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曾国藩谈教育:做人做到这6点,任何事都不怕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30余年的仕宦生涯里,为国为公,是中国晚清重要的政治家、 ... 家和著名学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清统治者推崇他「 ”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此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一生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其教育思想在《曾国藩家书》中有充分的体现。 那么,这么一位历史名臣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他又是如何具体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请看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历史名臣曾国藩谈教育:做人做到这6点,任何事都不怕! 1,立志 做人当从立志开始。 曾国藩认为,立志坚韧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他不断教导后辈"君子之立志……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之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他认为从小树立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自强不息,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曾国藩告诫子女:人如果能立志,哪怕做圣贤豪杰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有了志向,哪怕是在「 ”旷野之地,热闹之场”,都能精心读书,静心做事。 2,以身作则 曾国藩特别重视教育者本人的榜样作用,认为「 ”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好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曾国藩对于古训「 ”身教重于言教”的理解十分深刻。他从亲身体会出发,以商量的口吻,中肯地向儿子提出一些建议。 比如,曾国藩在咸丰八年(1858年)八月二十日给儿子曾纪泽的信是这样写的:「 ”余生平有三耻:学问歌途皆略涉其涯涘,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做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三耻也。” 3,勤俭节约 曾国藩认为懒惰和骄奢是一个很糟糕的品质,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一旦养成他就会一事无成,整日沉迷其中。人生的路有很长,并非是一路坦途,处处高歌,再成功的人都会有低谷失意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勤俭和节约,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 想想曾国藩,再看看现在。孩子们大都被娇惯坏了,父母长辈事事包办,什么都迁就孩子,明明做错了,还无限包容和讨好孩子,放任孩子养成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的恶习。其实这是对孩子好吗?当孩子某天长大,走入社会,进而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就会记恨父母。最近正热播的影视剧《都挺好》中的老二苏明成不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吗? 4,看淡名利,读书做人 1842年,曾国藩尚为京官,在正月十八他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认为弟弟们只要能够「 ”发愤自立”,即使没有在科考场上得志,但也能成为他的帮手,「 ”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曾国藩甚至举例说老家湘乡有哪些大贤大儒,并无功名,但照样怡然自乐,乡里闻名。既然不以功名为念,那么曾国藩对于弟弟和子孙的期许是什么呢?在1856年(咸丰六年)写给儿子曾纪鸿的信里,他这样说:「 ”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说得很清楚,就是成为「 ”读书明理之君子”。 曾国藩通过自我的一生告诉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才是最重要的,考不考取功名倒在其次。 5,谦虚,不自满 曾国藩说,为人切忌一个「 ”傲”字。 「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中国人历来信奉的做人原则,说到底就是做人不能太傲,曾国藩的家书里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一点,而且都把「 ”傲”作为重点防范对象来告诫子弟。他认为不傲是做人的基础。 在道光二十四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他语重心长地说:「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国藩见过一些颇有才华却不得志者,原因何在?就在于傲慢蒙蔽了他们的眼光,阻碍了他们的进步。曾国藩亲眼看到这些人的傲慢姿态,自己文章「 ”实亦无过人之处”,但却心高气傲,乡试的时候 ... 乡试题目一窍不通,会试的时候 ... 会试题目一窍不通, ... 了同学 ... 考官,一路 ... 下去,因为傲慢,不肯谦虚求学,最后把自己的前途也 ... 没了。 6,德才并重 曾国藩一生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他特别强调德才并重。他曾说:"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才不可偏重。”在他看来,德才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二者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现在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却不关心孩子的品德。其实,这是因小失大。因为道德品行会影响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指引,即便有再好的成绩,将来也未必成才,甚至还会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的事情。所以,曾国藩的德育思想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和学习。 结语——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把孩子当做自己生命的延续,父母在教育上与子女的关系,是引导者,是辅助者,而非是发布施令和决策者。 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必定同样站着一位优秀的父母。莫言说,只有最好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这种言传身教中,润化他们的心灵,树立他们的三观,培育好他们健康的未来。 ---------------------------------------------- 公众号:六弦商道

曾国藩谈教育:做人做到这6点,任何事都不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高斯智断瓶

    高斯不到20岁时,在许多学科上就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高斯对他们这种无聊的挑衅很生气,本不想理他们,可当他看了瓶子后,又觉得这道难题还的确有些意思,于是认真地想着解题的办法来。高斯的确气恼,但他仍克制住,不受围观者嘈杂吵嚷的影响而冷静思考。

  2. 艳诗悟禅 (图文)

    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法演引用这首艳诗,自有其深意。克勤刚巧从外面回来,听到这段公案,满脸疑惑地问道:“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诗意谓悟道如热恋中的情事,只能自证自知,旁人是无法知道个中况味的。悟境言语道断,不立文字,好比少年的风流韵事,如人饮水,只许自知。

  3. 深圳婚礼策划找哪家 新迪文化实力派专家

    深圳市新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各类文艺演出、礼仪庆典、婚庆策划、舞美设计、艺人推广、演出包装、演出物料租赁的综合...公司。是集演出策划、专场晚会、各类庆典、品牌推广、企业宣传于一体的演出机构。

  4. 梦见衬衣 衬衫 内衣

    周公解梦梦见衬衣 衬衫 内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衬衣 衬衫 内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和前女友

    周公解梦梦见和前女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前女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由潘金莲看 *** 在明朝宫廷泛滥的原因

      却说李瓶儿招赘了蒋竹山,约两月光景。初时蒋竹山图妇人喜欢,修合了些戏药,买了些景东人事、美女想思套之类,实指望打动妇人。不想妇人在西门庆手里狂风骤雨经过的,往往干事不称其意,渐生憎恶,反被妇人把淫器之物,都用石砸的稀碎丢掉了。又说:“你本虾鳝,腰里无力,...

  7. 毛评版《三国演义》二十四将都有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道不尽的风流人物,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名将辈出,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就是毛评版三国中二十四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毛评版三国二十四名将这是一首顺口溜,由于毛评版《三国演义》流传最广,因此很多评书也是说的这个版本,我们听到的也最多。三国二十四名将属于

  8. 解梦梦见和家人一起吃饭

    周公解梦解梦梦见和家人一起吃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解梦梦到和家人一起吃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一个故事

    就是在这张课桌上,彬每天给她讲解题目,这样的"约会"成了一种习惯。彬是班上既聪明又帅气的男孩,成绩总是排在前面,而她是一个文静但不漂亮的女孩,可他告诉她说,她很可爱,他就是为了她的这份"可以爱"才那样主动"发扬"学校风尚的。"知道你是个好学生,偶尔迟到没关系的"彬从从容容地笑着。"彬跟着她以防她会不顾一切,甚至急驰的汽车。彬一直努力地让她与他共同进步。

  10.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种选择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种选择当有沖突时,是打还是不打?他常常跟我和哥哥提起一句话:“打还是不打?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你们必须学会选择。”目击者们都很清楚,那是一场混战。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只是打量了父亲一番,然后都默默走向各自的车子。不管如何,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更好地了解了父亲。这是一种选择,只有那些真正强有力的人才会选择不打——父亲正是那样的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