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居正之死

  看完《万历首辅张居正》,我的心凉到极点。我不光为张居正悲哀,也为万历皇帝和大明皇朝悲哀。

  万历新政的开辟,不过是君权与相权相妥协的产物,总有被清算的一天。

  隆庆皇帝驾崩,留下一个烂摊子。万历皇帝年幼不经国事,李太后倚重张居正,国事一应大小凭张居正做主,这就给了张居正一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张居正与冯保在李太后的支持下赶走高拱,除掉万历新政的最大障碍。但是,万历新政并不太平。老国丈李伟和老驸马爷许从成这些皇亲国戚,一开端,就想尽各种手段从中使绊子下陷阱。原因何在?万历新政的开创严重威胁到这些权贵的切身利益,如果他们不竭力阻止,就会成为万历新政的牺牲品。

  可以说,这本书是围绕着明暗两条主线展开的,明线是张居正力挽狂澜冲破阻力进行政治变革,暗线是李伟许从成等人暗自勾结来破坏新政的实施。这两条线的冲突关系到万历新政破与立。在新政的开端,由于皇帝以及李太后的支持,张居正有得天独厚的施政条件,想做的事十有八能做成。李伟之流躲在后面,使绊子也好,告叼状也好,拉帮结派也好,改变不了大局,只能暗处勾结。但是,这是一种更大的危机。随着仇恨的加深,这些人等待机会与张居正进行生死较量。

  万历新政每做成一步,张居正的危机就加深一层,每改革一步,树敌就会多一层。这些政敌,有形无形就会罗织到李伟之流的旗下或者为其所利用。他们盼望政局变化,期待着张居正倒霉,等待着反攻倒算。这些势力的勾结,扳倒了张居正,万历新政也就完结了。

  张居正是一个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带着“民为贵,君为轻”的理想,以“致君尧舜上”为己任,置生死于度外。在封建时代,谁最大?皇帝最大,全凭皇帝说了算。一个首辅再能干,也不过是皇帝身边办事的奴才。伴君如伴虎,功高盖主死无葬身之地。张居正何尝不知?他希望的是万历新政能够为广大民众带来福祉,就是死也在所不惜。所以他不怕得罪权贵,甚至不怕得罪皇帝本人。当然,身为首辅手执权柄,加上皇帝支持,得罪了权贵,没有人能够奈何得了。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力量比起强大的君权是多么渺小。如果哪一天,皇帝觉得首辅碍手碍脚了,下场如何?张居正会不会跌得更重?他又能否保全他的万历新政呢?

  张居正是否考虑到万历新政是皇权与相权妥协的产物呢?他肯定明白,他一再与权贵妥协,在各种势力中周旋而得以推行的新政,其实就是权贵们向他妥协的产物。权柄在手,福祉于民,他知道,万历新政只能是坚持实施才会改变危局,拯救江山。所以,他总是向皇帝妥协,向李伟之流妥协,向冯保等太监妥协,这些是他不得不妥协的。他权柄之内可以做成的,他决不妥协。这一点,使他腹背受敌,一步步走向毁灭。

  张居正的毁灭从“夺情”加速了。在以前的施政中张居正得罪的是权贵,这一次,张居正得罪的就是与天下的读书人。如果天下的读书人与之为敌,他的万历新政可以进行的下去吗?张居正是否想到这一层?他肯定想到了。如果张居正愿意激流勇退,或者是最好的结局。在万历新政中,他已经得罪不少人了,这已经是他全身而退的最佳时机了。但是,他没有。支持着他的强大的信念是什么?他明白,没有了他,万历新政是进行不下去的。但是这一次,他押上去的不光是万历新政,而且连身家性命也押上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为了万历新政,他愿意牺牲。

  “夺情”事件中张居正已经领略了万历小皇帝的杀伐之气,凡是不听他话的人都不会放过,还对张居正说这是他“第一次”动用皇帝的权威。第一次动用帝权,就这么残暴。这个时候,张居正还感觉到万历皇帝是个言听计从的孩子吗?有没有想到哪一天自己不遂皇帝的意,下场是什么?

  从这个时候开始,万历皇帝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张居正和太后的牵制。所以,他要铲除张居正。皇帝要怀疑或者铲除一个人,很容易的事了。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皇帝开始使绊子,某些主张皇帝要么淡然处之,要么坚决反对。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万历皇帝不再需要他了。皇帝不需要他的时候,张居正想躲都躲不掉了。他只能在万历皇帝的监视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张居正死了,他的死并不是一个完结。张居正死了,他的万历新政完了,还牵连他的全家,以及一干万历中兴名臣。尽情欢呼的是再也没有人管的了得万历皇帝和一干被压制的权贵,以及天底下死守纲常的读书人。

  没有想到的是,大明江山也在这一声欢呼中,奄奄一息,慢慢死去。

  张居正的死是一个悲剧。造成这个悲剧的是张居正本人,是万历皇帝,还是压抑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张居正错了,他错在把自己定位得很高。他不知道,他只是一个首辅,辅佐皇帝而已。如果他要一意孤行的改革,搭进去不光是改革,还有他的身家性命。

  张居正的死又是伟大的,因为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果他全身而退,虽然能够保全身家,但是,已经失去了做乱世首辅的意义了。他死得好!

  万历皇帝,这个暴君,在这次杀伐中,杀了一个首辅,埋葬了朱家江山。

 

  最大的悲剧不是张居正,最大的输家是万历皇帝。

张居正之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换骨脱胎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uàngǔtuōtāi【解释】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出处】金·侯善渊《杨柳枝·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例子】无【相关】百度“换骨脱胎”

  2. 中国军工逆袭史:海军篇

    壹1895年2月11日的晚上,59岁的丁汝昌在刘公岛上写完给李鸿章的最后一封信,交待完所有后事,端起了一杯泡着生...的酒杯,一口吞下。丁汝昌当天晚上,李鸿章外甥、管带张文宣亦服...随他而去。在他们之前4天,43岁的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已经用同样的方式自尽。

  3. 梦见同事和他老婆

    周公解梦梦见同事和他老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同事和他老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周公解梦查询梦见鲜花 孕妇梦见鲜花 – 周公解梦

    梦见采摘鲜花,生意兴隆或家庭幸福。梦见戴花环,是高升的兆头。梦见头戴花冠,要当地区领导。梦见手里的花掉落,会患恶疾。梦见鲜花被踩在脚下,灾难和死期会降临。梦见花束,意味着有所获,能交好运。恋人梦见约会时花束掉落,关系恶化。梦见花束的花朵枯萎,愿望不会实现,恋情会中断。周公解梦查询孕妇梦见鲜花:孕妇梦见接受鲜花,会生下美丽的女儿。梦见菊花,会生儿子。梦见站在花丛中,将来生下漂亮可爱的女儿。

  5. 侍者与禅师

    侍者与禅师侍者问禅师:禅心在何处?>侍者尝了尝说:感觉不到咸味。

  6. 文艺之神卡墨娜

    在古罗马神话中,卡墨娜原是水泉女神,有预言能力,神话时代后期渐渐发展成文艺之神。做为一名受欢迎的女神,卡墨娜常参加神明的饮宴,用她的歌声愉悦饮宴的神明们。文艺女神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那里建有文艺女神庙,立有卡墨娜神像。据奥维德说,埃革里娅本来就是水泉女神,自然也就具有预言灵性,并且同卡墨娜女神有交往,这也使努马有可能聆听卡墨娜的教诲。

  7. 钟国楚的生平如何?看淡名利,再不与人争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钟国楚少将,就是其中的一位。>>钟国楚急忙示意自己没有死,并讲起了事情的经过。>也许正是这次死而复生的经历,让钟国楚看淡了名利,一生中多次自降职务,从来不与人争。>钟国楚病好后,竟主动提出去18师当师长,自降半职,毫无怨言。>这就是钟国楚将军的高风亮节,不知道该让多少人汗颜。

  8. 夏天的雨

    夏天的雨感悟一:夏天的雨咱们那儿四季干旱。夏天的雨像是给屋子安了台空调,让你少些烦躁。夏天的暴雨,持久不息,伴随着刺耳的雷鸣,雨是在与雷为伍。—–题记初夏的雨,缠绵著大地上无穷无尽的绿,亲昵的拥吻著植物们欢呼的手臂,夏雨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演奏出夏日的执著与热情,成就著鲜花的绚烂与美丽、冲刷了尘世的喧嚣与迷离。初夏的雨,以最后一片清凉,迎之后那即将嘈热的夏天。

  9. 希罗尼穆斯·博斯是谁?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简介

    希罗尼穆斯·博斯,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希罗尼穆斯·博斯,出生在艺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地方有名的画家,博斯本人也声名显赫,他生前和死后都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这是对社会发出的警告。在1481年,波提切利应招到罗马画壁画,这是他唯一一次离开佛罗伦萨到外面作画。

  10. 振穷恤寡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ènqióngxùguǎ【解释】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出处】《北史·魏纪四·孝明帝》:“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振穷恤寡。”【例子】无【相关】百度“振穷恤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