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明通行宝钞”上下高1市尺,左右宽6寸左右,底色为青色,外为龙形花纹边栏,上面横额写有“大明通行宝钞”,其内栏两旁又刻有篆文“大明宝钞”和“天下通行”八字,中图钱贯状,十串为一贯,下方块图内有:“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纸币如此之大,创中国印钞史之最。明初印制的“大明通行宝钞”面额有六种:1贯、500文、400文、300文、200文、100文。> >   据洪武九年的《明实录》记载:大明宝钞与其他货币财物的换算是这样的:1贯=铜钱1 000文=白银1两=1石米,1两黄金=4贯=4两白银。但明朝洪武时期是禁止使用金银的,“违者治其罪,有告发者就以其物给之,若有以金银易钞者听。凡商税课程钱钞兼收,钱什三,钞什七,一百文以下,则止用铜钱”。因此上述换算仅限于民间与缴纳租税时使用。明初官方大力提倡用“钞”,洪武十八年开始,全国所有官员的禄米都以宝钞来支付,大约换算是这样的:二贯五百文(2 500文)折米一石。> >   但明朝的纸钞使用得很不尽如人意,洪武八年(1375)开始发行,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15年间大明宝钞贬值到了面额(即规定可兑铜钱数)的1/4,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即将近20年的时间,贬值到面额的1/6以下。永乐元年(1403),官兵俸米1石已可折支纸币10贯,当时米价1石不足1贯,则纸币贬值已到了面额1/10以下。洪熙元年(1425),1石俸米可折支纸币25贯,贬值程度较前又加倍了,约为1/25;景泰元年(1450)官兵俸银每两折支纸币500贯,当时铜钱1贯可兑白银1两有余,则可知这时纸币贬值已到面额的1/500以下;弘治元年(1488),官兵俸银每两折支纸币数又达700贯,约为1/700,纸币1贯这时大约只能兑铜钱1文了;到四十二年(1614),“海军士给钞数百贯,计值不过数十文”。纸币10贯纸钞才能兑1文铜钱,贬值已达面额的1/10 000,也就是相当于一堆废纸了。> >   那么为什么明朝的纸币贬值这么快?关键在于君臣及其子孙们对货币经济,我们不妨来看看洪武皇帝他老人家是如何认识纸币的:“钞无古制,始宋用元,兼行子母,大利天下。然制造之法不难,欲人无犯,岂不艰哉!所以不难者,一之工,于今之时,孰不为之?国之用行天下,改色饰文,禁民勿伪,故设抄纸局。”> >   吴晗先生诊出了洪武君臣在宝钞制度上的毛病:“(朱元璋君臣)顾仅承其制度(指元钞)之表面而忽其本根:元钞法之通以有金银或丝为钞本,各路无钞本者不降新钞;以印造有定额,量全国课程收入之金银及倒换昏钞数为额,俭而不溢,故钞尝重;以有放有收,丁赋课程皆收钞,钞之用同于金银;以随时可兑换,钞换金银,金银换钞,以昏钞可倒换新钞;以钞与金银并行,虚实相权。且各地行用库之颁发钞本也,以行用库原有金银为本,新钞备人民之购取,金银则备人民之换折,故出入均有备,钞之信用借以维持。其坏也以无钞本,以滥发,以发而不收,以不能兑换,以昏钞不能倒换新钞。明太祖及其谋议诸臣生于元代钞法沮坏之世,数典忘祖,以为钞法固如是耳,于是无本无额有出无入之不兑现钞乃复现于。行用库之钞本成为无本之钞,不数年而法坏。又为剜肉补疮之计,禁金银,禁铜钱,立户口食盐钞法、课程赃罚输钞法、赎罪法、商税法、钞关法等法令,欲以重钞,而钞终于无用。”> >   我们今天将其再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朱元璋君臣及其子孙光注意了大明宝钞的面值与防伪,但是没有像元世祖时代的精英们看到了货币背后的无形之手。纸币的发行是以一个国家的金银储备量为基准,不能滥发,一旦发行出去,就得考虑它们是否能以金银或丝兑换过来;要是发现兑换有困难了,就得赶紧刹车,否则就成了滥发纸币,最终导致纸币的彻底贬值,废纸一堆。但明初数朝的君臣们就是一直没弄懂这些,与他们十分讨厌的政敌元顺帝一个水准,所以到了明英宗时大明已经实在没办法使用“大明通行宝钞”系统了。天顺四年(1460)朝廷公开解除钱禁,但铜钱并没有就此复兴;因为当时明朝统治者不愿废了纸币,那可是祖宗的规制呀。明英宗时代还解除了银禁,使得白银逐渐成为了明朝的主要货币。由此宝钞在流通领域的作用就越来越弱。> >   不过话得说回来,明朝中后期的这些不是,我们不能全怪罪到朱元璋的头上。理性而言,洪武时期的大明帝国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过得去的,就以上述讲到的洪武20多年间大明宝钞的贬值率1/6为例,这个16%是由洪武八年开始首先发行大明宝钞到洪武三十一年总计23年时间内的总通货膨胀率,我们给它平均折算一下,得出洪武时期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大致在7‰,这7‰在日常的生活中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再看我们现在的通货膨胀率:据网上报道:中国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在4%~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3%左右(360网站搜搜问问)。这样的专业术语,我们普通老百姓都不懂,来点通俗的,即我们现在的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4%~5%)+3%,也就是在7%左右。相比于当今天价房价和每天都在攀升的菜价,可以推想洪武时代应是物价平稳,大明帝国的子民们恐怕早就过上了小康日子了吧?> >   回想洪武开国起,朱元璋参酌唐宋,损益元制,立纲陈纪,构建新体,精制狠招,直指“三农”,四服“猛药”,力解顽疾,以良治良,首创粮长,构建农村自治,建立公平有序的工商秩序,崇本抑末……不难看出,朱元璋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在实实在在地落实他的“宽猛相济”的治国理念;也不难看出,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大明帝国的子民们生活逐渐稳定,社会经济有了发展。这一切更多地体现了洪武治国“宽厚民生”或言关注民生的精神。不过在当年朱皇帝的眼里,治国理政光有“宽”还不行,必须得“猛”。那么朱元璋在对待民生和顺民“宽厚”的同时又在哪些方面施予“威猛”了呢?

为什么“大明通行宝钞”不值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情人节祝福语_七夕节温馨浪漫祝福语_情人节语录

    逢年过节,少不了祝福语,七夕节到了,给身边的朋友送祝福语了吗?祝福语栏目为您提供七夕祝福语,赶紧送祝福吧!七夕节温馨浪漫祝福语如果说牛郎和织女的相会需要鹊桥相助,那我们的相会只需...联系,亲爱的,今晚见个面吧!谨以七夕节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七夕情人节快乐。提前祝你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七夕佳节!

  2. 挤眉弄眼造句_挤眉弄眼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挤眉弄眼jǐméinòngyǎn挤眉弄眼的意思和解释:用眼睛、眉毛示意。挤眉弄眼的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打些暗号。”挤眉弄眼造句挤眉弄眼造句相关语义上的互补性成语中参互见义的两个词,WXYZ四言形式中的w与Y、x与z,它们在语义上主要表现为两种关系,一是异义平列关系,一是反义对举关系。

  3. 拿粗夹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nácūjiāxì【解释】比喻惹事生非。【出处】【例子】【相关】百度“拿粗夹细”

  4. 摧毁大清的谣言: ... 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党人

    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睛,搞得人心惶惶。直隶总督曾国藩奉旨调查,所谓“采生配药”纯属无稽之谈,在列强压力之下,中国不得不道歉、赔款、处死带头闹事的人,避免一触即发的战火。这就是近代史有名的因谣言引起的“天津教案”。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一个谣言不胫而走,说是大清...搞新政并不是为了自强,而是得了列强的旨意,要实行彻底洋化中国的西政西法。

  5. 校园个性说说-感人的情话

    .三、羨慕那个不倾国不倾城的红太狼,却有灰太狼死心塌地的爱着。因为,我不能为了一个没爱过我的的人浪费感情十三、爱一个人就是在拔通...时,忽然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十四、他们说网络很假,我笑了,好像现实很真一样。

  6. 我的学佛感应:气功到佛教

    幸亏上师的及时提醒,在佛菩萨加被下,我现在要好很多,但是现在见了漂亮的女孩,有时还想吃上一口的样子,上师啊、观音菩萨啊,阿弥陀佛阿,十方佛、菩萨啊,请你们慈悲加持我啊,不管是过去或是现在做了什么,我决定忏悔,将来一定改过从善,大德们,你说我这样做对吗?

  7. 梦见奶牛挤奶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在奶牛群里挤奶,预示你通过努力工作,会积攒一定财富。女人梦见奶牛,还预示会子孙满堂。梦见奶牛追赶自己,警告你可能会因为女人问题而名声受损。反之,如果梦见的奶牛瘦骨嶙峋,则可能会有灾祸或困难降临。梦见养了很多奶牛或赶奶牛,预示你将发大财。梦见奶牛打架,表示你近期工作繁忙,责任重大,但是能赚大钱。梦见狗死了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8. 梦见大会梦到大会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大会好不好

    梦见大会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大会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参加男子大会,会与人打架。男人梦见女人开大会,会发财。病人梦见参加男女大会,不用治疗就能恢复健康。梦见大会结束,会精神不佳。梦见出差梦到出差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出差好不好梦见自己主持大会,会成为殷实家的官阶。梦见会议的案例分析梦中,我好像是在参加一个会议。

  9. 梦见走错厕所

    周公解梦梦见走错厕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走错厕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松鼠追我

    周公解梦梦见松鼠追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松鼠追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