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枕无忧的主人公是谁?高枕无忧的主人公是孟尝君。高枕无忧的意思是什么?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关于高枕无忧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叫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门客,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门客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门客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门客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名叫冯谖(xuān)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会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便纷纷把冯谖当下等的门客招待。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 *** 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门客升为上等的门客,还送给冯谖的母亲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

  有一次,冯谖自愿替孟尝君到薛地去收租讨债,结果不但没有把租子收回来,反而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把收租的契约烧掉了。薛地百姓以为是孟尝君让他那样做的,所以对孟尝君非常感激。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免去了官职,只好回到薛地,却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孟尝君这才明白冯谖烧契约的目的。冯谖声称薛地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

  过了不久,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您现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有呢!所以,您现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冯谖回答说:“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像狡兔一样,有三个安全的洞藏身!”

  于是,冯谖就跑去找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告诉梁惠王孟尝君非常能干,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百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接下来,冯谖抢在使者前面回到薛地,建议孟尝君不要接受梁国的聘请。因此,梁国的使者跑了三趟,都没有把孟尝君请去。梁国聘请孟尝君的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马上慌张起来,赶快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齐国仍做相国。

  冯谖又建议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他先王传下来的祭器,让他把祭器放在薛地,并建立庙宗,这样就可以保证薛地的安全了。等到薛地的宗庙建成时,冯谖就对孟尝君说:“现在三窟已经完成,从今天起,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高枕无忧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高枕无忧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梁王在平定七国中居功甚伟,死后梁国分为五国,难逃被削弱的命运

    梁王刘武是汉文帝与窦太后所生的次子,汉景帝刘启和长公主刘嫖的弟弟,早在汉文帝时期就被册封为梁王。

  2. 什么叫「 ”五代十国”?它是怎样形成的?

    在唐末黄巢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将领叫朱温,他后来投降了唐朝,给农民起义造成极大的破坏。他降唐后,势力逐渐扩大,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藩镇节度使。朱温先是控制了唐昭帝,操纵了中央政权,没过多久,他就废掉了唐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梁,建都于开封,就是历史上的后梁,这一年是公元907年。唐朝近300年的统治到此结束,从此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

  3. 历史上是何人提倡和尚吃素不吃荤的?

    梁武帝之前,中国佛教徒也要吃三净肉。

  4. 这场战役是五代梁晋争霸的转折点,后梁太祖朱温战败后说了句名言

    在历史上,很多时候一场战役就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哪怕之前的优势再大、获胜次数再多,也有可能一场就输个干净。今天我们要说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夹寨之战,就是这样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可能对于很多朋友比较陌生,不过有一首关于此战的诗倒有点名气。

  5. 五代十国第一战神,花15年统一天下,称帝仅3年就败掉天下

    五代十国曾有这样一位战神,他用了十五年几乎恢复大唐天下,但是却在短短三年之内就葬送了自己所建立的功业,上演了一出成与败,转瞬即逝的荒诞剧本。为何又迅速败掉天下?继承父亲遗命,花了15年得到天下自李存勖继承了他爹的遗命之后,日子过的并不是那么顺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一步步开始完成父亲三支箭的遗愿,最终花了15年的时间得到天下。本着不能便宜晋国的原则,朱温亲率大军北上河东,准备攻击晋军后方。

  6. 一臣二仆的时代,乱世王彦章持节忠义,拒绝朝梁暮晋

    「”朝梁暮晋”这则成语出自于五代时期,由忠臣王彦章的一句话演变而来。正如「”岂有为臣为将,朝事梁而暮事晋乎!”,要搞清楚为什么王彦章会说此话,需要对唐朝灭亡后的局势做进一步的了解。自朱全忠建立后梁,中国又进入了多板块的分裂割据时期。在中原大地上项目出现了五个朝代,即梁、唐、晋、汉、周。这些朝代的名字先前在历史上出现过,为了有所区别,增加了个后字,史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稍细一点儿说,朱全

  7. 梁元帝萧绎的外交风云:勾结外患、消灭政敌,也葬送了梁朝江山

    南朝时期的荆州和湘州此战之后,萧绎认识到光凭自己的力量是消灭不了两个侄儿的,必须有帮手。萧绎主动向西魏求和是想要借助西魏力量,消灭两个侄儿,而这件事将会给梁朝带来最大的灾难。梁元帝在位后期的梁朝版图大为缩水梁元帝死后,梁朝与西魏矛盾空前激化。所以说起来西魏才是梁朝的最大敌人,给梁朝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损伤。侯景不过,梁朝虽然由于梁元帝的失算,丢失了长江中上游,但就力量对比而言,仍然不弱于西魏或北齐。

  8. 欧阳修气得摔笔,后梁朱温到底有多荒唐?7个儿子为何让养子继位

    导语:公元1054年的一个夜晚,欧阳修老爷子开始撰写《新五代史》,可是在开篇《梁本纪》的时候,欧阳修却气得把手里的笔给摔了,并且大...一声:「”天下恶梁久矣。”01欧阳修为什么如此生气?他到底在生谁的气?这里梁指的又是什么呢?欧阳修之所以生气,主要是因为他所开篇的《新五代史》,第一篇就写到了让他感到十分恶心的人和事情。开篇为《梁本纪》。这里的梁所指的就是灭亡李唐王朝的后梁,也是五代十国中,第一个

  9. 成语里的历史名人,有些成语都和谁有关联呢?

    「”请君入瓮”是谁的故事?武则天统治时期,为了震慑那些反对她的人,实行酷吏政治,任用了一大批酷吏。其中最厉害的两个叫来俊臣和周兴。他们利用惨无人道的严刑酷法,...害了许多正直的官员和无辜百姓。他们总是想着怎么去残害别人,却想不到自己也会有被别人状告的那一天。一次,一封匿名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告发周兴密谋造反。武则天大怒,命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想,周兴这个人非常狡猾,怎么才能让他认罪呢?倘若查

  10. 天赋异禀的陈庆之,为何在北伐军被洪水冲走后,没有了辉煌战绩?

    此时的梁朝更是因该宋兵,送粮给陈庆之,以便他取得更大的功绩,可是梁朝并没有。根据后人考证,陈庆之北伐时,北魏的人口数量在五百万户左右。所以这些也就注定了梁国根本无力在派遣大批军队支援陈庆之,这也注定了陈庆之在北伐军全军覆灭之后,再也无力组织北伐。

随机推荐

  1. 【蝼蚁】的意思是什么?【蝼蚁】是什么意思?

    泛指微小的生物。既不能先驱蝼蚁,乃复频见此事。

  2. 婚礼上适合新娘唱的歌曲 新娘唱给新郎的歌推荐

    新娘们是不是想在婚礼上唱首歌,表达对新郎的情意呢?任贤齐的歌,很好上口,曲调欢快中带着幸福元素,耳听为真。婚礼上适合新娘唱的歌曲新娘唱给新郎的歌推荐3.TheLookofLove由新一代Jazz女王DianaKrall用她磁性的声音唱出这首歌曲,令气氛倍觉Sexy,适合新人唱。

  3. 经典短信语句大全

    不要为一个心爱的女人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可以放下架子但不能丧失自己,大男子主义未尝不好如果手机里的老朋友联系的越来越少,不要觉得孤单,那是必然的。25岁到35岁,人生最重要的10年。目标是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面子。每当你无聊的时候,总是会给你短信的那个人,才是关心你的人。健康高于一切,理智大于情感,父母永远是第一位。请努力的改掉自己的脾气和大男子主义,不要以为那很酷,很个性,应该知道那很致命。

  4. 古代皇帝真的很多胖子吗?是吃得好还是故意画成这样?

    难道历代皇帝都以胖子居多?

  5. 【栾巴噀酒】的意思是什么?【栾巴噀酒】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栾巴噀酒luánbāxùnjiǔ东汉成都人栾巴,精于道术,一次在朝廷大宴中,将皇帝赐的酒洒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说:「臣适见成都市上火,故臣漱酒为雨救之,非敢不敬。」探问之,果然。

  6. 「 ”辟谷养生”是真的养生,还是有害健康?这些常识,你真的懂了吗

    现如今的生活条件,可谓是越来越好了,所以很多人开始对养生非常重视,不仅需要有好的生活条件,更需要追求好的生活品质。然而,对于这样的生活品质,就不得不从养生开始说起。目前已知的,关于养生的...有很多种,其中也不乏有一部分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古人所追崇的养生之法。

  7. 梦见别人用菜刀捅自己腹部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用菜刀捅自己腹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用菜刀捅自己腹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怀铅提椠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9. 帮我合计

    强盗站在街上拦住一个路过的人威胁道:“是留钱还是留命?”路过的人眨眨眼说:“真的不好说,您能帮我合计合计吗?”

  10. 一差两讹是什么意思?

    【拼音】yīchàliǎngé【解释】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同“一差二错”。【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如若不听我言语,逼迫女儿一差两讹,与你干休不得!”【例子】无【相关】百度“一差两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