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动物的人性光辉(2)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清·徐谦 原著 寿康学会·清凉书屋 选译 二、忠君尽义充塞天地的正气,同样被物类所拥有。它们的刚毅忠勇,在文字间跃跃欲动。掩卷沉思,慷慨激昂,仿佛英灵化作清风阵阵拂过。明皇象(《警心录》)唐玄宗在位时,常在御楼宴请群臣,每次都要让几头大象前来礼拜,表演舞蹈,舞步合于音乐的节拍。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从长安逃亡到蜀地。叛贼安禄山令人把这几头舞象赶到洛阳,设下盛大的筵席,宴请各方首领和使节。他让人把舞象带进宴会的场所,欺骗来宾说:“这些大象从 ... 奔来朝见我,就是因为我有天命,即使异类也要向我礼拜舞蹈。”于是便命令大象起舞。大象个个愤怒不已,瞪着眼睛,纹丝不动。安禄山恼羞成怒,就下令把它们全给 ... 了。李斯义点评说:这群舞象不顺从逆贼欺骗各方首领,这与安禄山在凝碧池宴请部下,强迫皇宫中的梨园乐师演奏,他们一边演奏一边潸然泪下,又有什么不同呢?当时乐师雷海清不胜悲愤,把乐器扔在地上,向西朝着唐玄宗逃亡的方向恸哭。安禄山大怒,下令把他绑在试马殿前加以肢解。可见人与动物的忠君情感都是相通的,即使触怒叛贼而被处死,也毫无惧怕!诗曰:裂眦刀头死若生,象魂泣拜锦官城。恸心凝碧池头宴,不独铮铮雷海清。象击贼(《滇黔纪游》)马隆州有一座“义象冢”。明朝天启年间,水西地区的安氏叛乱,率众进犯马隆州。云南全省 ... ,巡抚派陶土司去平定叛乱。陶土司有一头大象,天色将晚的时候,它埋伏在山涧中,用鼻子吸进大量的泥水,然后突然跃出,咆哮着向前飞奔,鼻子里喷着泥水,一直冲进叛军的阵地,叛贼个个惊骇异常。这头大象猛地卷起一个叛贼,把他扔到空中,坠地而死。陶土司军中的将领趁势率领部队出击,大获全胜。到天亮时召集军队,发现大象已中毒箭而死。当地人敬仰并感激大象的英武,将它安葬在南山,每年春秋都要祭扫,至今都没有改变。鹤子点评说:《左传·曹刿论战》说:“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头大象是多么具有智谋和勇气!虽不幸中箭而死,然而它丹心耿耿,英灵长存,什么都无法伤害!诗曰:只身辟易万貔貅,血食南山春又秋。鼻卷贼头齐破胆,风云长护马隆州。定南公(《圣师录》)明朝时广西的一头大象为皇上所宠爱,封为定南公。吴三桂投降清兵后,镇守云南,日益骄横。他想把这头大象押解到京城,献给清朝皇帝,大象却昂着头去顶那些押解的人。养象人想方设法安抚劝说,它还是不肯屈服。吴三桂气得大怒,下令把它 ... 掉。可是刀箭都不能伤害它,最后只好用火炮把它炸死。诗曰:粉骨飞灰不顾身,象奴苦劝象弥瞋。赤心只有苍天鉴,愧尔承恩拜爵人。粤中战象(《悬榻编》)清朝初年,南方还有少量残存的明朝军队,继续抵抗清兵。一次,清兵在广东擒获了一头战象,让它投降,它表示拒绝。威胁要 ... 死它,它却点头接受。清兵调集了三百支火枪,环绕着它射击,枪弹把它全身都打烂了,可它死后仍然屹立着没有倒下。徐仲光赞道:多年身披铠甲征战沙场,以奋勇 ... 敌为天职。如今地绝天穷,正是永别的时刻。虽然不能向君王叩头尽礼,让枪弹洞穿胸口也无所顾惜。就让这坚强挺立的头颅,警示那些屈膝投降的懦夫。诗曰:断头无憾效孤忠,战象斑斑浴血红。屹立乾坤留浩气,火枪烟里化清风。昭宗猿(《圣师录》)唐昭宗特别宠爱一只猿猴,让它随着大臣一起上朝,还赐给它红色的官袍。后来朱温弑君篡位,建立后梁,仍下令让这只猿猴跟着大臣上殿。没想到它上殿后径直走到朱温的座前,跳起来向他奋力搏击。朱温气得大怒,立刻下令把它处死。鹤子点评说:朱温背弃了君主的深恩,阴谋篡夺皇位。这只猿猴却以身殉难,没有辜负皇上的厚爱。当时的唐朝宰相张文蔚之辈,卑躬屈膝,又该何处容身啊!诗曰:乾坤澒洞罢朝参,恩渥难酬泪暗含。也忝玉皇香案吏,堂堂岂肯事朱三?龙泉白马墓(《圣师录》)龙泉县有一座“白马墓”,里面安葬的是明朝开国功臣胡深的坐骑桃花马。当年胡深领兵征讨陈友定,不幸在一次突围中遇害。他的坐骑飞奔回家,在家门外声声悲嘶,随后便气绝身亡。胡深的夫人被它的忠义所感动,便将它安葬,立碑名为“白马墓”。诗曰:奔回匹骑一门惊,绕墓飞沙怒未平。月夜腾空风鬣动,长嘶犹趁旧屯营。河北骏马(《悬榻编》)明朝末年,四处流窜的叛贼攻陷了黄河以北地区。县令丁运泰被抓住后大 ... 叛贼,被残酷 ... 害。他的坐骑是一匹骏马,叛军将领骑着它进入县衙,到了厅堂前,它突然大声嘶叫,抬起前腿像人一样站立,然后狂奔起来无法控制,撞到墙上死去。徐仲光赞道:原本可以求生,也知道没有自己的责任。痛悼主人惨遭 ... 害,怎忍心忘记生前的鞭策?主人的尸首已经残缺不全,自己悲愤的心却如岩石般坚硬。这样的马和它的主人,在黄河之北悲壮赴义。诗曰:触死衙前怒尚嘶,令君与马赤心齐。愿为厉鬼先驱贼,万颗头颅踏作泥。蜀藩白骡(《圣师录》)明朝末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入蜀地。蜀王带着子女、宫人,投井而死。蜀王平日所乘的白骡在井边徘徊,最后也跳到井里以身相殉。多年后,附近打柴的人在天阴时,常常看见王宫的故址上,有白骡在蔓草间出没。诗曰:无声踯躅有余悲,宫井苔花好护持。莫遣银床秋雨塌,此中碧血尚淋漓。二犬助战(《警心录》)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冬,在抚州宜黄县有一个大盗谢军九,纠集上百人到处 ... 人抢劫,负责治安的李县尉一家大小都被他们 ... 害。当时李元佐知县正好有事去了郡城,县尉便派遣手下的兵士前去讨伐。都头刘超走在前面,王宣紧随其后。半路上与盗匪相遇,刘超带着部下逃跑了。王宣率领的兵士还不到盗匪的一半,他们大声叫喊着鼓舞士气,在黄山下与盗匪们激烈鏖战。王宣养着两条狗,每次出门都带在身边,此时也大声咆哮,咬死盗匪二十人,盗匪们终于败退。王宣率众退到山上休息。一会儿盗匪又回来了,因为担心死去的同伙被官兵认出连累自己,便砍下他们的头带走。王宣远远看到了,生气地说:“这些盗匪被我们 ... 死,要是他们的头都被取走,我们以什么凭证去领赏呢?”便率领兵士下山,与盗匪再次激战多时,反被盗匪所击败。王宣与两个兵士夺得三颗盗匪的人头,沿小路穿过农田向西飞奔,在穿越一片秸秆时陷到泥沼中,被盗匪们追上,三人惨遭 ... 害。两条狗守护着他们的尸体,直到散去的兵士再次聚集过来。部下将事情经过禀报县尉,等李元佐知县返回,向遇害的三人家属颁发了优厚的抚恤金,下令备好棺材前去收尸。这时两条狗还一直伫立在原地,一整天都没吃东西,看见家人到来就摇着尾巴相迎,领到尸体前。等到主人王宣安葬后,这两条狗也死去了。诗曰:莫云用犬猛何为,追贼如风肉乱飞。可惜功成衔恨死,战场驻马客歔欷。厓山鹇(《圣师录》)南宋末年,宋军残部兵败厓山,忠臣陆秀夫背着祥兴帝跳海身亡。当时御船上有一只白鹇,奋力拍打着翅膀,声声哀鸣,带着鸟笼一起坠入大海。诗曰:海哭天哀战血红,更无人到倩开笼。茫茫精卫无穷恨,都付崩涛惨雾中。群蜂投江三日(《圣师录》)明朝正德年间,在镇江的北固山下,有一群蜜蜂簇拥着蜂王出游。忽然遇到一只凶猛的大鸟,把蜂王抓住吃了。群蜂长时飞鸣着不走,随后便一只只投入江中。后面闻讯赶来的蜜蜂络绎不绝,也都纷纷投江而死,前后持续了三天的时间。相国杨一清,号邃庵,见此情形,便让家仆把蜜蜂打捞起来掩埋,立碑名为“义蜂”,并作了一篇祭文悼念它们。徐仲光赞道:蜂王蒙难,起自草率的出游。身为左右陪从,为臣罪该万死。大鸟的凶残撕裂心肺,满怀哀痛投向滔滔的江水。往昔齐王田横自刎身亡,属下五百义士纷纷 ... 。群蜂的尽忠效死,也是同样悲壮。[附录] 《亦复如是》记载:有位姓姚的人,擅长养蜂,每年收获蜂蜜达数千斤,因此成为小康之家。我曾去过他家,他告诉我说:“蜜蜂每天要朝拜蜂王两次,就像潮水起落一样,非常准时。遇到风雨将至,朝拜的时间就会推迟。以此预测天气的阴晴,总是很准确。”那天我正和姚先生一起观看蜂巢,恰好墙角被雨水冲塌,把一个蜂箱压坏。我看见里边所筑的蜂巢,中间位置有一个高台,像桃李那么大。有一只蜜蜂比别的都要大,身上青黑色,独自在高台上。姚先生说:“这就是蜂王。”我说:“看来王元之的《蜂记》中说的:‘营巢如台,拥王而行。’句句都是纪实。《化书》上记载:‘蜂有君臣之礼。’确实是如此啊!”姚先生说:“蜜蜂不过是一种昆虫,怎么可能懂得这些呢?”我说:“观察一下蚂蚁就可以知道,它们居住时有等级,出行时排着队。古人说:‘蚂蚁有君臣之义,所以蚁字的右边是一个义字。’蜜蜂和蚂蚁同样是微小的物类,蚂蚁既然懂得君臣之礼,蜜蜂也一样会懂。何况任何动物都有灵知,如骆驼知道泉脉,老马认识道路,燕子每逢一旬的戊日和己日便不再衔泥筑巢,蝙蝠在庚申日的夜里隐伏不出,鹤知道夜半时分,鸡知道天亮的时辰,喜鹊筑巢必背对太岁的方位,鼍在夜间按更鼓的时刻鸣叫,嘉鱼知道在一旬的丙日出穴,鼠类能像人一样拱手而立以示敬意,狐狸善于听冰层下的水声以确定能否通过,蜃龙吐气变幻成楼阁。更奇特的是,岁兰总在正月初一这天开放,梧桐树和棕榈树知道闰月。草木是无情之物,尚且有灵知,何况动物的灵知就更不奇怪。不过因为秉受天地之气有偏,其所了解的仅限于此,不能进一步扩充,因此成为低等动物。人类却是万善具备,无所不知,因此说人为万物之灵。若是不断扩充自己的良知,就能成为圣人。若是良知不断受到物欲的蒙蔽,就会丧失自己原有的本性,越来越接近动物,甚至有时连动物都不如,那就实在是太危险了!”诗曰:万蜂争掷浪花堆,三日江云惨不开。谏猎书曾回汉武,侍臣惜乏马卿才。南坡义猴传(宋曹《会秋堂文集》)建南杨石袍先生告诉我说:在吴越一带,有一个须髯卷曲的乞丐,在南坡搭了个茅草屋。他养了一只猴子,教它在盘铃的伴奏下表演木偶戏,在集市上演出以维持生计。乞丐每次得到食物,都与猴子分享。无论严寒酷暑都与猴子在一起,彼此相依为命,如同父子一般,这样过了十多年。后来乞丐又老又病,不能再带猴子去集市表演了。猴子就每天跪在路边,向行人乞食来养活他,过了很久也从不改变。乞丐死后,猴子悲痛地环绕着他的尸体,像人子丧父一样捶胸顿足。哀悼之后,又在路边跪下,垂下头凄声叫着,伸手向路人要钱。不到一天,讨来数贯钱。它把这些钱用绳穿起来,到了集市上,在卖棺材的店铺前不肯离去,于是店主便卖给它一副棺材。它还不肯走,看见有挑担子的人,就上去牵拽他的衣服。挑担的人便帮它把棺材抬到南坡,收殓乞丐的尸体,将他埋葬。猴子又在路边跪着乞食,来祭奠主人。然后到四周的野地找来枯柴,堆在墓的一旁,取出以前使用的木偶放在上面,点火焚烧。最后长啼几声,便跳到烈焰中烧死了。路过的人无不惊叹,被它的忠义所感动,于是将它安葬,称为“义猴冢”。诗曰:事生事死费踌躇,肠断南坡旧草庐。烈火焰中魂冉冉,彩霞天半拥飙车。安福猴(《旷园杂志》)清朝康熙九年庚戌冬,天上一直下着大雪。从十月份到十二月二十四日,雪下得更大,路上行人很多都在雪地上失足,甚至因此丧命。安福县有一个戏猴乞讨的人,担了两只篓子,登上县里的狗爬岭,寒风凛凛,衣衫单薄,没有上去就冻死在半山腰。当时他所养的猴子看看没有办法,就四处张望,发现前方有三个行人正往另外一条路上走,急忙跑过去拽住他们。这三人挣脱不了,就问猴子:“你有什么事想说吗?”猴子便向他们叩头。他们让猴子带路,走到半山腰,看见路上有一个死人,担的篓子扔在一边。三人惊叹道:“要是不赶快离开,恐怕后面的人怀疑我们是凶手,那就麻烦了!”猴子向他们不停地哀号,他们只好说:“你有什么事,我们尽量帮助你。”猴子拿出死者的钥匙,打开篓子取出三两银子,平分给这三个人。他们说:“是想用来买棺材吗?这恐怕做不到。”猴子使劲摇头。又问:“是出钱让我们帮你把主人掩埋了吗?”猴子连声应诺。于是这三人用力挖了一个土穴,正要抬着尸体掩埋,猴子让他们停下,又取出担上的十片草席,从篓中拿出几斤棉花。他拿出八片草席,把棉花分出三分之二,交给这三人用来裹尸。他们都感动得纷纷落泪,一一照它的意思办理。封土完毕,对猴子说:“我们想把你带回去养着,你愿意吗?”猴子一声不吭,绕着主人的坟堆走了三圈,哀叫着用头撞在岩石上死去。三人这才明白,先前所剩下的棉花、草席,是它为自己准备后事所用。他们就把猴子的尸体缠裹好,与它的主人合葬在岭上的路旁。这三个行人回到家,为安福县的人讲了这件事。湘潭的郭幼隗为此作了一篇《义猴传》。诗曰:相依为命恸途穷,惨惨彤云猎猎风。愿附主人同藳葬,生埋热血雪花红。白塔山猴(《圣师录》)明朝正德辛巳年,有夫妇二人以耍猴卖艺为生,已经十年,住在嘉州白塔山。男主人去世后,葬在塔的左侧,他养的猴子日夜哀号。不久,其妻又招来一个乞丐作丈夫,猴子举着手嘲笑他。其妻牵着猴子让它表演,猴子趴在地上不听,用鞭子打它,它就使劲叫唤。夜里,猴子跑到主人的墓前,抱着坟上的土悲号,这样过了七天也死去了。诗曰:羞抱琵琶塞耳听,也同七日哭秦庭。嘉州白塔山前路,哀啸寒枫鬼火青。瑞昌门外义猴(《圣师录》)三国时期的曹魏咸熙年间,有一对老年夫妇在瑞昌门外耍猴卖艺。一天,老妇去世了,老翁把她埋葬。没多久老翁也去世了,却没有人来埋葬他。他们所养的猴子一直守着老翁的尸体,人们看着可怜,就出钱把老人埋葬了。大家都称这只猴子为义猴。诗曰:待谁负锸妥翁身,躄踊无殊子丧亲。落木萧萧啼不住,酸风愁绝路旁人。忽雷驳(《酉阳杂俎》)唐代秦叔宝的坐骑,名叫“忽雷驳”。秦叔宝常拿酒给它喝,在月明的夜晚,试着让它跨越障碍,竟能纵身跳过三张黑毡的高度。秦叔宝去世后,它便嘶鸣绝食而死。诗曰:四蹄奔月蹑青烟,飒爽英姿马亦然。何处敝帷埋骏骨,欲浇醽醁野风前。陈平章马(《稽神录》)明朝淮南统军陈璋,加封“平章事”官职,到朝中接受任命。当时李昇担任丞相,对陈璋说:“我一会儿去贵府给您贺喜,还想见见您家公子,看是否有缘做我的乘龙快婿。请您先走一步。”陈璋骑马上路,途中这匹马忽然失足,把他摔了下来。到家不久,李昇来访,陈璋勉强起身迎接。李昇慰问了一下伤势,就匆匆告别了。陈璋把马召来,责备它说:“我今天拜官,又要商议亲事,你却把我摔下来,你这畜生!”不忍心 ... 它,就让人把它牵走,不许喂食。当天晚上,马夫悄悄拿来马料喂它,这匹马看了看,直到天亮也没有吃,一连几天都是如此。马夫把这件事向陈璋禀报,陈璋又把马召来,对它说:“你既然知道自己错了,那我就赦免你吧!”马听了跳着离开,当天开始像以前一样进食。后来,陈璋镇守宣城,任职期满后还乡,不久就去世了。十天后,这匹马也悲鸣着死去。诗曰:的卢今日竟妨吾,数罪何辞谢秣刍。故相恩深难寸报,灵輀努力效前驱。毕将军战马(《圣师录》)南宋大将毕再遇,兖州将门之后。开禧二年随军北伐,屡立战功。金人只要看到他的战旗,就赶紧避开。后来他居住在湖州,有一匹战马叫“黑大虫”,非常骏壮,只有毕将军本人才能驾御它。毕将军去世后,家人用铁索把它拴在马厩中。一次岳祠举行迎神仪式,这匹马听见阵阵金鼓声,以为又要奔赴战场,就昂头大声嘶叫,奋力把铁索挣断跑了出去。家里人担心它会伤着人,就派了十个强壮的士兵把它牵了回来,好言劝说道:“将军已不在人世,你不要生事给我家添麻烦。”马支着耳朵倾听,泪水潸然而下,声音嘶哑地长鸣几声就死去了。诗曰:乌骓伏枥失重瞳,百战沙场翊大功。热血满腔何处洒,仰天一恸飒灵风。克勒(《圣师录》)清朝和硕亲王有一匹良马,名叫“克勒”,即汉语所说的“枣骝马”。此马身高七尺,从头至尾有一丈多长。耳边有一寸多长的肉角,肚子下的卷毛像鳞甲一样。这匹马骏异超凡,连懂马的人都感到诧异,认为它是龙种,和硕亲王十分喜爱它。亲王去世后,这匹马徘徊哀鸣,没过多久也死了。诗曰:龙种奇姿一顾空,天人驾驭必英雄。世无伯乐谁真赏,昂首悲嘶万里风。张行人义骡(《池北偶谈》)与我同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张鹤洲,担任负责朝廷礼仪的“行人”职务,平时骑乘一头骡子,十分喜爱它。康熙甲辰年,因涉及考场事故,张鹤洲被刑部关押,家中生计难以为继,只好用骡子抵偿欠下的款项。一天,这头骡子经过街市时,突然酸楚地悲鸣起来,把新主人从背上摔下,自己逃回张鹤洲的家。来人想把它牵走,稍微离近一点,它就又蹄又咬,不肯离开。我的哥哥西樵,在吏部担任要职,特为此事作了一首诗,名为《义骡行》。我由此不禁深有感慨,东汉末年的华歆、曹魏末年的贾充、刘宋末年的褚渊,以及唐末的张文蔚等六位佞臣,这些身居要职的人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辜负君恩,卖主求荣。相比之下,这只骡子不知胜过他们多少倍!诗曰:义骡日下竞称奇,消得琅琊吏部诗。新主纵然刍秣好,不如故土乐忘饥。姚氏二犬(《广异记》)唐朝开元年间,吴兴一位姓姚的人被流放到南方边境地区,随行的有两个仆人和两条狗。年长的仆人名叫附子,另一个是他的儿子小奴,父子俩性格都很凶悍。在南方住得时间久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强烈,于是便谋划 ... 害主人,以便早日返乡。姚某的住处十分偏僻,周围没有邻居。有一天,附子忽然对主人说:“您是燕地的人,现在却流落到万里之外,倘若遇到不测,我理当护送您的棺柩返回故乡。可是最近我感觉正在衰老,如果忽然去世,我的儿子一个人无能为力,那您的遗骨就将永远留落他乡了!希望能尽早解决。”姚某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说:“你是想让我死吗?”附子说:“确实有这样的考虑。”姚某无奈之下,只好请求把时间定在第二天早上。第二天清晨,奴仆父子准备了丰富的早餐,劝他多吃点。姚某放下酒杯,伤心地哽咽泪下。见两条狗一左一右地依偎着他,刚才仆人进来时,也带给它们食物。他抚摸着这两条狗说:“豢养你们这么多年,现在这两个奴才要 ... 我,你们知道吗?”两条狗也哽咽着不吃东西,回头看着主人悲叫。这时附子走了进来,一条狗突然跃起,咬住他的喉咙,当下毙命。另一条狗飞快地跑到厨房,咬住小奴的喉咙,也当下毙命。然后又去咬附子之妻,把她也咬死了。姚某这才幸免于难。鹤子点评说:奴仆父子阴谋 ... 害主人,两条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它们咬牙切齿,满腔愤恨,早已不是一朝一夕。此前卧在月下,对着野花吠叫,神情自若地陪伴着主人。随后如电闪雷鸣一般,迅猛果敢地斩草除根。这两条狗真是忠义而神勇!诗曰:一般豢养两般心,观变迎机智勇沉。剑客空空输痛快,惊魂乍定涕沾襟。犬殉主(《圣师录》)刘钊是铁岭卫人,他养着一条狗,无论去哪里都跟着他。刘钊常到山上打柴,然后用马驮回来,这条狗总跟着一起去。一天,狗独自回来,朝着刘钊的儿子刘国勋不停地又跳又叫。刘国勋觉得奇怪,就跟着它上山,看见刘钊已被强盗 ... 害,尸体在山石间,那匹马被抢走。刘国勋为父亲办理丧事,安葬完毕,参加葬礼的人都回去了,只有这条狗独自守在坟旁,日夜不停地悲泣,泪水涔涔流下,浸湿了身边的草叶和泥土。几天后,这条狗把坟上的土刨开,露出了棺材,自己就死在棺材旁。诗曰:林下风腥马曷归,家人毕 ... 依依。泪痕滴处无干土,傍冢烟寒草不肥。黑儿像赞(宋玨作)黑儿是崔子镇先生所养的猫。崔先生很喜爱它,与它同起同卧,取名“黑儿”,只要叫它的名字就会答应。崔先生每次外出,黑儿都要把他送到门外。等他回来的时候,黑儿一听见脚步声,就高兴地跳起来。崔先生看它这么高兴,自己也特别开心,马上找食物喂它。这样过了十多年。一天,崔先生病了,黑儿一直守候在床边不肯离开,观察先生的起居状况,表情很是忧愁。没多久,崔先生去世了,黑儿绕着棺柩哀叫,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也死在棺柩之下。崔先生的儿子公超,被它的忠义所感动,便将它安葬,名为“黑儿冢”。我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惊叹,为它画了一幅像,并作了一首诗赞:“相彼狸狌,性则执鼠,驯性者良,贪饕者鄙。亦有名种,深毛修尾,温柔善媚,依人而已。唯兹黑儿,人且难比,识主性情,解主言语。主出主归,徘徊延伫,徘徊若悲,延伫乃喜。寝则侍衾,兴则候履,历十余年,如仆如子。主疾知忧,没则号毁,无以酬恩,不食而死。殉秦三良,殉齐二士。谁谓物蠢,而不可拟?葬之龙门,大河之涘。陵谷有迁,冢不崩圮。庶几千载,齐名黄耳。”诗曰:吁嗟古道弃如尘,生死相依幸托身。貌得狸奴毛发动,瓣香未许负心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动物的人性光辉(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宋玉诗赋选︰风赋》

    《宋玉诗赋选︰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

  2. 梦见活死人

    周公解梦梦见活死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活死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红酒素是什么?红酒素的营养作用,红葡萄籽提

    红酒素即“红葡萄籽提取物”,是法国科学家从葡萄籽中提取的一种抗自由基物质。自法国科学家揭开红酒素的秘密之后,世界各国掀起了研究和发开红酒素的热潮,研究发现红酒素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一粒美国安美奇红酒素胶囊=30杯纯酿红酒=5-8倍葡萄籽提取物。这说明红酒素的营养价值被人们充分认可。

  4. 「 ”风趣幽默”在生活中很重要,看看宋朝的官场就知道了

    「”风趣幽默”的意思是:语言诙谐,行为或出人意料或搞笑不合常理,使人发笑,令人笑意横生,妙趣连连。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风趣幽默是一种绝妙的防御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可以使当事人从尴尬中解脱,化烦恼为欢畅,变痛苦为愉快,而且,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使当事人平息激动,回归理智,使彼此在新的基础上重拾默契,增进感情。如果,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人最爱读书,我们肯定会想到宋朝。整个大宋王朝宛如书的海洋,人人都

  5. 谍战深海之惊蛰想 ... 陈山的是谁?真正幕后黑手揭秘

    陈山和张离原本想在婚礼上进行一场苦肉计,但周海潮的出现打乱了原本的计划,而且似乎还有另外一组人想要暗...陈山,这些人到底是受谁指使呢?目前来看,陈山可以说是四面受敌,已经没有他能轻易信任的一方,他此时的处境也最为危险。想...陈山的是谁?陈山四面受敌《谍战深海之惊蛰》正在热播,但是陈山的日子却着实不好过,说一句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都丝毫不为过。张离的背叛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

  6. 喻梅:顺治皇帝出家之迷终破解

    侍卫大惊,想逮捕老僧徒弟,顺治帝却制止了,要小和尚不妨打开画轴来过目。众人面面相觑,顺治帝也吃惊不小。顺治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前世是峨嵋山老僧啊!1638年3月15日出生的顺治帝,马上要过23岁生日时,于1661年2月5日,黄历正月初七子刻,抛弃帝位出走,与徒弟遁迹于普陀山深岩之中。世祖离位后,皇三子玄烨于顺治十八年继承皇位,史称康熙帝。康熙帝六下江南,目地之一就是探访顺治帝踪迹,但未如愿。

  7. 蒋经国日记将于2020年2月开放

    蒋经国日记将于2020年2月开放阅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将公开现存于胡佛档案馆的蒋经国私人日记。目前胡佛档案馆处于闭馆状态,预计2020年2月间重新对外开放,届时欢迎各界人士前来阅读日记。据林孝庭先生介绍,胡佛档案馆所藏蒋经国日记,始于1937年5月他从苏联返回中国,止于1979年12月底,其中1948年日记佚失,1937-1940年以及1945-1949年日记为誊抄本,其余为蒋经国亲笔原件。

  8. 姓章男孩子取名大全_章姓男孩起名字–宝宝起名

    姓章男孩子取名大全章维君–五行:火土木维系男子名常用字。琦此字为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嘉搭配。字义嘉表示幸福、美好、吉祥;琦表示珍奇、奇丽、美玉,意义优美。字型章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3画;豪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4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9. 梦见颈部 脖子_周公解梦梦到颈部 脖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颈部 脖子好不好

    梦见颈部脖子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颈部脖子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伸长脖子,或脖子长长,表示近期擅长运动,灵活性好。《历史新知》脖受伤,家乱财破。《历史新知》抑他人脖子,主凶。《历史新知》梦颈骨高起,吉。《梦林玄解》梦头颈香馥,大吉。《梦林玄解》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梦见脖子,脖子支撑著头颅,也是人体上最重要的枢纽,就像生活支撑著事业,梦见脖子象征着生活。

  10. 招致财运的阳台植物_风水知识

    招致财运的阳台植物在阳台摆放一些花草植物,除了可美化环境之外,还有风水方面的良好效应。摆放在阳台并且又有风水生旺作用的植物大致有以下几种:1.万年青大叶万年青的片片大叶伸展开来,便似一只只肥厚的手掌伸出,向外纳气接福,对家居风水有强大的壮旺作用,所以万年青的叶越大越好,并应保持长绿长青。铁树的叶子狭长,中央有黄斑,铁树寓意坚强,补住宅之气血,是重要的生旺植物之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