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巴金:与妻相差13岁,相守28年,妻子离世后,他守着骨灰过完余生

自古文人多风流,尤其是在民国那个大师盛行的时代,更是如此。风流如徐志摩,浪情如胡兰成,文人的圈子似乎成为了风流的寄居所,可是有这样一个才子,他却是文人的特例,一生只爱一个女子,情深共白首,直教人生死相许。 他就是民国著名作家巴金,很多人对他的喜欢,是始于才华,终于情深。就连著名女作家冰心也对他称赞道:「 ”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 书迷倒追男作家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中出身。他自幼勤奋好学,天资聪颖。1920年,他考入成都外语学校,1927年,他赴往法国留学。在巴黎,他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时时关心中国,将中国的人情融进自己的思想中。 1928年,巴金回到上海,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巴金结合自己多年的生活经历写下了长篇小说《家》。书中无情控诉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讴歌了年轻一代的反抗和觉醒,深深地唤醒了年轻人对于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得到了大众一致的称赞,他因此在文坛上名声大噪。 当时巴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绝大部分是追求他的女子写来的。一天,他在众多读者来信中撕开了一封信件,竟发现信中附有一张照片,只见照片上的女孩剪着一头短发,穿着白衣黑裙,一脸天真的笑容。翻过背面,只见照片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而这个小女孩正是萧珊。 图 | 萧珊 后来,萧珊来的信越来越多,她笔迹娟秀,落款总是「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再加上照片的缘故,巴金对她印象极深。由于有着13岁的差距,每次给萧珊回信,巴金都会称她为「 ”我的小友”。在巴金眼里,她就是千万个给他写信的读者中的一员,可是在萧珊眼里,他早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她与他诉说苦恼,畅谈人生。 两人通信了大半年,却从未见过面,最后,按捺不住心中情意的萧珊给巴金写了一封信:「 ”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李先生能答应我的请求……”信中甚至已经约好了时间、地点,还夹着一张她的照片。 图 | 萧珊送给巴金的第一张照片 1936年8月,在新亚饭店,两个传信半年的人得以相见。没有陌生人该有的拘谨,两人如久别重逢的好友一般,相谈甚欢。她的坦率、热情、知性、大方无一不在巴金的心里种下烙印,而他的才情、谈吐亦在她心中萦绕。 现实的见面,渐渐拉近了巴金和萧珊的心,两人的书信来往更加频繁,她在信中向他说道:「 ”我永远忘不了从你那里得来的勇气。”不仅如此,萧珊还经常前去拜访巴金,关心他的起居饮食,与他一同探讨文学。犹如一壶陈年的酒,经历时光的沉淀,两人的情感愈发浓烈。 图 | 萧珊摄于虹桥公墓 痴心相守终结连理 1938年,萧珊心事重重地来找巴金。原来,萧珊的父亲为她找了一户有钱人家,要给她订下婚约,可是萧珊早就对巴金情根深种,她并不想接受父亲给她安排的婚约,最终她大胆地向巴金坦诚自己的爱意。 可是得到的却是巴金无情的回答,「 ”这件事由你自己考虑决定”。听到这句话,萧珊伤心不已,她以为是自己自作多情,痛哭的她跑出了巴金的住处。 爱人已走,巴金的心才开始焦急起来,之前的他一直都在逃避,逃避这段情感,可是现在的他不想逃了,他知道要是今天错过萧珊,他自己会后悔一生。他急忙追了出去,向她解释道:「 ”你现在还小,一旦考虑不成熟,会悔恨终身的。将来你长大能有主见了,成熟了,还愿意要我这个老头子,那我就和你生活在一起。” 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巴金对萧珊的爱意,也流露出他对爱情的尊重,而这更加坚定了萧珊对巴金的那份爱。 不久后,两人便订婚了。1938年,萧珊前往广州看望巴金,他们两人同住出版社,各有各的房间,一道吃饭,一道工作,彼此相互尊重,十分和谐。 1942年,由于战事吃紧,巴金的一些同事先后离开出版社,巴金顿时陷入了孤苦无依的境界,就在这时,萧珊不等大学毕业,就毅然来到巴金身边,和他一同处理出版社的工作,她对他说道:「 ”你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永远在你身边。” 早已泪流满面的巴金哽咽地说道:「 ”萧珊,我不知道怎么感激你,再等我一年,好吗?” 在她心里,巴金比一切都重要,为了他,她可以放下一切。她深知他身上担着家庭的重担,她对此没有任何怨言,反而陪咱他身边,和他一起面对难关。她不似别的女子那般自私,她总是事事为他着想,她知道最好的爱恋就是无声的陪伴。 图 | 萧珊倩影 1944年,巴金和萧珊终于结束8年的恋爱长跑,迈进了婚姻的殿堂。此时巴金已经40岁了,而萧珊只有27岁。结婚的新房是借来的,没有一砖一瓦,没有一桌一椅,没有大摆宴席,只是简单地向双方亲友印发了一张旅行结婚的「 ”通知”。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婚姻,对于他们来说,彼此相伴就是最好的生活,又怎么会在乎物质?婚后,巴金经常要外出开会,出国访问,萧珊对此没有丝毫怨言,她总是尽心地照料着这个家,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巴金没有后顾之忧。 自他们结婚后,他们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他们总是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在他们心中,对方就是自己的全部。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1966年,命运的苦难向这对夫妻涌来,巴金无端被诬陷为「 ”罪人”,每天遭到了非人的待遇。无数次他想过自我了断,可是一想到妻子在家等待自己,他便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萧珊出生名门,根正苗红,她本来可以与巴金撇清关系,免受困难。可是她并没有这样做,在她心里,丈夫就是她的一切,她宁可和他一同受苦,也不愿离开他。为了他,她不知道忍受了多少羞辱,尝尽了多少皮鞭,可是她却从来没有将这些告诉过丈夫。 长期的精神高压与劳累,让萧珊的身体不堪重负,她患上了肠癌,而且是晚期。但她却不愿把这一切告诉巴金,她不想让他为她伤心,每天她都会忍着疼痛,摆出一副笑容,陪着巴金,安慰巴金。 她幻想着自己能够一直陪着他,可是命运却没有给她机会。1972年,她还是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前,她对巴金说道:「 ”看来,我们要分别了。”巴金用手轻轻地捂住了她的嘴巴,低下了头,两人四目相对,没有一句话,但两人的泪水却相互溅开。 手术后,她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微弱地对他说道:「 ”我不愿丢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但命运始终没能成全萧珊,8月13日,在萧珊手术后的第五天,在家中的巴金突然接到医院的 ... ,「 ”萧珊去世了”,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巴金心中炸开。 他急忙赶往医院,却只见到盖着白布的萧珊,他弯下身子,隔着白布拍着萧珊的遗体,痛哭道:「 ”蕴珍,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他后悔自己没有守在妻子身旁,以至于未能听到妻子的遗言,泪水慢慢从他脸颊划下,轻轻地在白布上溅开,并向四周不断扩散。 后来巴金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道:「 ”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着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 可是这一切还是发生了,萧珊还是离他而去。但是巴金对萧珊的爱,并没有随着她的逝世而消亡,反而更加浓烈。他将萧珊的骨灰坛抱回家,小心地放在了床底下。儿女们见此纷纷劝说父亲让萧珊的骨灰入土为安,可是巴金却坚决不愿交出。 他说道:「 ”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血和泪。她永远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巴金的痴情令人动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他心里,他早已经将自己和萧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生是死,他都要与她一起,谁都无法将他们分离。 每晚睡觉前,巴金都会紧紧地抱着骨灰坛,然后用布慢慢擦拭,有时他还会跟骨灰坛聊天。亲友见状,纷纷劝他再找一个老伴,可是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的心这辈子都只属于萧珊,即使她已经不再,可是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成为她的替代。 图 | 萧珊 他心中一直期待着,期待着与她再次相会,他在《病中集》中写道:「 ”想到死亡,我并不害怕,我只能满怀着留恋的感情。”2005年,在萧珊离世的第33个年头,巴金安详地离世,此刻他的心中是甜的,他终于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与自己的爱人相聚。 临终,他向儿女嘱咐:「 ”等我永远闭上眼睛,就把我的骨灰同她的掺和在一起。”家人遵从他的意愿,将他和萧珊的骨灰合在一处,撒入东海,从此,他又与她在一起,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地生活。 图 | 巴金、萧姗与孩子们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无疑,巴金用他的行动诠释了这一切,一生执一人,一世守一人。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远了。”该是怎样的深情,才能够让人不惧生死,痴情一生。 文丨鹿无为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巴金:与妻相差13岁,相守28年,妻子离世后,他守着骨灰过完余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2. 巴金:与妻相差13岁,相守28年,妻子离世后,他守着骨灰过完余生

    自古文人多风流,尤其是在民国那个大师盛行的时代,更是如此。风流如徐志摩,浪情如胡兰成,文人的圈子似乎成为了风流的寄居所,可是有这样一个才子,他却是文人的特例,一生只爱一个女子,情深共白首,直教人生死相许。他就是民国著名作家巴金,很多人对他的喜欢,是始于才华,终于情深。

  3. 巴金守亡妻骨灰30年:白头不及你情深

    文|田小等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月伴星河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不顾子女反对,决绝地迎娶了另一个女人,他也因此被后人质疑并不那么爱林徽因。

  4. 七封书信—巴金与山西太原读者的一段佳话

    七封书信—巴金与山西太原读者的一段佳话当70多年前的文字拂去尘埃,走过风雨,出现于社会时,给予人的不仅是惊喜,更有心灵的震撼。近日出版的《中国作家》(纪实版)第12期,首次公布了巴金于上世纪30年代写给山西太原一位读者的7封书信。巴金的这7封信是写给山西太原一位名叫赵黛莉的女读者的,时间为1936年至1937年。山西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发现并得到了这7封信,经巴金亲属辨析,确为真迹。赵瑜获得了这批信件。

  5. 只想陪你坐一坐

    万般无奈的刘白羽只得让妻子汪琦送病危的儿子回家。母子俩回北京的当天下午,刘白羽心神不定,烦躁不安。这时,巴金、萧珊夫妇来到了刘白羽的病房。当两人起身告辞时,刘白羽执意要送到医院门口,他紧紧地握着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巴金却摆了摆手,淡淡地说,没什么,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在最沮丧、最无助、最困顿、最...的时候,那个愿意陪你坐一坐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6. 巴金是谁?中国作家巴金生平简介

    人物经历>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7. 巴金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

  8. 巴金有着哪些趣事轶闻?巴金这个笔名是怎么来的

    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笔名趣谈>巴金虽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经常被人误解来源,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

  9. 巴金是一个怎样的人?巴金的创作特点介绍

    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寒夜》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10. 巴金的原名叫什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巴金生平简介

    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

随机推荐

  1. 梦见西瓜摔碎了

    周公解梦梦见西瓜摔碎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西瓜摔碎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遗失、丢东西

    周公解梦梦见遗失、丢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遗失、丢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儿子冒死救父亲与父亲冒死救儿子

    ◎儿子冒死救父亲与父亲冒死救儿子>>洪武十八年,下令:将历年来祸害百姓的地方官吏捉拿到京师来修筑城墙。洪武皇帝听说后却不以为然,随即做出了这样的指示:“儿子按律当死,做父亲的救子心切,这也是合乎人情的啊!这样吧,只追究那家儿子的罪行,至于他的父亲我们就赦免他吧!”他的儿子直接跑到南京的刑部大堂,为父喊冤。意思是说,做儿子的给父亲喊冤,出于人之常情,不可加罪。

  4. 东晋北伐将领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

    东晋北伐将领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  祖逖(读音:zǔ tì)(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北州旧姓,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祖逖亦是一位...

  5. 一切都在燃烧之中

    一切都在燃烧之中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佛陀又对弟子说:“从高处向下看——这山河大地,不论是城市、山林或世间万物,一切都在燃烧之中。”但是,弟子们看到的却是平静的境界,佛陀为什么说一切都在燃烧呢?

  6. 八国联军进京之后,慈禧留下一处怎样的皇宫?看这组照片就知道了

    慈禧太后其实还是非常的精明的,她知道,1900年的八国联军打进来之后,如果自己真的落到洋人们的手里,那自己很有可能会落得一个非常的不好的下场,甚至洋人可能会拿自己做文章,所以在洋人军队马上要打进来之时,慈禧带着「”一家老人”一溜烟的往西跑了,只留下了一座皇宫和满城的百姓。而当洋人打进城之后,他们看到了一处怎样的皇宫呢?笔者在这里整理了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皇宫其实仍然是那样的雄伟,但是

  7. 生活是随缘成长、随缘实现的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因是种,缘是环境;有因而无缘,种子无从发展成丰硕的果实来。人生就是一个因缘不断互动的过程,缘一错过就不再出现。生活是现成的,环境际遇是不能挑剔等待。生活必须是随缘成长,随缘实现的;任何等待都在破坏生的成长和完整性。顺逆成败,都能随缘得到新的经验和成长,那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随缘是需要学...,没有人能够从不经过逆缘的苦痛,而圆满完成随缘的学习。随缘也表示能随自己的本质自我肯定。

  8. 此人当过两个省 ... ,第一次见陈毅出一上联,不料陈毅回了个绝对

    >新四军的陈毅致函江苏省的名流韩国钧,吁请他出面斡旋,调整国共摩擦。>两人的首次见面,还是富有戏剧性。就这样,文武双全的陈毅与韩国钧一见就成为了朋友。此后,韩国钧主动担起了调停重任,呼吁韩德勤不要搞摩擦,要团结抗日。据说,韩国钧老先生的这个上联,除了陈毅的绝对,至今再无第二人对上。

  9. 任重道悠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ènzhòngdàoyōu【解释】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出处】《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例子】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怀寸心,行将白首。宋·司马光《谢赐资治通鉴序表》【相关】百度“任重道悠”

  10. 生孩子时拉大便

    周公解梦生孩子时拉大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生孩子时拉大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