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明代学者冯从吾,居官刚正廉洁,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因犯上累被罢官;半生致力讲学,以宏扬关学为己任,是闻名南北的学者和教育家。礼科给事中胡汝宁行不法事,同官多次上书要求查办,皇帝执意不听,继续加以重用,从吾敢于碰硬,亲自上疏开列胡的罪行,严厉责问,在事实面前神宗谕令罢了胡的官。

明代学者冯从吾,居官刚正廉洁,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因犯上累被罢官;半生致力讲学,以宏扬关学为己任,是闻名南北的学者和教育家。万历十六年中举,翌年成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初在礼部任职,继而改任左金都御史,纠察京城,对朝中奸佞不徇私情,坚持斗争。礼科给事中胡汝宁行不法事,同官多次上书要求查办,皇帝执意不听,继续加以重用,从吾敢于碰硬,亲自上疏开列胡的罪行,严厉责问,在事实面前神宗谕令罢了胡的官。明神宗朱翊钧中年以后奢侈昏庸,嗜酒淫乐,不理朝政,内忧外患,有增无减。面对这种局面,冯从否忧心忡忡,冒死直谏,于万历二十年正月上了著名的《请修朝政疏》,力陈朝政积弊,把矛头直接指向神宗皇帝。 指责「 ”皇上静摄深宫,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多留中不发。”当今「 ”南倭报警,口盟天变,人妖叠出,逮至天下又何等景象,是静摄之患。”「 ”皇上困于翅囊之御面欢饮长夜,倦于窈窕之娱而晏眠终日,不然朝政何废池至板也!”「 ”皇上每晚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酒酣之后左右近侍一言稍违,辄毙杖下”。「 ”皇上欲成其神圣之名,而使天下不见其太平之象,则名实不符,人谁信之?”他规劝神宗「 ”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之宴安为可恃,勿以将来之危乱为可忽。”奏章上去后,神宗大怒,传旨廷杖,因适奉太后寿辰,又有大学士赵志泉等举揭请求,才幸免于难。由此,冯从吾「 ”直声震天下”。 万历三十七年,布政使汪可授、按察使李天麟择定将宝庆寺东小西园改建为关中书院。书院讲堂取名「 ”允执堂”,又建斯道中天阁,祀孔子的圣象。堂后假山一座,三峰耸翠,松柏挺拔;堂前方塘半亩,中竖小亭,砌石为桥。松风明月,鸟语花香,深邃幽静,是个理想的讲学园地。新建的关中书院,首请冯从吾、周淑远等名流主讲,一时「 ”同志川至云集”,盛况空前,从学者多达五千余人,从亦声名大震,被誉为「 ”关西夫子”。天启元年熹宗即位,诏召冯从吾进京,迫于君命,又对朝廷怀有一线希望,从吾再度入朝,任左副都御史。这时朝中由于「 ”争国本”、「 ”三案”事件的发生,朝臣各自投靠自己的主子,形成对立的两大官僚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相互肆 ... ,内部危机进一步加深。 宦官缠忠贤羽翼丰满,专横跋扈,陷害忠良,弄得朝野人心惶惶。污从吾目击时势,忧国愤时,挺身而出,奋力整饰朝纲,力图挽救危局。他雷厉风行地行施御史职权,「 ”凡大狱,力任之”,重大案件亲自办理,置流言而不顾,于纠弹而不避。在公务之暇还与同官邹元标、钟龙源等在城隍庙道院讲学,朝野志士皆来听讲,「 ”环听者日众”,庙院拥挤不能容,与东林党人同声相应。权阀魏忠贤对知识分子聚众讲学,诬为清议朝政,恨之入骨,大肆诋毁,说他们辗转讲台,是「 ”谣言惑众之也!”冯反驳说:当今国家多事,士大夫不知学,临事抱头鼠窜者甚多。忠君爱国之心,亲上师长之义,非讲学不明。在邹元标等朝臣的支持下,接连上疏,阐明讲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建议在京都设立首善书院,扩大讲学。 当首善书院刚刚峻工,魏党分子又恶意攻击,冯从吾接连五次上书,拂袖而归。事过不久,权奸魏忠贤为笼络人心,又玩弄封官把戏,先后以南京右副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召用,冯从吾均坚辞未赴。此后定期在关中书院讲学,直至天启六年朝廷下令毁天下书院,肆 ... 东林党人,被誉为「 ”东林倡宗风,西京继芳圈”的关中书院及其主讲者自然在劫难逃,冯从吾同东林党人一样被阀党编入《点将录》,名列一百零八人之内。其时魏党分子乔应甲抚陕,为向主子馅媚邀功,将关中书院捣毁,把孔子圣象「 ”掷之城隅”,以辱从吾。从吾为此痛恨切肤,咯血病榻,寝食俱废,饮恨而卒,终年七十一岁。主要著作有《冯恭定公全集》、《陕西通志》等。 冯从吾一生无论在朝下野都矢志不移,坚持讲学,其讲学目的是很明确的。冯从吾集政治才干与渊博学识于一身,敏锐提出:当今天下多事,南倭报警,辽东吃紧,头等大事就是「 ”维持国运,提醒忠义之心。”为达此目的,除了讲学「 ”不知当操何术?可见讲学诚今日第一着”。在论述兵与饷的关系时,冯从吾认为天下不治,国土沦丧,不是兵少饷不足,根本原因是人心不固,缺乏忠义之心。兵有忠义之心,而后兵为我用才调之有兵;兵有忠义之心而后饷为兵用,才谓之有饷。他把讲学比作穿衣吃饭,梳发洗脸,不论做官还是家居都始终不废。 冯从吾在学术上和其他关学派人士一样是株守儒学的,认为儒学至正至醇,教学内容离不开四书五经,以儒家的伦理纲常教授门徒,使其绝对遵守,不能超越。要求学生「 ”无驰于功利,无溺于词章,无夺于毁誉”,以圣贤正心诚意之说,提醒忠君爱国之心。强调为学必须在心上用功,否则虽「 ”终日擎擎,总属枝叶。”讲学原为躬行,他要求学生戒空谈,敦实行。指出学问只要反躬实践,自己不厌不倦去做,才是真学问。他认为讲学本身就是一种躬行。但不学而行,只能是冥行、妄行,如同行路不知路线,只会导致南辕北辙。这正是冯从吾知行合一认识论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 冯从吾在教学中坚持「 ”德教为先”,把品德操守教育放在首位。认为有粹然之养,卓越之识,特然之节,才谓之真人品。他教育学生要辨邪恶、判人禽,分清君子与小人。他针对一些苟全性命于乱世,企图在正直知识分子与阀党之间进行调停的论调驳斥。这是对魏忠贤之流虎狼本质的深刻揭露,也是先生一生同奸党权贵殊死斗争的经验总结。冯从吾学术思想的核心是「 ”心”和「 ”善”。冯从吾作为一代名师,在关中这块沃土上为发展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精力与心血。他主持创建的关中书院成为「 ”育才重地”,为陕西及西北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死后,人们为他建祠、立碑、造像,表示敬仰与怀念。
本文标签:神宗历史关中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