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由于常年的征战也因为食用五石散的原因,拓跋嗣32岁就去世了,总体来说是个守成之君,与坑儿子的老爹拓跋珪不同,拓跋嗣为儿子拓跋焘留下的是一个内患基本平息、人才济济的北魏帝国。

公元409年,原太子拓跋嗣听说弟弟拓跋绍弑君犯上,马上从外地赶回来,大臣们一见拓跋嗣回归,纷纷拥护,于是拓跋嗣联合众人 ... 掉拓跋绍,正式登基称帝。明元帝拓跋嗣是北魏的第二位皇帝,在位15年,建树不多既不及父亲拓跋珪又逊色儿子拓跋焘,但是没有拓跋嗣的休养生息,也不会有后来的一统北方,所以说拓跋嗣对于北魏来说起一个承上启下,催化剂的作用。 拓跋嗣对外安抚维持稳定,对内温和发展经济,巩固国家的根基,在治国理政、安抚民心方面,拓跋嗣确实是才能卓越。他大赦因为战争和饥荒被迫造反的老百姓,治理贪官污吏,乱世中汲取很多人才为己所用,北魏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当然最大的功劳就是为北魏选对了接班人——太子拓跋焘,执政期间,拓跋嗣经常让拓跋焘参与治理国家。由于常年的征战也因为食用五石散的原因,拓跋嗣32岁就去世了,总体来说是个守成之君,与坑儿子的老爹拓跋珪不同,拓跋嗣为儿子拓跋焘留下的是一个内患基本平息、人才济济的北魏帝国。 云冈19窟明元帝象征 说说为神马北魏云冈石窟选择在武州山开凿,缘起就是明元帝时代,武州山过去叫做武周塞,旧都到达平城的必经之路,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往北方的咽喉要道,人马商队往来频繁,还驻扎有军队,拓跋嗣多次从这里亲征柔然。当时武州山是最高资格的祭祀之山,规格如同祭天,皇帝经常在这里商量国家大事,当时明元帝刚刚坐上皇位,在北方依然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残余势力南下,明元帝御驾亲征每每经过武州山就会觉得此地很有灵气,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护,果然都打胜仗归来,于是武州山在人们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并把它定为神山,以后在此处开凿石窟也是情理之中。请看下期—— 雄才大略:拓跋焘
本文标签:北魏拓跋嗣拓跋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