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代刺史与淫祠

  何谓“淫祠”或“淫祀”?《礼记・曲礼下》说:“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后世大致继承了这个观念,如唐人赵?就说:“若妖神淫祀,无名而设,苟有识者,固当远之。虽岳海镇渎,名山大川,帝王先贤,不当所立之处,不在典籍,则淫祀也。”尽管如此,在唐代各种“淫祠”却广泛存在,“每岁有司行祀典

  者,不可胜纪。一乡、一里,必有祠庙焉。”这些庞杂祠庙多为官方所不承认的“淫祠”。唐代中央 *** 对待各地“淫祠”,一般是持反对态度的,多次明令地方长吏加以禁止。这样,刺史作为唐代地方统治的主体,不管是赞成中央 *** 禁毁“淫祠”还是听任地方百姓信奉“淫祀”,其所扮演的角色都显得非常重要,所起的作用也至为关键。

  唐代曾发生了多次地方刺史禁毁各地“淫祠”的事件。最典型的两个例子是狄仁杰和李德裕,论者一般也喜欢拿他们作为唐代地方官员执行中央严厉禁止地方“淫祠”的显例。这两次大规模的行动,在新、旧《唐书》中有很明确的记载:垂拱四年(688年)六月,狄仁杰以江南巡抚使的身份毁除吴、楚“淫祠”1700多所;长庆三年(823年)十一月,李德裕以浙西观察使的身份禁除管内“淫祠”1115所。除此之外,尚有一些比较零星的禁毁活动,如韦正贯为岭南节度使,“南方风俗右鬼,正贯毁淫祠,教民毋妄祈。”于?为苏州刺史,“吴俗事鬼,?疾其淫祀废生业,神宇皆撤去,唯吴太伯、伍员等三数庙存焉。”韦景骏为房州刺史,“州带山谷,俗参蛮夷,好淫祀而不修学校。景骏始开贡举,悉除淫祀。”“淫祀”并非仅在南方流行,北方经济发达地区甚至京畿近州某些地区也颇为兴盛。如王湛为冀州刺史:“冀州境内,旧多淫祀,褰帷按部,申明法禁。”卢奂为陕州刺史,此地亦尚“淫祀”,当地人言:“不须赛神明,不必求巫祝,尔莫犯卢公,立便有祸福。”看来,卢奂对“淫祀”也是持反对态度的。

  因为禁毁“淫祠”,给人造成的印象似乎这是唐代刺史施政的主流行为。实际上,尽管确有一些刺史厉禁地方“淫祠”,但这并非刺史的主流行为,因为禁止“淫祠”的刺史在唐代数万名刺史中,所占的比例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不要说完全禁除“淫祀”(淫祠)无法实现,就是部分禁止“淫祀”(淫祠)也收效甚微。直至唐末,所谓“淫祠”依然遍布江南,陆龟蒙在《野庙碑》中描述了当时江南地区“淫祠”遍布的情状:“瓯粤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哲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当地百姓对这些“淫祠”十分恭敬:“大者椎牛,次者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卢恕也说,楚州历代百姓供奉吴太宰伍相神庙,“椎牛酾酒,小民有至破产者。”元稹在《赛神》诗中更是生动地描写了江南“淫祠”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事妖结妖社,不问疏与亲。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家家不敛获,赛妖无富贫……贫者日消铄,富亦无仓?。不谓事神苦,自言诚不真。”诗中着力渲染了当地人对“淫祠”的狂热程度,以至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笔者认为,唐代绝大多数刺史并没有禁止“淫祠”的行动,相反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刺史等地方官提倡、重建(修)、创制所谓“淫祠”方面的例子。一个显例是被狄仁杰们废除的众多“淫祠”,很快就恢复了,其中有些还是刺史等官员出面恢复的,如祭祀项羽之楚王庙。大历七年(772年),颜真卿为湖州刺史,作《项王碑阴述》说:“西楚霸王当秦之末,与叔梁避?于吴,盖今之湖州也。虽灭秦而宰制天下,魂魄犹思乐兹邦,至今庙食不绝。”可见,楚王庙似乎并没有受到禁毁淫祠的影响。颜真卿为时之大儒,亲自出面撰写碑文,也表明他对此并不反对。不只在湖州,衢州也有项羽庙,贺兰进明为衢州刺史时,因旱向项羽庙祈雨成功而作《唐西楚霸王祠堂记》。狄仁杰为江南巡抚使,奏毁江南“淫祠”时为垂拱四年(688年),下距大历岁中仅有六七十年,这一带的项羽庙早已恢复起来并且香火兴旺,很能说明禁毁不过是个别行为而已。

  很多时候,刺史等官员还是“淫祠”的大力崇拜者。有一条带有传奇色彩的史料说,张开为荆州刺史,至郡署,当地各路神灵齐来欢迎。张开乃“到任谒庙,后各致祭谢及建饰庙貌”。事情虽然颇为灵异,但所表明的刺史对当地神灵的恭敬之态则显露无疑。萧?为澧州刺史时,也因自己的一个梦,于是修建黄魔神庙,这无疑也是“淫祠”。润州有个顺?王庙,当地刺史对之十分虔诚,“自昔二千石临郡,未尝不先致飨而后莅职。前刺史东平毕构,亲为祭文;今刺史京兆韦铣,手荐?醢。”王美畅为润州刺史,再次重修。

  衢州徐偃王庙的建立,则更是当地刺史极力推动的结果。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中回顾了徐偃王庙的建立及发展过程说:“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从以上叙述来看,衢州之所以重建徐偃王庙和几位徐姓刺史的关系极大。文中提到的三位徐姓刺史分别为徐坚、徐峤和徐方,他们为衢州刺史的时间依次分别为:约开元十年(722年)、约开元十四年(726年)和元和九年(814年),正是由于他们的热心支持,徐偃王庙才得以修葺重建。

 

  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唐代统治者实施禁止“淫祠”的政策,但中央 *** 也力图将包括各种“淫祠”在内的地方祭祀系统纳入官方祭祀体系。不断有一些在官方看来有利于巩固统治或有利于施行教化的地方祠庙,被朝廷承认,这其中颇有不少“淫祠”。对地方长官来说,某些“淫祠”在一定程度上是刺史借以实施统治的手段。段成式在担任括州刺史前,并不相信所谓“淫祠”的祈雨功能。然而在括州刺史任上,由于旱灾,他不得不遵行当地的风俗,向当地的好道祠祈雨。《全唐文》卷787《好道庙记》中详细记载了此事,在文章的最后,段成式说:“予学儒外,游心释老,每远神订鬼,初无所信……以好道州人所向,不得不为百姓降志枉尺,非矫举以媚神也。”依段氏之意,他并不相信鬼神巫禳之事,但是迫于旱灾,他只得遵从当地风俗,却居然求到了足够的雨水。当地的人们十分欣喜,对好道庙表示了最隆重的感谢。作为刺史,段氏虽然不能认同当地人对好道庙的崇祀,但是也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尽管不赞同,但也在事实上认同了当地人们的地方信仰。应该说,这样的情形,在唐代刺史中是颇为普遍的。

唐代刺史与淫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涂山之会是华夏民族形成与华夏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华夏民族如何形成以及华夏文化如何成为中华全民族共同信仰?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历史之谜。众所周知,尧、舜、禹是华夏民族的三位圣人,在中华正统儒家思想中,尧舜禹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在民间,尧、舜、禹三位华夏民族先人化身为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圣灵,保佑着天下华夏百姓,是三官庙中的三位神仙。尧舜禹之间形成的禅让制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是华夏民族仁义思想的来源。

  2. 武则天做了个梦,让大臣解,狄仁杰帮她演了出好戏

    武则天喜欢做梦。

  3. 只见中国公主和亲番邦,为何不见外国公主和亲中国?

    后突厥汗国的可汗阿史那.骨笃禄病死了,他的儿子还年幼,他的弟弟默啜自立为可汗。默啜可汗的位置来得名不正言不顺,还屡次兴兵骚扰中国。当时的中国,是则天大圣皇帝武曌当朝的周朝。武则天也不含糊,派行军大总管薛怀义领兵讨伐默啜。此君爵封梁国公,后来又爵封鄂国公。薛怀义率领二十万大军,向突厥发起了进攻。默啜见周军来势汹汹,采取了不战而逃的策略。武则天大喜,加封默啜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4. 从促进民族和合之视角,点赞一代名相狄仁杰的丰功伟绩

    狄仁杰,字怀英,汉族,并州人士,生于唐贞观五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九月辛丑日。是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等职,官至凤阁鸾台平章事、内史。后来被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年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后又封为梁国公。

  5. 狄仁杰将70岁老翁介绍给武则天,武则天为何临死前说自己上当了?

    武则天作为一名女子,能在诸多能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女皇帝,与她的智慧谋略是息息相关的。当时一直郁郁不得志的狄仁杰,就是武则天发掘的,得到狄仁杰后武则天像得到了一个至宝,对他的建议很看重。武则天求贤若渴,当时又比较信任狄仁杰。于是就让狄仁杰给推荐一些特别的人才。

  6. 狄仁杰拆毁1700多座淫祠,造福于民,他死后老百姓却拆了他的祠堂

    武则天是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女皇帝。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武则天此举无异于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使得她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议论关注的热点人物。

  7. 武则天一生最倚重狄仁杰,为何只封了他三品官?其实是我们弄错了

    而武则天最为倚重的人,不得不说是狄仁杰这位贤臣了。而武则天对于狄仁杰提出的建议大多都耐心听取,并且不会追究他的任何僭越之过。在武则天看来,狄仁杰的死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武则天如此倚重狄仁杰,为何却没有让他位极人臣,官居一品呢?其实是我们误解了武则天。或许在武则天看来,他们不仅是君臣更是知己。

  8. 一门三杰:三兄弟建立3个国家,称霸战国

    01若木一脉:徐国若木,据说被封在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是徐姓的先祖。1)玄孙费昌若木有个玄孙费昌,在夏朝做官,很贤明,因此天下闻名。可是,时任国君夏桀,即夏朝的末代国君,完全忘记了其先祖大禹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贪图享乐,荒淫无度。费昌看不过去,曾屡次劝谏,然而夏桀根本不予理睬。顾名思义,就是车夫,现代人称之为司机。

  9. 「 ”名相”还是「 ”神探”——唐代狄仁杰书写不一样的传奇人生

    断案如神的大法官著名的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曾经写过一本名为《狄公案》的侦探小说,发行共100余万册,并给翻译成不同语言版本广为流传,由此,「”神探狄仁杰”的美名家喻户晓。狄仁杰,字怀英,生于唐贞观四年直至武周久视元年。山西太原的一个庶族官宦家庭,年少时接受了系统的封建传统教育,思想敏捷,卓然超群。后来科举中第,出任汴州参军,至此走上仕途。唐高宗仪凤元年,狄仁杰升上了大理丞,掌管刑狱诉讼等事宜。上任

  10. 历史上最坑爹的10大人物,你知道多少

    历史上有谁比赵公子更坑爹?严世蕃自以为很聪明能干,小看徐阶,最后严党被被徐阶扳倒,严嵩在乞讨中死去。严世蕃坑爹坑得够惨。02马超马超的父亲马腾和韩遂闹矛盾,离开西凉进京跟曹操混,曹操很高兴,任命他为京城警备司令,这个官职地位非常高,相当于国家领导人之一。马超联合韩遂起兵反抗曹操,马腾第一时间被曹操干掉。马超就是这样坑爹的。

随机推荐

  1. 如何正确认识 ... 运动的历史意义?

    ...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运动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八十年前发生的...运动就是由于美英等帝国主义践踏中国...而引发的,八十年后帝国主义这种霸权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

  2. 光可鉴人是什么意思?

    【拼音】guāngkějiànrén【解释】光:光亮;鉴:照。闪闪的光亮可以照见人影。形容头发乌黑,肌肤润泽艳丽或器物光滑明亮。【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基美,光可以鉴。”【例子】【相关】百度“光可鉴人”

  3. 范张鸡黍造句_范张鸡黍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范张鸡黍fànzhāngjīshǔ范张鸡黍的意思和解释: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张鸡黍的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范张鸡黍的例子范张鸡黍造句范张鸡黍造句相关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4. 瞿佑为何被流放?瞿佑获罪缘由简介

    有关瞿佑何时流放塞外的问题,前人对此言之不详。而前人对此说法不一,较有代表性的是如下两种说法。此外还有其它一些说法,与此大同小异而已。瞿佑在此明确无误地点明了自己罹罪的缘由是“诗祸”。他仅仅是因为“辅导失职”而被“坐系锦衣卫”的。此“弱冠之年”,恰系他在杭州时和瞿佑相交之期。可见瞿佑和朱橚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5. 我喜欢你身上的味道和措不及防给我的微笑-感人的情话

    后来我喜欢的人都与你有相似之处。,你所有的优缺点,都是为了能接纳你现在这个样子的人而准备的。十六、当我已经不能离开你的时候,你却离开了我。

  6. 一梨两枣是什么意思?为何刘伯温收到马皇后这个就辞官了?

    说到一梨两枣其实小编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表面的意思就是一个梨子两颗枣嘛,那么有的人问了,肯定意思不是这样的,因为在明朝有一个故事,话说当时马皇后送给了刘伯温一梨两枣,然后刘伯温就马上辞官回家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一梨两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可惜的是,刘伯温在劫难逃了。而仁慈的马皇后对此痛心不已。马皇后在那一年逝世了。

  7. 梦见第三者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第三者,吉兆,预示著爱情会很甜蜜。梦见丈夫有第三者,表示可能是你对你们的婚姻在潜意识中总觉得有压力。梦到自己与第三者结婚,表示渴望解脱工作的压力,也是说对于家庭、与工作的责任很重,期望能赶快卸下这种负担。梦见你自己有了第三者,预示着你的运势很不错,在灾难的时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是属于好兆头来的。梦见捡到钱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8. 宋美龄五次遇险:前线慰问险些被炸弹炸死

    宋美龄五次遇险:前线慰问险些被炸弹炸死  1938年6月,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薛岳,命令第二○○师副师长邱清泉、第二十八军军长桂永清率部前往兰封县阻击日军进攻武汉。当二人赶到兰封后,桂永清不屑一顾地对人说:“这些敌人算得了什么!看我们来打他个落花流水。&rdq...

  9. 暗无天日成语故事_成语“暗无天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暗无天日成语故事_成语“暗无天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暗无天日ànwútiānrì  【释义】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出处】清·李宝嘉《活地狱》五回:“列位看官不知;自来州县衙...

  10. 戴天蹐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àitiānjídì【解释】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出处】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例子】无【相关】百度“戴天蹐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