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白——一个失败的父亲

李白,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标杆人物。他在文学作品上的成就铸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的不可撼动的地位,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出世、扑朔迷离且浪漫的陨落以及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注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我今天要谈的不是他的优点,也不是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他的成就众人皆知,但缺点也伴随着他这传奇的一生,这不足为怪,毕竟人无完人嘛。我所要说的,就是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父亲,李白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 进入新时代,中西方家庭教育不断被拿出来进行对比。关于孰优孰劣的争论一直争论不休,也一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论。在我看来,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有特色都有其利弊。但李白,处在封建王朝时代,却没有尽到作为一名中国传统父亲应尽的义务,也没有做到类似于西式的家庭教育。李白充实的一生缺少的就是做父亲,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据传,李白一生先后有过四位妻子。但郭沫若先生在其《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所谓妇孺皆知的李白的第三任妻子东鲁鲁氏根本不是李白的妻子,只是李白曾拜托这位鲁氏帮忙照看一下一双儿女。有关这位或有或无的鲁氏,在这里不做详谈。李白的第一任妻子——许氏,是曾官居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李白于开元十三年出蜀,于开元十五年在湖北安陆招赘于许家,许圉师妻以孙女。李白与这位许氏育有一子一女,大女名叫平阳,小儿名叫伯禽。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加之许家这个很有实力的背景,李白在结婚后三年便进长安,想要谋个一官半职。其第一次长安之旅,只身一人留其妻子于湖北。在长安的这段日子,确实使自己名气大了,但并未捞到一官半职。在长安的这段日子里,只有许氏一人在家独自抚育孩子(此时还未有小儿伯禽)。当然,中国古代女性独自相夫教子不足为奇。后来李白举家来到山东,这是其妻许氏已经早逝。一双儿女便颠沛流离随李白来到山东。但这也是好的,毕竟对于那个年纪孩子来说,父亲在身边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李白移家山东的原因,有人根据其诗推断是拜山东裴旻学剑,在此依旧不做深究。在东鲁,李白依旧延续了他喜欢四处游玩的本性,或许正是因为李白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见识广阔,才能写出气势恢弘的千古佳句。但他的游玩绝大部分是以牺牲同子女在一起的时光。或者说,他的游玩,基本上子女没有跟他一起同行。李白到了东鲁,于天宝元年游泰山,不久之后就携儿女南游,但是他将儿女寄放在南陵,就与道士吴筠南下会稽。不久由于吴筠在被皇上召见后向皇上推荐了李白,皇上也因此召见了李白,这是李白第二次进京。李白在进京之前,回到了南陵,与儿女相别,有诗《南陵别儿童入京》记其事。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儿女嬉笑牵人衣,可他们还不知道,父亲这一别,再相见不知过去多久。这次李白又托人将一双子女带回东鲁,孩子很小的年纪就开始四处飘荡,最令人感到怜惜的是自己最亲的父亲却总是不能陪在自己的身边,因为他们的父亲正在为自己的仕途四处奔波,结交好友。有点可笑的是在《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却是: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说完这句话之后,李白却是与儿女匆匆离别,赶奔京城。 天宝元年冬,李白入京,奉命供奉翰林,名噪一时。但他身居朝中,却天天喊着「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被赶出去才怪呢!天宝三年春,美名其曰「 ”诏许还山”。结束了自己在仕途上的第一次尝试。李白于当年三月又开始自己的「 ”富游”,在这期间,他漫游了东鲁。不过李白并没有在东鲁停留过久,他继续南游。在这期间,中国文学史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李白与杜甫的相遇。再次回到东鲁时,已经是天宝十年春,整整七年!这七年,李白走遍了半个中国,也喝遍了半个中国的酒,开句玩笑话,估计酒店的「 ”太白遗风”或「 ”太白世家”这类广告招牌就是从那时兴起的吧。 要说作为一个父亲,一点也不想儿女也是不现实的。他的诗中也是多次提到子女。 一、《送杨燕之东鲁》中: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 二子东鲁门,别来已经年。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因为送杨,想起自己的儿女还在东鲁,不由得泪流满面。 二、《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这首诗作于天宝七年,诗中说已经和孩子分别三年,可知李白在天宝三年「 ”诏许还山”之后一年,东游东鲁时回去看过一次子女。诗中「 ”抚背复谁怜?”,表现了姐弟二人相依为命,父亲不在身边已经有三年。此时他们也是没有母亲陪伴的,许氏已经过世,李白的第三任妻子宗氏在梁园(开封)。不过还好,他们一直在父亲的心中,父亲对他们还是很关心的。 三、《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这首诗作于天宝八年,又是因为李白送友人萧到东鲁,想起自己的孩子还在东鲁,不过这次李白没有谈到女儿平阳。诗中「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是李白在想像儿子的样子,他已经四年没有见过儿子了。儿子已经从孩童成长为少年了,在最需要陪伴的年纪,李白在南北漫游,登山临水,求仙问道,饮酒赋诗,结交朋友,在为自己的第三次进京结交朋友。 后来,李白长流夜郎、遇赦放回时,伯禽来看他了。此时已是至德二年,伯禽已然成年。李白在《门有车马客行》中有说到:「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伯禽帮忙招待客人,可知,伯禽此时是在李白身边的,此后伯禽也一直自李白的身边,但却再也没有女儿平阳的信息。 李白的一生,我觉得两个字——潇洒。他活出了许多人都想要的生活状态,在自由之中不乏对理想的追求,在自由之中做着顺应内心的事。在诗词创作方面上,李白的成就毋庸置疑,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美河山,又「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使得他的诗可以气势恢宏,可以缠绵蕴藉,收放自如,不不落俗套。不过,在他一直很渴望的仕途上,他却没有取得他天真的描述「 ”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生活固然潇洒,但对于家人来说,尤其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却缺少了他们在需要的年纪里需要的东西——来自来自父亲的陪伴。在成长的过程中,姐弟俩多数相依为命,寄人篱下,而他们最挚爱的父亲却在南北漫游,登山临水,饮酒赋诗,广结善缘。不得不说,李白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但其整个人生却是成功的,这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瑕不掩瑜。人生就是如此,有追求,就有舍弃,就看每个人更加在意什么。

李白——一个失败的父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匈奴一首诗歌道出悲凉

    可以说刘彻想要...匈奴,那霍去病就是他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伤效果也是让所有人都瞪目结舌。那么他到底有多厉害呢?其实看看当时匈奴人留下的一首诗歌里,包含着怎样的血和泪,就明白了。然而这时候的霍去病,却撂下一句硬气的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4.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5.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6.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7.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8.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9.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10.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随机推荐

  1. 阿其所好是什么意思?

    【拼音】ēqísuǒhào【解释】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例子】吾何能阿其所好为?(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相关】百度“阿其所好”

  2. 女生伤感爱情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失去才知道你最珍贵,当真的要失去,才知道爱情是那么的娇气。亦虚亦实,亦爱亦恨,叶落无声花自残。

  3. 隐存着并不就是被忘却

    吊桥吊起的时候比放下的时候多,来访的人并不都是好人。这些女人中最高贵的一位现在还活着,住在这里,她的名字叫麦特?>麦特夫人被狗链子拴着,她连像狗那样吠也不行。莫恩斯夫人说道。它隐存在那里,但不等于被忘却。善行隐存着,但是没有被上帝忘却。所以姑娘便戴上了表示哀悼的结子。心的书里有许多;它们被隐藏起来,并不是被遗忘。这是地主、爵府惩罚奴仆的手段之一。奴仆往往因此而残废甚至死亡。

  4. 西游记中的女妖多称为精,为何偏偏她叫公主?

    铁扇公主>《西游记》中有名有号的女妖精不下几十个,像白骨精,蜘蛛精,玉兔精,蝎子精等等。只不过这个“公主”多是内部称呼,外界都管她叫玉面狐狸精。玉面公主之所以称之为公主,原因很简单,她是万岁狐王的女儿。>红孩儿>另外,《西游记》中红孩儿刚出生时只有三斤重,这也与龟兹国公主早产相合。更为相似的是,这位公主的丈夫叫鸠摩罗炎,是印度人。他们的生活跟《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很是相似。

  5. 八宝山的无名之墓,31年后身份揭开,原来是《风筝》的原型之一

    在八宝山革命革命公墓一角,有一座普通的墓地,从碑文中我们得知墓主人的名字。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解放后他的身份一直不能公开,连他的妻儿都不知其真实身份,直到他去世31年后,儿女才知道父亲的真实身份。他就是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汗马功劳的阎又文同志。一个潜伏者的传奇,揭开国共暗战中的内幕与波澜。日军大举入侵华北后,刚毕业不久的阎又文和众多热血青年一道毅然奔赴延安。

  6. 滤茶器和指甲油:科学家为日常用品撰写的五星级评论

    日常用品,如棉签,在进行研究时可以派上用场。虽然科学家们在研究世界的过程中肯定依赖于昂贵的设备,如质谱仪和显微镜,但有时他们不得不有点创意,四处寻找日常用品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一些科学家现在正在亚马逊和推特上为他们发现的一些非正统用途写评论——尽管他们的陈述可能会让人寻找最好的牙线他们的牙齿。Womack发现这篇评论很有趣,并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个截图。从生态学到树木年代学的科学家们响应了这个号召,标签被炸了。

  7. 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件

    下面,就将我亲身经历的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件报告给大家,愿见闻者能知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护佑众生。我相信这件事是能够改变我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事件。当时是一个秋天的晚上,大概六七点钟,我在父母家里自己有一个房间,当时感觉有点累,不想看电视,就在自己的房间半倚在床上,但很清醒,没有睡觉。

  8. 梦见烧高香

    周公解梦梦见烧高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烧高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搞笑又自恋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九、爱的要死要活的,多是爱自己的幻觉。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10. 补充句子1.这件衣服________ | 历史新知网

    一层一层的蕾丝花边,可爱的泡泡袖,把她衬托得高贵可爱,让人陶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