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张纯如用近三年的时间,采访所有经历南京大屠...后的幸存者,阅览了所有还未被掩埋的书籍文献。张纯如是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2004年,年仅36岁的张纯如,这个曾经为证实南京大屠...真相而染上重度抑郁症的善良女子开枪...。据说,张纯如的《南京大屠...》一经问世就遭到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和胁迫,她曾对自己的朋友叙述自己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思想碰撞,改变世界 每年的12月13日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 距离那场令天地失色的南京大屠 ... 已经过去了整整82年 尽管日本右翼分子从来没有停止狡辩 无数的文物、影像、还有战争亲历者证词 已经让南京大屠 ... 的指控铁证如山 平凡的名字,不屈的一生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淮安。 张纯如是华裔女作家,出身书香门第,她的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她从小就听父母说起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内发生的那一件件骇人听闻的惨案,以及她的祖父是如何逃离泯灭人性的日军魔爪的。张纯如用近三年的时间,采访所有经历南京大屠 ... 后的幸存者,阅览了所有还未被掩埋的书籍文献。并想尽办法采访了当时参与南京屠 ... 的日军老兵。当时她一个人在酷热难挨的南京每天工作10小时,最终出版了英文版的《南京暴行》,此书一出当即震撼了整个西方世界。 任何一个民族,都逃离不了苦难。但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这是张纯如最喜欢的座右铭,她妈妈曾经说中国人要像犹太人一样,让全世界记住南京大屠 ... 这段历史。 张纯如是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张纯如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她擅长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钱学森传》、《南京大屠 ... 》、《华人在美国》等作品。特别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 ... 》描写了日军在南京 ... 、虐待、 ... 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 ... 列为推荐读物,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2004年,年仅36岁的张纯如,这个曾经为证实南京大屠 ... 真相而染上重度抑郁症的善良女子开枪 ... 。据说,张纯如的《南京大屠 ... 》一经问世就遭到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和胁迫,她曾对自己的朋友叙述自己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11 月 9 日是许多逝者的忌日,也是张纯如女士的忌日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您好;学姐。我是您的校友,虽未谋面但任神交已久。对您憧憬许久也胆怯很久,害怕我粗鄙的言语配不上您的壮举。更怕我这等荒废之人,有何资格评论一个为国家苦难历史认真修缮之人,一个追寻历史真相且用生命去昭示的奇人。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您一生的写照,我等废物见您当遮面而走。 有些人的一生,便是专为别人而度过的。您的的一生,似乎像是专为那无法再开口的30多万人而度过的。在您短暂的一生中,忍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留给世界一段难忘的记忆。凭借这一记忆,提醒更多的美国人、加拿大人和西方社会,让他们了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亚洲那块古老又多灾多难的土地上,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曾遭受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又有着如何难以形容的刻骨铭心的伤痛。 82年过去了,如果没有您,这段被中国人默认为常识,被日本默认为虚构的故事,国际社会无比陌生的南京大屠 ... ,或许不会被真正载入人类的历史。而改变这现状的是:就是您写下了这本书——《南京大屠 ... 》。 我们感谢您,张纯如 忘记南京大屠 ... ,等于是遭受第二场屠 ... 距离南京大屠 ... 82年过去,知乎上有人问:「 ”南京大屠 ... ,和我有什么关系?” 或许这个问题,张纯如才最有资格回答,她原本可以不用如此坚持的。 南京大屠 ... ,本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可那30多万人的身上和我们流着同样的血,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样一片土地上,他们遭受过我们一生都无法体会的苦难。 它和我们的民族有关系,所以才和我们有关系。 或许张纯如的坚持,也源于此,或许小时候在外公堆满中国古籍的书房里,被告诫的一句句「 ”永远不要忘记你是个中国人”,她一直记得。 从九一八算起,从卢沟桥算起,从那颗原 ... 和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算起已经过去88年了,历史仿佛无情巨人般呆着脸怔呵呵走过,似乎不再准备给绝望者以任何慰藉,然而嘎吱一声微响,在蝼蚁们人间烟火的蝇营狗苟中,它突然停住,一键触发了加害者们后代的良心,给了彼岸白发们一次痛哭失声的机会。这就是张纯如带给我们的意义。 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
本文标签:无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