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曹魏的伐蜀大军在受到阻拦后,将领邓艾选择了铤而走险,从陡峭危险的阴平关进入蜀地。此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已是广阔的蜀中平原地带。邓艾率军取得了在江油,绵竹的先后胜利,随即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出城投降,蜀汉宣告灭亡。不过,作为灭蜀大功臣的邓艾,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反而是在不久后被当权的司马昭下令抓捕,最终连累诸子被...。

我们知道,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后来三分天下,形成了曹魏在北、蜀汉在西,孙吴在东的三足鼎立形势。这三个国家中,蜀汉最为弱小,也最先被消灭。 在曹魏的伐蜀大军在受到阻拦后,将领邓艾选择了铤而走险,从陡峭危险的阴平关进入蜀地。 邓艾的部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山岭。此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已是广阔的蜀中平原地带。邓艾率军取得了在江油,绵竹的先后胜利,随即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出城投降,蜀汉宣告灭亡。 不过,作为灭蜀大功臣的邓艾,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反而是在不久后被当权的司马昭下令抓捕,最终连累诸子被 ...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大体有着以下几大原因。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早在春秋时期,辅佐越王勾践的范蠡便说出了这句经典的名言。曾经,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于是他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复仇。不过,范蠡却看出这个人只能和他共度患难,而没法与之一起享福,便在功成名就之际选择了离开。 邓艾在灭蜀过程中立下大功,但蜀汉灭亡的同时,他也就失去了价值。 出兵之前,朝野上下对于灭蜀十分支持,但对灭吴则心存疑虑。一来,吴国占据长江天险,十分难以攻取;二来,拿下当时并不发达的吴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利益。 于是,邓艾在完成伐蜀任务后,便成为了被烹 ... 的"走狗"、被藏起的"良弓"。 邓艾在夺取蜀地后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 据《三国志》记载:"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邓艾对自己的功绩十分自傲。 首先,他对着投降后的蜀汉大臣们说,他们是多亏了自己,才能够苟且偷生,如果是遇到像东汉开国名将吴汉那样的,那他们早就身死魂灭了。 此外,他还嘲讽姜维说,正是因为姜维和自己作对,才最终招致了失败。 从种种言行中可见,邓艾当时已然是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是千年万年都难得一遇的 ... 奇才。 攻克蜀地后,魏元帝下诏道: "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禽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得到嘉奖后,邓艾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直接上书司马昭,陈述了自己的宏伟计划。 眼见邓艾日益膨胀,司马昭让监军卫瓘提醒和约束他,但邓艾却再度进言,其言辞间有着难以掩饰的盛气。 臣子难以驾驭,始终是主君最为头疼的问题,而邓艾如今立功后嚣张至此,司马昭自然是心中不满的。 钟会等人集体诬陷邓艾 第三,也是直接原因,便是钟会等人集体诬陷邓艾,说他意欲谋反。 其实,真正想要造反的钟会,但因为成都是被邓艾攻破,所以他无法以之为根据地起兵。于是,钟会想到了先除掉邓艾的办法,他联合其他将领,暗中向司马昭上书诬告邓艾,史载: "钟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 最终,因为多位大将的联合密报,以及邓艾确实显得有些张狂不受控制。司马昭选择了相信钟会,让魏元帝下诏抓捕邓艾,并押往洛阳。后来钟会起事却很快被 ... ,邓艾则刚行至绵竹便被卫瓘派人 ... 死。据史书记载: "子忠与艾俱死,余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于西域。" 关于邓艾诸子被 ... 、妻子、孙儿流放西域的悲惨下场,晋武帝司马炎曾经解释原因道: "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 所谓"大辟",其实就是 ... 。而在司马炎看来,邓艾居功自傲,本就应该被 ... 。 至于诸子也一同被 ... ,无疑是司马昭为了发泄愤怒和整顿朝纲而对其进行的进一步惩罚。 (古今事特邀作者煮酒君)
本文标签:邓艾三国历史汉朝司马昭钟会晋朝谋士西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