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胎息是一种养生法。最早对胎息进行阐述并提出修炼...的,是晋代的葛洪。

胎息是一种养生法。最早对胎息进行阐述并提出修炼 ... 的,是晋代的葛洪。他在《抱朴子释滞》编中云:「 ”胎息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中,其道成矣”。 历代道家及养生家对胎息十分重视,把修炼胎息称为「 ”大道”、「 ”仙道”,著有《胎息法》、《胎息经》、《胎息铭》、《胎息诀》等大量文献。因而,胎息作为一种实在的养生 ... ,是毋庸置疑的。 究竟什么是胎息?历代认识并不一致。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呼吸 ... ,如《万密斋书十种养生四要》说:「 ”呼吸绵绵,如儿在胎之时,故曰胎息”。我们知道,胎儿在胞中是无呼吸的,所需氧气完全通过母体的血液循环取得,虽通过脐带,但并非进行呼吸;呼吸绵绵只描述呼吸的慢细匀长,把它说成胎息是不合适的。 还有人把胎息与内丹混为一谈,如《胎息铭》说:「 ”假名胎息,实曰内丹”,实际上否定了胎息。我认为,胎息一词,比拟胎儿在 ... 中的呼吸状态,这种比拟并未反映胎息的实质,但胎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养生 ... ,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那么它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葛洪对胎息的定义「 ”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中”,描述的是一种没有口鼻呼吸的吸氧 ... ;「 ”道成”是达到的一种境界和状态。 苏东坡在《苏沈良方》中记述他的练功感受是「 ”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这其实是对胎息景象的真实写照。 我在气功实践中也时时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发功练了一段时间后,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轻柔,呼吸绵绵若存;继而动作完全停止,全身达到至松至静状态时,顿觉全身毛孔张开,体内外气体交融在一起,此时呼吸全无,清凉感通透全身,肌肉、关节均无压力感,如失重状,肉体和心理上的负担完全解脱,真有飘飘欲仙、超脱凡尘之感,其中乐趣,非语言所能表达。 但好景往往不长,留恋这种景象的念头一生,这种状态也随之消失,持续时间仅有二三分钟。根据葛洪和苏东坡的说法,这就是胎息了。那么,呼吸绵绵只是胎息出现的前奏,不以口鼻呼吸才是真正的胎息,依此,我谈谈对胎息的看法。 一、胎息即体呼吸 胎息虽然能不以口鼻呼吸,但人在胎息状态下,并非不与外界交换气体。由于在胎息状态下,全身毛孔、穴窍张开,内外气体交融,氧气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实现了呼吸功能。这种人与外界交换气体的 ... ,称为体呼吸。 这里说的体呼吸,是指气体交换而言,非指一般的呼吸也。按修炼的感受,是无呼与吸划分的。人通过皮肤与外界换气,已为科学所证明。正常人在用口鼻呼吸时,也通过皮肤与外界换气,这一途径一旦受阻,人将得病甚至死亡。 而气功锻炼,有可能强化体表的呼吸功能。一旦从体表进入体内的氧气,与细胞呼吸(科学上称为内呼吸)相结合,皮肤、穴窍的呼吸作用便会强化,进而完全不以口鼻呼吸,胎息便开始了。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司皮毛的开合;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司气化,也司皮毛的开合;认为皮肤毛孔则是人体气化的门户。胎息的实践,实乃中医这一理论的证明。 《庄子》云:「 ”真人之息以踵”,因而又有踵息之称。从体呼吸角度看,脐息、踵息要是可能的话,也是体呼吸的一个特例罢了。如果我们把不以口鼻呼吸作为胎息的主要特征,那么,脐息和踵息都属于胎息。而胎息的概念,比踵息、脐息更为广泛,也更全面。 二、胎息是一种高级气功态 葛洪用停闭呼吸法并延长闭气时间达到胎息状态,使人们误以为胎息是一种呼吸锻炼 ... ,故《摄生三要》指出「 ”但知闭气,不知胎息,无益也”,苏东坡「 ”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指出不以口鼻呼吸决非强制如此,而是功到之时,自然出现的生理状态。 由此可以说,胎息是一种高级气功态。它与各种初级功、内丹术以及别的高级功不同,其主要特征是不以口鼻呼吸。说它是高级气功态,主要理由是: 1.一般能进入初级气功态的练功者,不一定能进入胎息状态,即使偶然经历过胎息,也不一定能再次进入。 2.从保健治病的效果上讲,它比初级气功态更强,古人说它「 ”非只治病,决定延年”是有道理的。它使人有飘飘欲仙超脱凡尘之感觉,因而被历代道家看作是修道成仙的大法,即所谓「 ”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三、如何练胎息 古人说:「 ”法无定法”,练习胎息的 ... 很多。 葛洪提出的 ... 是:「 ”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一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耳”,这是闭气习练法。 其实,不仅可以通过延长闭气的 ... 达到胎息境界,还可以通过数息、随息、存想、返观内照,或者自发动功等 ... 进入胎息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功法因人而异,别人的 ... 可行,对你就不一定合适。 此外,胎息是一种高级气功态,不是所有的锻炼者都能达到的;还有的虽然经历过胎息,但是以后竟不能重复出现。什么原因呢?关健要得其法。 《胎息经》提出,习练胎息要「 ”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必须做到「 ”心念不动”,才能「 ”无来无去,不出不入”。 几种指导练胎息的著作也指出,要「 ”先了心源”、「 ”先修心静之门”、「 ”澄心息虑忘情”、「 ”心境相忘”,如此种种,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高度入静、心身两忘。 无论通过什么 ... 练胎息,这个要领是一定要掌握和做到的,否则,只执着某种 ... ,一味模仿,刻意追求,到头来必定落空,甚或有害无益。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胎息葛洪气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