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十六计,“走“究竟是不是上计呢?

原标题:三十六计,“走“究竟是不是上计呢?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是一句很多人都知道的俗语。说起「三十六计」很多人都将它和《孙子兵法》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中所写。那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三十六计中,走究竟是不是上计呢?其他三十五计又是什么呢?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该书一共有十三篇,分别是始计篇、作战篇、 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吴国的将军孙武,而《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作者不详。显然「三十六计」并非《孙子兵法》中所写,亦非孙武所作。「三十六计」这个词是先于这本书出现的,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思是败局已定,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这句话一直被后人沿用,到了宋朝,惠洪的《冷斋夜话》中将其变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至明末清初,引用这句话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以准确考证。如

今人们所见的《三十六计》,最先是1941年在甘肃邠州(今陕西邠县)一个书摊上发现的,题下注称「秘本兵法」,原本系抄本,无时代,无撰者,以往公私藏书目录均未见著录。同年,由成都瑞琴楼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此后开始流行。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三十六计依次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 ... 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 ... 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原书按计策名称排列,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则是劣势所用之计。

此书认为战争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战局变化多端,不易捉摸,但只要潜心研究,运用各种诡诈之术,就有机会转败为胜。

三十六计,“走“究竟是不是上计呢?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2. 「孙子兵法」,是孙膑写的还是孙武写的?

    相信作为国人都听说过,甚至外国人也在研究,那么这本著作到底是谁写的呢?他有一个弟子名为孙膑。相信这个名字大家也不陌生,田忌赛马就是出自于孙膑的谋略。孙膑是...兵法的大成者,他曾指出政治和经济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基础。他主要注重侧重点是...谋略,代表作。同样是兵法,就比较侧重于行军打仗。孙膑其实是孙子的后代,而并非的作者。孙子名为孙武,春秋时期的兵法...家,三十六计就是出自于他极一生所学和自己后期的感悟所著。

  3. 兵圣孙武和伍子胥帮助吴王有哪些措施和哪些战争?

    在孙武和伍子胥入吴以前,吴国的军队主要就是单刀撞阵,散发而攻,就跟菜刀哥差不多的战术水平,在沼泽水网倒是能打打,但是硬碰硬就是送菜。孙武和伍子胥把新的步兵方阵战术和战车战术引入了江南,从而使得吴越军队不光能和楚国争锋,还能北上与诸侯会盟,先后成就霸业。之后两人又一起参加了楚国和吴国在淮河流域和大别山地区的拉锯战,伍子胥还参加了和越国的一系列战争,以及早期北上会盟战争。

  4. 孙武为什么在先秦史书中籍籍无名?

    孙子兵法孙武虽然被誉为「”兵圣”,千古流芳;其所著的《孙子兵法》更是被推为兵家圣书,誉满全球,可是关于他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过,原因并不复杂——孙武生平事迹的文字记录,最早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当中,而在更早的、先秦时代的史书,诸如《左传》、《战国策》等,却只字未提。此外,《史记》中关于孙武参与吴王阖闾伐楚之战的记载,与《左传·定公·定公四年》中的记载相冲突,按照《

  5. 阖闾、伍子胥、孙武的超级组合,竟然被秦军轻松击败,原因何在?

    阖闾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率领吴军,联合唐、蔡两个诸侯国的军队,一起伐楚,从淮水流域一路向前,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楚国行将灭亡。随后,楚国忠臣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哀公,决定出兵助楚复国,与吴军在楚国决战。吴人获射于柏举,其子帅奔徒以从子西,败吴师于军祥。吴师败楚师于雍澨,秦师又败吴师。

  6.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裴松之最看不上贾诩,说得还真有道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在连年不断的纷战之中,曹操能由弱到强,最后称王,这与身边的谋士是分不开的。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鼎足三雄之中,曹操身边的谋士最多,著名的有荀彧、荀攸、贾诩、戏志才、郭嘉、程昱、刘晔、蒋济、钟繇、华歆、王朗、董昭等。戏志才死得比较早,献过什么计不知道,《三国演义》里没出现,只在《三国志》中有一句记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三国人物偶有品评。

  7. 这么实用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如何才能学会并用上?

    既然吴王阖闾看了兵书之后大为欣赏,就说明《孙子兵法》十三篇一定是一部实操性非常强的兵书。为什么大多数《孙子兵法》的解读都沦为了文字解,只逐字逐句的解读,再加入一些战例(故事)呢?首先想说明的是,以我研读、应用《孙子兵法》十几年的感受看,它绝不是原则、原理,而是一部绝对实战的兵书。

  8. 中国2500年前写的一本书,竟然影响了全世界,至今影响力还在

    中国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是奇迹,诞生了不知道多少足以影响世界进程的人物,有被联合国认为是古代思想家之首的孔子,有曾经将中华文明影响传至世界各地的唐太宗,有在...谋略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孙武等等。如今,这本兵书可谓是风靡全球,曾经在全球掀起了一阵风暴,让世界的人们都惊叹于中国人民的智慧。一个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在大唐住了足足17年的人。

  9. 曹操的职场成功之道:看他凭什么成为三国争霸的NO.1?

    东汉末年,「”山雨欲来风满楼”。皇权、外戚、宦官、军阀、农民起义军等各种政治力量风起云涌,百姓民不聊生。疾风知劲草,乱世出英雄。在这样一个风雨漂摇、弱肉强食的时代,各路英豪粉墨登场,各领...若干年。曹操作为当时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出现在了中国历史舞台上。曹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诋毁他的人,说他是乱世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奸相、国贼,在京剧脸谱中,曹操历来都是花脸的奸臣形象;而赞颂他的人

  10. 读懂《孙子兵法》,你的人生将会无往不利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提到兵家著作,无人不知《孙子兵法》。虽历经数千年,《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如珍宝般给世人带来深刻的影响,帮助人们解决各种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今天小编带你读懂《孙子兵法》中的八个"知识点",帮助你在人生路上无往不利。以上部分图文整理自《图说孙子兵法》,孙武著,唐中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下图,立即购买图说孙子兵法¥60.00购买知己知彼,让你的人生无往不利

随机推荐

  1. 隔靴爬痒是什么意思?

    【拼音】géxuēpáyǎng【解释】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同“隔靴搔痒”。【出处】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例子】无【相关】百度“隔靴爬痒”

  2. 考后反思

    参考反思二:小考后的反思600字这天,语文第二单元的测试卷发下来了。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联。参考反思四:月考后反思350字这次月考,考得很糟糕。参考反思五:考后反思500字考试后反思虽然我的领悟成绩不怎样样,但是我知道父母、老师对我还有着很大的期望。

  3. 岳钟琪到底是何许人也 为何会这么多人找他造反呢

    >可让岳钟琪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担任要职后,却屡屡有人以各种方式劝他造反,这可让他猝不及防。岳钟琪是第一个被任命为封疆大吏的...,因此朝中的满人大臣对他妒忌有加,诬陷他的奏疏,更是在雍正的案前堆积如山。>雍正曾告诉岳钟琪此事,岳钟琪也知道朝中大臣多视他为眼中钉。>岳钟琪能调动三省兵力,这在...官员中算是唯一一个有实力与朝廷对抗的人,所以曾静才会找到他,劝说他反清复明。

  4. 又送一碗来

    婆媳两人把黄米饭煮好了,准备等家人都到齐了再吃。当婆婆去邻家借盆时,媳妇急忙盛了一碗,端到院外草堆后去吃。一会儿,婆婆回来,见媳妇不在,也急忙盛了一碗,左瞧有瞅,感到只有草堆后才能吃得安稳,也急忙跑去,不想媳妇已在那里,那碗黄米饭已经快吃完了。婆婆脸一红,急中生智,连忙将饭碗递过去,说:“我估摸你吃一碗不够,又送一碗来”。

  5. 为什么亚伯拉罕·林肯在墨西哥受到尊敬

    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霍根提出了大胆的主张。他说,亚伯拉罕·林肯在很大程度上要为美国世世代代以一个基本上友好的南方国家而受到祝福负责,尽管美国在19世纪40年代吞并并并征服了从德克萨斯到加利福尼亚的墨西哥领土,以及两国长期的边境和...紧张关系。霍根说:“林肯在墨西哥受到尊敬。作为证据,他指出在墨西哥四大城市林肯的纪念雕像。蒂华纳的这座教堂高耸于该市的大林荫大道帕塞奥·德·洛斯·赫罗斯(Paseode

  6. 梦见镯子裂了

    周公解梦梦见镯子裂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镯子裂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元明宗皇帝和世瓎

    元明宗和世瓎(音“la,辣”)(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是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三位大汗,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1329年2月27日—1329年8月30日在位,在位6个月。元明宗和世瓎根据《元史》,天历二年正月丙戌(儒略历1329年2月27日),和世琜在漠北草原的和宁之北即位,继续使用年号“天历”,是为元明宗。1329年4月3日,元文宗图帖睦尔派人将皇帝宝玺献给明宗

  8. 赵王杨杲深得隋炀帝的宠爱,但在赵王杨杲十二岁时,竟被他所 ... ?

    元德太子杨昭和齐王杨暕是隋炀帝与萧皇后所生的儿子,赵王杨杲是隋炀帝与萧贵嫔所生的孩子。隋炀帝登基后,封杨暕为齐王,随后加封杨暕为开府仪同三司等。一次,杨暕得知乐平公主门下有一貌美女子柳氏,明知乐平公主想把柳氏送给隋炀帝,但杨暕依旧据为己有。隋炀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杨暕再三触怒了隋炀帝,于是,隋炀帝派人查寻杨暕的过错之处。>>赵王杨杲深得隋炀帝的宠爱,但在赵王杨杲十二岁时,被宇文化及所...。

  9. 摄影师死后,遗孀将这组照片公布,才大白于世界的乌克兰大屠 ...

    没有这组照片,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的1场大屠...,这是德国人在二战中,对乌克兰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残忍程度不亚于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国首都南京犯下的罪恶。1941年7月7日,突然向苏联发起猛攻的德国人,突进了苏联在欧洲最重要的门户乌克兰,虽然百万级的苏军殊死抵抗,但无奈德国人在战术上技高一筹,最终在9月20日,德国攻入了基辅城,随后约65万苏军被俘。虽然德国人占领了基辅,打掉了苏联人成规模的

  10. 五卅惨案后张学良的上海之行

    可以说,五卅惨案的最终解决,张学良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帅张学良首次到东南巨埠的大上海,是在“五卅”惨案发生之后。拿他的话来说,此次上海之行,旨在保卫华人生命财产。“五卅”惨案引起了在北京的张学良的严重关注,看着报章的有关报道,愤不能寝,拍案而起,于6月4日发出了《致上海五卅爱国学生电》:报载上海学生因援助失业工人,为英租界巡捕开枪击出,死伤多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