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不过在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时期,中国南北的经济差距就微乎其微了,而且南方诸州郡还隐隐有了盖过北方之态势,《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初年中国的经济排名为「 ”扬一益二”,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州都在长江以南,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之迅速由此可见一斑。在隋朝统一中国之后,其第二任皇帝杨广上位后,做出的最重要政治举措便是兴建京杭大运河,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让富庶的江南带动北方经济的发展。 故借此机会,我将从隋炀帝杨广兴建京杭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南朝经济逐渐赶超北方的原因。 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夜景 引言 「 ”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在对于隋炀帝杨广的评价中,京杭大运河一直是比较特殊的存在。与远征高句丽造成的恶劣后果不同,虽然民间流传着隋炀帝多次南下猎艳的传闻,说他兴建大运河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但是大运河却实实在在地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的沟通与联系,从建成开始,便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运输线。 今天的京杭大运河 《隋书》记载:「 ” 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杨广兴建京杭大运河的目的主要应该还是为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尤其是中国北方,基于自然经济模式的小农经济体系更是被严重破坏,人民缺乏足够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而南朝诸政权则长期采取固守的姿态,其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优于北方。因此大运河在兴建初期其目的主要有两点: 其一乃是尽快输送足够的物资到中国北方,满足当时 ... 与人民的基本需求; 其二则是在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手工业发展已经远远超过的北方,大运河可以作为贸易途径激活中国国内的贸易,促进经济的发展。 那么造成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经济发展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将进行具体分析。 隋炀帝杨广 生产结构之异同 封建中国长久以来的经济模式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农民与土地的生产关系上。而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的居民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其生产模式的区别正是造成其生产力差别的主要因素。 中国北方自从永嘉之乱后,便一直处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之下。他们继承了汉代末年的经济体制。汉代末年,随着 ... 对于农民的剥削不断加强,农民们很难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因此只能变卖自己的土地,依托于当时正在壮大的地主阶级。 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其地位也从最开始的佃户逐渐下降成为了僮仆,农民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且到了东汉末年战乱越来越频繁,中国的农民们基本都投靠了当地的士族以求荫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 农耕图 《晋书》记载:「 ” 子逵,字伯道,逵弟畅,字仲远;次子弘,字叔仁,并历显职。隆安中,达为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假节;畅为始兴相;弘为冀州刺史。兄弟子侄并不拘名行,以货殖为务,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余资称是。” 后来在少数民族统治北方的时候,他们会把当地的 ... 当作奴隶分给自己民族的贵族。然后再替他们进行耕作土地。很多农民彻底从地主阶级的附庸变为了更低级的奴隶。这是社会形态自封建制向奴隶制的复辟,由于农民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其生产效率比起东汉时还略有下降。直到北周吞灭北齐之后,中国北方的奴隶制度才彻底消失,后来的经济发展才略有起色。 北周武帝宇文邕 《周书》记载:「 ”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旧主人犹须共居,听留为部曲及客女。” 而南方的经济形态则与北方完全不同,在北方连年战乱的时候,中国南方的社会形态相对稳定,而且很少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农民依然保持佃户身份为江南的世家大族们劳作耕种。在南梁灭亡之前,江南地区的农民们的生活状态基本还保持着东汉末年的特征,待到侯景之乱后,江东士族遭到了巨大打击,农民中的很多人从佃户回归到了自由人的身份,这让他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其生产积极性自然不是处在北方奴隶制下的人所能比拟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异同是在南北朝时期造成中国南北经济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生产环境与生产技术的异同 除了生产关系以及农民地位的区别之外,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与北方农民所处的环境也十分不同。中国北方一直处在动荡之中,经常出现多个政权分立的情况,战火几乎烧边了整个中原,而南方虽然发生了多次朝代更迭,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一个中央 ... 的统治之下,国家内部战争规模较小,没有对国内的生产造成太大的威胁。而益州等地更是一直处于平稳的环境之中。这也是其能偶在隋唐初期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方的原因。 天府之国的保障:都江堰 而且在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农业技术还不甚发达,中国很多地方还在采用烧草以为肥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因为中原地区的生活状态不甚安定,而且大片农田都毁于战火,这让农业生产的恢复变得十分困难。 《答车茂安书》记载:「 ”遏长川以为,燔茂草以为田。” 而在南方则十分不同,起初南方的农田并不甚多,大部分地方还处在待开发的状态。在晋王室南渡的时候,有大批北方百姓随之共同渡江。后来他们大多数都投入到了农业生产之中,之前几乎没有人眼的交州地区在他们的开发下也变成了重要的粮仓,而且南北文化的交融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提升。在北方还采用烧地的手段来肥地的时候,南朝农民们已经掌握了使用粪便来帮助农业生产了。 烧草肥地的传统 ... 《南史》记载:「 ”历御史中丞,都官、左户二尚书,掌吏部尚书。时何敬容以令参选,事有不允,溉辄相执。敬容谓人曰:‘到溉尚有余臭,遂学作贵人。’” 而且在南朝各地还对当地的水利设施进行了修葺,为农业生产的安全提供的保障,北边来的农民也在南方种起了小麦等旱田作物,丰富了作物种类也使得有效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手工业与商业发展之异同 小农经济是立足于农民的自给自足条件下的经济运作方式,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人们只会用粮食来换取少量的其他生活必需品。而在生产力发达之后,人们的生活需求变得多样,手工业也便会随之兴盛起来。 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概念中,男耕女织一直是一种理想化的生产方式。在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北方,由于农业人口严重不足,因此家庭中的全部劳动力都要参与到耕作之中,女性很难从事手工业生产。由于生产力的缺陷,导致整个南北朝时期,北朝都没有好的手工业基础,更遑论商业了。 古代纺织机 《南史》记载:「 ”又诸暨东洿里屠氏女,父失明,母痼疾,亲戚相弃,乡里不容。女移父母远住苎舍,昼采樵,夜纺绩,以供养。” 但是在南朝境内,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安定的生产环境使得大多数时间内,南朝的居民没有面临饥荒的压力。因此许多女性都投入到了手工纺织的生产之中。江南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丝产地。而且在南朝,棉花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作物。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由于他崇尚佛教文化,因此认为 ... 蚕取丝有违佛教不 ... 生的理念,他便要求国内减少丝绸的产量,这进一步促进了棉纺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穿衣方式自此发生了较大变化。 《梁书》记载:「 ”庶事繁拥,日傥移中,便嗽口以过。身衣布衣,木绵皁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常克俭于身,凡皆此类。” 除了衣服之外,南朝诸如:冶金,制陶,造纸等手工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些产品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方地区的商业发展,当时交州的商品甚至远销 ... 诸国,与北朝产生了显著的差距。 评价 大运河是杨广在位时间内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他在当时不仅把南方的粮食输送到北方,缓解了饥荒的压力,更是把当时南国浓厚的商业气息带到了北方,盛唐时长安的恢弘气象离不开商业的兴盛,而这都是兴自大运河。 对比南北朝我们发现,稳定的生产条件以及先进的统治理念才是影响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而判断这一切的优秀与否的标准,又是立足于对底层农民的关怀之上的。因此虽然隋唐时期继承了南朝的优秀经济条件,但是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出现之后,即使强盛的大唐也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迅速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孟子的「 ”民为重”才是决定国家发展的不二法门呀。 参考文献:《魏书》、《梁书》、《南齐书》、《陈书》、《隋书》等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此人弑 ... 隋炀帝,霸占萧皇后,称帝后不到三个月就被 ... 死

    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后,自立为帝,还霸占了萧皇后。突厥历来是隋朝大敌,所以当杨广得知宇文化及违背命令后,直接将其囚禁,更一度动了...心。好在南阳公主求情,宇文化及才保全了小命。但此时他还没打算弑...杨广,只想着捞好处。在任何一个朝代,弑君之罪都是罪大恶极的,宇文化及弑君之事被有心人加之以利用,很快就传遍天下。两个多月后,窦建德的大军便把他活捉,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6.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10.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随机推荐

  1. 【理解】的意思是什么?【理解】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理解lǐjiě1.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2. 蜀漢名將薑維,深得諸葛亮真傳,為什麽北伐還是沒有成功?

    三國時期有許多著名的將領,今天我們來說說蜀漢名將薑維。薑維原本不屬於蜀漢政權的,是在曹操陣營裡面混的。因為父親薑冏戰死,薑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薑維被懷疑有異心,不得已投降蜀漢。自從來到了諸葛亮這邊也算是人生開始精彩了起來。此時恰逢馬謖因為街亭失守被斬,薑維取代馬謖成為了諸葛亮的得意門生。諸葛亮將生平所學盡數相傳,有意將之培養為繼任者。此時的薑維才二十三歲。諸葛亮病逝後,費禕主持蜀漢集

  3. 掩不住的阳光苏梅结局怎么样了?苏梅人物身份介绍

    《掩不住的阳光》中金晨将饰演女一号苏梅,从剧照能看出苏梅是一位党员,在剧情里肯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掩不住的阳光》是一部红色革命剧。苏梅的身份被猜测是革命战士,和已经曝光的剧照有关。她幸运成为《掩不住的阳光》的女一号,扮演女战士苏梅。苏梅人物身份介绍《掩不住的阳光》是由陈健导演,吴其江,金晨,刘之冰,聂远,徐雷智,刘劲,卢奇主演的电视剧。

  4. 攻城野战造句_攻城野战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攻城野战gōngchéngyězhàn攻城野战的意思和解释: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攻城野战的出处《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攻城野战的例子攻城野战造句攻城野战造句相关辨析成语的数量色彩:成语中能表示数量的很多,其中有的只能用于单数,有的则只能用于复数,不分辨清楚也容易误用。

  5. 让心,静一静,写得太迷人了

    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美。若一心想要事事求顺意,反而深陷于计较的泥潭,不能自拔。不再是懵懂的年纪,也不再是做梦的花季,如梭的岁月写下了流离的往昔。在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也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却是醒来无处觅,来去都如风,梦过无痕。淡然是一种优美,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境界。只是,我曾经丢过一枚扣子,等到后来找到那扣子时,我已经换了一件衣服了。

  6. 成功之前都曾被怀疑过

    成功之前都曾被怀疑过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的童年是在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索尼亚仰头看看天花板。索尼亚明白了,任何事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经纪人的意思是,作为新人的索尼亚,应该把时间花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上,以增加自身的名气。索尼亚坚持要参加这个...,因为她在报刊上承诺过要去参加。结果,那次在雨中的...,因为有了索尼亚的参加,渐渐地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她的名气和人气因此骤升。

  7. 吴有训简介 吴有训纪念馆

    吴有训吴有训是我国物理学家、教育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享誉世界,是世界重大科学第一位名垂史册的中国人。>吴有训纪念馆>吴有训纪念馆又叫"吴有训科教馆"引坐落在高安市瑞州公园内,自1992年开始筹建历经八年,于1999年4月26日正式对外开馆。2000年5月经上级批准更名为"吴有训科教馆"。

  8. 冬季吃花生提高5种抗病力

    不过,喜欢吃坚果的消费者可以放下此顾虑,相对而言适量食用一些花生或花生油等相关花生制品,这样既可满足口腹之欲,还能控制体重。

  9. 唯有读书高!宋代的书院制

    唐代是社会转型期,宋代则是定型了。在此科举社会中,人民在政治上的地位有了贵贱之分,经济上也有了贫富之分,所以仍有不平等的现象。宋代农村经济是分散的、不集中的,因为此时的社会比较上是平等的。此时期有数种特别制度,首先是书院制,如广州有最著名的广雅书院。我国古代平民无法受教育,到了汉代,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上设立郡学、县学,当时尚有开门授徒。汉代之太学,武帝初设时只有50人,到了东汉已达到3万人。

  10. 方便智慧无二别

    你出于一个好心,没有什么恶念,对方也能接受,至少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是可以指出的。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人,都是可以变动的,这叫方便。密宗里讲的“方便智慧无二别”,就是说智慧和方便是一体的。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有智慧,他们两个是双运的、不二的、合一的。如果把佛法理解成死板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这样、必须是那样,那就没有方便了。没有善巧方便,就肯定有很多的障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