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妙善公主,观世音菩萨出生出家成道

1 公主降生 公元前610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夫人宝德娘娘诞下三公主。受孕时,宝德娘娘梦吞明月;及诞育,大地六种震动,异香满宫,光照擂鼓台满山遍野,山石树木一片光明。三公主降生后,不洗而净,梵相端严,五色祥云覆盖其上,白色神光自天而降,其光遮蔽日月,祥鸟群至,天乐阵阵,异香弥漫。时楚国人皆曰:“我国殆有圣人出乎!” 同年楚庄王在擂鼓台(今天平顶山市大龙山主峰)首战告捷,又乘胜北进连战连胜,击溃晋军,终取得胜利。 楚庄王因三公主出生时天降祥瑞,且长相端庄、娟秀美丽、自带清香,易于寻常婴儿,给三公主取名曰“妙善”。 2 花园清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妙善公主年满十六,端庄秀丽又天生聪慧过人,甚得父母喜爱。楚庄王想为妙善公主招一驸马继承王位。妙善公主不从,决意持斋修行。楚打消庄王大怒,罚妙善公主入后花园挑水浇花扫地,断其饮食供应,让妙善公主断除修行念头。饥饿和劳役并未改变妙善公主修行决心,以花叶为食,后花园就是她清净修行的道场。 3 妙善出家 楚庄王无奈,只好假意送妙善公主到白雀寺出家。当时白雀寺的住持惠真。楚庄王暗地指示惠真要设法难为妙善公主,促其回心转意。未曾料及,妙善公主在白雀寺苦修后,道心更坚。楚庄王振怒,火烧白雀寺,逼妙善公主出寺还俗。惠真让全寺僧人掩护妙善公主及其仆人从水道沟中逃出,并告知公主西南不远的火珠山是其修行证道之地。白雀寺和全寺五百多僧人化为灰烬。 4 舍身救父 妙善一行来到古木掩映下的火珠山上继续修行。三年后,其父楚庄王突患怪病,百药无效,病入膏肓。国师说,大王的病须尚未婚配的亲生骨肉的手眼作药引才可治愈。想起三年前葬身火海的妙善,楚庄王夫妇悔不当初。 正在这时,宫门卫兵报告,说有一道仙携一道童声言道行高深,自己的手眼与大王亲身骨肉等同,也能治好大王的病。大王喜出望外,急忙相请。卫兵回来时,道人已将双目抠出,又自断左手扬长而去,早已不见了踪影。宝德娘娘接过手眼,一眼看到左手心的胎记,骤然恸哭起来。这是妙善公主的左手!妙善没有被烧死,还活在这个世间,还是妙善最孝,不忌恨父母火烧白雀寺,还舍身救父! 楚庄王得知真相后,夫妇二人抱持大哭,哀恸天地。庄王曰:“朕之无道,乃令我女手眼不全,受兹痛楚,愿天地神灵,令吾儿枯眼重生,断臂复完。”王发愿已,天地震动,光明照耀,祥云周复,天鼓发响,宫廷一片光明……庄王顿感身体轻松,疾病痊无。猛然想到可怜的女儿,忙令快马追去。卫兵顺血迹追至火珠山的密林中不见了踪影…… 5 孝感天地 再说妙善舍手眼救父后回到火珠山上,因大孝而感动了天地。但见燃灯古佛含笑在天空,妙善也自觉功德已圆满,三天后即农历九月十九日将要成道。于是便告知山下的百姓。楚庄王得到消息后,携百官和御林军数千人同闻讯赶来的数万百姓早早地来到火珠山上。 只见妙善早已端坐在事先垒好的石台之上,仆女立在两旁。野兽不知什么时候已停止了吼叫,猿猴也早已不再啼鸣,百鸟也不知什么时间鸦雀无声了。楚庄王夫妇及其数千随从和数万慕名来的百姓,男女老幼互相搀扶着静静地立在山前,翘首注视着眼前这位慈悲善良,仁爱至孝又能给天下苍生带来福祉的传奇公主。他们多多少少地听说过佛法,但从没有听说过什么是证道,根本不清楚也想像不出来修佛证道后对自己和对天下百姓有什么好处。他们很多人是怀着好奇的心理想亲眼看看这些。 一向以端庄秀丽著称的美丽公主,明亮有神且善解人意的一双大眼睛不见了,空空荡荡的眼眶里不停地渗出两行鲜血。纤纤洁白的一双玉手少了左边一只,左手关节处还不停地往外溢出鲜红的血滴,染红了妙善公主的衣服。可妙善一动不动地安祥盘膝端坐在那里,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没有丝毫的痛苦。 6 观音成道 接近午时,奇妙的天乐由远而近,无数的天神在云端里也现出真身,他们都合掌立于彩云之上。无数佛菩萨身带七彩的光环也乘祥云前来赞叹,五彩缤纷的花瓣自天空而降,落到大地则消失不见。无数的吉祥鸟成群而来。一只凤凰带着五颜六色的光辉自西天而来,口中衔一羊脂般的宝瓶,瓶中插着一枝翠绿的杨柳。飞临妙善头顶时宝瓶缓缓落下。凤凰在空中盘旋着,鸣叫着和雅的音声。 在宝瓶落下的瞬间,妙善轰然从其头顶跃出,手眼自全。霎时异香阵阵,笼罩了满山遍野。群众沸腾了,纷纷向妙善自动跪下,学着天神的样子双手合十。 只见妙善头顶放着七彩的光环,左手持宝瓶,两旁站着仆人,立在虚空之中。妙善拔出碧绿的柳枝,蘸着宝瓶中的甘露洒向万民。人群中不知谁说了声“观世音菩萨!”。霎时“观世音菩萨!”的呼声在人群中传开了,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覆盖了群山,震动了天地! 甘露洒处,久治不愈的疾病痊愈了。盲人看见光明,聋人听到了天乐,人心从来也没有过这样安祥,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和谐。 人们一下子觉得返璞归真了,什么争斗、不平,名利、地位、仇恨、忌妒,好像都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人性一下子变得这么友善。 受妙善成道的影响,大皇姑妙颜,二皇姑妙音也陆续在古城北不远的山上出家修行,也都先后不久证道修成了正果。 她们的真身,在她们各自的修行地建塔供奉。她们生前的衣冠葬在父母居住的古城旁边,尽着孝道,日夜守护着生她们养她们的父母。 妙善成道后,因数月山上的异香不散,当时当地的百姓已有人习惯上称该山为“香山”了。 7 流传千古 妙善公主以柔弱的女儿身投生到群雄逐鹿的春秋霸王之家,以仁德感化父亲,以割舍金枝玉叶之躯来感召父亲及百姓人性的回归:放弃攻战 ... 戮,以仁德治理国家。妙善再次向世人宣扬这个千古颠覆不破的真理:以仁治国者天下久,以武称霸者一时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妙善公主,观世音菩萨出生出家成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老公好玩好色,老婆却帮助他成为了春秋霸主

    中国有「”一鸣惊人”、「”饮马黄河”、「”止戈为武”、「”问鼎中原”等成语,其来源都与楚庄王有关,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樊姬是楚庄王的正妃。楚国称霸之前,楚庄王喜好打猎。樊姬深知,作为一国之君沉迷打猎,就会玩物丧志而荒于国事。她多次劝阻,但楚庄王始终不听。于是樊姬就不再吃禽兽肉,她的意志和行动最终感化了楚庄王,楚庄王从此不再惦记打猎之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国家政事上

  3. 楚庄王如何在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奋发图强,有哪些故事

    楚庄王说,是什么谜语啊,你说来听听。而楚庄王在这个时候装作害怕,撤退兵力,暗地里是让这些人在四周埋伏好,然后把对方引过来,然后把对方一网打尽。在混乱的过程中,楚庄王更是用弓箭,把令尹脑门给射了一箭,他从马上掉了下来,突然的逃跑了,而手下的这些人也就出现了混乱。在这个时候楚庄王下了命令,让所有的军队快速的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让那些晋国人能够逃回去。

  4. 楚庄王在内政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楚国有能力可以再次北上

    楚庄王没有得到过周天子的认同,也没有召开会盟集结众诸侯国,但却为陈国讨伐夏征舒,灭陈又复陈,对郑、宋两国国君施以仁义。也就是说,楚庄王行霸主之事,他的霸主地位理应被认可。楚庄王在位期间,他在楚国内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东周列国·春秋篇》楚庄王剧照首先,楚庄王灭权臣,加强了中央集权。楚庄王假神箭之名,使楚军士气大增,最后平定了这场内乱。

  5. 从官僚体制的纬度,谈谈它对楚国兴衰所产生的正负能量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战国策·楚策一》上面这段内容是战国时期楚宣王熊良夫与大臣江乙的一段对话,所谓「”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足以显示当时楚国雄厚的实力。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家底如此殷实的楚国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呢?要弄清这其中的缘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从官僚体制的维度来谈谈它在楚国兴衰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楚

  6. 中国消失的宝物中,没有哪个能跟它相媲美,若能被发现定轰动世界

    「”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众所周知,玉玺在古代是王权的绝对象征,自秦始皇用举世珍宝和氏璧制成玉玺之后,其后诸多朝代都有专属玉玺,以代表帝王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但是,这都是在秦朝之后,那么,秦朝之前呢?答案就是「”鼎”。也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更是古代中国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鼎”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秦朝

  7. 赵敏的历史原型,出身元朝贵族,是朱元璋儿媳,却被迫殉葬

    在小说中,赵敏是蒙古的郡主,父亲的元朝的汝阳王,名叫察罕特穆尔,执掌天下兵马大权,也负责镇压各地的起义军。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位汝阳王,他叫察罕帖木儿,而察罕帖木儿还有一个儿子叫扩廓帖木儿,这位扩廓帖木儿的汉名正是王保保,而王保保有个妹妹,叫观音奴。

  8. 为何 ... 娶杨氏却不要28岁的郑观音?网友:「 ”我太难了”!

    说起...,除了其「”千古一帝”的美称,总会让人不经意联想到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后...对弟媳以及嫂子的安置方式,更是让很多人产生兴趣与疑惑。那么,...为什么最终将弟媳杨氏纳入后宫,而嫂子郑观音却搁置不管呢?难道真的如有人所说是因为郑观音年老了?非也,郑观音当时27岁,比...还小。那究竟什么原因产生这截然不同的待遇呢?接下来我将为你仔细研究分析一番。一、...为何纳入弟媳杨氏首先我们先回顾

  9. 木造像,中国历史上最直抵人心的艺术

    汉传造像文化,从汉代开始,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古拙而有斑驳感,能够直抵人心。自宋以来,从宫廷到民间,木造像十分盛行。明永乐木胎髹漆阿弥陀佛明木胎髹漆赵公明武财神京工京工造像代表的是宫廷风格,既有汉传造像的风韵,又包含汉藏结合的特征。纯汉传造像风格使整尊佛像营造出的气质,与汉藏风格结合的佛像截然不同。

  10. 从成语「 ”楚才晋用”看楚国人才的流失,楚国人才为何纷纷奔向晋国

    而伴随着晋楚争霸的还有另一个可能会被忽视的现象,即楚才晋用。春秋时期,楚国人才流失是很严重的,如果单纯的只是人才跑到别的诸侯国去定居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楚国的人才往往到了别的诸侯国就会反过来对抗楚国,这给楚国带来了不少的祸患,楚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外逃人才就是巫臣和伍子胥。

随机推荐

  1.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为什么不叫隋太祖呢?

    >其乃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老爸杨忠,其虽然没有当过皇帝!但杨坚在称帝之后,本着孝道将其追谥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即隋太祖,所以隋太祖是不能叫的。>而杨坚的庙号是高祖,所以你可以叫他隋高祖!>>至于为什么历史上一般称他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所以一般开国皇帝就称是祖,后面的就是宗。>再者清朝的皇帝最喜好这等名号,他们的谥号都是二十几个字往上涨的,称祖也是不足为奇了。

  2. 一招擊敗金兀朮的“南宋之一槍”高寵究竟有多厲害

    高寵並不是歷史上的人物,而是小說《說岳全傳》中虛構的人物,南宋抗金將領,此人武藝高強,力大無窮。是岳飛手下之一猛將。被稱爲南宋之一槍,宋初開平王高懷德之後,其槍法來自家傳,先祖爲五代十國之一名槍高思繼。使一杆碗口粗的"鏨金虎頭槍"。(“碗”通假字,既腕口)。在小說中關於高寵的出場描寫的並不多,高寵曾有幾場著名的戰役使大家永不能忘。1、高寵劫牛皋糧。因知宋高宗牛頭山被困,特奉母親之命,前去保駕。路上

  3. 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里,屈原投江的故事(位于湖南汨罗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屈原就投入今湖南汨罗江以身殉国。他一心为国为民,却因遭贵族排挤诽谤,两次被流放,在楚国郢都被攻破之后,他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至于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里,他投的江是现今位于湖南的汨罗江)。屈原在五月初五的时候,因为极度的苦闷和绝望,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4. 姿意妄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īyìwàngwéi【解释】任意胡作非为,常指极端地固执己见和偏爱自己的习惯,常含有一种几乎难以抑制的反复无常的意味。【出处】...《陕甘宁边区...、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察其原因,不外有少数顽固分子,不顾民族国家利益,姿意妄为。”【例子】无【相关】百度“姿意妄为”

  5. 循次而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úncìérjìn【解释】循:依照,顺着。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亦作“循次渐进”、“循序渐进”。【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循次而进”

  6. 【历叶】的意思是什么?【历叶】是什么意思?

    ●《南齐书陈显达传》:「徐司空历叶忠荣,清简流世。」★「历叶」在《汉语大词典》第6819页第5卷364参见:历叶历叶是什么意思历叶lìyè历代,以往各代。

  7.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還有下一句,說透了人性

    中國人總是喜歡把古人的話奉爲金科玉律,我們古代的很多名言就是這麼一代代流傳下來的,並且至今還有人深信不疑,其實,古代的很多名言傳到現代,都或多或少被斷章取義,曲解了本來的意思,比如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以德報怨”,很多人就以爲這話的意思是別人對你不好,你要對別人更好,以此來感化別人。這其實是後人理解錯了,因爲都忽視了下一句,其實孔子的原話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意思就是,你對對你不好的人更好,那又

  8. 唯美的爱情语录_爱情唯美语录_唯美爱情语录短句

    敬业的小编为你整编了许多关于唯美爱情语录短句,快来选选吧。表达唯美爱情语录短句就把我当空气吧,起码你还需要我。再深的深情也不能让你再爱我。爱情无关对错全凭感觉。小三你的葬礼我会盛装出席。我爱你,来自口腔,不经心脏。关于唯美爱情语录短句什么都不怕,就怕晴川不愿嫁,八哥听了到地又散架。做个这样的女子。唯美爱情语录短句精选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看着你和步入婚姻。最怂的就是明知自己是备胎却还舍不得离开。

  9. 梦见车祸起火

    周公解梦梦见车祸起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车祸起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人行善恶神自知福报恶报皆因缘

    善报故事——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康峻,字重山,为人慷慨,就是在极贫困的情况下,也不忘济人利物之心。康峻推辞不接受,老人坚持把钱留下。第二天,康峻把老人给的钱交给船夫买湖中莲藕,到维扬果然卖得银子二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