷499参见:莲井莲井是什么意思莲井liánjǐng绘有荷菱等图形的藻井。

  7. 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 ”三大根基”

    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一直没有中断,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三大根基”在延续。一些人认为古埃及文明影响了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影响了古罗马,古罗马文明影响了近现代欧洲,但这些文明毕竟缺乏中华文明这样的韧性。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虽然饱受来自北方的文化冲击与西方的文化侵扰,却能够在一个多世纪里完成凤凰涅槃,其过人之处世所罕见。一、道统「”唐尧虞舜夏商周”以来,中华文明一直采取「”王朝正朔”模式,甚至周朝初年

  8. 福 报

    他感受他的所谓成功只是一种“福报”,因为“福气”令许多的好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而不只是个人的才干、学问、抑或是好的人际关係,同时他更深刻地明白到,一个人在世,每天忙碌追逐金钱没有意义,所以打后的日子,他切实地将爱的价值观纳入了企业文化中,这也造就了绿野集团在环保工作以及高质素住宅等的关注与巨大的成功,金融风暴后的绿野,进入一个更新的里程碑。

  9. 高中教师寄语大全

    高中教师寄语大全1、珍惜高中时代的黄金时间。树立信心,持有恒心,老师期待着你可喜的进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其它特长展示中,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10. 端午节的问候 l 我们一起过一个健康养生美食节

    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