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重击犍椎(提婆菩萨)

犍椎是佛教声器,即钟、磬之类。每有法会,击犍椎以召集众僧。《释氏要览》解释说∶「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由于犍椎有召集众僧之用,故在印度佛教史上,一所寺院能否击犍椎,便是此寺院是否正常活动的重要标。摩揭陀国曾是佛教的中心,佛陀传教活动基本上是以此国为中心进行的。在此国首都波咤厘子城,据说曾有百馀所佛教寺院,僧徒整肃,学业清高,垄断了摩揭陀国的文化事业,异教学者皆缄口销声,不敢相争。然而,好事难久,不知从何时开始,摩揭陀国的佛教逐渐衰微起来,有名的僧侣一个接一个死去了,年轻沙门却成长不起来,佛教在此国的盛况再也无法维持了。佛教衰落之时,便是异教的兴盛之机。他们师徒相传,竞相学艺,终使自己的势力强大起来。于是,数以千计的异教学者汇集波咤厘子,与那里的佛教僧侣展开一场大辩论,彻底击垮了佛教。异教学者取胜后,便以胜利者的姿态发布声明说∶「从今而后,摩揭陀国境内一切佛教寺剎,皆不许击犍椎集众。」这样的事在印度古代是经常发生的,几乎已形成了制度,所以摩揭陀王便同意了异教学者的声明,负责对佛教寺院进行检查监督,不允许他们再击犍椎。此事一晃便过去了十二年,摩揭陀国的佛教僧侣在国内站不住脚,便含羞忍辱,纷纷走向异国他乡。有些人更是历尽艰辛,走到远方的南印度。那时,南印度是大乘佛教的天下。在龙树、提婆师徒的努力之下,大乘佛教已是一片红红火火,正值朝气蓬勃的发展时期。提婆智慧聪敏,精于论辩,当他听说了摩揭陀国发生的事后,便向老师龙树请战说∶「老师您听说摩揭陀国的事了吗?那里的佛教僧众受外道所困,不击犍椎,已有十二年之久了。为了我教的大业,我想单身北上,摧破邪教之重山,重燃佛法之明炬,老师以为可行吗?」龙树回答说∶「此事我也听说了。波咤厘子的外道都是博学多识之士,你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还是让我去吧。」提婆一听,急忙又道∶「 ... 鸡焉用宰牛刀。对付波咤厘子的外道,由弟子去就足够了,老师何必亲自前往呢?如果您信不过我,我们可以事先演习一番,您扮外道立义,我来随文破斥。我与外道谁优谁劣,一下子就可以判明了。」龙树一听此计可行,便扮作外道与提婆辩论起来。这场演戏一般的辩论一直进行了七天,龙树失败,他感叹地说道∶「外道的教理真是不行啊!就算我不是假扮的,而是真外道,我也无法赢你。你这就去吧,取胜是必然的了。」提婆于是受命北上,一路向摩揭陀国迤逦而来。提婆素有善辩之名,波咤厘子城的外道听说提婆要来,个个惊慌失色,立即召集到一起,商量对付提婆的办法。他们知道,如果辩论起来,自己这方是没有胜机的。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躲开他,不与他辩论。但临阵脱逃也不是办法,自己一方会因此蒙受耻辱。怎么办呢?他们终于商量出一条巧计来,那就是通过国王的干预,不让提婆进入波咤厘子。这样,他们不但可以避开提婆不见,也用不着临阵脱逃了。众外道齐呼「妙计」,立即求见摩揭陀王说∶「大王您曾下令不许沙门击犍椎集众,现在应更下一道命,不许邻国僧人入此城中。因为,如果邻国僧人进入此城,恐怕会和这里的僧人互相勾结,破坏原来的禁令。」摩揭陀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传令守门将士严加把守,不许邻国僧人随便出入。再说提婆一路辛苦,终于来到了波咤厘子城下,却被守门将士拦住,不许入城。提婆问明所以,便到无人之处换了衣服,脱下袈裟,穿上草披衣,顺利混入波咤厘子城中。进城之后,提婆来到一座佛教寺院,在犍椎台上休息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击犍椎的时刻已到,提婆便起身高站台上,奋力敲起犍椎来。「当」、「当」、「当」,声音在清净的晨风中越传越远,响遍了全城。波咤厘子各佛教寺院听到此声,群起响应,犍椎的声音汇成一片,在全城上下回响不绝。摩揭陀王听到犍椎声响成一片,立即派人前来追查,最后终于发现是提婆所为,便厉声质问∶「你为何不听国王禁令,私自敲打犍椎,难道就不怕王法吗?」提婆回答说∶「犍椎是我教用以敲打集众的,有而不用,挂在这里干什么使呢?贵国国王为什么不许敲打犍椎呢?」使者回答∶「先时此国众僧辩论失败,国王因而颁制禁令,不许敲击,至今已有十二年了。」提婆道∶「竟有这种事。那好吧,我今天就要重振佛教法鼓。」使者回报摩揭陀王,说有远方沙门欲雪前耻,重振此国佛教。摩揭陀王于是立即召集两方学人,进行辩论。在辩论会上,众外道争谈自己的教义,与提婆往来争辩交锋。提婆则针对其所说,随意破斥,口若悬河,没有一点迟滞。不一时,众外道皆理屈辞穷,俯首认输。从此,摩揭陀国又重新听到佛教的犍椎声,佛教在此地又重新复兴起来。这个故事详述了提婆与众外道在摩揭陀国辩论的过程。据考证,那曾是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强烈地影响了佛教在摩揭陀国的命运,使此地佛教重新复兴起来。当地僧侣为了纪念提婆的功绩,曾为之建塔,取名「重建犍椎塔」,玄奘去印度时此塔犹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重击犍椎(提婆菩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吹胡子瞪眼是什么意思?

    【拼音】chuīhúzidèngyǎn【解释】形容很生气的样子。【出处】刘绍棠《渔火》之一章三:“这个挨了...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例子】无【相关】百度“吹胡子瞪眼”

  2. 求婚戒指的意义_求婚订婚

    在女方接受之前,这枚戒指就叫求婚戒指,一旦女方答应男方的请求,那么这么戒指就成了他们的订婚戒指。所以说求婚戒指和订婚戒指本质上时同一枚戒指。

  3. 给同学的祝福语

    给同学的祝福语1、梦想因拼搏而精彩,相逢因为相知才可爱,让缘分装进记忆的口袋,让真诚永远因祝福而存在,愿毕业后的道路上灿烂阳光迎面而来。对于即将的离别,支持着我的是对于重逢的期盼。“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们即将迎来生命中第一个“离”。

  4. 婚礼用什么背景音乐好?

    婚礼用什么背景音乐好呢?看看下面网友为大家推荐的歌曲:宾客等候曲目1:《大城小爱》(王力宏)、《今天你要嫁给我》(蔡依林、陶喆)《公主恋爱日记》(南拳妈妈)、《你是我心内的一首歌》(王力宏、SELINA)、《小手拉大手》(梁静茹)、《谢谢你的温柔》(SHE+飞轮海)、《遇上爱》(杨丞琳)、《你是答案》(范玮琪)、《HoneyHoney》(孙燕姿)、《读你》(费翔)、《你的眼睛》(蔡琴)、《蔓延》(

  5. 梦见雏菊 梦见雏菊什么意思

    梦见雏菊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雏菊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天真无邪的雏菊,表达做梦者心中在渴望两小无猜的感情。梦见摘雏菊,预示著自己的生活水平会得到逐步提高。梦见赠送雏菊,表明人际关系会处理融洽。梦见一束雏菊,暗示悲伤。梦见常春藤梦见常春藤什么意思梦见雏菊在不合时令的季节里开放,你将遭到经过伪装的邪恶势力的攻击。

  6. ... 谈枪决刘青山:要他还是要中国?

    两人将挪用和非法经营所得,大肆挥霍浪费,生活奢侈腐化,刘青山甚至堕落到吸食毒品成瘾的地步。1952年刘青山、张子善案发后,正赶上全国的“三反”运动进入...,各地都抓住了一些“老虎”,刘青山、张子善就属于“大老虎”。...等领导开会听取刘青山、张子善案情的汇报。刘青山、张子善被处决后,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对领导干部为官清廉、严守党纪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

  7. 众擎易举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òngqíngyìjǔ【解释】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出处】明·张岱《募修岳鄂王祠姆疏》:“盖众擎易举,独力难支。”【例子】现在我们大家替他打算,众擎易举,已有个成数了,不日便可奉请开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近义词】众志成城,人多势众【反义词】寡不敌众,独木难支,孤掌难鸣【相关】百度“众擎易举”

  8. 梦见自己为别人服务预示什么 -周公解梦

    梦见自己为别人服务,表示你乐于助人并且善于表现自己。梦见别人为自己服务,说明你受到了过多的娇惯或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梦见自己为别人服务预示什么梦见服务员,一般预示你事业正在发展。梦见自己是饭店的服务员,梦中自己态度的好坏,暗示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如何。梦见服务员被解雇,预示你的爱情可能会遇到挫折。梦见动漫人物预示什么-周公解梦

  9. 九华山上的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

    我皈依佛门已有3年了,皈依师傅是九华山半山腰的一座古剎——龙池庵的理正大法师。就这样可怜的小圆宝给放在了九华山上,可是没人不愿意收留他只给他一点吃的。当你坐在九华山的游览大巴的时候,你一样会听见导游小姐所给你带来的那么一段关于龙池庵的感人故事……

  10. 梅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梅”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