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今日去国画馆看侯清麟书法展古玩,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是时代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如清代翁同龢、王尔烈、郑板桥、高其佩等书法大家的珍品。到民国年间,家庭生计水平下降,只好卖出祖辈留下的古玩。他家挂有承德清代书法家吕松寿题写的对联,在他家的两层木结构的小楼的门匾额出自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手书。任氏父子善于书法,为承德留下了许多墨迹,这两辈人收藏古画,在当地也有很大的名望。
今日去国画馆看侯清麟书法展
古玩,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是时代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如果你是一个收藏爱好者,无论你有千亿家产,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你们都可以通过每一件收藏品,去了解过去历史和文化信息。
尹忠
一
老承德街里的古玩商
在20世纪30年代有好多家古玩店,早年我见过的在热河街面开起的店就有五家,就在原来御路西大街和南营子大街以及粮市街的繁华地方。在西大街二道牌楼下的路南,有高占山经营的古玩店铺粮市街中街,有周静斋经营的“静宜斋”古玩店。在西大街赦孤堂胡同北口的西侧,勤发饭铺对面,有家姓邱的业主开的古玩铺。南营子中街 ... 寺的南面,有章姓经营的“悦心斋”古玩铺。在南营子大街五条胡同口的大道路东,有家姓孔的业主经营的古玩铺。
这些家古玩商的门店多是三间或是两间门店,后院是业主的住宅。门座的两侧或是一侧都是用大玻璃窗做的外面儿,里边分为高低三层的大橱窗。店屋有陈列古玩货品的栏橱,栏橱上摆放着用木板加玻璃的“罩匣”,里面摆放着的古玩有扳指、朝珠、头饰、鼻烟瓶、古扇、古钱、玉石珍品、印章、名笔、湖砚、铜佛等。迎门的玻璃橱窗里主要陈列贵重的瓷器瓶、碗、筒、皿、尊,还有佛像等。
在门店的墙壁上多是悬挂着名家的字画和绘画。据早年我见过的有元、明、清及民国年间有名的字画和山水类、花木类绘画。如清代翁同龢、王尔烈、郑板桥、高其佩等书法大家的珍品。
承德街的著名画家胡家鼐、张朵珊、白云亭、高锡亭的画作也分别挂在古玩店里。我记得像北京的汤定之、天津的张兆祥,华世奎等名家的字画也在销售货品之中。
承德街有着许多位行家有经营古玩的眼力,而没有经商开门店,就专做经纪人,为买者和卖者当中间人,经常行走于大户人家,可收取的费用也不少,有的就靠这种办法,也可养家生活。如小于家沟的赵二爷,大佟沟里的盛三爷等人。
经营古玩商的货源比较充足,因为在承德有些清代官员的老户、老辈人讲究收藏古玩,玩赏古玩是个时尚讲究。到民国年间,家庭生计水平下降,只好卖出祖辈留下的古玩。同时,外地人知道承德过去的古玩多,也都特意来购买而后倒卖。我曾见过在同和客栈、悦来客栈、天泰旅馆住的专做古玩生意,长住的外来客商。
当时古玩商的经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买卖家出资购进的古玩外,还给主顾行家代销,并兼营当地的书画名家作品。旧时叫“挂笔单”,还可以定制金石篆刻、印章,古玩商从中收取点费用。承德古玩店的灵活经营招来许多顾客,甚至外埠的文人墨客也来承德选购古玩。
这些家古玩铺的房舍都比较古朴,没什么特殊的装修,店铺内很幽静,经常有文人墨客和古玩收藏爱好者们前来做客。店铺的业主特意备有坐席、茶点迎接顾客。
这些收藏古玩的玩家眼力很高,古玩知识也相当丰富,评说起古玩很有一套。诸多行家到古玩店铺来回味古玩店引来不少生意。
古玩行业的业主不仅要有一定的经营资本,更主要的自己要懂行,有鉴定古玩的眼力,还得了解当地以及外地的行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收集各方信息。开起店铺也不能坐门等客,自己还要到外地有买有卖,这样一出一入就可挣到一笔钱。
二
承德街的古玩“玩家”
收藏古玩的叫“玩家”。这些人虽然身份和职业不尽相同,可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专门鼓捣古玩,也在研究古玩,愿意不惜血本买下心爱的某一件古玩。有的是长期收藏,也有的是买后自己欣赏一段时间后,又将其转手卖掉而不赔本,还又挣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就拿我熟悉的家住南兴隆街路北的深宅大户曲海岑老爷爷家来说吧,他原籍山东,曾在民国年间担任过军队的官员,虽然是行伍出身,但这人文化水平很高,我祖父跟他有交情,我随祖父经常到他家玩,我还记得,我亲眼看到他家的客厅摆放着各式古典家具,在家具上摆放着颜色不同的各式瓷器、玉器、佛像、挂屏等。在他的大书案子上放有文房四宝,曲爷爷还善于绘画青石、墨竹。许多人都像他来求画。在当时,他在承德街可以堪称是玩古玩的一流人物。曲海岑老爷爷曾拿50块银元购买下一个清代前期官窑出产的画有珐琅胭脂红西洋风景画的小鼻烟壶,他最爱收藏古瓷、古画,还经常供老朋友来欣赏。
我还记得南营子大街温家沟口清代“四朝名宦皂保府”,这家的主人,是位进士,是满族大户人家,当地人称皂保爷,他曾任职户部、吏部、兵部的尚书(拿现在来说就是中央机关的正部级),此人在京城有他的府第,在承德也有,用来收藏古玩。到上个世纪30年代,他家的后辈人叫恒敬之,在西大街路南开“永兴隆”大杂货店,自家尚存有不少的古玩。恒敬之自己懂古玩,既买也卖,也是承德街有名的玩家。
南营子街中街在中兴路南有名的张家大院,这家的主人叫张翼廷,清代末年在东北新民县当过知府,在民国年间当过热河教育厅长,他也是一位古玩收藏的有名气的人。我小时候,看见过他家客厅摆着的古玩也不少。他家挂有承德清代书法家吕松寿题写的对联,在他家的两层木结构的小楼的门匾额出自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手书。
家住南营子街翠桥路南小教场,后来搬家到娘娘庙胡同居住的于龄和老人,他曾在清朝兴新学,废科举建立学堂,光绪年间建起驻防子弟小学堂任堂长(即民国年间改称校长),他也收藏有古书籍和字画。
家住南营子街头条胡同中街,有条宽街叫兴隆胡同的地方,住有清代满族官员后裔叫王子仲,他爱好清廷音乐,他存有过多种清音乐乐器,这也是古董。据说有的还是清朝宫中用品,相当珍贵。
当时也是在兴隆胡同居住的任继风和任潮父子,也是承德著名的两代文化人。任氏父子善于书法,为承德留下了许多墨迹,这两辈人收藏古画,在当地也有很大的名望。
来源:news.cang/info/418322.html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