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原题:玻利维亚总统辞职,为何拉美式...国家总被街头...赶下台一桩大选造假丑闻,让「”成功连任”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EvoMorales)最终以一封辞职信结束了他长达14年的总统生涯,该国最高领导层也纷纷跟随莫拉莱斯的脚步。不过,莫拉莱斯否认了坊间传出的他「”出逃国外”的消息。玻利维亚政坛风云突变,一度引领南美洲「”粉红浪潮”的左翼政党正遭受新一轮严峻考验。一、经济体制不健全是拉美政权更迭的

原题:玻利维亚总统辞职,为何拉美式 ... 国家总被街头 ... 赶下台 一桩大选造假丑闻,让 「 ” 成功连任 ” 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 Evo Morales )最终以一封辞职信结束了他长达 14 年的总统生涯,该国最高领导层也纷纷跟随莫拉莱斯的脚步。 不过,莫拉莱斯否认了坊间传出的他「 ”出逃国外”的消息。玻利维亚政坛风云突变,一度引领南美洲「 ”粉红浪潮”的左翼政党正遭受新一轮严峻考验。 一、经济体制不健全是拉美政权更迭的主因 经济体制不健全是导致拉美国家社会不稳,政局动荡, ... 更迭的主要原因。经济体制不健全会导致较高的经济波动频率,这种频率与国际大背景下的经济频率一旦同步的话,波动会更大,如果同步增长还能遮挡一些体制上的问题,但是一旦同步下跌,所有的问题都会浮现。 拉美左翼政党执政的时期,正是在一个上升和下跌的经济周期里面。 拉美是爆发金融危机最多的地区,例如,著名的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新兴市场首次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经济危机,1999年「 ”桑巴效应”引发的巴西货币危机,以及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 这些国家经济危机的爆发客观上促成了拉美左翼政党的上台执政。然而,踌躇满志上台执政的政党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如阿根廷在2001年金融危机中,本国货币贬值了65%。 2003年基什内尔上台执政后, ... 严格控制了如水、电、天然气、汽油等各类基本消费品的物价。同时,为了控制物价,阿根廷 ... 与壳牌石油、埃索石油、法国自来水公司等外资企业不惜公开对峙。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的态势,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带来了短期国内经济繁荣。 但是拉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制定,大多仅仅只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其他非常重要的相关因素如稳定的就业率、本国制造业繁荣稳定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则被忽略。 这就势必制造出经济泡沫,表面上经济形势可观,但是其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隐患又是下一次更严重的危机根源。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崇尚新自由主义,还是标榜新结构主义的政党上台后,都逃不过这样的怪圈,有时为了给经济打上「 ”强心剂”,甚至采取饮鸩止渴的方式。 二、民主政治体制中的弊端积重难返 20世纪八十年代,拉美国家的民主制度趋于成熟和稳定。拉美各国相继完成了「 ”还政于民”的民主化进程,确保了政党政治和民族选举在民主化的框架内进行。 可以说,相对而言,拉美的民主政治的完善程度在诸多方面甚至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是,与此同时,拉美的民主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累积了相当多的问题,间接导致拉美左翼 ... 下台。 拉美左翼领导人和 ... 大多采取重视扶贫和解决社会不公问题,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扩大政治参与等方式,以此获得中下层民众的支持。可以说,拉美左翼历来是本国中下层民众的代言人。 在十多年的执政期间,拉美左翼 ... 持续加大社会福利改革的力度,将社会福利覆蓋面向底层民众倾斜,在社会福利的投入水平、覆蓋人群、覆蓋领域、劳动力保护和抵御风险等方面都有所兼顾。即使在拉美国家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这一社会福利改革成果仍然得到了长期维护。 2011年拉美国家65岁以上领取养老金者比例和2002年相比增加了4.9%,达到41.9%,参加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受雇佣者分别为54.4%和66.4%,提高了8.3%和11%。 长期的高福利水平虽然有助于稳定民众支持率,但是随之伴生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首先,福利开支水平过高影响了国家在经济建设上的投入。10多年间,拉美各国的社会福利开支水平持续攀升,在2012-2013年度占GDP的19.1%,这一比例已接近美国,在发展中世界居于领先水平。 其次,福利支出压力过大,财政赤字日益严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起,拉美国家普遍受到财政赤字的困扰,到2015年,拉美国家平均财政赤字已占GDP的3%,公共债务在GDP中平均占比达34.7%。迫于财政和债务压力,拉美国家 ... 近两年开始调整福利支出。 2012年起,该地区社会开支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增幅都开始减缓。然而,福利制度具有刚性特征,民众很难接受福利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到个人利益,加上长期以来,以民为先、民众利益至上的政治口号催生了民粹主义的兴起,民众在自身利益受损时,对 ... 的反抗意识加强,便开始对左翼 ... 产生不满,用脚投票在所难免。 三、拉美左翼的执政教训 研究表明,拉美国家政权更迭与经济问题有直接的密切关系。拉美左翼 ... 在执政期间,始终没有针对自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有效的经济制度改革,使其经济发展后继乏力,问题越积越多,引起民众不满。 福利政策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拉美左翼上台执政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创造了「 ”拉美的10年”,也实现了增加中低层人民福利水平的承诺。 但是在经济形势转而下降后,拉美左翼 ... 仍旧长期实行高水平的福利政策,导致国家财政赤字加大,负担加重,高水平福利难以为继。 然而,福利政策具有刚性特点,一旦降低福利水平,民众很快会感受到其利益受到侵犯,并进而反对 ... 。因此,在一国制定福利政策时,应该避免盲目的、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不相称的福利政策。 警惕权力与民粹的合流。当前,由于贫富差距的扩大,民粹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在各国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一般来说,民粹主义并没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很多只是源于对自身和现实的不满,利用多数的优势,要求消除不公正、甚至要求「 ” ... 富济贫”。民粹主义往往是反对市场的,他们认为,正是由于市场和改革才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出现了一系列的分配不公,造就了自身的弱势地位。 但是,由于民粹主义者往往出身草根,并没有实际决策能力,通常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网络谩 ... 、 ... 等方式宣泄不满。但是这种不满力量在一些国家会被本国的特权阶层利用。这些特权阶层受益于旧的政治经济体制,一切完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都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冲击。 在法治的前提下,他们无法堂而皇之的阻碍改革,因此会借助民粹主义力量之口,以虚假的「 ”民意”基础,以自己手中的政策决断优势,正大光明的反对一切有益于完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因此,国家 ... 在改革、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一定要警惕权力与民粹的合流绑架改革。 反 ... 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要长期进行的工作。 ... 与权力相伴而生。 ... 现象不是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政体或者某一种民主形象下才出现的,任何政党在执政期间,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对权力的约束,都会出现 ... 问题。 ... 对政党公信力的伤害巨大,如果不进行制度化的约束、加强党内党外监督、 ... 问题就会随时威胁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反 ... 是任何一个政党在执政期间都要长期进行的工作。 加强党派间合作而非强化对立。诚然,党派对立有助于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抑制 ... 问题的发生。但是从拉美国家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党派间的对立冲突往往会产生很多无谓的内耗,各党派都过于强调本党派利益而忽视其他党派利益。 在竞选过程中,往往会为了赢得选举,向选民做出不符实际的、过高的承诺。这种内耗也增加了政治经济政策的短视性和局部性,难以取得持久和全面的效果。这种对立冲突往往经历一个时期的强化会到不可调和的结果,最终只有在推翻旧的执政建立新的执政 ... 时,才能够加强沟通和合作,开启新的执政时代。 因此,执政党在执政期间应该主动强化党派间的合作可能,加强沟通和协商,维护执政党稳定的执政地位,从而为制定长期、全面的经济政策提供有利的政治生态环境。
本文标签:拉美国家民粹主义经济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