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传奇」玄宗好道集奇人·历史上谁的法术最强?看真实的神仙打架

唐朝玄宗皇帝不但是个多情风流的君王,而且还是个想修道成仙的执着者。他经常邀约一些有道术者来宫里聚会。张果、叶法善、罗公远诸仙,常往来于宫门内外,展示法术,各显神通,留下无数稀奇古怪的传闻。 那张果本是帝尧时的一个侍中,得了胎息之道,可以几天几夜不食不饮,如今已不知多少岁数。到了唐玄宗时,他隐居于恒州中条山中,经常骑一匹白驴,日行数万里。他不骑驴时,就将驴像纸一样地折叠起来;待要骑时,只消用水一喷,纸就变成了驴。 唐玄宗久闻张果之名,便于开元二十三年差遣一个叫裴晤的通事舍人去恒州寻找张果。 裴晤到了中条山中,找着了张果,只见他齿落发白,俨然是个糟老头子,这哪是什么仙人,便对他态度傲慢。那张果与裴晤见过礼后,忽然一跤跌倒,断了气息。裴晤一见着了慌,皇上叫他来寻找仙人,可见着了仙人却无法带他回去,这如何是好。转念一想,仙人如何会死,莫不是这老儿在考我?于是便焚起香来,对着老头尸体跪下,念诵了一遍当今天子求仙的诚意。说来真灵,那老儿渐渐醒转过来,裴晤更觉奇异。他星夜驰回,向唐玄宗复命。玄宗也觉奇异,另派中书舍人徐峤带上他亲手写的玺书,去恒州迎接张果。张果随徐峤到了东都洛阳,乘轿入宫,去见玄宗皇帝。 玄宗见了张果如此衰老,不禁问道:"先生既已得道,为何却齿落发白,如此老朽?"张果笑笑,说道:"我正因为老朽之年才去学道,可惜学道不成,才落此衰老,直是可羞可叹。陛下如果嫌弃,老朽不如把齿发都拔掉为好。"说罢,将齿发拔了个干净。玄宗大惊:"先生何必如此,朕不过是说说罢了。先生快到下面歇息去吧。"张果走后,玄宗想道:"这老儿好生古怪,简直像个疯子!"随后又传他进见,准备打发他回中条山去。谁知那老儿进得殿来,却吓了玄宗一跳。他的面貌还像原先那样,可却生出了一头黑发,张口一笑,雪白的一口牙齿。于是,玄宗大喜,便将他留在宫内,设宴款待。 猫酒过数巡,张果辞道:"在下量浅,不能久陪陛下。我有一弟子,堪称海量,可以奉陪陛下。"玄宗叫张果把这弟子请来。张果遵命,不知口中念了些什么,忽见一个小道士从殿前屋檐上腾飞下来。这小道约十五六岁,长得清秀标致。玄宗命侍从赐坐,张果却道:"不可,弟子当侍立。"于是,小道毕恭毕敬地站立一旁。玄宗见这小道十分乖巧,便叫赐酒,满满一杯酒,他一饮而尽,如是数十杯,小道也不推辞。张果阻拦道"徒不可再饮,只有斗量。若过量,将被龙颜见笑。"玄宗却道:"大醉也无妨,朕恕他无罪就是了。"于是,自己起身,斟满一杯,逼着小道饮下。这杯酒刚饮下,便见酒从小道的头顶上涌了出来,把那小道士的道冠也冲歪了,最后被冲落在地上。小道士踉踉跄跄地去拾那道冠,怎么也拾不着,最后连自己也摔在地上。他那一副狼狈相,引得玄宗和周围的嫔妃捧腹大笑。笑够之后,再看那小道士,却连影子也没有了,地上只留下一个大金榼,榼里还盛满了酒。玄宗仔细一看,这大金榼乃集贤院中之物,一榼恰好装得住一斗酒,张果之言果验。玄宗不胜惊叹。 一日,玄宗出外狩猎,命张果同行。经猎手合围,擒得大角鹿一只,玄宗叫御厨烹宰,以为佐酒之肴,张果急忙阻止道:"不可 ... ,此乃仙鹿,已满千岁。"玄宗笑道:"先生如何知其为仙鹿。"张果感慨道:"很多年前,汉武帝元狩五年,我曾侍从武帝在上林游猎,生擒了这只鹿,不忍 ... 它,便将其放生。距今已八百多年了!"玄宗听罢大笑:"先生真会戏言,八百多年了,此鹿还活至今?天下之鹿多矣,怎知此鹿就是武帝所猎之鹿?"张果不慌不忙地答道:"武帝在放鹿之时,曾将一块铜牌挂在鹿的左角为记。陛下不妨看看,是否有这铜牌?"玄宗命人验看,左角确挂有铜牌一块,有两寸长短,牌上两行小字,因年长月久,已模糊不清。玄宗还是不信,又问道:"汉武帝元狩五年,是何甲子?至今究竟有多少年?"张果笑道:"元狩五年,是癸亥年,到今天甲戌年,已有八百五十二年矣!"玄宗即命太史官查阅历书,果然不差。玄宗这时方知张果真乃千岁之人也。群臣无不钦服。 又一日,秘书监王回质、太常少卿萧华到集贤院来拜访张果。寒暄之后,张果突然叹道:"人生娶妻,应是欢乐之事;可叫我娶个公主,听去都叫人害怕!"二人听他这没头没脑的话,面面相觑,莫明其妙。就在这时,外面大声叫道:"有诏书到!"张果命人安排香案接旨。宣读完圣旨,王萧二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玄宗有个女儿,叫做玉真公主,她从小好道,还未曾下降于人。民间婚姻,女子出阁叫嫁,而皇家则叫降。下降,就是下嫁的意思。玄宗见张果是个真仙出世,女儿又很好道,这一男一女,可谓志同道合,故有意将玉真公主嫁给张果,张果可度女儿修成正果,将来夫妻双双成仙去遨游仙境。谁知张果听了圣旨,哈哈大笑,并不谢主龙恩。宣读圣旨的使者见此情景,好不着急,烦请在场的二位大人相劝。劝也无用,张果仍狂笑不止。使者无法,只好回宫如实向玄宗禀报。 玄宗见张果不答应婚事,十分生气。便和太监高力士商量道:"听人说堇菜的汁很毒,吃了立即置人于死命。张果若真是仙,再毒也不怕;若是假仙,一滴也沾不得。这老儿究竟是真仙还是假仙,不妨用这堇汁试一试。" 次日,玄宗命人事先把堇汁掺在酒里,然后召张果进宫。张果遵命到来,玄宗叫宫人把酒斟满,言道:"如今天气寒冷,把这暖酒给仙翁敬上,以御风寒。"张果接过满满一大杯酒,一饮而尽,接着又饮了三大杯,已有些醉意。他环顾四周,咂咂舌道:"这酒的味道不好,不好……"说着打了个呵欠,倒在地上便睡着了。玄宗在一旁观看,没有做声。过了一会,张果醒了,爬起来就嚷道:"糟了,糟了!"说着取出袖中小镜一照,一口白牙都变成焦黑的了。玄宗和宫人在一旁看着好笑。张果不慌不忙从御案上拿起一个铁如意,使劲往自己的黑牙齿上敲,把黑牙齿全都敲了下来,随手收藏在衣带去。接着取出一包药面,将它涂抹在自己的牙穴上,然后又倒头睡去。这一睡,足足有一个多时辰才醒转过来。他爬起身来,张口一笑,又是一口又白又坚的好牙。玄宗见此情景,十分敬佩,便恩赐他为通玄先生。但玄宗的疑心并未完全解除。, 这时,有个叫归夜光的人,擅长于窥视鬼怪。玄宗把这人召来,叫他看看张果,什么也看不出来。又有个叫邢和璞的人,善于算ト,他只要把算卦一弄,便晓得问ト人的 姓名,以及他的寿缘长短,可说是准确到万无一失。玄宗又差人将他找来,说道:"你既是神算,不妨为张果算算。"邢和璞怎敢违命,拿起算子,便为张果算起命来,他将算子拨上拨下,拨来拨去,耳朵根都拨红了,这张果的寿缘还是拔不出来。自然,只有灰溜溜的被逐出宫门。 又有一个道士叫叶法善,他有很多奇特的法术。玄宗又将他召来,私下问他关于张果的情况,叶法善道:"张果的来龙去脉,只有臣知道,但臣却不能说。"玄宗问道:"为什么?"叶法善很为难,最后还是答道:"巨只要一说出,必然会死,故不敢说。"玄宗越听越玄,一定要他说。叶法善无奈,只有恳求道:"除非陛下取下王冠、光着脚板来救小臣,臣方能得活。"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叶法善这才说道:"他是混沌初分时的一个白蝙蝠精…"话还没说完,叶法善就七窍流血,四肢不动。玄宗一看,着了急,因为有言在先,只好取下王冠,光着脚板,去到张果面前,自称有罪。张果看见玄宗虽然放下了皇帝架子,并不动心,只是慢吞吞地说道:"这小子多嘴多舌,若不治治他,怕败坏了仙家大事!"玄宗恳求道:"这乃是朕的主意,并非叶法善之罪,望仙翁饶恕他吧。"几经请求,张果方才回心转意,叫人取碗水来,呷了一口,朝叶法善脸上一喷,叶法善立即复活了。 查说起这叶法善,也不是平庸之辈。他原住外州松阳县,四代修道。叶法善年轻时曾云游括苍白马山,在一石室中遇上神人,遂授以太上密旨,因而谙通法术。从此,游荡江湖,以法诛灭精怪,扫除凶妖,志在救人。 到了京师后,适逢武三思专权,叶法善时常预知吉凶,护卫唐中宗和唐睿宗,因而为武三思忌恨,只得流窜 ... 。唐玄宗即位后,他就从 ... 乘坐一只白鹿,一夜之间就到了京城。玄宗将他留在朝堂供职。凡朝中吉凶大事,他都能事先向皇上禀奏,从未出现谬误。 有一次,叶番王派了个使者来京进宝,使者所带信函,封闭坚固。使者奏道:"函内有机密,请陛下自开,勿让他人知之。"廷臣不知使者所言真假,均面面相觑,不敢开启。叶法善向玄宗密奏道:"此乃凶函,叫使者自开。"玄宗依奏降旨,叫番使自开。番使领旨,扯开函盖,谁知一支弩箭从中飞出,番使中箭而死。原来是番王想谋害唐王,故设机关于信函中,连番使也不得而知。如无叶法善预知,则玄宗之性命休矣。 开元初年,正月元宵佳节,玄宗在上阳宫观灯。扎灯匠人毛顺心,工艺精湛,巧用心机。他扎了彩楼三十多间,楼高一百五十多尺,整个彩楼均是金翠珠玉镶嵌,满楼悬挂各色各样的彩灯,有龙灯、凤灯、虎灯豹灯。灯内点上烛火,便见各样彩灯游动,有的盘旋,有的跳跃,有的飞舞,千奇百怪,巧夺天工。玄宗十分喜悦,传旨速召叶法师前来同赏。宫人去了一会,才将叶法善召来。 玄宗对其夸赞道:"法师,卿看这彩灯如此奇妙,恐怕唯京城独有。" 叶法善笑道:"依臣看来,京城彩灯的确精彩,而西凉府今夜之彩灯亦不逊色。" 玄宗惊异问道:"法师何以知晓今夜西凉之彩灯亦乎如是?" 叶法善又笑笑:"刚才微臣还在那里观灯,是陛下急召,所以来了。" 玄宗以为他是戏言,故意问道:"朕今夜就要去西凉看看,法师能否办到?" 叶法善道:"这不难。"便叫玄宗闭上双目,又叮嘱说:"陛下切勿张开眼睛,否则有失。" 玄宗将双目紧闭,只听叶法善叫了声:"走!"便觉足下轻飘飘的,直向霄汉腾升,似在彩云中运行。须臾之间,不知不觉足已着地。 叶法善言道:"陛下,西凉到了,请张开眼吧。" 玄宗张开双目,只见眼前一片五光十色的盛景:彩灯连绵数十里,街市上士女来往,熙熙攘攘,车如水,马如龙,欢声笑语,确与京城无异。玄宗不禁拍手称妙。忽然想道:"如此良宵美景,恨无酒菜佐乐,真乃憾事!" 叶法善道:"这也不难,不知陛下身带何物?" 玄宗道:"来时匆匆,还会有何物,只不过这镂铁如意罢了。" 叶法善道:"正好,可将它当壶酒来喝喝。"说完便拿了铁如意往街市上去。果真当得一壶酒、几碟菜,君臣二人便对饮对酌起来。 酒已尽兴,玄宗道:"该回京师了。" 叶法善又叫玄宗闭上两眼,腾空而起,少顷,已在彩楼御前。他们去时所奏歌曲,如今已运行千里,这曲子尚未奏完。玄宗疑惑,这莫非是道家的幻术,是障眼法儿?难道朕真去了西凉不成? 第二天便派了个使者,假借公务去凉州密访铁如意,果然在酒家见到。这酒家言道:"正月十五日夜,有个道人拿了这铁如意来当酒喝。"玄宗始信为真,越感叶法善果有奇能。 这一年的八月中秋,万里如碧,月色如银。玄宗在宫中赏月,凭栏眺望,感慨万千:"如此月白风清,月宫之中,必然清雅可人,如能月宫一游,岂不快哉!"遂急传旨:"宣召叶法师。"叶法善 ... 来到。玄宗将心中所思告之,叶法善道:"这有何难?"说罢,将手中板笏一掷,立即变成一座雪链般的银桥来,一头直向月宫。叶法善道:"陛下请启驾!"于是便扶着玄宗走上桥去。这桥十分平稳,向前走去,桥便在后面消失。走了不到一里路,便觉露水沾衣,寒风袭人。只见面前一座玲珑幽雅的牌楼,上书六个金色大字:"广寒清虚之府"。玄宗懂得,这就是梦寐以求的仙境——月宫。玄宗偕同叶法善从大门走进,庭院中一棵大桂花树,枝叶茂盛,桂树下面,无数白衣仙女,乘着白,在那里翩翩起舞;庭院台阶上则有一伙仙女,也是身着素服,各拿一件乐器在那里吹奏,为起舞的仙女们伴奏。她们看见玄宗进来,未觉惊异,也不招呼,仍吹者自吹,舞者自舞。玄宗一时看得发呆。叶法善一旁言道:"这些仙女,名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名叫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名为《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边听边默记。 玄宗听完仙曲,不觉心旷神怡。但仙境虽好,高空不胜寒,忙叫叶法善驾起两朵彩云,二人站在云端,如履平地,不多一会,就到了人间。这地方正是潞州。闻得谯楼已打三鼓,那月色越发明如白昼。夜深人静,一片寂然。叶法善言道:"如此雅静之夜,陛下何不将月宫所听仙曲演奏一番,岂不是一大快事。"玄宗连说:"妙,妙,妙!只可惜未有玉笛,也是枉然。"叶法善问道:"陛下笛何在?"玄宗道:"在朕寝殿中。"叶法善道:"这有何难?"他用手一招,玉笛即从空坠下,法善连忙接住。玄宗大喜,接过玉笛,按着月宫中所听的仙曲节拍,吹奏起来,又从袖中摸出数枚金钱,洒向城下,然后乘着月色,返回王宫。这就是传说中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 那潞州城中的百姓,有睡不着觉的,听见笛声悠扬,非同凡响。次日,有百姓在街市上拾得金钱,立即报知官府。官府以为天乐临城,且降金银,此乃国之瑞兆,遂将此事详报玄宗。玄宗听后,心中自然明白,不觉欣然大笑。自此,玄宗更加敬重叶法善,与张果同等看待。 一天,张果与叶法善正在宫中下棋。玄宗接到鄂州刺史的一份表报,奏称鄂州有一仙童名唤罗公远,很有道术。表报中言道:鄂州迎春之日,刺史与百姓同乐。忽见一白衣人,身长丈余,形貌怪异,亦杂在人丛之中。观者见其形状怪异,无不惊骇散去。适有一小童在场,对此人喝道:"孽畜,为何擅离处所,惊吓人众,还不快快离去!"那巨人也不吭声,卷起衣服便走,如同飞跃一般。府吏见小童如此神怪,便将他擒拿,面见刺史。刺史问他来历,他言道姓罗名公远。刚才见守江之龙上岸看春,故喝令他回去。刺史不信小童之言,小童约刺史后日到江边去看龙之真形。到了后日,小童在江边挖一小坑,深只一尺,离江水一丈远,然后引江水入小坑。刺史和周围百姓均来观看,这时,只见一条五、六寸的小白鱼随江水流入小坑中,跳跃两遍,渐渐变大。忽见一道青烟从小坑中升起,一霎时,乌云密布,天色昏暗。小童请刺吏及百姓上岸边的凉亭中观看,还未走到亭边,已是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一会儿,雨过天晴,见一大白龙耸立江心,头连云天,甚为壮观。刺史看得真实无讹,故才具表奏闻皇上,并命罗公远随表来京,朝见皇上。 玄宗让罗公远和张、叶二人相见,二人见了罗公远笑道:"村野顽童,晓得什么?"于是二人各取棋子一把,捏在手中,问道:"小儿,这手中是何物?"罗公远笑笑:"什么也没有!"两人把手张开,果然没有一物,而所有棋子已在罗公远手中。这时,两人方知这小童非凡,不能小看。玄宗叫罗公远坐在叶法善的下首。其时,天气寒冷,三人团团围住火炉而坐,畅谈各自经历故事。 剑南出产一种果子,名叫日熟子,就是一日一熟。这种果子是专供玄宗食用的。如果运到京城,果子就不新鲜了。于是张、叶两人每日都运用仙法,早上去取,过午就到。因此,玄宗每日都有鲜果吃。今日罗公远一来,两人的仙法就不灵了,到了晚上,这鲜果仍未取来。二人心下不禁疑惑。他们忽然发现罗公远将一双火箸插在炭火灰中。 罗公远见他们疑心,便将火箸取出,说也奇怪,火箸一取,运鲜果的使者就到了。叶法善问他:"为何今天运果来得如此迟缓?"使者道:"刚才正要到京,却火焰连天,无路可过。谁知一下火灭,方得到来。"张、叶二人一听,深感小童法力不差。 唐玄宗崇奉道家,而他的爱姬武惠妃却崇奉佛法。她信奉一个叫金刚三藏的佛门弟子,此人也是个奇人,佛法也很高。 一天,玄宗驾临功德院,忽觉背痒,罗公远便随手折了枝竹子,化为七宝如意,给玄宗搔痒。玄宗喜悦,转身问三藏:"师父也能做得到吗?"三藏道:"公远玩的是幻化之术,臣愿为陛下取来真物。"说罢,从袖中摸出一个七宝如意献上。玄宗用另一只手去接如意,而原先所拿罗公远的如意即刻又成了一枝竹子。 唐玄宗要出巡洛阳,他对武惠妃言道:"卿与朕同去。并带上叶、罗二法师与三藏师父,叫他们互相斗法,看谁家本事最高,你看如何?"武惠妃欢喜道:"臣妾愿随陛下前往。"于是便传旨,准备鸾驾,东赴洛阳。 不几日,玄宗一行到了洛阳。这时正值东都在修建麟趾殿,有一棵大梁陈放在庭院中,这大梁长四、五丈,直径有六、七尺。玄宗对叶法善道:"法师有神力,能不能将大梁一头抬起来?"叶法善答道:"只因三藏师父使用金刚神压住一头,故微臣举之不动。"他这番话是要三藏得意忘形,然后出丑。三藏不知,只道是实话,心中不觉欣然。武惠妃也感到佛法的确广大。罗公远低着头,只是笑。只有玄宗却为叶法善不服气,因而对三藏道:"师父既有神力,叶法师不及。今有一个澡瓶在此,师父能否使叶法师钻进瓶去?"三藏应承,便叫叶法善在瓶边参禅打坐,然后自己念动咒语,就见叶法善的身体慢慢向瓶边移过去。念到两遍,叶法善的身子已贴近瓶子,忽然一下钻进瓶去。玄宗看了,心中不高兴。过了一会,仍不见叶法善出来。玄宗说道:"师父既能使其入瓶,想来也能叫他出瓶。"三藏自信地道:"这是自然。进去是难,出来还不容易!"于是又念起咒来,咒念完了,还是不见叶法善出来。三藏急了,又接连念了数遍,还是不见动静。玄宗生气了:"难道你把叶法师变没了?"龙颜震怒,武惠妃大惊失色,三藏也慌了手脚,急得耳朵根都红透了。只有罗公远在一旁大笑不止。玄宗不禁问他:"小法师,而今如何办?"罗公远笑笑:"陛下不用着急,叶法善就在附近。"话音刚落,高力士就在外面报道:"叶法师求见!"玄宗十分惊异:"他不是被摄进瓶里去了吗?怎么又从外面来了?" 急召他入见,问其所以。叶法善微微一笑,禀道:"宁王邀约微臣吃饭,可三藏师父正在作法,如我启奏,必然使陛下扫兴,故不敢启齿。刚才借我钻进瓶去这一点机会,就到宁王府上赴了约,吃完饭就回来了。多蒙三藏师父的咒语,否则我真无法脱身。"三藏在一旁只羞得低头无言。叶法善却不饶人,说道:"三藏师父的咒已念过了,现在该看看在下的了。"说罢随手取过三藏的紫铜钵盂,放在炉子里烧得通红,然后将它拿在手里,玩来玩去,玩着玩着,蓦地将钵盂朝三藏光头上一扣,三藏失声而走,玄宗大笑不止。罗公远道:"陛下看了高兴,岂知这乃道家小技。"玄宗道:"那小法师必有高招,朕正想一观。"罗公远问三藏:"师父,你看我作何法术为好?"三藏道:"贫僧把这袈裟封固起来,请罗法师去取来。如取着了,贫僧输矣。如取不来,则是法师输矣。"玄宗大喜,叫大家一齐来到道场院,看他们二人如何斗法。 三藏设了一个法坛,在坛上焚起香来。他将一件袈裟装在一个银盒内,外面套上一个木匣子,木匣上了锁,然后摆在法坛上,三藏便在坛上参禅打坐起来。法坛乃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所隐蔽。三藏目不转睛,盯住木匣子。而罗公远则与观者坐在一起,依然谈笑自如,未见任何行动。众人也都盯住罗公远,看他如何施法。可罗公远却若无其事,漫不经心。过了好一阵,玄宗有些急了,问道:"你为何迟迟不去取袈裟?莫非很难取吗?"罗公远笑笑:"臣不敢自取,只叫三藏师父打开匣子来看看就是了。于是玄宗便叫三藏打开木匣子,三藏一层层打开,等到打开银盒,不禁目瞪口呆:袈裟已不翼而飞!三藏面如土色,半天说不出话来。而玄宗却拍手称快。罗公远这时禀奏道:"请陛下派人去我院内打开柜子取来。"宫人领旨去取,须臾,袈裟果然取到。至此,叶法善、三藏均佩服罗公远的神通广大。 唐玄宗深感罗公远法术高明,便想向他学点隐形之术。罗公远不肯,说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当学治国安邦之道,学此戏玩之小术何用?"玄宗不悦,又恳求再三,罗公远才勉强应允。但在传授时,却留一手,故玄宗与他同时隐形时,果然无一人知觉。若公远不在,玄宗一人试做,则要露出一些形迹来,或是衣带,或是头巾,宫中人还是看得出来。玄宗觉察后,要他全部传授,罗公远仍不肯。多给他金帛,他不受,玄宗十分恼怒,威胁他说:"如不全部传授,立即诛死!"公远亦不肯。玄宗怒极,便叫侍从将他绑到市曹斩首。玄宗惋惜不已。 隔了十多天,一个叫辅仙玉的朝廷官员从蜀公差返回京城。在路上,他遇见了罗公远骑着一匹驴赶路。他笑对辅仙玉道:"大人要回京城,请捎封信给皇上。附带药面一包,名曰'蜀当归'。"说完就不见了。 辅仙玉到了京城,就向玄宗禀奏。玄宗取信一看,署名却不是罗公远,玄宗不解,这是何人?正在纳闷,罗公远已立于殿前。玄宗问道:"这书信既是法师所写,为何改了名姓?"罗公远笑道:"陛下已将微臣的头砍掉,还能叫罗公远吗?"玄宗正要稽首谢罪,谁知罗公远已不知去向。 天宝末年,安禄山之乱,唐玄宗逃亡到蜀。后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以太上皇迎唐玄宗返回长安。这时,唐玄宗想起罗公远的那包药,方悟出"蜀当归"之含意,不胜唏嘘。 选自《拍案惊奇》

「传奇」玄宗好道集奇人·历史上谁的法术最强?看真实的神仙打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梦见被蛇追_周公解梦梦到被蛇追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被蛇追好不好

    做梦梦见被蛇追好不好?梦见被蛇追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被蛇追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被蛇追赶,不祥之兆,会有债主上门讨债。梦见蛇突破木板,预示著自己的计划会被打乱。梦见蛇围着楼追你,意味着自己的债务与房产有关。周易解梦梦见被蛇追:将会成为情场上的胜者。这是指某种场合,在此场合中不能信任某个人。

  2. 梦见老爸生病

    周公解梦梦见老爸生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爸生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去世:最了解中国的西方元首,曾在上海博物馆「 ”反客为主”

    据法新社今天消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过世,享年86岁。

  4. 有心机比较高冷的座右铭 | 历史新知网

    有心机比较高冷的座右铭我不会失败,因为令我诚服者,永不出生!

  5. 这一课的词语解释 | 历史新知网

    这一课的词语解释”/>观潮这一课的词语解释伟观(雄伟的景象;观,景象)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如银线(几乎,将近)既而(不久,紧接着)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蓋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际,连接)沃(用水淋洗)日是也(就是指的这样的景象)京尹(京都临安府的长官)艨艟(战船)尽奔腾(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乘以上内容由(历

  6. 窦皇后回家认亲弟弟冒认的人这么多 她是怎么确认出来的

    >等到窦猗房成为皇后之时,弟弟少君已经与家人失散已久,于是窦皇后想寻回失散多年的弟弟,却迟迟没有结果。>最后窦广国还是被找到了,那窦皇后是如何确认的?窦皇后一把抱住弟弟,姐弟俩多年之后,终于得此机会相认。

  7. 金岳霖与林徽因:金岳霖爱了林徽因一生

    金岳霖与林徽因:金岳霖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金岳霖与林徽因的故事:真正懂得爱情的是金先生,他对林徽因的痴恋才叫“三洲人士共惊闻”。金岳霖与林徽因的友谊:汪曾祺在他《金岳霖先生》一文中讲道: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他终生未娶,爱了林徽因一生。

  8. 周公解梦之梦见怀孕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之梦见怀孕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之梦见怀孕是什么意思女性梦见怀孕,预示著幸福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梦见寡妇怀孕,则近日防祸事临头。一般说来梦中怀孕是创造性、阳刚之气和富有的先兆。在怀孕期间经常发生的梦还有梦见婚姻的不忠贞、配偶的死亡、慢性疾并孩子先天残疾、因事故或流产而中止怀孕。梦见怀孕可能是现实中怀孕愿望的补偿。孕妇梦见自己流产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感人心脾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ǎnrénxīnpí【解释】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出处】清·顾彩《焚琴子传》:“[琴子]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例子】无【相关】百度“感人心脾”

  10. 商哀王外丙简介 在位仅3年病死的商朝第二代王

    ,商代天子,子姓,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后继位,葬处不明,第二代王。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外丙即位后,仲虺、伊尹二相继续辅政,以宽治民。外丙尊商汤为「宗汤」,给予了隆重的祭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