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朝时,有大臣告诉唐德宗,说韩滉趁着天子不在京师时,招募兵马,修石头城,准备谋反。德宗获悉消息,对韩滉心生疑问。于是召来大臣李泌,征询他的建议。

  李泌说:

  「韩滉行事忠诚清廉。当时陛下离京在外,韩滉朝贡一直没有停止。他镇守江东十五个州,没有发生盗贼之乱,这些都是韩滉的功劳。他之所以修建石头城,是因看到中原离乱,风云板荡。他说,陛下将有永嘉之行,为了迎驾,所以准备防御工事。这些都是为人臣子出自忠心的考虑,为什么反而会认为是叛逆呢?韩滉秉性刚烈严肃,不依附权贵,所以招致很多诽谤。希望陛下明察,臣敢保证,他没有二心。」

  德宗说:「但是,群臣议论纷纷,有关他的奏章呈上来很多,爱卿你没有听说吗?」

  李泌说:「微臣听说过。而且还知道,因为毁谤韩滉的话太多,他在京师做官的儿子韩皋不敢告假省亲。」

  唐德宗觉得奇怪,既然他的儿子都怕成这样,李泌为什么还敢为他做担保呢?

  李泌说:「韩滉用心,微臣心里很清楚。希望皇上公开表明信任韩滉,透过中书省宣示,使朝中所有官员都知道。」

  德宗还是有些担心,他很看重李泌,所以提醒他,为他人担保不是容易的事,最好不违背众意,以免受到牵连。

  李泌退朝后,向德宗上了一封奏章,用全家上百人的性命,担保韩滉绝对没有叛逆之心。

  几天后,德宗对他说:「朕为你将奏章扣下了,没有让它传出去。朕知道,你和韩滉有亲戚关系,你就不爱惜自己吗?」

  李泌表示,不敢为了偏袒私亲,就辜负皇恩。他实在觉得,韩滉没有叛逆之心,他用身家性命为韩滉做担保,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朝廷。

  唐德宗表示不解,李泌保韩滉,怎么会是为了朝廷呢?

  李泌解释道:

  「现在天下旱灾、蝗灾汹涌,京城附近关中地区米价暴涨,一斗米要一千钱,粮仓储量有限,即将耗尽,而韩滉治下的江东却是大丰收。希望陛下将微臣奏章发到朝中,公布示众,以澄清众臣的疑惑;同时谕示韩皋回家省亲。这样会消除流言蜚语,使韩滉感激圣恩,并迅速办理运粮之事。这难道不是为了朝廷吗?」

  听到这儿,德宗明白了,当即下圣旨命韩皋觐见。德宗当面赐予韩皋官服,并晓谕韩皋,相信其父没有二心,同时叫他向韩滉转达京城需要粮食一事。

  韩皋来到润州,见到父亲后,说起皇帝恩遇之事。韩滉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天亲自到江边,往京城运发了上百万斛的谷米(一斛相当于十斗,即一百升),迅速处理了粮运之事。

  五天后,韩皋准备还朝,他辞别母亲时,哭声传到屋外。韩滉大怒,叫他出来,用棍子打了他一顿,亲自送他到江边坐船离开。当天江涛汹涌,他还是让儿子韩皋冒着风涛乘船回京。

  江南的另一官员陈少游听说韩滉进献贡米,也朝贡了二十万斛粮米。德宗对李泌感叹说:「没想到,韩滉还能使陈少游也跟着进献贡米。」

  李泌说:「岂止陈少游,各地都会争着朝贡的!」

  李泌公心为朝,顶着群臣沸腾的言论,用身家性命力保韩滉无罪。李泌对时局的见解、对同僚的信赖,使唐德宗打消疑虑,以信任昭示天下,消除了诽谤,终使韩滉没有后顾之忧,竭尽全力支援供应粮食和布帛,解了京师缺粮的燃眉之急。韩滉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不仅没有谋反之心,还因功成为朝廷重臣。@*#

  事据:《资治通鉴》卷241;《智囊》卷6

李泌以身家性命清除谣言解京城之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安史之乱唐肃宗上位,为何平定战乱后,父亲唐玄宗却不敢回京城?

    唐肃宗干得也确实不错,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夺回了两京。李泌马上跟唐肃宗说,您要把这封信送出去,唐玄宗绝对不敢回来!所以李泌建议唐肃宗马上发出第二封信,由李泌亲自执笔。这两封信当时先后到达了唐玄宗的面前,据后来有人讲,唐玄宗看了第一封信之后浑身都有点哆嗦,心里是既恐惧又无奈。而当他看了李泌写的第二封信之后,言辞恳切,从来没有提什么权位之争,唐玄宗才决定起驾回到京城。

  2. 《长安十二时辰》之后,这些角色在历史上又干了什么大事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天保三载的上元夜,实际对应的就是天宝三载的正月十五,剧中人物在十二时辰之内密集登场,演绎出精彩的故事,而我们在这里说的就是这些角色历史原型未来的轨迹与最终的结局。

  3. 唐德宗最讨厌的人在关键时刻救了他,还为大唐续命100多年

    唐朝中期,有一个人因为工作认真,遭到皇帝的厌恶,被贬到地方,但他对国家和对皇帝的忠心没有因此而减少,在皇帝最危险的时刻出手相助,不但救了皇帝,还为大唐续命100多年。他就是中唐宰相韩滉。大历六年,韩滉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和吏部尚书刘晏一起管理天下财税。因为经历复杂,韩滉深知财富对国家的重要性,工作起来难免有些过度认真。河中府的池盐因秋雨受损,韩滉怕盐户减税,对唐代宗说池盐不受秋雨影响。

  4. 唐德宗李适与回纥的宿怨,是如何结下,又是如何化解的?

    兴元元年,李泌第四次奉诏回朝担任宰相。

  5. 远远听到女子哭声,唐朝宰相断定:有 ...

    韩滉《文苑图》局部韩滉,字太冲,京兆长安人,唐代宰相、著名画家韩休之子。历任主簿、节度判官、润州刺史、殿中侍御史、浙江东西观察使、宰相等官职。贞元二年,韩滉受封晋国公,不久在任内病逝。韩滉做地方官的时候,治理有方,政绩卓著。《酉阳杂俎》记载:韩滉担任润州刺史的时候,一日夜间,和从事登万岁楼饮酒,酒酣之际,突然放下酒杯,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左右侍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直愣愣看着韩滉。

  6. 钟繇、李泌、杜甫,他们的名字你念对了吗?

    《三国志》有传,《后汉书》《资治通鉴》亦屡次提及钟繇,但上述三部史书之注均未对钟繇之繇注音,《辞源》《辞海》等辞书也没有明确注音,以致至今人们对钟繇之繇的读音争论不休。钟繇,三国魏大臣,著名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东汉末,任黄门侍郎。曹操执政时,任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经营关中,招集流散,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曹丕代汉后,任廷尉。明帝即位,迁太傅。

  7. 孔子写信警告大唐宰相韩滉,他是怎么做到的?

    仲由,字子路,孔门十哲之一。

  8. 大唐战略宰相:单枪匹马平定叛乱,不费一兵使吐蕃王朝灭亡

    吐蕃从此国力日衰,一蹶不振,更无余力大规模入侵唐朝了。再后来,吐蕃王朝内部分裂,将领拥兵自重,过去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叛乱,奴隶起义席卷全国,吐蕃王朝就在这样的局势下迅速衰弱崩溃。吐蕃王朝,曾经不可一时、国力能与全盛时期的大唐帝国一较高下,怎么突然就分崩离析灭亡了呢?

  9. 《长安十二时辰》中几个重要角色的真实结局,一个比一个还惨

    《长安十二时辰》剧情跌宕起伏,对当时长安生活的还原也是赢得一片喝彩声。小佛前两天还真就认真的去看着新旧唐书中的一些记载,来为自己释疑,而后发现:《长安十二时辰》中几个重要角色的真实结局,一个比一个还惨!

  10. 怎么打败安禄山,李泌说两条路,一条必须截断另一条得保持畅通

    他出身自北魏末年以来,长盛不衰达两百多年的关陇...贵族集团,七岁就能知文,在宫中与历史上排的上号的君主聊天后,竟然还引得皇帝特别嘱咐其家人:「”好好培养这个神童。”他年幼时,当朝名相和他亦师亦友。他年长后,三代皇帝请他安邦定国。往往拿来形容这种人的有这么一个词:国士无双。他就是历仕四朝,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一招西联大食、北和回纥、南结南诏,东整唐军的策略成功困死了咄咄逼人的吐蕃,达成贞元之盟的政治

随机推荐

  1. 世界在2000年将是美好的!

    1952年2月8日,《达美民主时报》(Greenville,MS)刊登了一篇来自HenryC.Nicholas的文章,题目是“振作起来!五十年后的世界将是美好的!尼古拉斯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和纽约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大会上报告说,文章中所描述的预言并不是那些富有想象力的科幻作家的预言,而是“我们最伟大的科学家,包括我们许多最著名的科学家的清醒的结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相关内容在杰森一家之前,阿瑟

  2. 坚持正能量语录 一千次只要有一次成功那就是成功

    只有彻底的行动,才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周围社会的唯一途径。——巴浦洛夫一个人有毅力和决心,能断然强制自己彻底根除不良习性,那是最令人钦佩的。——歌德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面对痛苦、失败和挫折,只有坚强的人才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经历。——歌德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3. 梦见猪圈里的猪

    周公解梦梦见猪圈里的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猪圈里的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四大皆空?探秘大太监李莲英的受贿办事处

    四大皆空?探秘大太监李莲英的受贿办事处  李莲英“庚子以前,前后共计所得,已数百万”,而“庚子以后,八年之中复事搜刮,所得不下二百万”  东汉的杨震先生不大敢做贪污之事。杨市长去东莱任太守,巨野县县长王密赶忙越过县界来迎迓...

  5. 挨两刀,免震灾

    郑李金根老菩萨,慈爱婉容,柔声下气,谦言平日没做什么大善事,惟自皈依后,即与同修护持放生,迄今二年许。事前,女儿谏言,发心大放生,祈求父亲手术顺利,老菩萨欣然以万元护持。九月二十日,家人陪同父母于沙鹿光田医院开刀。一个摄护腺手术,竟费时二小时三十分。结束后,医生低着头,一语不发,步出手术房。

  6.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有支、十二支等,是佛教用缘起说理论观察人生而得出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根源,以及说明如何才能解脱痛苦的教义学说,是佛教基本理论之一。相传佛陀在菩提树下进入禅定思惟状态中,观察分析人生苦难以及之所以会产生苦难的原因时,最后得出了这十二因缘说。这十二个环节构成一个人生因果循环的总链条,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和相邻的环节构成因果关系。

  7. 谢祥岩谋 ... 正妻遭雷打死

    谢祥岩谋...正妻遭雷打死七都乡,谢祥岩,在上海作外国人的厨司,一家五口。妻蒋氏,性情朴实,孝顺婆婆,常织布贴家用;祥岩要娶妍妇作正妻,与蒋氏离婚,母亲不许。祥岩暗同婶母商议,要毒死蒋氏。戊辰年五月十二日将晚时,旅毒物在桂圆汤里,叫蒋氏吃;忽天起黑云,大雨,霹雳一声,祥岩同婶母都遭雷打死;祥岩的阴囊同腿肉打裂,婶母头面劈去一半。可见恶报很快,能不信有雷神么?

  8. 叶赫那拉·婉贞是谁?光绪帝是她的亲生儿子吗?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绝对算是当时最出名的风云人物了。  慈禧出身于叶赫那拉氏,相传百年前有人曾预言清朝会毁在叶赫那拉族人之手,很多人都将清朝的灭亡怪在慈禧身上,也算是应验了曾经的神秘预言吧。  慈禧是家中长女,她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她唯一的妹妹,叶...

  9. 称孤道寡造句_称孤道寡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称孤道寡chēnggūdàoguǎ称孤道寡的意思和解释:孤、寡:古代帝王自称。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称孤道寡的出处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三折:“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我关某疋马单刀镇荆襄。”称孤道寡的例子象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一十四州之王,~,非同小可。称孤道寡造句称孤道寡造句相关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这和人物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说是相同的。如果辨析不清,就会犯谦敬色彩混淆的错误。

  10. 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贤臣良将,一人灭两国

    在秦惠王九年的时候,秦国朝堂之上,发生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大辩论。因为如今的韩国,已经不是申不害时期的强劲诸侯国,只是一个重创未愈的小国。而让司马错如此感兴趣,不惜和如日中天的张仪唱对台戏的国家,名字叫蜀国。而秦国正等着这样的机会,一鼓作气,灭亡了蜀国。司马错明锐的洞察到古蜀国出现的致命破绽,然后,放手一搏,事实证明,司马错赌对了。而司马错的故事,在灭亡蜀国之后,几乎都在和蜀国的反抗势力作斗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