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鲁迅与朱安,特殊国情下的特殊婚姻,特殊伦理下的特殊夫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经让多少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又让多少有情人劳燕分飞。确实,鲁迅没有爱过朱安,倘若真爱过朱安,以鲁迅坚强到固执的性格,他是不可能放弃朱安而选择许广平的。可以说,正因为鲁迅选择了许广平,所以,他应该从来没就有爱过朱安。

鲁迅与朱安,特殊国情下的特殊婚姻,特殊伦理下的特殊夫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经让多少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又让多少有情人劳燕分飞。即便是再有成就的人,他的爱情不一定美满,他的婚姻不一定称心,这印证了张爱玲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人生多残缺,这才叫人生。 确实,鲁迅没有爱过朱安,倘若真爱过朱安,以鲁迅坚强到固执的性格,他是不可能放弃朱安而选择许广平的。可以说,正因为鲁迅选择了许广平,所以,他应该从来没就有爱过朱安。 同样是结发的妻子,胡适到最后都没有放弃小脚女人江冬秀,算是那个西风东渐时期激进青年中非常特殊的例子,这也说明胡适信守承诺,做人厚道,有君子之风。不过,说胡适这样厚道,也不是说鲁迅不这样做就不厚道,以一生的爱情和幸福作抵押、去牺牲,换取一个所谓「 ”厚道”名声,你也会觉得这人够虚伪的,会讥笑他太好名,委屈自己。 鲁迅自认是一个「 ”爱情的贫乏者”,这是在抱怨母亲的包办婚姻,鲁迅说「 ”这是母亲娶媳妇”一语,更是直言道出了这桩婚事的实质。1906年,当时鲁迅还在日本留学,一封「 ”母病速回”的电报,将他骗回了绍兴老家,逼着鲁迅与大他三岁的朱安结成了夫妻。 「 ”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婚姻是母亲的事,与我无关,我只能从尽孝、满足母亲意愿的角度,来养着自己的妻子。这基本代表了鲁迅对朱安的态度:没有爱情,只有责任。后来,似乎连责任也不多了。 同时,鲁迅还说:「 ”在女性方面,本来没有罪……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这也是鲁迅对朱安的态度,也是鲁迅作为丈夫名分的担当,但这种担当是明显带着愤怒和无奈的。 成婚后第四天,鲁迅就回日本读书了,从此,朱安独守空房,长达41年。在这桩不幸的婚姻中,不可否认,鲁迅是受害者,而朱安,则是更加悲推的受害者,在漫长的独守空房的孤寂日子里,她所承受的,是异乎常人的痛苦。 朱安之所以备受冷落还愿意守在鲁迅家,窍以为是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伦理的束缚,同时,朱安也在始终等待着一颗回归的心吧!
本文标签:鲁迅朱安读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