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藏传佛教始祖莲花生大士对今世的预言

藏传佛教始祖莲花生大士对今世的预言 > 许多人都知道七百多年前的法国大预言家诺查丹马斯的惊世预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藏传佛教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士在一千多年前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预言,很多预言在今天看来是那样的令人震惊和发人深省。> 熟悉或了解藏传佛教的朋友都知道莲花生大士,他是藏传佛教的创始人。在佛教的记载中,莲花生大士是古印度邬金国人,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身口意三密之应化身,为利益末法时期之众生而化生于人间。> 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他以密宗法术一一收服藏地凶神邪崇,使之立誓拥护佛法。他还教导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发展在家、出家两种僧团制,奠定了 ... 佛教的基础。因此,莲花生大士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初兴之时的大阿阇黎(金刚上师),开创了藏传佛教。藏族人民非常敬爱莲花生大士,因此称他为「咕噜仁波切」,意为「宝上师」或「珍贵的上师」,或有时称他为「白玛卡拉」或「白玛炯涅」。> 许多金刚乘弟子都知道,昔日莲师弟子曾向邬金教主莲花生大士请教说:“请上师慈悲开示,末法恶世的时代,是什么时候来临呢?”莲师很慈悲的说道:“当铁鸟在空中飞行(即天空中有飞机飞行),铁马在地上奔驰(火车和汽车)的时候,就是末法时代到来,这个时候佛教密法将会兴盛并且弘传全世界。在这个末法时候,全世界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君王不象君王,人臣不象人臣,父亲不象父亲,儿子不象儿子,父子更象是玩伴。女人不守贞节,男人淫欲不检,佛教末法的许多败相征兆都浮现了。”> 莲师又预言说:“很奇妙啊!那个时代的车子不用马匹来拖拉,自己可以发动行驶。很奇妙啊!那个时代的青少年,为什么脚底下要踩著牛角,且装上轮子滑来滑去呢?很奇妙啊,那个时代的人们,不必出门,每天只要坐在镜子前面,就可以知天下世事了,且更可互通讯息啊!真是神奇啊!”也许大家看到这里都明白,汽车,滑板,液晶屏,都是现代人很熟悉的东西了。> 莲师进一步说,那个时代,很多出家人追求名利,云游四方欺骗信众,处心积虑收取别人的财物,拥有个人私产但却不做佛事,不诵经文而沉湎于歌舞娱乐之中,破戒却心中没有愧疚。> 关于众生,莲师说:那个时代,会有女子在夫妻间进行挑拨(第三者插足),不孝的儿女将父母赶出家门,兄弟间为家产打架,造下五业却不起惭愧心,佛陀的教育渐渐沦丧。近亲之间会出现 ... ,很多人沉溺于赌博之中,瘾君子整天吞云吐雾,酗酒的人贪恋杯中之物,佛像法本器物沦落到市井上成为商品,很多人将祖先传下的珍宝卖给外国人,由于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里盗贼四起,乞讨的人遍布城市.> 铁龙年魔众入水域,(2000年即藏历铁龙年:发生震惊世界的俄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海难等)水灾地崩恼害众人命,铁蛇年魔众入风雷霜雹,殃及众生遭逆苦困厄(2001年既藏历铁蛇年:发生热带风暴阿里森林造成损失60亿美元、印度大地震亡14000人等)。水羊年多有疫情传染流布,(2003年即藏历水羊年,发生非典疫情造成全世界恐慌等)酒食过多者因脑血管疾病死,嗜好赌行者因胃疾死,恶口兴谤者因喉病死,吸烟过量者因肺病死,食蛋蒜者梦魇恼乱死,猎 ... 兽畜者肝肠病死,造作诸业者悉得种种苦病死。木鸡年佛教式微,鬼魔众等易于加害,土牛年世界刀兵起(2009年藏历土牛年世界会爆发大的战争),很多人会于战火中丧命。> 莲师的这些话,在今天看来,是这样的触目惊心。人类对于大自然疯狂的掠夺,虽形成前所未有的物质繁华,但是道德沦丧,盗乞四起,疾病流行,各种社会问题接连浮现出来。如果我们再不加以警觉,收敛自己的行为,终有一天会毁于自己的“文明”之中。> 【莲师预言信全文】>邬金莲师罗刹魔域之寄语>凭依三时诸佛威摄力今获现时刹那之欢愉然而所谓上师及活佛沽名钓誉遍世众生欺>巧言狡诘得获他人物不作法财一已独占领出家众感经忏学歌舞谋取诸宝悭吝离善行>不着僧衣行乐穿俗装多有尼众无羞破戒体欺灭相续假作持毗耶不作善行勤于涂香饰>恶妇专于夫妻间挑拨父母违逆妇地门外驱兄弟彼此内部坏教戒欺灭自心相续无悔意>近亲互做种种不净行士夫身遭邪魔体内附迷于赌财博物呼魈魈吸纸鼻烟且今恶魔降>以饮酒故护法自身高如此土虎罗刹侵藏地四面八方崇崇鬼影生佛陀教法已至未法期>三宝三密圣物成商品故受神灵惩罚降诸病祖业家产无端流处境以此福损洪水灾繁频>挖毁水土源头雷雹降砍伐灵树祸害及田禾偷盗抢劫必落乞丐行痴于赌博权势亦衰灭>无度吸烟本尊护法弃饮酒过量短命病多临如此来世薄福诸众生于今生命短暂快乐时>切勿忘记业力及因果切勿忘记课诵及善行切勿忘记佛法衰败时严守我等戒条及威仪>勿忘妖魔鬼怪现行间时常身我莲师作祈请牢记虎年雪域罗刹临昼夜勤诵班杂古汝行>金龙年头罗刹伏水中洪水泛滥地陷伤人命铁蛇来至罗魔隐风雷以此不祥如害有情类>水羊无定瘟疫多发生滥酒暴食死于罗喉疾赌博无度因此胃疾亡粗言恶语诽谤喉疾毕>行猎故于肝肠疾患类现时具罪众生病逝因木鸡年时佛陀教法微诸等魔鬼众皆猖狂行>土牛年时国中战祸起百姓无端遭劫丧性命如此轮回实难尽说矣若欲回遮苦集浊恶世>恒常向我莲师勤祈请昼夜多诵班杂古汝行业业因果切勿视等闲白玛莲师吾今此语寄>若能书写读诵一遍间此生饥痛刀兵灾可免后世亦可得生善妙地邬金白玛吾今心语寄>善士听闻既可消魔障长寿并且既成具福体随身佩戴造化运气临鬼等魑魅尽皆难入侵>敬供宅中可息四大灾非人违害罗刹无奈离一户家中若有师寄语村庄百姓安康必无疑>村村若有莲师之寄语举国百姓安康必无疑如此善薏本尊真实语与吾无二礼当具净信>恰如不离尊贵顶戴临弥勒未降众生我救护若将寄语广布十人间此生定然胜出魔魅魑>后世亦可得生铜色山若有对此寄语生邪见此生难脱种种三灾侵后世定堕无尽深渊狱>寄语遍处诸灾俱可消风调雨顺收成佛法兴若有阻碍宏扬圣寄语最上星宿维护心血饮>定遭后世邪落迦底拘如此邬金白玛寄此语>莲师土虎年六月十日写于西南罗刹界寄语藏地众生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藏传佛教始祖莲花生大士对今世的预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学校死人

    周公解梦梦见学校死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学校死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熬夜伤肝,夜猫一族应该怎样保护肝脏?这5个 ... 赶紧了解一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也变得也越来越快,有很多人形容这是个信息与速度并肩的时代,所以人们大多数的时间人们都在追赶时间的脚步,为了能提高工作速度和效率,有很多人不惜放弃自己休息睡眠的时间,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辞疲劳的加班工作,然而这一行为严重的伤害了我们的肝脏,那有什么样的...可以保护我们的肝脏呢?

  3. 朝三暮四成语故事_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朝三暮四成语故事_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朝三暮四zhāosānmùsì  【释义】 1.(古意)指聪明人善于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2.(今意)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或者用来比喻花心,想得太多。  【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

  4. 大暑养生,这样做最伤身……

    夏季养生必知●分享养生常识择食祛湿择食祛湿「”湿”是长夏主气,和脾性土相对应。所以,在中医上,夏季对付湿邪的主要...就是健脾祛湿、温补脾胃,逐步增进食欲,并排除身体内的多余水分。可以选择如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的祛湿食品,马齿苋、淮山、莲子、茨实等食物择能达到健脾、补脾胃的功效。薏米红豆芡实汤前一天晚上先把红豆放入水中浸泡,隔天就能泡软。第二天将红豆、薏米芡实一同放入锅中煮,最后加入适量的红糖

  5. 借你一双慧眼辨汝窑瓷

    借你一双慧眼辨汝窑瓷汝窑瓷器因其存世数量稀少而价值连城。近一时期由于河南汝官窑遗址的发掘出土,民间多有真真假假的汝窑瓷器和瓷片流传。其实,利用现代科学仪器来鉴别汝窑瓷器的真伪,是有相当把握的。尤值一提的是对汝窑瓷器的鉴别。近一时期我们作了一些汝窑瓷器的分析鉴别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分数据和鉴定经验,对汝窑瓷器的真伪判别可以说有了较大把握。

  6. 中国上空的红色利斧——抗日战争时期的图波列夫SB轰炸机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开始了代号为「”Z”的...行动。1937年9月17日,10架SB战机最先离开莫斯科,紧接着,在24日和27日两天分别有16架和5架战机驶离莫斯科,共计一个轰炸中队,31架飞机。其中的大部分飞行员由位于莫斯科的苏军第一特种部队精心挑选。它配备有22个SB机组,5个TB-3机组和7个DB-3机组。不畏险阻进入中国苏联的这场远征最早由基达里夫斯基和马钦指挥,首

  7. 吕氏春秋劝学

    吕氏春秋劝学  《吕氏春秋。劝学》(原文)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

  8. 在那一刻,要狠狠的幸福

    我们只有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才会有着持久的热情,在那一刻,要狠狠的幸福,因为,某日将无迹可寻。

  9. 时代不同

    每逢母亲节,老师总会一再提醒学生,做母亲的如何辛劳伟大,而大部份学生的作文里也会加上一句:我将来长大,一定要好好孝顺妈妈!可是现在的孩子有更进一步的想法,读小学一年级的小美在日记上写着:做妈妈这么辛苦,将来我一定要我的孩子好好孝顺我!!

  10. 我在哪里?

    全寺大众经常听到他悲惨的自言自语的声音:“我?我在哪里呢?”。有一天,无根禅师的道友妙空禅师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寺中大众说道:今天晚上,我要住在无根禅师的房间里,他来时,我要好好和他谈谈。请你们为我准备一盆火,及一桶水来,我要让他了解什么是“我”?夜深时,找我的无根禅师来了,很悲伤地叫道:“我呢?我到哪里去了?”无根禅师进入虚空中寻找了很久,但仍悽切的说道:“虚空里也没有我呀!我究竟在哪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