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没想到被《三国演义》被塑造仁义敦厚形象的刘备,在正史中却也充满腹黑权谋。刘备靠假新闻称王、称帝西元219年,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结束,曹操在这场战役中大败,把防守线一路撤退到了陈仓附近,刘备则全面站领了汉中。为了阿斗狠心...「长子」除了夺益州、称帝,刘备还有这桩阴谋最令人髮指。在这4个儿子裡,其中刘封文武双、能力出众,且又是刘备所有儿子裡年纪最长的。
西元208年,过了不惑之年,前半生几乎都被打得四处跑路的小军阀刘备,终于在赤壁之战与孙吴联手打下了荆州的五个郡 – 南郡(孙吴出借)、长沙、零陵、桂阳、武陵。不过若想当上天子,光有这五郡绝对不够,北边的曹操依旧虎视眈眈,身旁的孙吴也不安好心,所以当务之急一定得要增加腹地才行,位在荆州旁的「益州」正好是个不错的目标。不过一直打着扶植汉室的刘备,却在得到了荆州、益州后开始公然称王称帝,还为了亲生儿子阿斗,不惜 ... 害文武双全,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养子刘封。没想到被《三国演义》被塑造仁义敦厚形象的刘备,在正史中却也充满腹黑权谋。
腹黑袭取益州
《三国演义》描述刘备攻打益州牧刘璋的起因,是因为军师庞统中了刘璋的埋伏而被 ... ,所以刘备愤而挥兵益州。但其实在正史《三国志》裡,刘备打刘璋并非如此高尚,甚至可以说刘备有那么点「腹黑」,用了不少计谋才获取益州(今四川一带)。
刘备想攻打益州并非突发奇想,因为早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其中就点出了荆州、益州定得拿下的概念。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形势,认为江东等地因在孙家三代经营之下,人心早已向着孙吴,一时间难以攻取。剩下的荆州、益州则大有可为,因为荆州牧刘表身体羸弱,而益州牧刘璋则是昏庸无能,若能先取荆州为家,后再取益州,定能与北边的曹操,及东边的孙吴展开拉锯,稳固三强鼎立之势。
赤壁之战之后,刘备终于站稳了荆州,实现了《隆中对》中的一项,接着要西进川蜀,实现第二项了。但此时的益州仍由刘彰把持,加上刘备与刘彰之前并无严重过节,若刘备此时想趁虚而入,一定得等待一个时机。不过,也许是因为刘备真的鲁太久了,这次上天还真的给了刘备一个获得益州的机会。211年,益州牧刘璋听闻肖想汉中许久的曹操,终于决定挥兵攻打汉中的张鲁了。刘璋心想,自己虽与张鲁不合,但一旦益州北方的关口汉中被破,定会门户大开,到时益州也祸结难逃,所以内怀恐惧。
好死不死,此时刘璋旗下的法正、张松等人,其实早就对这个昏庸的主子有所不满了,刚好听闻因赤壁之战而崛起的刘备拥有雄才大略,所以私下与刘备往来,两人打算在刘璋面前唱双簧,假装好意献计给刘璋,建议他能迎刘备入川,一来能加强川北防卫,二来能藉刘备之力消灭张鲁,不过实际上是想让刘备袭取益州。最终在张松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刘彰终于答应了,遂派法正迎接刘备。法正见刘备后,说刘璋这人不可靠,守不住益州,于是向刘备说了他和张松的计划,劝刘备袭取益州。这种天下掉下来的礼物,让想实现《隆中对》的刘备欢喜不已,于是领步骑万人入蜀。
入川后,刘璋、刘备两人相见欢,期间席开百桌,欢饮百多日后,刘璋还给了刘备军队和大量物资,并命他督军并攻击张鲁。刘璋这时还心想,终于有人能灭张鲁,帮忙加强川北防卫了,可惜刘备在江湖打滚多年,中间也投靠(带衰)过不少人,早已非当年单纯的他。其实刘备根本不打算灭张鲁,因为他深知只有张鲁存在,他才有待在益州的理由,所以当张松、法正、军师庞统三人在旁一直劝刘备直取益州时,刘备反而选择按兵不动。除了拿刘璋的资源还不办事外,刘备还假装率领三万多人北上,营造要进军的样子,结果却停在葭萌关,开始帮助当地人民建设、关心民生,目的就是想收买益州的民心。
212年,曹操二次南征孙权,扛不住曹军攻势的孙权,只能向自己妹夫兼盟友的刘备求援了,但现在满脑子只有成益州的刘备,怎可能有心思去管孙权呢!不过刘备灵机一动,发现这或许又是一次向刘璋敲竹槓的好机会,弄得好的话也许还能成为攻打刘璋的藉口。于是刘备写了一封信给刘璋,信裡提到:「我与孙吴的关係有如脣齿,关羽兵力又少,如果我现在不派兵救援,曹操必定夺取荆州,之后益州一定也会不保的,张鲁什么的都没曹操可怕,所以借给我个一万军队和相应的军粮应该不为过吧。」刘备本打算藉此信跟刘璋勒索一笔,但没想到刘璋只给了四千人和一半的粮草。
不过这也不打紧,因为这刚好中了刘备的圈套,如果刘璋不允给相对资源的话,他便能向部众称刘璋吝啬,不顾士兵生死。反正有得到资源,就增强兵力,没得到也不会太吃亏,还能恶人先告状。这时刚好适逢张松因被人发现私下与刘备暗通款曲,而被刘璋斩 ... ,所以刘备顺势直接进攻益州。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经过一番战斗,214年被围困多日的刘璋终于开城投降了。
刘备得益州后,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计策,一直到处投靠(带衰)他人的刘备,终于建立了一个能稳定安生立命的基地了。
刘备靠假新闻称王、称帝
西元219年,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结束,曹操在这场战役中大败,把防守线一路撤退到了陈仓附近,刘备则全面站领了汉中。独力重创曹操,可是刘备生平第一次,就算是天下英雄也少有几人能做到,意气风发的刘备接下来要做的事便是到汉中「称王」。但为何会特别选在汉中?原来刘备是有目的。
因为汉高祖刘邦正是在汉中称王的,所以刘备选在汉中称王,是想藉这件事来增加自己的合法性,想传达给众人一种概念:「我是高祖的后人,我也与他做了一样的事,所以我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继承者。」不过想称王的这种想法,毕竟还是会给人一种「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的感觉,所以刘备便安排自己底下的臣子,马超、庞羲、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120人演了一场劝谏的戏码「拱自己称王」,表现出这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大家都希望我这么做。
于是,219年刘备于沔阳设置祭坛场地,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自立汉中王。不过这个汉中王的位子还没坐热,隔没几年刘备就称帝了。这不经让人感到疑惑,一向以匡扶汉室为口号的刘备,怎么就这样公然称帝了?
西元220年,刚继承曹操爵位的曹丕篡汉称帝。当时有谣言指出汉献帝刘协已被曹丕所 ... (实际上汉献帝刘协仍在世,只是受曹丕胁迫所以禅让皇位),听闻此事的刘备在他的领地内发丧,令人民披麻带孝,为汉献帝刘协举行葬礼,諡刘协为孝愍皇帝。因为此时的刘备其实很需要这样的「假新闻」。
只要汉献帝刘协已死,汉室就可由长期以汉室宗亲自居的刘备来继承汉室了(其实还有其他汉室宗亲,例如刘虞、刘宠、刘晔等,但大多不是势力已经被灭,不然就是委身于曹魏),就算刘备后来真的知道汉献帝刘协还存于世上,都不太可能再接受献帝复辟。
不过称帝跟称王一样,都会给人一种「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的感觉,所以这次称帝,同样的戏码又发生了,而且加码更多。首先刘备下面的人开始打造「人工奇蹟」,谎称有飞龙在天、彩云丹凤皆出,还有人在汉水中捡到汉高祖的玉玺等。接着221年,儘管已经有了一推「人工奇蹟」与群臣劝谏,但刘备始终不答应,彷彿好像还缺了什么,看不下去的诸葛亮只好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故事劝刘备称帝。于是西元221年4月,刘备在成都武担山之南接受皇帝玺绶,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章武。国号仍沿袭汉的国号,因是在蜀地,所以史称蜀汉。
为了阿斗狠心 ... 「长子」
除了夺益州、称帝,刘备还有这桩阴谋最令人髮指。关刘备的儿子,最有名的就是被后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 刘禅,不过除了刘禅之外,刘备其实还有刘永、刘理两个亲生儿子,以及养子刘封。在这4个儿子裡,其中刘封文武双、能力出众,且又是刘备所有儿子裡年纪最长的。但对刘备来说,养子就是养子,再有才干都比不上亲生的。
刘封,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刘备入荆州时因膝下无子,所以收刘封为子。《三国志》形容他「有武艺,气力过人」,且还随诸葛亮、张飞征战各地,战无不胜,受封副军中郎将,后封副军将军。
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看似未来一片通达,事实上一件改变蜀国版图的大事即将发生,那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219年8月,刘备平定了荆州、益州后,关羽见情势渐稳,故决定北伐曹操,不料却被曹军围困在襄阳、樊城,期间关羽多次命令刘封、孟达发兵相助,但刘封、孟达以上庸三郡投降不久局势未稳为由拒绝。最终,关羽在曹操、孙吴的联军下近乎溃散,在临沮被孙权擒获,献首曹操。「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刘备从此对刘封埋下 ... 机。
之后刘封与孟达传出不和,孟达也怕事后被刘备追究不救援关羽之事,所以决定投奔曹操。离开前,孟达特别写信给刘封劝降,信裡说道:「你非刘备的亲生儿子,只不过是个路人罢了,却握有权势,且你与刘备也非君臣之义,但却位居高位。私怨人情,已明显可见,恐怕在刘备左右定会有人在他旁边咬耳朵、进谗言。」不过,儘管孟达说了这么多,刘封依旧不听孟达所说的。果然,等刘封战败回到刘备身边后,刘备马上将刘封打入大牢。罪名有二,一:你欺压孟达、二:你不救关羽。诸葛亮也在旁搧风点火,对刘备说:「刘封刚勐,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你赶快除掉刘封。」于是刘备便赐刘封死,让他自尽。但仔细想想,其实刘封罪不至死。
第一条罪:欺压孟达。其实,原本刘封会去欺压孟达是有理由的。刘封与孟达本位在不同地方驻守,之后因为孟达在进攻上庸时,刘备不信任孟达,所以才派刘封去看管。再加上,孟达本就有背叛主子的先例(之前背叛刘璋,加入刘备,最后果真也背叛了刘备,倒戈入曹操),所以刘封多压着他其实也不无道理。
第二条罪:不救关羽。可能其实并非真的不想救,而是真的不能救。因为上庸三郡投降不久局势未稳,刘封难以派兵是事实,加上孟达本就反骨就连刘备自己也不信任他了,如果刘封派兵去支援关羽,有可能前脚才刚走,孟达就叛变了。
综合以上两点,刘封真的罪不至死。所以刘备 ... 刘封的理由,说穿了根本就是藉口。真正让刘封死的原因,非刘封真的有错,恐怕是刘备怕刘封「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也就是怕之后刘禅难以管束这个文武双全的哥哥,所以为了刘禅先除后患。
最后一计:刘备託孤
刘备从站稳脚步,转进益州到称帝,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中原多少家大业大、兵多将广的军阀都被收拾乾淨了,刘备能撑到最后三分天下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虽然在东吴的偷袭下失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还因此损失了关羽,但被多次灭团的刘备没有因此灰心,于是他决定出兵把荆州抢回来,帮关羽报仇!
但过程却惨兮兮,张飞不但在出征前夕被部将所 ... ,刘备还不听众人劝阻,硬要打孙吴,最终这场夷陵之战,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用「火计」打败,这场火也顺便将刘备的天子大梦烧毁。223年,于白帝城内,行将就木的刘备召诸葛亮前来商讨后事,与其说是商讨,不如应该说是在死前使出最后一计大绝招–「託孤」,藉此确保诸葛亮不会篡位,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我儿子以后无能,你就取而代之」诸葛亮自然不可能答应,答应了就是不忠,所以诸葛亮只能发誓用性命担保辅佐阿斗,如果诸葛亮之后真有异心,也不敢贸然违反当初的诚信。
最后,腹黑刘备虽然没能夺回荆州,但至少确保了江山会在自己儿子手上。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