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时代,全国只剩下767万人?

东汉末年分三国,经历黄巾大起义与诸侯混战,人口大幅度减少。黄巾起义爆发之前,东汉桓帝时代人口有5000万。然而到了三国,全国总人口只剩767万人,其中曹魏443万,孙吴230万,蜀汉94万。 >全国4200余万人消失了!!!这个数字相当可怕。 >人都去哪了?全去起义了么?绝没这么多,全山东造反的黄巾军被曹操俘获,也才30多万。 >在战争和灾荒中死去?也不可能这么多,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大起义,战争之惨烈、民间遭灾之残酷,不亚于黄巾起义,人口减少了近3000万,但全国还剩2000多万人。 >显而易见,三国人口不可能只有这么点,史料的记载应该是出了问题。 >何以见得,从军队与人口总数的比例,简单推断便可明白。 >与三国距离最近而且人口数字比较准确的时代是南北朝后三国。北齐的兵民比例是1:80左右,北周的比例是1:45左右,南陈极限数字大概是1:30。 >蜀汉的军队与人口总数比例居然是1:9。 >从常理推断,以古代生产力条件,9个人绝对养不活一个兵,而且蜀汉自诸葛亮时代20多年一直处于进攻状态,9个人养一兵,老百姓把割肉放血也没法伺候,蜀汉内部早就爆发大起义了。 >那么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三国人口虽然锐减,但绝不至于减少4000多万。之所以我们见到的数字这么少,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统计 ... 问题 >古代户口登记账目的数字,只包括编户范围内的,也就是自耕农。而军队、官吏、奴隶是不包含在内的。蜀汉灭亡时登记的数字是人94万,军队10.2万,吏4万。实际上国家账目上蜀汉总人口是108.2万人。 >同时,由于三国普遍实行世兵制,军队人员都是举家随军,他们既不纳税也不出力役,国家便不统计他们的数字。如果粗略的概算,一个兵家里有口4到5人,蜀汉便有40万人没统计上。 >这是古今的一大差异。 原因二:农民大量逃亡 >汉末战乱,大量农民因为战争破坏或是土地兼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于是纷纷逃亡。逃亡逃到哪里去呢?有的跑到战争波及不到的世外桃源,自耕自种。这些人口官府查不到,也登记不了。但这部分人非常少。孙吴曾经为这个事专门发动过战争,跑到现在闽、浙、赣一带山区,进攻、搜捕那里的山民,当时还叫山越,抓了不少人回来编入军队,或者置官吏管理,正式征收赋税。蜀汉诸葛亮进攻川、滇一带——也就是七擒孟获的那瘩疙,不仅为了平定内乱,也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搜出来没有编户的人口,让他们给国家纳税。 >绝大部分农民其实也没有跑远,基本上都跑到了大地主、大贵族的庄园,成为地主贵族们的佣工。 >诸葛亮临终给后主上表时说过一句话:“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这么多田,这么多桑树,谁给他种?诸葛亮爷儿几个都忙着打仗,这些种地的活计自然是佣客们来干。 >而国家当时征收赋税根据人头数计算,那些拥有大量佣客的地主们,自然报的人数越少越占便易。于是大量的破产农民便成了没有户口的“黑人”。 >“黑人”现象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有的学者估计,蜀汉的黑户可能比国家的编户人口多至少一倍,估算起来,蜀汉差不多近100万人没统计到。 原因三:贵族蓄奴 >三国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时代,但奴隶制还有相当多的残留。大户人家哪家不养几个奴婢就是跌份儿。 >当然奴婢可不全是老妈子、小丫鬟和伙夫,有许多是贵族们的私人武装。 >当时曹操专权,汉朝的忠臣们好几次策划着要爆了曹操的菊,结果菊没爆成全都被曹丞相KO了,比如什么董承、伏完、王子服……这些人没兵可用,那么 ... 曹操用什么人?都是他们自己家的部曲,也就是私人武装。 >这种情况魏蜀吴都一个德行,哪国的的贵族们都不傻,都拼了命的蓄养奴客部曲,真万不得已的时候,这可是能保命的啊。 原因四:大豪强的坞堡藏匿人口 >黄巾起义军和官军对一般农民的掠夺和残害相当厉害,打胜了就文明点,找老百姓要税;打败了就各种抢劫 ... 掠,弄的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各地的百姓,就以宗族或地望为单位,结成一个个武装的坞堡,大家凑粮养兵,武力保卫本乡的利益。 曹操的大将“虎痴”许褚,黄巾之乱时就聚集了本族数千家结成坚壁堡垒,抵御无处不在的盗贼。这些百姓本身都有户籍,如果国家来征税他们也要交钱交粮。但是国家已然大乱,许褚这些豪强们便把本乡的坞堡上报为几户人家,以少减钱粮。结果造成“千家一户、万人共籍”的局面,国家编户人口大量流失,这些自耕农也成了黑户。 这种与国争民的行为风险当然很大,等国家有力量了就要武力解决。但有风险就有收益,黑户们不用向国家交税,却需要向维护他们利益的豪强交,有时比上交国家的比例还高。这是乱世的特殊现象。 所以,767万这样的账面数字,远远不是三国真实情况。至于到底有多少,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最低的估计有1400-1800万,最高的估计有3000万左右。总的来说,都有其可能性,否则三国绝对维持不了总数达80万人的军队,也没能力互殴40多年。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代,全国只剩下767万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如何评价介子推?介子推所体现的精神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割股食君”实乃“食国”,正是中华民族正道爱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

  2. 百合(图文)

    网购回来的百合全是绿油油的花苞,有的大,有的小,一两天内没有绽开的迹象。等到第四天,第一朵粉百合终于朱唇轻启。第五天、第六天,两枝百合上的六朵花全开了,蓬蓬的花枝使整个屋子显得生动富丽。我手脚麻利地给百合修剪枝叶,换上清洁的糖水。经过一天一夜的回复,百合又打起了精神。一样的百合,不同的命运。愿我们都是盛开的百合,不但展现自己生命的光彩,而且给他人送去甜蜜的芬芳。

  3. 克利夫兰精纺厂

    克利夫兰曾经是美国服装制造业的领头羊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克利夫兰精纺厂。在全盛时期,这是一个巨大的景象,工厂在关闭后遭受了多年的忽视和衰落,直到一场大火摧毁了大部分建筑群。如今,这家工业巨头已基本被遗忘,但它对克利夫兰和环境法的影响依然存在。1878年,约瑟夫·特纳创办了特纳精纺厂,1902年更名为克利夫兰精纺厂。克利夫兰工厂位于百老汇大街5932号,负责精纺毛料加工的各个方面,从精纺毛料

  4. 家电、装饰品摆设旺位及禁忌

    家电用品居家中的电器用品大部份都集中在客厅中,像...、电视、音响等等,通常会摆在客厅,因此电器的线路程会特别多,最好是把这些线路做成隐藏式或处理整齐,才不会让客厅看起来杂乱无章而影响心情。装饰品装饰品除了装饰客厅的美观之外,还有一些是具有避邪和有利家居风水的作用。

  5. 梦见以前的老房子

    周公解梦梦见以前的老房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以前的老房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什么是因果

    但是很多人学佛之后对于因果的道理并不完全明了。因果报应,或者说是因缘果报的道理在佛教很多经典中都有讲述。这个业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果报应。无不是从前我们种下的因,遇到了适当的缘,而结成的果。从表面上看,好像我们很多偶然的事情,事实上却无不是因果所至。按照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偶然,完全是必然。因为他决定着什么样的果报会实现,什么样的果报暂时不能实现。因果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

  7. 带有忺字的成语

    包含有“忺”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情投意忺——双方感情和心意都很投合。

  8. 带有冯字的成语

    带有冯字的成语  包含有“冯”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下马冯妇——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冯河暴虎——犹言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冯唐易老——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冯唐已老——汉朝冯唐身...

  9. 长孙无忌简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生平

    ,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之首。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643年,图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居第一。长无忌由于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限制,不可能认识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本质。长孙无忌在这里告诉人们,法是伴随着国家、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这就是长孙无忌所说的为自然之理。

  10. 梦见安抚_周公解梦梦到安抚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安抚好不好

    做梦梦见安抚好不好?梦见安抚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安抚的详细解说吧。梦到努力安抚他人的愤怒,预示为了别人的发达你将不辞劳苦。陷人爱河的人梦见安抚满怀猜忌的情人,预示他将把自己的爱给了不该爱的人。梦见安抚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我和母亲在公园玩,母亲见到一个男的熟人,跟他聊天,我走开了。然后母亲哭着走过来,我说妈妈,然后抚摩她的头发和背安抚她,然后她笑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