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王时敏简介 清初,以王时敏为首,及王翚,王鉴,王原祁为代表,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着整个清初一代。王时敏的山水画同时也开创了〝娄东派〞。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生于西元1592年,卒于1680年。少年时为董其昌、陈...
王时敏简介
清初,以王时敏为首,及王翚,王鉴,王原祁为代表,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着整个清初一代。王时敏的山水画同时也开创了〝娄东派〞。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生于西元1592年,卒于1680年。少年时为董其昌、陈继儒所深赏。祖父王锡爵为明朝万历年间相国,家本富于收藏,对宋、元名家,无不精研。崇祯初以荫仕太常寺卿,故亦称〝王奉常〞。
王时敏少年时学画,颇多方便。〝每得一秘轴,闭阁沉思。〞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入清后隐居不仕,工诗文、书、画。擅长山水,富于收藏。精研宋元名家,又受董其昌影响,摹古不遗余力,深究传统画法。并在《西庐画跋》中赞赏王辉是:〝笔墨神韵,一一寻真,且仿某家则全是某家,不染一他笔,使非题款,虽善鉴者不能辨〞,即〝摹古逼真便是佳〞。〝四王〞这一派的山水画家正是身体力行,步履古人,于临仿逼肖上,下了实实在在的功夫。泥古之弊,淋漓尽致。但在摹古之中,也总结了前人在笔墨方面的不少经验心得,对于绘画历史遗迹的整理与研究,也是有贡献的。王时敏正是溶化古人的笔墨技巧,形成自己的面貌,但他最终缺乏对造化的真切感受,因此,作品大多面目相近,较少新意,他曾自白道:〝迩来画道衰,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可见他竭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而不改初终。
王时敏早年多临摹古画,均按宋元古画原稿临写而成,笔墨精细淡雅,已见临摹功力。他早、中期的画,风格比较工细清秀,如37 岁作的《云壑烟滩图轴》,现存上海博物馆,干笔湿笔互用,兼施以醇厚的墨色,用黄公望而杂以高克恭皴笔,具有苍浑而秀嫩的韵味。42 岁时的《长白山图卷》,则用笔细润,墨色清淡,意境疏简,更多董其昌笔韵。至晚年,以黄公望为宗,兼取董、巨和王蒙诸家,更多苍劲浑厚之趣。如72 岁的《落木寒泉图》,75 岁的《仙山楼阁轴》,84 岁的《山水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峰峦数叠,树丛浓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间,皴擦点染兼用,形成苍老而又清润的艺术特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