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被万人追捧的《亮剑》剧中,有楚云飞团长与其团参谋长的镜头:看到没有:晋绥军358团参谋长。旧中国的各派系军队,除大革命时期的党军外,团一级是没有参谋长的。伴随而来的,便也有了参谋长的编制。

被万人追捧的《亮剑》剧中,有楚云飞团长与其团参谋长的镜头: 看到没有:晋绥军358团参谋长。无独有偶,电视剧《苍天》中,也有表现国军抗战时期的少校参谋长;电视剧《隐形将军》中表现的西北军中,也有团参谋长。 这都是胡扯。旧中国的各派系军队,除大革命时期的党军外,团一级是没有参谋长的。在当时,最低级别的参谋长设在独立旅一级,而旅的参谋长最低得是中校,也不可能出现少校参谋长。 这就给了我这专门找茬打脸者一个说一说旧军队中参谋长的机会了。 一、参谋长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尽管说古代的军师就相当于今天的参谋长,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参谋长在中国的出现,是自清末编练新军开始的。 在这之前的军队,湘、淮军和八旗、绿营、巡防营等,都是以营为基本单位。营的幕僚一般有文案1人, ... 3人等组成。营之上的军队单位系临时编组,其幕僚亦多带有临时性质,基本也全由类似文案的文人主事。这文案,就是个幕僚长,类似于军师,硬要将其比作军队中的参谋长,极勉强,因为他距现代意义的参谋长差的太远太远了。 1895年,极具划时代意义的小站练兵开始了。袁世凯在这个时候,即开始了全面模仿德国日本的建军模式进行新式建军。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到1904年,清廷以袁世凯的奏折为样本,颁布了新的军制,开天辟地有了镇(师)、协(旅)、标(团)、营、队(连)、排、棚(班)的编制体制。伴随而来的,便也有了参谋长的编制。 不过参谋长的名称开始时却并不一致,也不是这个叫法。新军中,以镇为平时最大编制,镇的指挥官称作统制官,统制官以下,设一正参谋官辅佐统制官进行指挥,「 ”赞佐号令,参画机宜。” 那时还有军的编成,为战时临时编组。军的指挥官(称总统官)之下设司令处。该处内设总参谋官一员,执行和镇的正参谋官完全一样的职能。 这军的总参谋官、镇的正参谋官,完全就从德日军中的军参谋长、师参谋长照搬而来,其职能、作用、在军中的地位等,与德日军中的参谋长完全相同。 几年后,暴发了辛亥革命,南方各省纷纷独立,创建民军,不久又有南京临时 ... 的成立。各省民军开始采用了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样的称到今天也没改变的编制层次与名称。由于当时领导革命的军中骨干,基本全是留日士官生,于是日军中的参谋长编制便也全部照搬到民军中来,在军、师两级,便也都建有类似的参谋长一职。因各省均是以独立革命的形式各搞各的,也可能是因为各自翻译时不尽相同的原因,因而其参谋长的称呼便也五花八门,有的称总参谋,有的称正参谋,有的称参谋正长,有的称参谋 ... ,有的称参谋总长,也有的就叫参谋长,但其职责地位等,也全与德日军中的参谋长完全一致。 民国建成后的1912年11月,上述纷杂的称谓统一更名为参谋长。自此开始,中国军队现代意义的参谋长得以确定其称。后来历经北洋军阀统治、国民 ... 统治,再后来新中国成立,参谋长一称便再也没有改变过。 二、参谋长的阶级 因北洋建军是仿照德日陆军的,而德日军队中都只在师和混成旅以上才编制参谋长,故此时部队的参谋长总共有三级,即军参谋长、师参谋长和混成旅参谋长,在师辖旅以下各级,则没有参谋长的编制。 也由于向德日学习,因而此时各级参谋长的编制军衔也与今天我军的情况相比要低一些。当时,军司令官的编制军衔是上将,师长为中将,混成旅长为少将(中将),而军参谋长的编制军衔仅仅是少将,师参谋长的军衔仅仅是上校,混成旅的参谋长则仅仅是中校。这也就是说,军参谋长的军衔低于师长而略等于旅长,师参谋长的军衔低于旅长而与团长等齐,混成旅参谋长的军衔低于团长而相当于营长。这与德日两军中参谋长的编制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结束后,中国历史跨入到国民 ... 时期。军队编遣时,其编制体制有了些许的变化,参谋长的编制也有变化。当时仍然以师为最高平时编制单位。参谋长仍然只在师或独立(混成)旅以上才编,师辖旅以下则不编。规定师长的编制军衔为中将,旅长少将,团长上校,师参谋长少将(上校),后改为上校(少将)。 可见此时的师参谋长的阶级地位,虽然仍然低于旅长,但已明显高于团长。混成旅或独立旅的参谋长,其编制军衔则基本以上校居多,少数为中校担任,和北洋时相比,虽然仍然低于团长,但已明显高于营长。 到了抗战开始后不久,师的编制改变,旅一级撤销,师下直接辖团,此时的师参谋长规定的军衔仍然是上校(少将),参谋长的阶级已经高于下一级主官。这是参谋长阶级地位抬升的一个大的表现,但也仅限于师这一级,军以上单位的参谋长仍然与下两级主官等同。如集团军参谋长的阶级略等于师长,战区参谋长的阶级略等于军长。 抗战时还有大量的独立旅,和十年内战时一样,独立旅参谋长基本是上校,中校可能也会有,但已极其罕见。因为团一级没有参谋长,少校参谋长是断断不会再有了。 到了抗战后期,美军制式的参谋长开始进入国军编制,但直到国军在大陆溃败时止,这种体制却只在极个别的中央军中得以实施。美式参谋长所拥有的阶级仍然无法与 ... 军队的情况相比,即它的参谋长仍然只等于甚至略低于下一级的主官。也就是说,从阶级上看,师参谋长略等于低于团长,军参谋长略低于师长,兵团参谋长则明显低于军长。和以往德式参谋长一样,美式参谋长编制亦只设到师(整编旅)一级,再往下的团一级仍然没有参谋长的编制。整编旅的参谋长基本全是上校。因为已经不存在更低级的单位编配参谋长,所以此时参谋长的最低军衔也就是上校了。 三、团参谋长什么时候有的什么时候没的 虽然大陆时期的中国军队主要执行的是德军参谋长体制,但在黄埔建军初期,却是执行的苏军体制,参谋长的编制亦是如此。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参谋长往下设,在团一级也设参谋长。而且还有一个与前不同的,是参谋长的编制与地位要高于下一级的主官,即团的参谋长的地位高于营长,师参谋长的地位高于团长,军参谋长的地位高于师长。当然这是理想化的情况,实际运行中,则因为传统惯性的原因,却未必全都如此了。到是后来国共分家, ... 建军,则一直沿袭了这一体制,从红军时起,团便有参谋长,而且参谋长的阶级一直高于下一级主官,一直到今天,没有大的改变。而且还有一个短时期,即建国后的一个很短的时期, ... (志愿军)中的营一级还曾编有参谋长。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营参谋长的通信员。这怕是世界参谋长历史上最低级别的参谋长了。不过这一参谋长的设置时间极短,便又取消了。 这种苏联制式的参谋体制,在国军中只是昙花一现。北伐还没结束,由于四一二政变后,苏联的影响降低,部队扩充太快,团这一级参谋长也就无形中取消了。而实际上,即是在这一时期,也只有在广东出征前的党军等极少数部队在团这一级设置了参谋长,许多后来收编的军队,仍然还是北洋时的旧制,旅、团两级都没有参谋长。 由于国民 ... 时期军系庞杂,军政各行其是,印象中,似乎有的军阀部队中曾将参谋长设到旅一级,但极罕见,亦极短暂。而团这一级,自北伐完成后,任何派系的军队中,就再也没有参谋长的配备。至于《亮剑》剧中表现的晋绥军、《隐形将军》中表现的西北军等,则包括北伐时期,团这一级也从来没有过参谋长的编制。
本文标签:军衔军事历史日本军衔苏联军衔军队编制抗日战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