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国焘叛党后的悲剧:死后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

  当处于事业巅峰时期的张国焘率10万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将士转战川陕,觑视前来与四方面军会师的 *** 率领的一万多中央红军时,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晚年是这个样子,不会料到自己死后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

  被 *** 遗忘的张国焘辗转至香港

  1948年底,蒋氏政权大势已去, *** 许多高官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把《创进》停刊,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

  张国焘携家眷逃台后,举目无亲,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

  张国焘想继续为 *** 效力,可一年过去了, *** 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 *** 六届中央委员”,但 *** 却似乎将他遗忘了。

  不久,他住地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改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潦倒的张国焘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于迁移台湾的第二个冬天,再次带着全家迁移了。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香港。

  1949年冬,张国焘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子离开台北,来到了香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张国焘已在香港安顿下来。他每天没什么事,便订了几份报纸,专门研究战争的前景问题,有时也就此写点评论寄给小报,赚点零钱花。随着战争的继续,黄金价格一路飞涨。于是他以全部家当5000美金作押,在金融市场上干起了“炒黄金”的生意。

  不出张国焘所料,黄金价格一直持续走高。但是突然黄金一夜之间价格大跌,等张国焘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是跌得惨不忍睹了。

  祸不单行,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一天上街买菜时,不幸跌倒,摔断了臀盘骨,成了跛子,行动很不便。接连的打击,使张国焘处境极为困窘,经济与精神上的压力,令他一下子老了许多。

  在香港,张国焘为了自己的安全,采取了“超然”的政治态度,与国、共两党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专与中间派人士来往。张国焘与同在港的原 *** 桂系要人程思远来往密切,似乎对自己的过去有所省悟。

  1951年,青年党领导人谢澄平与程思远几经交换意见,决定组织一个定期座谈会。不久,原 *** 要人张发奎、顾孟余邀张国焘出任新创办的反蒋刊物《中国之声》的社长,张国焘也发表过反蒋的文章。1952年10月10日,由张发奎、顾孟余积极筹备的“自由民主战斗同盟”正式宣告成立。但好景不长,“战盟”成立不久即发生分裂,张国焘的《中国之声》社长一职也被张发奎派其亲信林伯雅接收。眼看积蓄日渐减少,张国焘夫妇很是焦虑。

  张国焘流露出回大陆的意愿

  当张国焘在生活上处处不如意的时候,新中国在 *** 中央和 *** 的领导下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看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张国焘萌发了回归大陆的念头。

  1953年春的一天,当时正在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新闻工作的金尧如接到一个姓陈的打来的电话。陈先生在香港出版界工作,据说是陈独秀的儿子。

  在双方约见时,陈先生慎重而认真地说:“张国焘伯伯最近几次同我谈起,说他看到中国 *** 解放了祖国大陆,心里也很振奋。他现在闲居在香港,很想回北京去,重新回到党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做一点建设工作。我告诉他,我认识新华社的金先生,他很高兴,要我请教请教你,有没有可能回北京向 *** 主席反映一下他的愿望。”

  金尧如回到分社后,向社长黄作梅如实汇报。黄作梅同意向北京反映。张国焘连夜写了一封信给 *** 。信是开口的,以示转信人也可启看。取出信来一看,抬头写的是“ *** 主席并 *** 书记、周恩来总理”。信写得不长,大意是:在你们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 ***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新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愧疚。经过这两三年的思考,我决心回到党的身边,在你们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事业尽我一点绵薄之力,鞠躬尽瘁……

  两三个星期后, *** 以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名义传下话来:张国焘愿意回来是可以的,中央是欢迎的。但是,他必须首先写一个报告给中央,深刻检讨他在历史上坚持自己的错误路线,提出改过自新的保证,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金尧如当即电约陈先生,如实转告 *** 的话。第二天,陈先生打电话给金尧如说:“张伯伯这几天身体不太好,他说这件事且搁一搁,慢慢再说吧。他要我谢谢你们。”

  穷困潦倒四处乞求救济

  1953年初夏的一天,正在为生计发愁的张国焘,突然遇到了一件让他高兴不已的事。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美国亚洲研究中心找到了他,向他了解有关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情况。美方希望通过了解 *** 党政领导人的过去、性格、爱好、交往,推测出其在党和 *** 中的地位、关系,以至未来的内外政策。张国焘与建国后任领导职务的绝大多数高级干部都有过接触,甚至长期共事,掌握着普通人无法了解的情况。

  虽然张国焘脱离 *** 之后,已经过去了15年,但美国人自有美国人的想法,他们希望通过了解 *** 党政领导人的过去,借以推测出这些人的现在和未来。美国人并未费很多周折便取得了张国焘的配合。

  从1953年7月起,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其驻港负责人,先后20多次拜访张国焘,希望了解 *** 、 *** 、周恩来等 *** 要人的情况。对于美国人的要求,张国焘总是尽己所知以满足他们。这样,张国焘从美国人那里也讨到了一些报酬,使自己经济窘迫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956年 *** 八大召开后,张国焘注意到国内形势宽松了许多,一直寄人篱下感到日子不好过的他,又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 *** 中央转达了自己的请求。不久,中国 *** 来人了,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认错误。他虽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条件,但对方真的提出来时,他又犹豫了。他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

  1958年,中国大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在香港的张国焘再次受到鼓舞,又萌发与中国 *** 建立联系的打算。当年10月,他托人向 *** 表示,愿为中国 *** 做点事,并要求给他以生活补助。此要求作为内部情况简报,以《关于张国焘最近情况简报》的形式呈送 *** 后, *** 在上面批道:“应劝张国焘割断他同美国人的关系。如能做到这点,可考虑给以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但从事情发展的结果看,张国焘没有接受 *** 的建议。

  1961年前后,美国堪萨斯大学派人找到张国焘,希望他能写写回忆录。从此,他积极投入回忆录的写作之中。在花费了4年时间后,终于写成了《我的回忆》共三册,约100万字。在这4年期间,堪萨斯大学每月仅给他2000港币作为研究费用,所得到的却是他用心血写成的著作的英文版权。这样,实际上等到张国焘交稿时,全部费用已经所剩无几。直到香港《明报》月刊取得该书的中文版权后,他才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报酬。

  远走加拿大 曾获蒋经国资助

  1968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波及到了香港。这使张国焘甚为惊慌,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和妻子远走高飞,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加拿大,投奔大儿子海威。

  张国焘、杨子烈来到了加拿大华裔较多的多伦多。张国焘的长子张海威此时正在多伦多教数学,二儿子张湘楚在纽约当医生,三儿子张渝川在多伦多当工程师。张国焘夫妇到达多伦多后,与大儿子一家同住。但到多伦多不久,他和杨子烈发现大儿子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有些困难,便搬出了儿子家,住进免费的养老院。加拿大法律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即可接受 *** 福利救济。这样他们每月领到的养老金足够生活,有时还可到中国餐馆小酌一顿。

  1976年的一天,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杨子烈也已年逾七旬,腿还有残疾,无力照料张国焘。张国焘只得申请住进老人病院。老人病院地处多伦多郊区,因为是官办的慈善机构,所以条件很差。

  中风后张国焘行动不便,说话困难,发音不清楚,耳朵也不怎么管用,每日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室内活动。张国焘清楚,自己的日子已不多了。

  张国焘后来病重,便与杨子烈商量解决贫病交加的办法。杨子烈想起了一个人,便提醒说他当年到武汉向 *** *** 投降时,热情接待他的是萍乡同乡、时任武汉市警察局局长的蔡孟坚。张国焘与蔡孟坚交往多年,颇为投缘。蔡孟坚现在就在美国,杨子烈认为可以请他帮忙。张国焘认为妻子的话有道理,就嘱咐她和蔡孟坚联系。

  蔡孟坚见到杨子烈后,问张国焘认识当今哪位台湾政要。杨子烈说当年在香港时,台湾当局曾派担任“外交部长”的黄少谷赴港访问张国焘。蔡孟坚说:张国焘任 *** 驻莫斯科首席代表时,王明曾将蒋经国打成托派,被判流放。是张国焘向俄共极力交涉,才改为准许蒋经国到列宁格勒军事学院旁听,后又争取蒋经国去工厂做工,使蒋经国免去了流放之苦。在重庆时,蒋经国曾与蔡孟坚一道探望过张国焘,二人无话不谈。张国焘对蒋经国有旧恩,此时应当求助于他。杨子烈表示同意。

  蔡孟坚遂致电台湾的黄少谷,告知张国焘在加拿大的窘境,说张国焘若病死、饿死在加拿大,则对张国焘本人及台湾均为一大讽刺。蔡孟坚请黄少谷将此情转告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蒋经国。蒋经国闻讯后想起张国焘的旧恩,唏嘘不已,请蔡孟坚捎钱给张国焘。不久,黄少谷的女婿、台湾驻纽约“总领事”夏功权便告知蔡孟坚,请他把蒋经国的1万美金支票转交给张国焘作医药费。蔡孟坚立即飞赴加拿大,将支票交与杨子烈。

  贫病交加冻死在异国他乡

  1979年11月26日,是张国焘的82岁生日。三个儿子将他从老人病院接到大儿子张海威的家中,天伦之乐使张国焘的心情好转起来,不愿再回到严寒难忍的老人病院。但不回老人病院又能去哪里?三个儿子都是勉强度日,再养活张国焘就更拮据,张国焘只能再回到他不愿去住的老人病院,当张国焘离开家时,杨子烈为他准备了几床毛毯,以抵挡严寒的侵袭。

  1979年冬天的加拿大异常寒冷,大雪连绵不断。12月2日夜,病床上的张国焘翻身时把被子与毛毯弄到了地上,数次按铃叫护士却无反应。3日凌晨5时,张国焘已处于弥留之际。当亲人赶到老人病院时,张国焘已去世多时。

  当处于事业巅峰时期的张国焘率10万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将士转战川陕,觑视前来与四方面军会师的 *** 率领的一万多中央红军时,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晚年是这个样子,不会料到自己死后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张国焘三个儿子都有家小,无力分摊全部丧葬费,杨子烈只有告知蔡孟坚。蔡孟坚通过黄少谷转告了蒋经国。几天后, *** 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蔡孟坚3500美元,用于处理张国焘的后事。1979年12月5日,张国焘被安葬在多伦多的一个公墓中。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作者王学亮

张国焘叛党后的悲剧:死后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蒋氏父子在溪口的最后日子:拜佛抽到的都是「 ”下下签”

    历史行进至1948年末,蒋介石赖以支撑其内战独裁政策的几百万军队遭到人民...摧枯拉朽般的打击;经济改革失败,通货膨胀,国民经济濒于全面崩溃,民怨鼎沸;...政权内部的派系争斗骤然加剧,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频向蒋氏发出下野出国的「”劝告”;美国白宫亦感觉蒋不可救药,催促换马,让李宗仁取而代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慎密考虑引退问题,盖以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之下,必须放得下,提得起”。194

  2. 蒋经国日记将于2020年2月开放

    蒋经国日记将于2020年2月开放阅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将公开现存于胡佛档案馆的蒋经国私人日记。目前胡佛档案馆处于闭馆状态,预计2020年2月间重新对外开放,届时欢迎各界人士前来阅读日记。据林孝庭先生介绍,胡佛档案馆所藏蒋经国日记,始于1937年5月他从苏联返回中国,止于1979年12月底,其中1948年日记佚失,1937-1940年以及1945-1949年日记为誊抄本,其余为蒋经国亲笔原件。

  3. 许世友起初最服张国焘,和毛主席深谈后说主席真有水平比老张强

    1922年,许世友回到阔别八年的家,生活的艰辛比八年前愈加沉重,母亲病倒在床,妹妹也患有重疾,全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1924年秋,许世友又去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当兵,并担任排长。1926年8月,已是连长的许世友接受革命思想,当年9月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红四方面军成立后,许世友任红四军第12师34团团长。1933年7月,许世友任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后任红四军副军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

  4. 蒋经国去世之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为何身边竟没有一个亲友?

    1950年代后期的全家福。

  5. 首任兰州市长蔡孟坚,主政期间兴城市建设引发的趣闻

    首任兰州市长蔡孟坚,主政期间兴城市建设引发的趣闻兰州正式建市是在1941年7月,时至今日,已经快八十年了。他在兰州任职期间,抓防空,抓绿化,抓城建,抓文明,留下了不少故事。这是首任兰州市长蔡孟坚在重庆的寓所。原来蔡孟坚就任兰州首任市长后,不顾日寇飞机的轰炸,大力整顿兰州的陈规陋习。当初,蔡孟坚能被时任甘肃省...主席谷正伦选为首任兰州市长,也是看中了他的执政能力。抗战爆发后,兰州成为日寇飞机重点轰炸的城市。

  6. 从血战湘江的绝命后卫师,到西路军喋血高台全军覆灭,他们是英雄

    ...路上,一位女红军即将分娩,但是远处已经传来追兵的枪炮声。

  7. 张国焘川北苏区"肃反"纪实:女战士因长相漂亮被处死

    张国焘和...的合影(资料图)【劝降信成了「”通敌”铁证】1932年1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后连战连捷,队伍迅速壮大,根据地不断扩大巩固。正当红军羽翼丰满之际,张国焘在川北开展了一场较之鄂豫皖更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张国焘固然曾以「”肃反”为名剪除异己,但那时严峻的现实是,在川陕苏区确有一些反革命分子猖狂活动。反动豪绅组织的「”盖天党”、「”白扇会”更是利用封建迷信,公然进行武装反革命活动。比如

  8. 南昌起义前,前委与张国焘的斗争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领导人民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南昌起义前夕,张国焘奉...中央之命,到南昌向前委传达共产国际和...中央指示。张国焘到后,主张一定要得到张发奎同意后方能举行起义。前委成员一致反对这个主张,坚持起义如期举行。

  9. 她很漂亮,逃难他乡结识民国公子,婚姻不幸红颜薄命结局令人嘘唏

    自古红颜多薄命,不是缪论,纵观古今多少知名的风流美女总是命运多舛。周幽王烽火戏褒姒,结果使幽王失信于民,丢了江山,后来被送上断头台。

  10. 1965国共密谈: 蒋介石同意携旧部回大陆, 蒋经国任 ...

    经过几次讨论,很快达成六项共识,其主要内容为:一、蒋介石携旧部回到大陆,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仍任...总裁。此师长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其资格应为陆军中将,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然而,1966年发生事件,这一风浪也波及中国台湾省,蒋介石对国共重开谈判产生了疑虑,从而改变了主意,国共两党重开谈判之事又一次搁浅了。

随机推荐

  1. 貂蝉的真实身份:吕布的随军“慰安妇”?

       据《三国演义》记载,吕布共有两位妻子,即正妻严氏,次妻曹豹之女曹氏。而使其为之神魂颠倒的美女貂蝉却是没有过多的记载,也没有说明貂蝉是否就是吕布的妻子。但在史料中却有着这样的记载,吕布有一个不知名的随军妻子,不知道此人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貂蝉呢?  中国&l...

  2. 梦见不可能的事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境是生活的缩影,有时会给人提示一些事情的预兆。梦见动物在天上飞,或是火车在海上开等不合情理的事情,经常暗示奇异的创造力。另外,梦中不可能的景象还可能提示你,你的策略或是眼前的计划是行不通的,提醒你及早改变策略,以免受损失。梦到幻觉,或是超自然的景象,则表示你的大脑处于极度兴奋中。梦见念咒语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3. 带有杀字的成语

    包含有“杀”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嗜杀成性——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以杀止杀——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4. 章学诚天资低下

    历史上有过许多天资不高而成绩卓著的名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章学诚就是其中之一。章学诚这样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却是一个天资甚低的人,尤其是他的记忆力极差。据说,章学诚少年时一天最多只能诵读二三百字的书,连文言虚字的用法都记不住。章学诚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屡试不第,一直到40岁时才中举人。>然而,章学诚不顾旁人的议论讥笑,毅然向天资挑战,抱定了做一个杰出史学家的志向。

  5. 从忍耐中寻求突破

    从忍耐中寻求突破一年的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滴水被仪山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仪山的吼声。很多人都难以忍受仪山的冷峻,可是滴水说:“人间有三种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师门的影响来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家师的慈悲,步步追随;上等僧在师父的键锤下日益强壮,终于找到自己的天空。”

  6. 芈月传芈月为什么叫芈八子?宣太后芈八子是谁

    芈月传芈月为什么叫芈八子?宣太后芈八子是谁  首先,万众瞩目的《芈月传》剧名怎么读,估计就会难倒大半观众。其实“芈”读(m),意思是羊叫。据楚文化专家介绍,芈是楚国族母系的姓,男性为氏叫熊,始祖是季连。楚和夔、越、蛮芈等国公族均属于这个姓。《史记·楚世家》中记载:“吴回...

  7. 梦见铁链梦到铁链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铁链好不好

    梦见带上铁链,会扬名天下。梦见手脚被铁链锁上,预示著会得到意外之财。梦见铁链,预兆待考者学业成绩还好。梦见华盖梦到华盖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华盖好不好原版周公解梦梦天垂铁链。《梦林玄解》梦见铁链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刚刚睡着,梦见大粗铁链啪的一下断了,就惊醒了,有什么寓意没有?

  8. 拓跋焘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 太子、戮功臣

    对拓跋焘一个和汉武帝一样的悲情皇帝,晚年...太子、戮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新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过期不送,一经查实,沙门身死,主人门诛,以加强政治控制。在446年下诏灭佛更是使佛教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也萧何败萧何,最终崔浩也死在了拓跋焘的一怒之下。>晚年的拓跋焘沉迷于...戮,不过...完人却总是后悔。

  9. 【练就】的意思是什么?【练就】是什么意思?

    ●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二》:「只是练就一笔好字,村里有什么文书上的事,都是求他。」●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六章:「这支军队,在井冈山以来的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练就了一种罕见的行军力。」★「练就」在《汉语大词典》第13451页第9卷934参见:练就练就是什么意思练就liànjiù练成。

  10. 覆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覆”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覆舟之戒——推翻船的教训。覆亡无日——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覆水难收——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覆盆之冤——翻过来放的盆子,阳光照不到里面。覆地翻天——指发生极大的事。覆车之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覆车之轨——轨:车辙。覆盂之安——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亦作“覆盆之冤”。覆军杀将——覆:消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