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那些没撤走的士兵下场有多惨:图4令人绝望

敦刻尔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自公元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1939年是法国当时第三大港,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长8公里的码头,港口航道经过疏浚,大型船只能够自由进出,完善的防波堤和凸式码头可以有效抵御英吉利海峡的狂风大浪。 如果这些港口设施能够充分利用,30万英法联军完全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携带全部装备安全登船,但两个星期以来,该地区一直遭到德军猛烈轰炸,4个船坞全部被毁,8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甚至敦刻尔克大半个市区也在空袭中被夷为平地。 当时港口唯一还可以供船只停泊的只有一条不足1200米长的东堤,而且还是由木桩木板搭起来的,非常简易,宽度最多只能8个人同时并排通行。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一共进行了9天。成功将34万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但在这次撤军行动中,大部分撤走的都是英军,法国只有约9万人成功撤走。 在撤退行动中,留守后方抗击德军进攻的大多是法国军队。那些没来得及撤走的士兵有的是在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那些没撤走的士兵下场有多惨:图4令人绝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敦刻尔克后英国有多虚弱?为抗击纳粹登陆,把爷爷辈都请出来了!

    1940年,曾经称霸欧陆、海洋的两大老牌殖民强国——英法,在面对纳粹德国新式的「”闪电战”的打击下节节败退。虽然通过「”发电机行动”,英方高层成功地将30多万远征军运回本土,保住反攻欧陆的「”火种”,但此时,缺坦克、火炮甚至是机枪的大英帝国,无疑是最虚弱的时刻。与此同时,德国人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实施「”海狮”计划,意图登陆英伦南部,一举瓦解这个仍在负隅顽抗的「”对手”。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一群年过半

  2. 二战中德军是如何绕过马奇诺防线的?直接导致敦刻尔克大撤退

    一战结束后不到十年,德国就有了重新武装的苗头。马奇诺防线耗费巨资,一直到1940年德国发起进攻才停止修建。但是战争中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3. 某大国暗中「 ”相助”,希特勒三缄其口,联军敦刻尔克全身而退

    在德波战争发生后,英法对德国实施了经济封锁,大批商船被扣,德国原料进口下降了一半左右,造成德国原料紧缺,尤其是石油。德军对西线的进攻出动了2800辆装甲车辆,除去装甲侦察车外,坦克大约2200辆。这主要还是德国石油库存仅仅能够确保在西线发动一场大规模陆地进攻,而无法同时进行大规模空中交战的后备能力。

  4. 败仗不丢人!这只部队投降却受到英雄般礼遇,纳粹元帅都自叹不如

    纳粹德国闪击波兰,10月6号,波兰全境沦陷。整个撤退行动,成功救回被困的英法联军共计34万人。"令人敬佩的"败仗"同月28日,比利时军队投降,德军从敦刻尔克东部防线突破,此时防御敦刻尔克的任务,只能由法国第一集团军独自完成。防御战一直持续到6月4日,此时34万英法军队已经撤出了敦刻尔克抵达不列颠岛。虽然战败投降,但是法国第一集团军的勇猛表现,不仅成功挽救了34万名联军士兵,而且还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5. 为何敦刻尔克德军停止进攻,既非准备媾和也不是为了保存实力

    2017年电影敦刻尔克的海报1940年5月24日,即法国战役开始后第15天,德军已经将荷兰军队歼灭并重创了比利时军队。此时,德军装甲部队主力已经抵达英吉利海峡,会同B集团军群将法军18个师、英军10个师和比军12个师的庞大兵力包围于德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德军以第6和第18集团军从东南和东进攻,拥有装甲兵主力的第4集团军和第1装甲军从西和西南进攻,距离敦刻尔克不到40千米。

  6. 历史中的敦刻尔克—英国远征军

    在瑟堡登陆的英军先头部队,他们的士气非常高昂最先抵达法国的,是英国远征军的第1和第2军,它们也是英国陆军的精华。同样,第2军也在10月12日进入了阵地,至于远征军的指挥部则设在了阿拉斯以西约8英里处的阿巴尔克附近——在宣战之后五个星期,英国远征军便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7. 解析二战珍贵老照片,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丢弃了无数的武器装备

    欢迎来到的二战频道,专业的二战老照片讲解在这里等你,为你揭开影像背后的故事,重回那段战火烽烟的时代。这是一张拍摄于1944年6月10日的照片,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几名盟军士兵正在休息,其中两人正在给家人写信,而他们靠着的是一辆谢尔曼坦克。

  8.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那些没撤走的士兵下场有多惨:图4令人绝望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一共进行了9天。成功将34万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但在这次撤军行动中,大部分撤走的都是英军,法国只有约9万人成功撤走。在撤退行动中,留守后方抗击德军进攻的大多是法国军队。那些没来得及撤走的士兵有的是在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

  9. 敦刻尔克大撤退

    并指示戈特,迅速将部队撤到敦刻尔克海港。敌人的勾心斗角使英军与部分法军抢先进入敦刻尔克,在这个港口城市的周围构筑了防御工事,以掩护撤退。英军已经撤走了非战斗人员和后勤人员七千六百多人,三十多万英法军队也在炮弹横飞之中大批涌进了敦刻尔克四周的滩头防御阵地,等待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虽然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所造成的,但英国总算保存了它的有生力量,为它重振旗鼓、保卫英伦三岛打下了基础。

  10. 兰台说史•《敦刻尔克》开游艇救人的大爷是个神人

    名导演诺兰的大作《敦刻尔克》最终上映。影片中,驾驶游艇前往敦刻尔克救人的老绅士道森,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不过,敦刻尔克的行动只是查尔斯·莱托勒传奇一生中的神奇片段之一。他是一个真正的神人。《敦刻尔克》并不是莱托勒的形象在银幕上第一次登场,他的传奇故事早已在著名大片中被精彩刻画过--对,就是《泰坦尼克》。这可以视为人类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海难中,一抹难得的人性光芒。

随机推荐

  1. 袁彬与朱祁镇 怎么评价袁彬

    袁彬袁彬生于近侍之家,父亲为锦衣卫校尉,后继承父亲之职,官至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袁彬与朱祁镇>土木堡之战,数十万大军溃败,朱祁镇身边信臣,非死即逃。袁彬顶着喜宁的压力,对朱祁镇不离不弃,将他照料得无微不至。明英宗十分眷待袁彬,袁彬所请之事无不听从。袁彬娶妻,英宗命外戚孙显宗主婚。>怎么评价袁彬>《明史》:异哉,土木之败也。

  2. 虔诵大悲咒的感应事迹三

    乐居士指导内子诚诵大悲咒七天各一○八遍求大悲水治疗大病,悲广法师指示用大定的功夫来克服大病,净空法师指示以发大愿转移大业力,圆一师指示放下万缘以治万病,普门善友们以朝山、放生的功德为我回向。每天看着母亲在痛苦...,内心非常难过,但又帮不上忙,忽然想起书中尝言大悲咒水非常灵验,于是在佛前虔诚诵念大悲咒求大悲水,约一柱香的时间。

  3. 梦见偷项链

    周公解梦梦见偷项链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偷项链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àpòtiěxiéwúmìchù,déláiquánbùfèigōngfù【解释】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例子】无【相关】百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5. 天经地义造句

    天经地义造句一:对别的狗儿来说,如果食物不留意掉到地上,那就天经地义非他们莫属了,但是小黑不会这样。

  6. 监生妙对明太祖

    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吃午饭时来到一家酒店,与一位监生对坐。朱元璋问监生祖籍何地?朱元璋便出了一个合字对: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这位监生已暗中认出这一前额与下巴都很突出的客人正是当今皇上,于是,他恭敬地回答:>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听罢大喜,钦赐他为太学士,后来他官至编修郎。

  7. 晨所睹見,夜則不現

    一天,阿難尊者欲至舍衛城托缽乞食,遠遠地便看見城門外有許多男子聚集一處,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演奏樂曲,玩得不亦樂乎。當阿難尊者結束托缽,打算出城回去時,卻發現早上還在高歌熱舞的一名男子,竟然已經死去,其它人皆圍繞在他身旁號啕大哭。

  8. 主楼的哭声【校园】

    主楼是学校的办公和教研与一身的大楼。一股风不知道从哪吹来了,沈阳的天气30多度,这样的风我想应该不属于现在这个时节吧?老5,你怎么啦?>“我靠,做了个梦,就是你今天中午说得那个主楼的鬼屋。”这几天沈阳连续的高温,下雨也不错呀!>回来我突然想去主楼看看。>我借了把伞,慢慢地走到了主楼。>慢慢的我听见了哭声和说话声,我知道这声音是从里面传出来的!但是哭声却是很多人发出的好象是哀求也好象是在呼喊着什么?

  9. 梦见毛毛虫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在梦中看到一只毛毛虫,表示你的周围会出现许多猥琐小人,你应谨防他们的谎言和诱惑。梦见...毛毛虫,是生活幸福的预兆。经商的人梦见毛毛虫,预示可能在商业经营中会出现短暂失误,但最后会生意兴隆。学生梦见毛毛虫,提醒你考试的时候要谨慎。梦见被蚂蚁咬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10. 苏元春简介 广西提督苏元春的后代

    苏元春苏元春是清朝末年湘军将领,官至广西提督,曾在中法战争的镇南关之战中帮助冯子材抵御法国军队,后因租借广州湾而备受指责,最终于1908年病逝迪化。苏元春简介苏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字子熙,广西永安人。清末湘军将领。同治二年,由武童投效湘军,随席宝田镇压太平军,累擢为参将。后率部镇压贵州苗民,官至提督。中法战争中,助冯子材御法军。和议成,留镇广西。晚年因治军渐弛被劾夺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