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咏春拳宗师叶问出生

    在124年前的今天,1893年10月1日 (农历八月廿二),咏春拳宗师叶问出生。网络配图叶问(1893年10月1日(距今124年)—1972年12月1日),本名叶继问,祖籍广东省 ... 县桑园,是当地大少爷,在香港圣士提反书院念书,学识渊博。咏春师承陈华顺、梁赞,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于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咏春拳;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更通过其子弟在全球的广泛传扬,形成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国传统武术实战修习课程《梁挺咏春》(Wing Tsun),载誉全球。作为一代武术宗师的叶问其实个子很矮小,身高仅1.63米,身材瘦削,他是世家子弟出身,颇注重仪容清洁,喜穿深色长衫,即使平时也身着深色中式短装。叶问从不喜欢像其他的武师一样,一身“身穿精武装,腰束纱带,脚踏精武靴”的打扮。他如果上街,人们往往把他当成是“当铺里的掌柜”或是“私塾的教书先生”,绝对不会想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宗师叶问。叶问,本名叶继问,于1893年出生于广东佛山的一个名门望族之家。叶问在上学读书之余,爱上了传统武术,叶问七岁时,拜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咏春拳是少林嫡传武功之一,属于南拳派系,相传起源于清朝中晚期,由对南少林武功非常了解之武术大师五枚师太创立,后传与严二及严咏春父女,严咏春原籍广东,少而聪颖,行动矫捷,磊落有丈夫气,她对这种拳术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因此这种拳术以后也因严咏春的名字而被称为“咏春拳”。所谓南拳北腿,咏春拳就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也是一套非常特别的功夫,因为它基本上只有三套拳法,非常简单直接。咏春拳立足于实战,长处在于贴身近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攻守兼备并且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小,可以用最小的力量发挥出最好的攻击效果,是南拳中最具实用性和技击性的拳法之一。在很多功夫片里,我们都能看到主角苦练木人桩的情景,包括成龙的经典《玻璃樽》和前不久刚刚上映的新片《夺标》。而在各门各派的木人桩训练里,咏春木人桩可谓是独树一帜。咏春木人桩的练习可使人的肢体受到冲击力和反作用力的锻炼,并着重练习拳脚的硬度,从而在攻击时收到“无坚不摧”的效果。陈华顺是“ ... 拳王”梁赞的高徒,他与叶问的年龄相差几十岁,叶问跟他学武时陈华顺年事已高,所以以后叶问常常称呼师父陈华顺为“华公”,陈华顺自从收了叶问为徒后,以后就没有再收过任何弟子,叶问成为陈华顺的关门弟子。陈华顺见叶问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且善于思考,对他极为喜爱,当时陈华顺的儿子不太争气,曾经偷了父亲藏在枕头箱底下的药书和武术书到当铺换了六十两银子,陈华顺知道后非常生气,赎出书后马上把书送给了叶问。陈华顺在教给叶问咏春拳时,他的大弟子、叶问的大师兄吴仲素常常在一旁协助,将咏春拳奥妙向叶问逐一指点,叶问因而武技大进。六年后陈华顺染病不起,临终前特意嘱咐大弟子吴仲素好好照顾叶问,帮助叶问完成咏春拳学业。吴仲素为人豪爽,受师父所托,对师弟叶问更是尽心尽力照顾。陈华顺逝世后,叶问又随吴仲素苦练三年,武功比以前更大有进步。叶问十六岁时奉父命离开佛山,赴港求学外文,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期间,经同学介绍,他认识了“ ... 拳王”梁赞的次子梁壁,跟随梁壁深造咏春拳近四年,梁壁将其父的武术精妙之处尽传给了叶问,叶问的武技得以突飞猛进。叶问返回佛山后,长期从事军警教拳和私人教拳工作,他广泛结识佛山武术大家,经常与武术界各门交流切磋,又不断得到高人指点,使咏春拳技能臻入化境,被誉为第二位梁赞。在日军攻占佛山后,叶问的过人功夫,早被日本宪兵队闻悉,就准备邀请叶问担任日本宪兵队的武术教练,叶问不愿为日本人效力,更不愿因此成为“汉奸”,就拒绝了日本宪兵队的邀请。日本宪兵队队长在盛怒之下,指派武术高手与叶问比武,事先讲明,如果叶问被打败就要听命差使,叶问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只好接受比武,日方派出的武术高手身材高大,叶问摆出咏春桩手,目视对方一言不发,诱敌深入,对方抢先出手,以箭标马进迫,叶问随即变前锋的桩手为耕手,耕去对方箭,并同时转身跪马,拿正对方前腿之后膝位,迫使对方突然失去重心,对方虽未中招,却是败相毕露,叶问也及时收招,说了一声“承让”跳出比武场地,真是高手过招,点到为止。比武后的叶问,担心激怒日寇,就暂时离开了佛山,暗中却帮助地下抗日组织开展各种抗日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叶问因身怀绝技,应邀进入县 ... 刑事单位任职,担负追捕盗贼劫匪等工作,曾亲手侦破佛山沙坊之劫案,并在升平路升平戏院内亲擒劫匪,颇得上级赏识,以后,叶问又担任过广州市南区巡逻队长等职务。1949年,56岁的叶问经澳门来到香港,经朋友介绍,于次年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以后叶问又在九龙汝州街、利达街、李郑屋村、大埔道、大角咀、通菜街、大道东大王庙、青山道兴业大厦等香港多处地方设馆授徒。在此之前,咏春拳基本上是一种家庭式的教学方式,各咏春高手只是将拳艺传传授给自己的子女甚至族人,不但传人很少,而且流传范围也比较小,咏春拳除了在佛山以及广东部分地区外,在其他广大地区并不为人所知,像叶问这样开设拳馆大规模授艺,在咏春拳创立以来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后来的二十多年间,叶问一直致力于推广咏春拳,使咏春拳得以在香港、台湾省及世界各地得以发扬光大,以后李小龙赴美国发展,创办“振藩国术馆”逐步成名,通过电影又使得咏春拳声名大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叶问在众弟子的协助下,先后在香港创立了咏春体育会和叶问国术总会,奠定了咏春拳传播、发展的基础。他以一人之力,把咏春拳推广到世界各地,对咏春拳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72年12月1日,叶问在香港病逝,享年79岁。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咏春拳宗师叶问出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2. 这是 ... 战争?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偏颇到如此地步

    执笔/温新前几天,笔者去香港历史博物馆参观香港故事展,偶遇该馆导赏团讲解《南京条约》,立足细听几分钟后,感到非常震惊。

  3. 「 ”公理对强权的抗争”——伍廷芳的外交点滴

    历数伍廷芳的从政生涯,你很难说清楚他到底是哪个政权的人。毕竟,他既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任过议员等职,又是晚清...的驻美外交大臣。在那段政权不断更迭的民国...中,他既当过孙中山的司法总长,甚至代行大总统之职,也当过段祺瑞...的外交总长。

  4. 他以船业出名,儿子是老年「 ”王思聪”,拍卖的瓷器能买北京的豪宅

    在香港,有个来自江苏无锡的商人,通过这里的不懈奋斗,最终以造船业闻名于世。

  5. 愚蠢落后到港督都看不下去,直呼「 ”光祖宗玄灵,振大汉天声!”

    港督金文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汉学家、广东通金文泰担任香港第17任港督,曾经在当时的报纸上登过一篇文情并茂的演说词,呼吁在港华人,重视汉文学习。他支持香港兴办大学,并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华人要顾全自己祖国的学问,香港还是华人占多数的地方,只顾学洋文,轻视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是一件大憾事。

  6. 英国侵占香港始末:香港殖民历史的开始,竟是英国的退而求其次?

    1840年,北京城依旧处于莺歌燕舞的「”太平盛世”情景之中,尽管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留给嘉庆与道光皇帝的清帝国已是问题重重。镇压白莲教的战争持续数年,国库白银已损耗殆尽,...大量进入国内,又使得白银大量外流,尽管处于如此情景之中,清帝国却怎样也无法想到一场「”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将到来。时任清帝国皇帝-道光皇帝一、战争乌云笼罩下的清帝国1839年,朝廷钦差林则徐奉命南下广州,在南下之前,清帝道光刚

  7. 他24岁差点葬身鱼腹,大难不死活107岁;被封爵士,为国捐款100亿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中国有一奇人,他24岁时乘船遇海难,差点葬身鱼腹,他大难不死,后来活了107岁。他还被封为爵士,成了大富翁,为国捐款100亿!欲知此人如何传奇,且看本期详细分解。

  8. ​日本天皇钦定武士道高手,挑战中国武术,被63岁老人几招解决

    前文日本两次计划定京北京,效仿元、清两朝一统中华,一次差点成功说过,日本这个国家由于国情原因,一直有着深深的民族危机感,也由此衍生出对中国的觊觎。从明朝开始日本就一直侵扰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大增强,野心和胆子也加剧膨胀。日本大正天-皇在日本国内物色了一位武士道大力士,派其前往中国,指名挑战中国国术D师孙禄堂,声称要以武士道硬功撅断孙禄堂的右臂。

  9. 除了香港和澳门,清朝还割让了一座非常重要的宝岛,至今仍未回归

    当时,作为他们两方的战场,东北地区的人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他们面临着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伤害,而战争的砝码中,最重要的部分竟然是辽东半岛。但是,也还有一些领地,至今还没有回归,与国人团聚。首先,它与香港、澳门不同,这里除了经济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重地。而香港、澳门更多的是经济属性。

  10. 清 ... 首位留学生,回国后却成了革命党,被誉为「 ”留学生之父”

    1840年4月英国国会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中心是「”该不该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辩论的最终结果是271票对262票通过了对华的...行动。1840年6月一场对中国近代百年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战争正式爆发,清...的失败使很多人不得不「”睁眼看世界”,把眼光投向国外。第一次...战争赴美留学1928,在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容闳出生了,家境贫寒的他在7岁的时候跟随祖父亲前往属于香山县但已被

随机推荐

  1. 李渊明明是皇帝有很大权力,为何 ... 一逼,他就乖乖让出了皇位

    古代皇帝是有着莫大的权力的,例如统一天下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但是令人非常奇怪的是,虽然李渊有着很大的权力,但是...一逼,他就乖乖地把皇位给让了出来,交出了手中的权力。此时李渊虽然是皇帝,但是早就已经是他人砧板上的鱼肉,没有反抗的机会了。此时和儿子...相比,李渊手中的权力是在有限,已经不能和儿子...相抗了。李渊对于...内心是有些愧疚的,所以他才会在...的逼迫下,如此痛快干脆的让出了皇位。

  2. 和硕端柔公主:出嫁前大闹,雍正答应她的条件才肯嫁人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硕端柔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当然,这位端柔公主的刁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她出嫁之前发生的事情。>端柔想了几天后,说嫁齐默持多尔济可以,但是雍正必须要答应她的条件。>>雍正八年,端柔公主出嫁,果真带了很多家奴,将京城十个姓氏的皇室家奴都带到了蒙古。

  3. 买磁带

    在音像带门市部。“您能肯定这盘磁带是帕瓦罗蒂演唱的吗?但是,要知道,他根本不会德语啊!”>“是的,这我知道。但这是译制的。”

  4. [专家点评] 清中期 黄杨木雕佛说法图如意

    [专家点评]清中期黄杨木雕佛说法图如意如意出自印度梵语,阿那律之义。近世多以木、玉石...,长一二尺,其端作灵芝形或云形,取其如意之名,吉祥也。此如意长47.5厘米,黄杨木整材雕成,首部呈圆形,柄中部隆起,尾呈云叶形。柄身亦用浮雕技法,雕十八罗汉。整柄如意色泽温润、光滑,纹理清晰,或直或斜,结构细致,为黄杨木制品中的佳作。

  5. 给宝宝起名时应该注意的十点忌讳–宝宝起名

    其二是由于汉族的特殊性决定的。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但有人因崇敬某一伟人或名人,特意取其名为名。这种姓氏显然在交际时会造成麻烦。由此看来,忌用“拗口”字起名,主要是指不用双声、叠韵字起名。符合音美标准的命名,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父母起名时,如不慎重,很容易给儿女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在命名上,要显示要保持民族特色。

  6. 梦见采花贼

    周公解梦梦见采花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采花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关于爱的说说 忘掉你真的很难-感人的情话

    八、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伤口究竟溃九、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

  8. 权力与传说:传国玉玺简史,玉玺去哪了

    传国玉玺被历朝统治者视为「”天命”象征,秦始皇后辗转多次,真假难辨。后世的传国玉玺是秦始皇雕刻的和氏璧吗?朝代更迭中多次离奇重获的玉玺,究竟可不可信?文/闫京生金镶玉、和氏璧、传国玺……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传国玉玺的传说。影视作品更是偏爱这一题材。《东成西就》中梁朝伟(欧阳锋)打伤林青霞(三公主),就是为了抢夺她保管的传国玉玺。通常,人们都认为玉玺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秦始皇令李斯将和氏璧改成玉玺,刻

  9. 带有衫字的成语

    包含有“衫”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司马青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衣衫褴褛——褴褛:破烂。一品白衫——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指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着白衫。白帢青衫——旧时士人的服装。同“白袷蓝衫”。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衣衫蓝缕——衣服破烂。不衫不履——衫:上衣;履:鞋子。白发青衫——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

  10. 能不能严肃点?打仗不是请客吃饭,看春秋时期的战争到底有多奇葩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是残酷的,是非人道的。因为一旦战争爆发,除了劳民伤财外,生灵也将面临着涂炭。战争开始后,自然会有些人牺牲,会有些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因此,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能和平解决的问题自然不会用战争去解决,能不打仗就尽量不打。比如在二战时期,全球被卷入到战争的人数高达20多亿人,约有超过9000多万的军民伤亡,经济损失高达5万多亿美元,由此可见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