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壮怀激烈 屡建奇功

袁崇焕(15841630),字之素,号自如,祖藉广东东莞,后迁至广西藤县。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参加乡试,成为举人,而自此以后,屡次参加会试,皆名落孙山。直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才如愿以偿,成为进士而进入仕途,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

为人慷慨且富胆略的袁崇焕,喜爱谈兵。除处理本县政务外,很注意边塞军务。其时,东北后金势力日见崛起壮大,不时入犯,以致战火连年不断。身居南国的袁崇焕,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辽东战事的发展与演变。他日呼一老兵习辽事者,与之谈兵,经常论塞上事,晓其扼塞情形。因此,以边才自许,一心想亲赴战争前线,为拯救国家的危难贡献自己的满腔热血。

天启二年(1622)正月,袁崇焕至京朝觐接受吏部考察。由监察御史侯恂推荐,被破格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从而为其提供了一块发挥聪明才智的天地,他如鱼得水,任意腾跃。不久,后金八旗兵向辽西挺进,攻克明朝重镇广宁,明军溃退。他趁机暗中单骑出阅关内外,对如何抵御后金的进攻,了然于胸,发出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的铿锵誓言,表现出他的自信和胆略。明朝廷的大臣也称袁崇焕的 ... 才华,便超擢为佥事,监山海关外诸军,并发帑金二十万以便招募。袁崇焕慨然赴任,招募士卒,安置失业流民,身体力行,不畏荆棘虎豹,深得将士信赖。经略王在晋议修重城八里镇,袁崇焕根据当时的 ... 形势,以为非策。因人微言轻,不被重视。待大学士孙承宗行边赴辽时,支持袁崇焕,驳重城议。在讨论守卫要塞时,袁崇焕主守宁远,王在晋等提出异议,主守觉华。孙承宗再次支持袁崇焕,命其与满桂率五千人驻守宁远,修筑城池,并定规制,一年而后,遂为关外重镇。加上袁崇焕勤于职守,誓与城存亡;又善抚,将士乐为尽力。由是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袁崇焕以功进兵备副使,再升山东右参政。天启五年(1625)夏,袁崇焕奉孙承宗之命,遣将分别据守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缮城廓,备战守,防线东移,收复失地二百余里,这既是袁崇焕独当一面的 ... 生涯的开始,又是他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的用武之地。同年十月,孙承宗因阉党专权,事事掣肘,且又遭言官弹劾,诬左袒东林,不安其位,便自请求去。魏忠贤趁机派其党羽高第代孙承宗为蓟辽经略。

高第本是懦弱胆小之徒,他的出任,给袁崇焕原进取精神以极大的节制。高第曾提出关外必不可守,应锦州、右屯诸城的守县及将士,全部撤至关内。袁崇焕据理力争:兵法有进无退。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障。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可是,高第以其经略的权势。不听劝告,仍一意孤行,欲并撤宁、前二城。袁崇焕不得已,只得以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来坚持。结果,在高第的指令下,除宁、前二城之外的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的守城器具及屯兵等尽撤入关,丢弃米粟十余万石。而死亡载途,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震。(《明史.袁崇焕传》)袁崇焕对高第的狂妄无知和骄横十分愤慨,一腔热血,报效无门。因此,他连续三次上书朝廷请求回家。本来,魏忠贤想让其党羽替代袁崇焕,无奈阄党多是无能之辈,根本找不出一个象样的人来。再加上东线守御正紧,不得不勉强升迁袁崇焕为按察使,仍驻守宁远。然而,由于高第的胡作非为,使袁崇焕数年心血,委于一旦。敌志始骄矣。

以萨尔浒之战的胜利而迅速壮大起来的后金努尔哈赤,乘高第内撤之机,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率兵西渡辽河,于旷野布兵,南至海岸,北越广宁大路,前后如流,首尾不见,旌旗剑戟如林,长驱直入,连续攻占右屯至途山众多城池,进逼宁远。宁远军民见虏势甚张,人心惶骇欲逃。明朝廷得知,也十分吃惊,文武大臣没有善谋良策,私下认为宁远必不可守。辽东经略高第龟缩在山海关内,拥兵不救,使宁远处于孤军无援的境地。

袁崇焕面对努尔哈赤的咄咄逼人之势,镇定自若,召集满桂等将士誓守宁远。更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乃尽焚城外民居,携守具入城,清野以待。檄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守将杨麒,将士逃至者悉斩,人心始定。同时命满桂、左辅、祖大寿、朱梅四员大将领兵分守定远城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城墙上架设红夷大炮,另派专人宣传督阵,城上及四门为援。一切布署已定,袁崇焕告谕全城军民:苟能同心死守,我为牛羊以报,是所甘也。军民为其诚意所感动,众志成城,严阵以待。

努尔哈赤率兵抵达距宁远五里之地驻扎,切断宁远与山海关的联系。又考虑后金兵长途跋涉,士马疲惫,不轻易攻城,而遣使向袁崇焕劝降,以换得充裕的时间。理所当然地遭到袁崇焕的严正拒绝:义当死守,岂有降理!努尔哈赤见劝降不成,便于正月二十四日挥兵攻击宁远城,袁崇焕令发西洋巨炮,后金兵死伤甚众,但仍不退却,掘城不止。由于弓箭、火炮不及墙角,有两三处城墙被后金兵掘开。在此危急时刻,袁崇焕身先士卒,抢堵决口,中矢负伤。将士劝其退下,他厉声说:区区宁远,中国存亡系之。宁远不守,则父母兄弟皆左衽矣!偷息以生,复何乐也!便自裂战袍,裹左伤处,战益力;将卒愧,厉奋争先相翼蔽,城复合。就这样,双方一直激战至二更时分。努尔哈赤见一时难予攻克,即鸣金收兵后撤。袁崇焕趁机选派勇敢士卒,顺城而下,烧毁后金的战车。此后,努尔哈赤连续进攻,袁崇焕指挥将士沉着应战。直到二十六日。经过一番激战,后金兵死伤惨重,努尔哈赤无计可施,才不得不解围而去。他对诸将说:朕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独宁远一城不能下也?怀着遭受挫折的莫大遗憾,闷闷不乐,毒疮暴发而死。这是我国 ... 史上以少胜多的宁远大捷。消息传到北京,文武百官欣喜若狂,称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天启皇帝朱由校也说:此七八年来的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袁崇焕被推为右佥都御史。同年三月,升任辽东巡抚,魏忠贤以袁崇焕不服从自己的旨意,派党羽刘应坤、纪用出镇监军,袁崇焕对此不满,上疏谏止,没有结果。在论功行赏时,加袁崇焕兵部右侍郎。

高第不救宁远,又折辱诸将而遭罢斥,朝廷派兵部尚书王之臣代其职。王之臣亦是庸才,与袁崇焕政见不合。为调和计,分关内、关外,由王之臣与袁崇焕分别督理。袁崇焕从中意识到廷臣忌己且深知党争的激烈,于是上书,奏报捍御和进取大计,恳切希望皇帝和廷臣对边臣始终如一,不要被谤书、毁言所惑。袁崇焕的一片赤诚和屡建的战功,得到朝廷信赖。而此时的后金,努尔哈赤死,由皇太极继立汗位,他不仅要稳固内部,还要调整兵力,准备再战。由于袁崇焕的骁勇坚毅,又一次赢得对后金的宁锦大捷。这是明朝对后金的第二次胜利,其中有袁崇焕的大功在。可是,魏忠贤反而唆使党羽弹劾崇焕不救锦州为暮气,在叙功时,魏忠贤尚在襁褓的从孙竟被封为安平伯,冒滥增秩赐荫的文官武将多达数百人,而袁崇焕仅增一秩而已。梁启超为之感慨地说:古未有奸臣在内而名将得立功于外者。此乃真所谓入木三分之论。袁崇焕在阉党的诬陷和排挤下,愤然乞休归里,离开了纵横驰骋的战场。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的是更加悲惨的命运和千古之冤。

归去来兮

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皇帝朱由校离开人世,其弟信王朱由检继立,怀着扭转危局的决心和使大明王朝重新振兴的愿望,对朝政进行了一番整顿。尤其是智除魏忠贤、客氏,阉党首恶受到应有处置,朝政渐趋清明。同时采纳廷臣推荐,召回袁崇焕,擢升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同年七月,袁崇焕奉命来到北京。其时,年为四十有五、正当血气方刚的袁崇焕,对政局的变化过于乐观,尤其是对阉党余孽势力、蓟辽边防 ... 形势的估计又过于简单,所以当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平台召见时,他那勇于冒险、自信、自负的性格所生发出来的重大责任感,以及再立新功的强烈愿望,与朱由检竭力扭转危机成为中兴之主的渴求相吻合。前者喜出望外,后者优礼有加,情感的浓雾在君臣之间扩散,理智随之消减,暴露出来的是袁崇焕的轻率和朱由检的轻信。请看如下对话:朱由检慰问一番之后,即询问道:东兵跳梁,十载于兹,封疆沦没,辽民涂炭。卿万里召赴,忠勇可嘉。有所方略,具实奏闻。袁崇焕回答说:收复辽东失地的策略在奏疏中说得明白具体。我受陛下眷顾,希望赐予lsquo;便宜rsquo;之权,预计五年时间,辽东可以全部收复。朱由检极为高兴,说道:只要辽东能够收复,奖赏,乃至封伯封侯,我决不吝惜。若你努力从事,击退后金,解除其威胁,你的子孙也会受到恩惠及封赏。在旁的钱龙锡等四位阁臣,异口同声地说:崇焕肝胆意气,识见方略,种种可嘉,真奇男子也!袁崇焕看到皇帝如此大方,礼贤下士,又有阁臣的夸奖,深感亲切和舒畅,急忙叩头感谢。(参见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之四《袁崇焕陛见》)

谈话至此,朱由检退殿休息。给事中许誉卿问袁崇焕五年收复辽东的具体计划是什么?被情感主宰着的袁崇焕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许誉卿说: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这时,袁崇焕才似乎从情感的浓雾中解脱出来,稍有理智,自觉失言,比较冷静地对变幻且蕴藏危机的时局和边防 ... 形势重新考虑;尤其是从前任熊延弼、孙承宗等人的悲惨结局,以及自己前次愤然乞休归里的事件中,悟出了问题的严重和复杂。为了补救因轻率答对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恶果,在朱由检休息过后再次答对时,袁崇焕就着重提出颇感难办而又必须办理的诸多事务。他说:东事本不易竣,陛下既委臣,臣安敢辞难。但五年内,户部筹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对此难题,朱由检件件许诺,并令四部官员,按照袁崇焕所言,从速办理。接着,袁崇焕又说:以臣之心,制金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朱由检特意站起来倾听,告谕道:卿无疑虑,朕自主持。大学士刘鸿训等请求收回曾赐给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剑,改赐袁崇焕,朱由检毫不犹豫,满口答应。尽管如此,袁崇焕心中的疑虑仍未消除,在其离京赴任前夕,又上书说:恢复之计,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此臣与边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扼,不敢不告。朱由检不加思索地优诏答之。(《明史.袁崇焕传》)作为一位磊落飒爽的边臣大将,肩负重任,又如此战战兢兢,犹如履薄冰的心态,个中甘苦,只有当事者自知。

袁崇焕虽然没有把朱由检的许诺看成是全部付诸实践的事实,但无疑是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宽慰。便于崇祯元年(1628)八月抵达山海关实施五年收复辽东的壮举。他下车伊始,即着手处理驻守宁远的川湖兵士哗变,斩其首恶,戒谕胁从,使哗变迅速平息。后来,为了事权统一,对驻守皮岛的平辽总兵官毛文龙不听节制,十分不满,以至达到厌恶的程度,终于以阅兵为名,诱 ... 了有叛国之迹且飞扬拔扈的毛文龙。与此同时,改革了兵制,使其更适宜于对后金的抗御,辽东防线更加坚固。成为皇太极开拓进取以成努尔哈赤之业的一大障碍。

袁崇焕在辽东的举措,或事先奏请,或事后补报,都得到朱由检的嘉奖,满朝文武无不认为有袁崇焕在,五年复辽,指日可待,盲目乐观的情绪,犹如迷雾一样,笼罩在紫禁城的上空。唯有袁崇焕的头脑还较为清醒。自己许下的诺言是收复辽东,不仅仅是抗击和防御,因此,自知兵力不及,思以捭阖纵横之计,利用议和的手段,促使后金后撤,让出辽东。便没有在朱由检及百官大臣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就付诸实施。更为可虑的是,若后金兵避实就虚,同样会使议和受挫,影响宏图伟略的实现。为此,他综观边塞防务,上书说:唯蓟门凌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建议:蓟门单薄,宜宿重兵。明确指出:严饬前督师,峻防固御,为今日急着。这种积极而重要的奏疏,朱由检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而按照常例,交付科部会同商议,拖延因循,相对薄弱的北边防线,未及时整饬,依然如故。

岳飞式的悲剧结局

事变的发生,不出袁崇焕的预料。皇太极在与袁崇焕的争战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使他变得聪明起来。遂于崇祯二年(1629)十月,联合蒙古科尔沁等部落。并以其为向导,避开宁远、锦州,由蒙古境入侵,直抵长城,再分兵三路,从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南下。由于明朝北方防线塞垣颓落,部伍废弛,毫无抵御能力,一遇后金兵,即四散溃逃,后金兵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攻城掠县,大肆抢劫。史称己已之变。

朱由检及百官大臣,惊恐万分,一面宣布京师 ... ,一面敕令各镇兵马赴京勤王。袁崇焕在未得诏令之前,即率领祖大寿、何可刚等将士驰赴京师救援,于十一月十日抵达蓟州。朱由检得知,极为高兴,温旨褒勉,发帑金犒将士,令尽统率诸道援军。对袁崇焕的信任,无以复加,袁崇焕亦十分感激皇帝的知遇,分派将士,守卫郡县重镇,亲率兵马直趋京师,扎营广渠门外,令祖大寿、王承允等驻守西南。此时,皇太极也兵临城下,见袁崇焕已列阵布兵,大出所料。既然率兵到此,就发起进攻,袁崇焕督兵从广渠门、德胜门出击,展开激战。皇太极的兵马死伤甚众,下令后撤,移营 ... 子。加上后金兵远道而来,难以持久,准备渐渐撤退,返回沈阳。但又深知袁崇焕非等闲之辈,不除掉他,终难解心头之恨,于是便施以离间密计。恰巧,此时后金兵俘获明朝的太监杨春、王德成,皇太极令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监视,并授以反间之计。高、鲍二人奉命来到监押杨、王的处所,看到二位太监似睡未睡,便故作耳语道: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单骑向敌,敌有二人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巡抚有密约,事可立就矣。当时杨春并未熟睡,将高、鲍的话牢记在心。次日,高鸿中故意放走了杨、王二太监。杨春回到朝廷,将高、鲍所言详细奏报。

其实,在皇太极率兵抵达京师,兵临城下之时,北京城中就传说袁崇焕召来后金兵;阉党余孽也造谣惑众,说袁崇焕引敌兵长驱,要上以城下之盟朱由检为之心动,但需要袁崇焕督各镇兵,没有表示什么。当十一月二十三日,袁崇焕在被召见之后,提出率兵入城休整时,朱由检不许。二十五日再次请求外城休士如满桂例,并请辅臣出援。仍然不许。至此,朱由检得到太监杨春的报告,信而不疑。十二月初一日,轻信而刚愎自用的朱由检再次在平台召见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袁崇焕正在派遗副总兵张弘谟等进击后金兵,得知皇帝召见议饷,立即赶赴平台,待袁崇焕一到,朱由检就责问为什么 ... 毛文龙、援兵逗留?因事出突然,袁崇焕毫无思想准备,未能及时答对,即令绑捆袁崇焕,交付锦衣入狱囚禁。在旁的阁臣成基命,见皇上如此处置,颇感不安,即叩头请求皇上慎重,朱由检说:慎重即因循,何益!成基命又叩头说:兵临城下,非他时比!朱由检仍不省悟。祖大寿见此情景,十分畏惧,便奔出平台,与何可刚率领辽东将士向东开拔,毁山海关,直抵宁远。朝野为之震动。

此时的皇太极,以静待机而动。在遗使持书与明朝议和的同时,且猎且行,得知其反间计奏效,袁崇焕被捕入狱,大喜若狂,以为是天赐良机,便挥兵趋良乡,择路而归,沿途攻陷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于崇祯三年(1630)五月回到沈阳。历时七个月。

明朝遭此己已之变,作为皇帝的朱由检无论如何也不敢承认这个事实,更不愿为此承担责任。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及皇帝处理政务的无误,将一切罪责推给袁崇焕,便是更好的办法。加上阉党余孽勾结温体仁等,大肆鼓噪,谋兴大狱,借此报复。于是,朱由检便在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下达圣谕说:袁崇焕谋叛欺君,结奸蠹国,斩帅以践虏约,市米以资盗粮。既用束虏,阳导入犯。复散援师,明拟长驱,及戎马在郊,顿兵观望,暗藏夷使,坚请入城,意欲何为!致庙社震惊,生灵涂炭,神人共忿!(谈迁《国榷》卷91)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这样,袁崇焕含着极大的冤屈被磔于西市,结束了叱咤风云的暂短人生。

有史料记载,袁崇焕死得极为惨烈。因受朝廷舆论的影响,京师居民确信袁崇焕召敌入京、献地讲和、对其恨之入骨,纷纷争噉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所谓活剐者也。亲自目睹其惨状的夏复苏说: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噉之。食时必 ... 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袁崇焕蒙受的一大冤案,直到清初才真相大白。因此,《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发明》评论说:袁崇焕在边臣中尚有胆略。其率兵勤王,实属有功无罪。壮烈始则甚喜甚至,倚若长城。一闻杨太监之言,不审虚实,即下崇焕于狱,寻至磔死。是直不知用间愚敌为兵家作用。古今未被治而偾其事者,指不胜屈,未有若壮愍此举之甚者。又大发感叹:刑章颠倒,国法何存?岂唯不知将将之道,抑亦大夫御下之方矣!此论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朱由检中皇太极反间之计而冤 ... 袁崇焕的严重过失。同时说明了朱由检的昏庸和朝政的败坏。

一代名将袁崇焕是怎么死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探秘:八仙之韩湘子

    八仙过海是国人极为熟知的神话故事,这其中韩湘子很是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韩湘子的生平。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是八仙中风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韩湘子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孙。韩湘子的宝物名为紫金萧,早期传说的宝物还有百花篮,吹箫会龙女、十二度文公、韩湘子

  2. 神话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历史由来

    八仙过海所谓“八仙”,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锺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从今天的状况来看,“八仙”在蓬莱确实算得上一大景观。但是,“八仙”又是怎么来的呢?虽然与秦皇汉武寻仙访药的那些年头儿已是相隔千年,但八仙跟发轫于先秦时期的神仙观念和神话传说,尤其是汉末以来逐渐形成并不断衍变的道教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的。最早的八仙出现在汉代,是号称“淮南八仙”的八个文学

  3. 西游记中的白龙马_小白龙的故事介绍

    人们常常提到说西游四人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团队中还有第五人——小白龙。白龙马简介白龙马,名著小说《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被西海龙王上天告忤逆,要被斩首。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小白龙加入西游取经组如果按照入门早晚算的话,猪八戒和沙和尚都该管小白龙叫一声

  4.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分别代表什么?

    中国人供奉神仙,认为一家的平安、事业全靠神仙保佑。那么神仙出自哪里,神仙是儒教《礼记》中规定的“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风雨雷电以及宗庙鬼神。那么中国诸位神仙中“八仙过海”指的是哪八仙?“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那么这“八仙”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他们各自代表什么。铁拐李,以铁拐为足,铁属金,足在下属阴,属于兑金之象。汉钟

  5.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关系

    在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小说中,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犹如人间帝后,二人还生了七个女儿,其中小女儿七仙女还私自下凡,与穷小伙董永私定终身,演绎出一段“天仙配”的美丽爱情传说。 这些动人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然而,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真的是夫妻关系吗?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解答你心中的各种疑问。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的关系关于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关系的问题,

  6. 神话传说中的八仙

    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即《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李洪水}、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神话小说《八仙过海》,就借用了八卦的五行象,并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乾卦纯阳,故称纯阳老祖

  7. 杨戬简介_杨戬究竟是什么身份_杨戬的身世

    杨戬的身世来历:杨戬也被人们称为“二郎神”,中国神话传说中一个重要人物。人神混血,力大无穷,法术无边,撒豆成兵,通晓八九玄功,民间传说有七十三般变化,阙庭有神眼(激光发射器与照妖镜等各种多功能),手持三尖两刃刀,此兵刃为女娲补天的五彩石炼成,座下有神兽哮天犬。这位号称为天界之一战神的二郎神究竟是什么了身世来历?他是何年何月从何处流传至今的呢?杨戬的身世,杨戬是东王公青帝伏羲和九天玄女娘娘的儿子!杨

  8. 南宋著名数学家杨辉的贡献究竟有哪些?

    杨辉在总结前朝数学家的成果时,又极大地创新和发展了数学技术,推动了中国算术领域的进步。北宋时期出现了一种名为增成法的算术,杨辉理解其中的规律后,进一步完善了增成法的运算和适用范围。杨辉认为,增成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试商。杨辉但是被除数增多时,运算量不仅会加大,正确率也不高。杨辉在所著《乘除通变算宝》一书中,概括了简便的计算规律,比如“归数求成十”、“归数自上加”等,方便了百姓计算问题。其次,杨

  9. 揭秘后世为何如此纪念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思想家。曾做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持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被称为“竹林七贤”。他的诗多抒发个人的忧愤,故被认为“颇多感慨之词”。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之一组政治抒情组诗,陶渊明《杂诗》、李白《古风》

  10. 清朝著名科学家明安图的成就如何?

    明安图是清朝著名的科学家,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数学和地理学领域中的贡献最为突出。明安图生于康熙年间,死于乾隆年间,历经三朝,但是他一直都在兢兢业业研究天文学和地理学。其实,明安图不仅在地理测绘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文学上面也有非同小可的造诣,其中以他编纂的《律历渊源》最为人熟知。明安图明安图的成就之所以能够如此之大,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明安图出生于清康熙鼎盛时期,此时

随机推荐

  1. 王阳明---千年悟透儒、道之法门第一人

    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出:「”良知即天理”,成为王阳明心学的原点,其后一年1509年王阳明始论「”知行合一”,从而与朱程理学分道而去,超越了当时的历史时空,将阳明心学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1514年,王阳明开始以「”致良知”三字训学,从而言必言「”致良知”,事事皆求「”致良知”,后世也称阳明心学为「”良知学”或「”良知教”,阳明心学日趋完善与成熟。1521年,王阳明在写给杨仕鸣的书信中说道:区

  2. 亲密关系:与伴侣吵架的常见误区

    01我与先生的吵架节选时间:某冬日的早上地点:卧室起因:对「”大多数”一词的定义产生了分歧。我认为超出一半很多,才能被称之为大多数;他认为只要比一半多就是大多数,达到51%即可经过如下(第三人称):只见他把被子一掀,大声喊道:「”你到底有没有常识?”女人愣住了,开始小声地哭泣。「”又哭,动不动就哭,还能不能讨论东西了?”男人看起来很烦躁。「”就知道用哭来要挟我,有什么问题你直接说不行吗,你不说难道

  3. 【疗视】的意思是什么?【疗视】是什么意思?

    ●《东观汉记冯勤传》:「因病喘逆,上使太医疗视,赏赐钱帛。」●《新唐书王方翼传》:「居母丧,哀瘠甚,帝遣侍医疗视。」★「疗视」在《汉语大词典》第11513页第8卷357参见:疗视疗视是什么意思疗视liáoshì诊察治疗。

  4. 梦见奶奶死了后来又活了梦到奶奶死了后来又活了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奶奶死了后来又活了好不好

    做梦梦见奶奶死了后来又活了好不好?梦见奶奶死了后来又活了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奶奶死了后来又活了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奶奶死了后来又活了:看不清道路,只好摸黑走路,会击败对手,度过难关和不幸。单身选择在表白是不错的时机,对方可以感受到你的满腔热情。情侣间小有摩擦,不过最后会演变成打情...俏的闹剧,感情反而增进不少。

  5. 最佳的夫妻

    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苦辣酸甜的窝。那么夫妻之间如何相处才能使家庭和谐呢?有夫妻说结婚数十年无矛盾无分歧,可以断言,他们至少有一个人对家庭毫不负责,对对方毫不关心。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之道是难得糊涂。>妻子贤惠是最宝贵的家庭财富,贤惠的女人首先是聪明,然后才是贤惠,傻女人以贤惠为吃亏,聪明的女人往丈夫脸上抹金,傻女人往丈夫脸上抹黑,妻子鄙视丈夫是家庭最深刻的悲剧。

  6. 嘉庆问和珅,太上皇对你好吗,和珅说了一句,却要陪葬!

    >嘉庆是以乾隆的名义将和珅叫进宫的,和珅匆匆进宫,不过等待着他的却是嘉庆帝。就在这时,嘉庆突然打断了和珅的哭泣,道:“和珅,太上皇在世的时候待你怎么样?”>>最后在亲信的出卖下,嘉庆又命人告知和珅现在朝廷的现状,和珅便在天牢中自己动手一死了之了。

  7. 梦见肺病患肺病 梦见肺病患肺病什么意思

    梦见肺病患肺病是什么意思?梦见肺病患肺病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肺病患肺病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肺不舒服,可能表示情感会遇到挫折,情绪起伏,容易伤心流泪等。也有可能提示要注意肺部健康,可能会患肺部方面的疾病,如感觉异常,要及时就医。吸烟的人梦见自己的肺部发黑,这是提醒你肺部有问题,最好戒烟,并去医院检查。一般来说,肺被认为是产生为类意识的器官。

  8. 【礨石】的意思是什么?【礨石】是什么意思?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石。」礨石的拼音lěishí礨石是什么意思礨石lěishí同「礧石」。

  9. 梦见割麦子

    周公解梦梦见割麦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割麦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蔡锷,一位有情有义,侠肝义胆的民国将军

    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蔡锷还有一个终生难忘的恩人李经羲。蔡锷没有辜负李经羲对他的公交和私谊。为了防止路上出现意外,蔡锷还派了一连士兵随车护送。蔡锷将军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既坚决革命又不忘旧情。难怪后来的红颜知己小凤仙对蔡锷青眼有加,一往情深,至死不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