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此后由驻华间谍们提供的一连串大势报告中,最鲜明的就是强调中国的全民...,而不只是官场...,然后强调日本必须先改造中国,才能团结中国对抗西方。甲午战争爆发后,宗方小太郎对其上一年草就的分析报告《中国大势之倾向》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致远战沉(资料图) 本文摘自《绝版甲午》,雪珥 著,文汇出版社,2009.11
“大清全民都 ... ” 1889年4月,荒尾精向日本参谋本部递交了乐善堂间谍们的第一份重要成果:有关中国大势的分析报告--《复命书》。这份报告认为,清国的“上下 ... 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而中日两国“唇齿相保、辅车相依”,在列强虎视眈眈下,清国一旦不保,日本势将进退维谷。因此,“清国之忧即日本之忧也”,日本要先发制人。此后由驻华间谍们提供的一连串大势报告中,最鲜明的就是强调中国的全民 ... ,而不只是官场 ... ,然后强调日本必须先改造中国,才能团结中国对抗西方。 在这方面,分析最为深刻的,是宗方小太郎。甲午战争爆发后,宗方小太郎对其上一年草就的分析报告《中国大势之倾向》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他首先分析中国的年财政收入仅有9074万两银子外加523万石米(作者注:清廷在1893和1894年两年的财政收入均在8300万两左右),以中国之大,这是很不般配的。据他实际调查,民间的实际税赋是此表面岁入额之四倍,而且此类“定额以外之收入,一钱不入国库,均为地方官吏所私有”。他认为,中国历来贿赂之风盛行,地方官肆意刮削民众膏血,逞其私欲。因此雍正帝时始设养廉银,随官位之尊卑于俸给之外另行支给,拟以此杜绝其收敛之弊。但滔滔之势,非区区制法所能禁遏。时至今日,“'养廉'二字实已辜负雍正之深意,官吏舞弊之势日见加剧。” 当时东西方均有不少人看好中国即将崛起,坚信以中国之丰富物产,如能积极变革,则“成为世界最大强国,雄视东西洋,风靡四邻,当非至难之也”。但宗方小太郎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见其形而下未见其形而上者”,观察一个国家也和观察人一样,应当先“洞察其心腹”,然后再“及其形体”。他眼中的中国虽然表面上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但“犹如老屋废厦加以粉饰”,经不起大风地震之灾。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改革者和国务活动家李鸿章就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可算是两人有共同语言。 究其原因,宗方小太郎认为 ... 的基因遗传自明末,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人心 ... 已达极点”,虽然有过康乾年间的短暂改革,但并未坚持下来, ... 将本应建立“至善”人心的精力消耗在了“形而下之事”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历史军事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