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复旦大学教授吴中杰写过一本书叫《鲁迅的抬棺人》,说的是当年为鲁迅抬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1949年以后都变成“反革命”和“右派”,这批继承鲁迅特立独行风骨的人都被打倒了,唯一的侥幸者是巴金。
  鲁迅精神饱含战斗性和独立性
  从鲁迅到巴金,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现象,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五四”新文化一个最核心的精神传统。鲁迅是原创者,而巴金是继承者。巴金所代表的时代,是从“五四”开始形成的知识分子独立战斗、为中国社会进步作出主观努力的时代。而这样一个时代起源于鲁迅,虽不能说终结在巴金,但是我想,这样一个时代跟今天已经有区别了。
  什么叫做鲁迅精神?我认为,鲁迅精神里面饱含了一种战斗性和批判性,是一种激进主义的斯巴达精神。“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的态度很明确,我必须战斗,哪怕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我还是要把“我血”献出来。鲁迅认为中国的老百姓是不觉悟的,他希望社会变得更合理更进步,但是社会拒绝他的努力,民众也不理解他,在这个时候怎么办?他就耗尽自己的生命去实践理想。
  我们可以认为这种精神对或不对,但鲁迅的这份执着,代表了民族性格中阳刚的一面。我们的民族性格被专制社会压抑了两千年,面对再残酷的压迫也会忍气吞声,也会逆来顺受,也会向邪恶一步步退让,甚至健忘。而鲁迅身上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像鲁迅这种敢爱敢恨,在今天的中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鲁迅的批判精神是非常彻底的,彻底到什么程度?他连自己也批判,主张在批判别人的时候,必须从解剖自己开始,这点很少有人去做。后来发展到巴金身上,也就形成了巴金晚年写《随想录》提出的忏悔精神。
  鲁迅精神里面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追求进步。一般人多半在年轻的时候比较激进,中年比较稳定,晚年就成保守了。可鲁迅一生都在追求新的东西,他一直在变,总是站在某个时代的思想最前沿来批判社会。但总不成功,所以晚年又跟左联的领导人周扬闹翻了。这到底是鲁迅走得太前卫,还是那些激进的政治团体本身有问题?
  大家都认为鲁迅很孤独,其实错了,晚年鲁迅并不孤独,反而思想更成熟了。左联分离以后,他再也没有转向其他政治团体,而是独立在上海战斗。虽是独立但并不孤立,在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青年作家,那些人自认为是鲁迅的学生,实际上鲁迅把他们当成一个新的战斗团体来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胡风和巴金。胡风是左翼作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对鲁迅精神理解得很深,并将这种理解渗透到文艺理论,创造性地形成了胡风的文艺思想。另有一批人是站在自由主义立场上,为首的就是巴金。在鲁迅去世的时候,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抬棺人”,大概有十几个。我称这批作家是文学的新生代,他们在30年代掌握了多份文学杂志和出版社,像巴金、吴朗西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赵家璧参与的良友图书公司,像黎烈文主办的《中流》、黄源协助鲁迅主编的《译文》、孟十还主办的《作家》、靳以主办的《文季月刊》等等,还有胡风等左翼作家策划的小刊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市新媒体。有那么多的媒体都在鲁迅的无形掌控之下,那是很了不起的,所以鲁迅的声音从来就不孤独。
  鲁迅与当年的文学新生代之间,构成了一个非常亲密的同构关系,他们既是两代人,又同属一个团体,他们一方面批判 *** *** ,另一方面又与当时的左联保持距离。这个团体一形成,最敏感的人就是左翼领导周扬,他一看鲁迅不仅不受他的领导,而且还把那批活跃在文坛的青年作家团结在自己周围,对周扬显然构成威胁,当年的口号之争便是这样挑起来的。当然周扬他们不敢骂鲁迅,也不敢恨鲁迅,于是就恨鲁迅旁边的年轻人,第一恨的人是胡风,第二就是巴金和黄源,所以徐懋庸给鲁迅的信里就集中骂这几个人,而鲁迅则挺身出来保护巴金和胡风。周扬搞了一个文艺家协会,鲁迅不参加,他周围的人也都不参加。以巴金为首的作家们又起草了一份跟文艺家学会对立的宣言,叫《文艺工作者宣言》,表示他们也同样拥护抗日,追求进步。党内的冯雪峰一看是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了,马上通过茅盾去动员大家在两个文件上都签字,既要团结鲁迅这批人,也要拉住左联的人,结果这件事就处理好了。而就在这个时候鲁迅去世了,从整个矛盾爆发到鲁迅去世大概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鲁迅只活了五十六岁。
  胡风和巴金继承了鲁迅精神
  鲁迅去世以后,紧接着是抗日战争爆发,本来团结在他身边的那些人一下子都散掉了,他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帮鲁迅抬棺,这是一个象征。而周扬到延安以后就跟着 *** ,后来成为党内管理文艺工作的最高领导人。在这个过程当中鲁迅精神被双方都继承下来,一方是把鲁迅高举为旗帜,另一方则在抗战实践中履行鲁迅的精神,后者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胡风和巴金。
  胡风一直认为中国人身上有种被几千年封建专制导致的精神创伤,心灵有一道伤痕,这道伤痕是长期被专制政治制度压制而产生的奴隶习性,这种习性最重要的特点是不敢反抗,逆来顺受。所以,胡风就号召作家首先要高扬自己的主观战斗精神,首先是一个战士,才能写出具有战斗性的作品,才能克服心里面奴性的创伤。很多年轻人都按照胡风的理论来写作,写出了一批非常高昂的、具有战斗精神的诗歌、散文、小说,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诗派。绿原、牛汉、路翎、贾植芳等,都是七月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后来《七月》杂志停刊以后,胡风又创办了《希望》杂志,还编辑了许多丛书,于是《七月》和《希望》就成为了一个流派。胡风通过他的杂志传播了鲁迅精神,把鲁迅的精神融化到文艺理论当中,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
  巴金也同样把鲁迅的精神融到自身的工作当中。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年轻作家都流离失所,到处逃难,巴金就不断搜集他们的作品,借助他所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把他们的作品集结成书,卖掉后再用稿费支持这些作家渡过困境。我曾听吴朗西先生说,抗战中他们出版作家的书从来不拖欠版税,总是千方百计为作家解除困难。有人这样说,如果抗战没有巴金和胡风,大量的文学青年也许就不可能走上文坛。巴金的一个朋友罗淑因为生孩子死了,之后是巴金把她的小说一篇一篇找来之后结集出版,否则这个作家现在可能谁也不会知道。同时,胡风还把延安年轻人的诗歌小说拿到重庆出版,扩大了解放区文艺在大后方的影响。所以慢慢地他们两个人在文坛的地位越来越高。
  1949年以后,大批左翼作家掌握了文艺工作的领导权,但对于巴金和老舍两个作家, *** 是保护的,因为他们在文坛有领头羊的作用。老舍在抗战时期是文艺家抗敌协会的实际领导人,领导着整个文艺界的抗战活动。老舍其实是个自由主义者,并不是左翼作家,早年写小说还骂过 *** ,但是 *** 团结他,老舍去美国之后,周恩来一次一次叫人带口信让老舍回来,之后他就真的回来了,还担任了北京市文联主席,当过模范。而巴金同样如此,我自己也问过巴金,问他为什么没有走? *** 有没有做过工作?他说有过,当年夏衍要佐临带口信给他,让他留下来不要走,所以巴金吃了定心丸,知道 *** 不会对他怎么样。我觉得当时 *** 政权对巴金、老舍是非常尊重的,他们都是党的统一战线的团结对象。而胡风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他本身是左翼作家,所以胡风没有料到将来自己会在政治上出现问题,并一直认为自己是鲁迅的传人、鲁迅最信任的人,鲁迅很多精神是通过他的努力实践体现出来,保持了鲁迅的先锋精神。而巴金则是把鲁迅那些先锋、前卫的思想通俗化、大众化。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的时候,最初讲的是每个人都会吃人,连狂人自己也意识到吃了人,所以要救救还没有吃过人的孩子。但按照“五四”时期的一般人的认识水平,大家所能够理解《狂人日记》里的吃人问题就是封建礼教吃人,而拒绝承认自己也会吃人,老百姓接受的是通俗化的理解,封建礼教吃人,吃人的是一种叫“礼教”的东西,跟自己没有关系。而“礼教吃人”的观念传播者是巴金,巴金的《家》其实就是把鲁迅说的吃人变成了一个礼教吃人,把自我吃人变成礼教吃人,描写封建大家庭中一个一个美丽的女性被礼教吃掉了。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以后,鲁迅的精神被保留下来。我觉得不仅仅是我们官方教科书把鲁迅变成伟大的“革命家”,其实在胡风的身上,也体现了鲁迅这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巴金身上体现着很深刻的自我反省。但是后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胡风,那就是1955年的所谓反胡风运动,1957年“反右”运动中,鲁迅周围的年青人中冯雪峰、黄源等都被批判了,被打成右派,萧军等人又被重新揪出来“再批判”。黎烈文、孟十还等人在台湾,也被带上了“反动文人”的帽子。所以后来仔细想想,鲁迅身边的人不是“反革命”就是“右派”,都倒下去了,鲁迅也成为一面空洞的旗帜。
  巴金认识到革命后必有镇压
  复旦大学教授吴中杰写过一本书叫《鲁迅的抬棺人》,说的是当年为鲁迅抬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1949年以后都变成“反革命”和“右派”,这里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扬根本不能原谅30年代团结在鲁迅身边的这帮年青人。这批继承鲁迅特立独行风骨的人都被打倒了,唯一的侥幸者是巴金,既没有成为“反革命”,也没有成为“右派”,虽然在1958年拔“白旗”运动中受了一些批判,但没有影响他的政治待遇,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巴金14卷文集。那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周扬曾在一次文代会上一口气推出了中国五个语言大师,巴金就是其中一个,此外还有老舍、茅盾、曹禺和赵树理。
  1927年,巴金看到 *** 屠杀 *** 的时候,他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北伐革命胜利了,军阀被打倒了,中国人民应该过好日子了,可 *** 却开始杀 *** 了?为什么每当革命成功了,看到的不是欢乐,而是看到了大屠杀?1949年以后,实际上他是很明白的,革命成功后必然会镇压大批敌对势力,他早有警惕,所以他马上就屈服了。而胡风就一直没有屈服,总觉得自己是革命者,就跟周扬不停地斗,还给 *** 写了30万字的信,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周扬是错的。结果 *** 看了这封信后,非但没有理解胡风,反而进一步把胡风打成反革命分子。巴金开始害怕了,他跟胡风是朋友,大家也知道胡风和巴金都是鲁迅的学生,但巴金就被迫写了文章批判胡风和路翎,于是巴金就过关了。
  其实在1949年以后,像巴金这类知识分子是必须要改造思想的,巴金就先后两次到朝鲜前线去体验生活,回来之后写了很多歌颂抗美援朝的文章,慢慢地屈服于政治上的强权势力,在某种程度上,巴金内心非常痛苦。但是他太了解历史了,从苏联十月革命以后他就知道,革命一旦成功肯定要有镇压,但这个时候很多知识分子还不知道,总以为当家作主了,就应该无所顾忌,心里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结果一说话就倒霉了。巴金深知这个危险性,就把自己放低,放成一个整天改造自我的人,但是他心里面很明白,这样的做法是违背自己良心的,也违背了鲁迅这种硬骨头的精神。
  “文革”时期“极左”路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老舍自杀了,胡风得了精神病,巴金既不自杀,也没有得精神病,平平安安过去了,但同时也受了很多苦,被批判,被劳改,可是他坚持下来了,他太太顶不住了,生癌死掉了。有很多人不了解巴金,觉得巴金和鲁迅距离很远,其实并不远,因为巴金太了解这个社会,鲁迅也了解,鲁迅既了解这个社会,又敢斗争;巴金了解这个社会却不敢斗争,但并不代表他内心没有是非,所以就非常痛苦。但巴金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坚韧的精神,能够忍受各种痛苦,也有鲁迅精神的内涵。
  晚年巴金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独立精神又一次爆发出来,他痛定思痛,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于是就产生了巴金晚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随想录》。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鲁迅对他的影响,巴金从自我忏悔开始讲自己为什么会屈服,为什么会不讲原则,为什么不敢斗争。巴金不敢战斗是因为在他内心深处就有这个毛病,就像《家》、《春》、《秋》里面的觉新,忍辱负重、不敢抗争,却牺牲了很多善良的人。巴金对觉新这样的人写得非常好,就是因为他内心深处非常了解,自己身上也有这种东西。到了晚年,他大声疾呼要自我忏悔。很多人当时都说自己是“文革”当中的受害者,都是“四人帮”叫他做这做那。可巴金说如果仅仅是“四人帮”,中华民族不会受那么大的伤害,在打倒 *** 的时候,我们都曾举手,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奴性。当巴金大胆站起来开始忏悔的时候,恰恰复活了鲁迅的精神。
  从鲁迅到巴金,这当中有曲折,比如胡风就被打倒了;也有屈服,比如像巴金的状态,但是最终巴金通过自己的忏悔,通过一代知识分子的教训,终于站出来恢复了鲁迅精神。我把从鲁迅到巴金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精神过程,今天在我们的面前是完成了,至于这个精神以后能否成为知识分子、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就要靠我们一代代人的继承学习和发扬,靠我们后代人的努力了。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8期(9月下) 作者陈思和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巴金文学研究会会长

鲁迅的抬棺人为什么都挨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3.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4.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5.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6. 许广平:鲁迅的伴侣,拒绝原配的合葬要求,而自己遗愿是不留骨灰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1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广州高第许氏,被称作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任浙江巡抚,是清末股肱之臣。祖父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在宴会上玩「”碰杯为婚”,酩酊大醉的父亲糊里糊涂地将许广平指给了一家姓马的劣绅。由于该户人

  7.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8.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9.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10.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随机推荐

  1. 祖逖 闻鸡起舞

    祖逖 闻鸡起舞祖逖曾和幼时的挚友刘琨一起担当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情感深厚,不但经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并且另有着共同的远大抱负:立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r...

  2. 吃醋泡食品 保健又缓衰老

    医学发现,醋浸泡的食物有防治疾病的作用,特别是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感冒、干咳及延缓衰老有特殊作用。长期坚持食用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堆积,是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醋浸香菇能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症状。每天吃2~3瓣醋泡大蒜,并少量饮用经稀释3倍的醋浸汁,可解热散寒、预防感冒,有强身健体之效。

  3. 杨奇清是谁?他建造的秦城监狱,也是这个监狱的第一个犯人

    又是谁成为了这所监狱的第一个犯人吗?>>秦城监狱是时任公安部副...杨奇清负责建造的,第一个被关进去的犯人正是他自己。杨奇清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是名副其实“反谍之王”。“文革”刚刚爆发,他就被关进了自己下令修建的秦城监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4. 戳中泪点的说说 谢谢你的无情,锻炼了我的绝望-感人的情话

    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给时间一点时间,修炼一个百毒不侵的我。谢谢你的无情,锻炼了我的绝望。

  5. 不习水土是什么意思?

    【拼音】bùxíshuǐtǔ【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例子】无【近义词】不服水土【相关】百度“不习水土”

  6. 34条优美的句子 很美的励志短语 经历和悟性决定你的眼界-感人的情话

    gexings15.小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大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的性情。

  7. 梦见玫瑰开了

    周公解梦梦见玫瑰开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玫瑰开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文艺爸爸的最爱 2015父亲节祝福语大全

    您是我生命中的太阳,您不但给了我生命也指引了我成长的方向,今天是父亲节,祝我们的父亲节日快乐。因为您慈祥无比,难以言表,祝您父亲节快乐!今天所有的事我来扛,所有的清闲你来享;不高兴的事远离你,快乐的事尽找你,因为今天是父亲节嘛!爸爸,祝父亲节快乐!只一句“父亲节快乐”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喜庆吉日里对您格外亲切的祝福,包含多少温馨的情义都出自我的内心深处。

  9. 【鸬鹚】的意思是什么?【鸬鹚】是什么意思?

    元罗志仁《木兰花慢·禁酿》词:「鸬鹚鹦鹉,且茶瓯,蒲桃酿绿,空想芳馨。」鸬鹚是什么意思亦作「鸬鹚」。明夏完淳《燕问》:「桑干晓河,鸬鹚夜岸,澄流绮望,素波若旦。」3.鸬鹚杓的省称。

  10. 【鲁麟】的意思是什么?【鲁麟】是什么意思?

    相传孔子感获麟,《春秋》至此而辍笔。★「鲁麟」在《汉语大词典》第18011页第12卷1210参见:鲁麟词条推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