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民国是一个风云诡异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许许多多的大军阀,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这些人中,有的令人肃然起敬。

民国是一个风云诡异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许许多多的大军阀,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这些人中,有的令人肃然起敬。(具体看大洲写的其他文章)而有些则令人唏嘘,比如冯玉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他的「 ”倒戈史”。 冯玉祥的一生,就像墙头的草,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他站过数十个战营中,前前后后倒戈过八次,纵观海内外历史,像冯玉祥这样的人物属实不多。 第一次倒戈:滦州起义倒清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此时的冯玉祥担任清军陆军第20镇(师)第80标第三营管带(营长),但他「 ”身在清营但心在革命”。 1911年12月31日,冯玉祥率部发动滦州起义,并成立「 ”北方革命军 ... ”。但很快起义就被镇压下去了,冯玉祥也被革职查办,本来他应被处以极刑,但上司见其相貌堂堂,怜其年轻,故保其一命。 倒清 ... 属于大势所趋,正所谓顺势而为、乘胜之上。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侍。从大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所有违逆清 ... 的行为都属于「 ”倒戈”,但确实是明智之举。 第二次倒戈:护国运动倒袁世凯 袁世凯自从入了仕途,一路上扶摇直上,成为「 ”打一个喷嚏,地抖三分”式的大人物。当时袁世凯年过花甲,有点更年期也是正常。可他这更年期影响了数亿人民的幸福,正是惹了众怒,妄想称帝。 不说 ... 了,袁世凯的亲信冯国璋、段祺瑞等人都不答应。可袁世凯偏偏「 ”逆天而行”,以至「 ”众叛亲离”。 彼时,南方的爱国将领蔡锷发动护国运动出兵讨伐袁世凯,赢得全国上下一片呼声。 1915年冯玉祥被任命率部入川和蔡锷作战。此时他却暗中联络蔡锷,并于次年三月宣布和护国军议和停战。随后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中宣布取消帝制。 也是这个时候,冯玉祥被评价为「 ”魏延式人物”。 第三次倒戈:武穴停兵倒段祺瑞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执掌北洋大权,1917年11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讨伐段祺瑞。段祺瑞委派冯玉祥率部前往福建和孙中山作战,不过冯玉祥深明大义,率军走到武穴的时候毅然停兵不动。随后通电全国,主张罢兵息争,南北议和。 资料上对这一段描写不多,我也实在写不出什么。不过当时的情况按推理一边是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一边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两兄弟为了执掌大权大打出手。 第四次倒戈:北京政变倒曹锟、吴佩孚 关于这点,(大洲,我在吴佩孚与曹锟的文章中细细写过,有想要了解的可以翻看一下,在此大概提一提好了。) 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掌握了 ... ,随后曹锟经过贿选当选民国总统,举国为之哗然。在随后的三角联盟中(孙中山、张作霖、冯玉祥),决心寻机推翻曹锟、吴佩孚政权。 1924年10月,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吴佩孚任命为直系军阀方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趁直、奉两军激战,率军返回北京,于夜晚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推翻直系曹锟吴佩孚 ... 。 第五次倒戈:联合郭松龄倒戈张作霖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冯玉祥和郭松龄、李景林联合要求张作霖下野。后张作霖率军与三人作战,在作战过程中,冯玉祥私自毁盟偷袭李景林,导致郭松龄兵败被 ... 。 第六次倒戈:五原誓师倒北洋 ... 张作霖虽然出身北洋军阀,虽然数次倒戈,但一直有一颗爱国的心。1926年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战争后,远在北方的冯玉祥也积极响应。 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誓师,宣布将部队改编为国民联军,冯玉祥自任总司令。随后率部经宁夏入甘、陕,与北伐军会师于中原。 第七次倒戈:联汪反蒋 1927年宁汉对立形成,冯玉祥极为忧虑。武汉 ... 于4月18日决定举行第二期北伐,冯决定向东进军与武汉北伐军会师中原。 1927年10月冯玉祥去南京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 ... ,次年却辞职北上,结果被南京 ... 明令通缉。 第八次倒戈:中原大战倒蒋 国民 ... 成立后,「 ”新军阀头子们”又因为地盘和军队编制问题爆发了新的冲突。 遂,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张发奎等人发动中原大战对抗蒋介石,后来因为东北军改旗易帜而宣告失败。
本文标签:中国近代史历史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曹锟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清朝历史北洋政府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