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被崇德太后和桓温立为皇帝,在位2年,病死,终年53岁。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桓温不理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如果太子不值得辅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称帝。郎中王坦之接到这诏书,极力劝谏,并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成碎片。司马昱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简文帝。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司马昱展现完全地执著,而终使桓温妥协。司马昱人才的布局早在其担任首辅已开始。
(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庙号晋太宗,谥号简文帝。被崇德太后和桓温立为皇帝,在位2年,病死,终年53岁。葬于高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蒋山西南方)。> 人物简介> 晋太宗 (320-372年9月12日)字道万,河内温县人,司马绍之弟。生于晋元帝大兴三年,卒于咸安二年,年五十三岁。(历代帝王疑年录作生于大兴四年,卒于咸安二年,年五十二。此从历代名人年谱并参晋书本纪)幼岐嶷,为元帝所爱。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 东晋简文帝 ,初封琅邪王,后封会稽王。桓温于公元371年十一月废司马奕后,于同月己酉日(372年1月6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 司马昱继位后,一切听命于桓温,形同傀儡。公元372年7月,司马昱病危,宣布立子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的桓温入京辅政。桓温不理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如果太子不值得辅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称帝。郎中王坦之接到这诏书,极力劝谏,并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成碎片。司马昱 ... 地说:「天下本是取来之物,卿何必如此着急呢?」王坦之反驳说:「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私自授予他人!」司马昱沉吟良久,无话可答,命令王坦之重新起草遗诏,改成:「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太子要象刘禅对待诸葛亮一样,敬重桓温。」第二天(己末日)(9月12日),司马昱死于建康宫中。司马昱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简文帝。> 基本作为> 司马昱即位为皇帝后,桓温主控朝政,一步步要消灭反对势,首先要对付的就是嚣张的司马昱同父异母哥哥司马晞。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司马昱展现完全地执著,而终使桓温妥协。> 即帝位的司马昱,不到两年就过世?但在这两年间,他一方面应付执政的桓温,另一方面积极地为维持司马家业而布局。引用反对桓温的人士进入权来发挥制衡桓温的。司马昱人才的布局早在其担任首辅已开始。如其所重用的高崧,曾为他起草阻止桓温伐之书信;遭受桓温排挤的范汪,也被其援引出任重要的地方官,作为外援;以及积极为司马昱阻止桓温窃国之欲的王彪之、王蕴与谢安等人。>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