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七封书信—巴金与山西太原读者的一段佳话当70多年前的文字拂去尘埃,走过风雨,出现于社会时,给予人的不仅是惊喜,更有心灵的震撼。近日出版的《中国作家》(纪实版)第12期,首次公布了巴金于上世纪30年代写给山西太原一位读者的7封书信。巴金的这7封信是写给山西太原一位名叫赵黛莉的女读者的,时间为1936年至1937年。山西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发现并得到了这7封信,经巴金亲属辨析,确为真迹。赵瑜获得了这批信件。
七封书信—巴金与山西太原读者的一段佳话
当70多年前的文字拂去尘埃,走过风雨,出现于社会时,给予人的不仅是惊喜,更有心灵的震撼。
近日出版的《中国作家》(纪实版)第12期,首次公布了巴金于上世纪30年代写给山西太原一位读者的7封书信。
巴金的这7封信是写给山西太原一位名叫赵黛莉的女读者的,时间为1936年至1937年。时年16岁的赵黛莉,本名赵梅生,出生于一个富有家庭。她自小喜欢文学,特别喜欢巴金的作品。那年在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梅生和几位要好女同学都嫌自己的名字土气,就都改了名,梅生改为黛莉。16岁生日那天,姐夫送了她一本巴金的《家》,她便迷上了,一心想离开家庭,投身革命。有一天,她看到《大公报》上刊登了巴金的一篇回忆文章,便给巴金写信,谈自己的理想,谈读书心得。信寄到了《大公报》。她没有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巴金的回信。她把信给同学们看,大家都很兴奋,叫她赶快回信。就这样,她与巴金往来通信多次。巴金的7封信,基本保存完好,连这7封信的实寄信封也都在,并且有两封还保留着当年的邮票。7封信的信纸,有5封用的是文化生活出版社的信笺,另两封为译文和开明书店的信笺。山西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发现并得到了这7封信,经巴金亲属辨析,确为真迹。
当年16岁的赵黛莉,今年当89岁了。可以告慰读者的是,她仍健在,现居住在陕西西安,当年的一幕幕仍记得清清楚楚。
巴金的7封书信是如何发现的?
3年的艰辛追踪和论证,赵瑜终于将一份珍贵的历史展现给读者。那么,他又是如何发现巴金的这些信件的?赵瑜说,是好奇、想象,更是思索和对历史的敬畏,使他锲而不舍,紧追不放。
文庙奇遇巴金信件
赵瑜是当今文坛著名的山西籍报告文学作家,撰有《马家军调查》、《兵败汉城》等纪实类作品。写作劳累和闲暇时,赵瑜喜欢到太原的古玩市场走走,由此也认识了一些古玩经营商。
那一天,他来到太原文庙,突然有一位商人高叫:“作家,进来 ... 一盘!”赵瑜认识他,但没有深交,知道他也姓赵,名从平。进到店来,闲谈之间,赵从平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巴金是什么人?他的东西值不值钱?赵瑜心里一动,嘴里却随便说道:南方的一个作家。赵从平说他存有巴金写给读者的旧信。赵瑜不相信,说赵从平无中生有。赵从平从里间取来一本杂志,其间夹有一封信。赵瑜一看,从信封、纸张、字迹来看,不像是假的。赵从平又说,有7封呢。赵瑜震惊了,但是,他不能表露出来,佯装看其他物品,并付了定金买了一个没有基座的晚清立镜,叮嘱赵从平要将基座配好,赵瑜是想以此与赵从平保持联系。
价格过高拂袖而去
由于工作关系,赵瑜时常到各地采访、工作、居住。为了这些信件,他经常跑回太原。其间,他又看了其余6封信。终于有一天,赵从平说,赵作家够意思,这些信统统送给你玩去。本来一封信1万元,7封信7万元,你就给5万元吧。赵瑜定了定神说:5万元?你可把我吓住了,你接着做梦去吧。回到家里,赵瑜静下心来,5万元其实不算高,只恨自己拿不出来。
去年5月汶川大地震,赵瑜由北京赶往灾区采访,6月回到太原,埋头写作长篇报告文学《晋人援蜀记》。他放心不下巴金的这批信件,得空时又跑去文庙找赵从平。赵从平说,信还给你留着呢,价格上能多给就多给一点。赵瑜说,太贵,哪有那么多钱?赵从平说,他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赵瑜他们在捐钱,有钱捐献,怎么就买不起这个?赵瑜愤怒了,不由地斥责道:“你开个破店,还敢自比灾民?东西老子不要了,你留着发横财吧!”随后,拂袖而去。
放心不下最终成交
9月,赵瑜完成《晋人援蜀记》,将去鄂尔多斯采访,然后再去北京。这一去,要有一段时间。他还是不放心这些信件,又去了文庙。站在赵从平的柜台前,赵瑜故意绷着脸,一言不发。赵从平也默默地望着赵瑜,半天冒出一句话来:我就知道你会再来。随后,挥挥大手,伸出一根食指,说道:一万元!你肯定拿得出来。就当我认你这个兄弟了。成交!赵瑜获得了这批信件。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天有不测风云。12月,赵瑜回到太原,晚间吃饭时,一位朋友告诉他:那位赵从平被人 ... 了!赵瑜惊呆了。第二天天一亮,他驱车来到赵从平的小店前,看见都贴了封条。在痛惜赵从平的不幸离世时,赵瑜叹道,如果不是两个多月前毅然去赵从平那儿果断成交,今天这些信件又不知落到何处?
赵瑜说,面对巴金先生的这些信件,无法平静,让人怎能不珍惜?夜晚,灯下品读,如同一位前辈作家再次向我们叙述心曲。
来源:太原晚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