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政绩

十八世纪肇始,欧陆大国纷纷兴起,而俄国却进展迟滞。彼得大帝,诞生于1672年,是俄国史上一位非凡的君王,为使俄国迎头赶上当时欧洲的文明进步,他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拖离 ... 时代,使俄国的版图不断地拓展,并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界。 1689年的沙俄政权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神职人员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在西欧,此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繁荣昌盛。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更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 ... 。 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他已经开始系统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 ... 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更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认为俄国东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彼得成功地对东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之一家报社。 俄国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革。彼得在位期间鼓励工商业发展。他统治下,城镇规模扩大了,资产阶级在数量上增长了。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的整个局势几乎与同土耳其作战的情形正相反;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要的 ... 强国(波兰后来也对瑞典宣战)。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典和俄国再次交战,17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俄国通过战争吞并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片重要领土。虽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因而提供了一个“瞭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后来的列宁格勒)。1712年他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彼得推行的许多国内政策和多次展开的对外战争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可避免地要强行增收赋税。高税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许多俄国人,出现了几起叛乱事件,但是都被彼得无情地镇压下去了。虽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时期就有许多敌手,但是今天西方和 ... 的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彼得是俄国沙皇中最伟大的沙皇。把彼得列入本册是因为他在俄国西方化和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也许不禁要问:许多其他国家的统治者都推行过类似的政策,为什么要让彼得入册而摒弃了其他大多数的统治者呢?

在20世纪的今天,大多数国 ... 首确实弄清了他们的国家特别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欧洲以外的大多数人对实现西方化的好处还认识不清。彼得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先于时代200年认识到使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由于在18世纪和19世纪西欧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俄国则无法同西欧并驾齐驱。欧洲东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国家土耳其与俄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土耳其和俄国都是半欧洲国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两个世纪当中,土耳其在 ... 、经济和文化上都比俄国先进。就此而论,土耳其在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比俄国先进。但是在1700年前后,没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认识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并把国家朝着那个方向推进。因此俄国自从彼得时期以来取得了迅猛的进展,而土耳其却只是以缓慢的步子向前。直到进入20世纪,凯末尔才领导土耳其朝着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当时俄国对中亚的控制已相当稳固,俄国在工业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进。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沿着一条否则就无法遵循的道路发展。在决定彼得的名次时,把他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加以对比,从中受到了一定的启示。伊丽莎白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西方,要比彼得大得多。伊丽莎白主要是象征着其臣民的一致愿望,而彼得则把俄国带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全新方向。事实上,要不是英国在这期间的大多数世纪中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俄国的话,彼得和伊丽莎白在名次上的差距甚至还会大些。 今天,我们当然认为俄国比土耳其要占优势,设想一下,如果那时俄国没有彼得,而土耳其有一位积极改革的苏丹,那么今天土耳其也可能成为大国,可能代替俄罗斯统治中亚地区,因为该地区的居民是 ... ,他们与土耳其人的关系要比俄国人的关系近得多。 综上所述,彼得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影响显然要远远大于康熙帝、伊丽莎白一世和路易十四。

改革

彼得一世时期,俄国的国号首次定为“俄罗斯帝国”。这位身高2米多的皇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思想最开放、最富有改革精神的帝王,彼得大帝在 ... 和对外方面,他赢得了为期20年的“北方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得了芬兰湾和里加湾沿海一带以及波罗的海出海口。在南方,他夺取了亚速堡和巴库,控制了亚速海和里海的门户。在国内,他对政治、经济、 ... 、教育和文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彼得一世身体力行,开始了俄罗斯的“欧化”,不仅在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而且在服服饰和社会风尚等许多方面也学习西欧。他剪掉贵族的大胡子,剪掉客人的长衣袖,把莫斯科公国时代的长袍改为欧洲式的短装,举办“大舞会”,提倡文明交际。 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圣彼得堡,使之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改革背景

虽然说乌克兰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历史上的乌克兰,却在俄罗斯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彼得大帝的行宫依然完好坐落在美丽的第聂伯河之畔。而乌克兰人的文明教养和风度之优雅,这一切也和彼得大帝当年的改革有着深切的关系。正是那个为恩格斯所赞叹“真正的伟人”的彼得大帝,从1698年开始在自己的国家发起了声势浩大而又严厉无比的改革运动,这场彻底改变国家命运的大改革波及政治、经济、 ... 、文化教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他建立了正规的陆军和海军,使得落后的俄罗斯跃而成为欧洲的 ... 强国;他使得落后的农业俄国完成了工业化的 ... 。在彼得大帝的时代,俄国出现了之一张报纸,开办了之一批 ... 学校和技术学校,有了之一个博物馆和之一个公共图书馆,有了之一批的公众剧院和之一批公园,彼得大帝还下达了设立科学院的之一道诏令。……从而,也使得俄罗斯“从愚昧无知的深渊登上了世界光荣的舞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彼得大帝的改革,却首先是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俗开始的。为了改革,他先出国留学考察一年多,回来后,做的之一件事情剪胡子,下令全国城乡的男人都不许留胡子。本来,胡子在俄罗斯人的观念里是“上帝赐与的装饰品”,又宽又密的胡子和肥肥胖胖的身子一样,是仪表威严、品德端庄的象征。但是不行!它已经成为了与世界文化交往的障碍,是在丢人。后来因为阻力太大,彼得大帝也作了些让步,一时想不通的也不会砍头,但是得出钱购买留须权。这个钱可不少,一个富商每年要缴100卢布。就是缴了钱,事情还没有完,还要把 ... 发的,上面刻着“钱收讫”的小铜牌挂在脖子上,以备随时查验。在彼得大帝的行政命令加经济杠杆加名誉手段面前,你想,不就为了那么几根毛吗,留得累不累啊? 彼得大帝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革除传统的宽袖长袍。他认为这种服装华而无当,有碍工作,必须禁止。他在宴会上自己动手,把客人的大袖袍剪个干干静静,一边剪还一边说;“大袖子太碍事,到处惹祸;不是把玻璃杯子拂下来,就是弄汤弄水,撒人一身。剪下来这一段,你还还可以拿去做一双靴子。”在我们看来,这都不该是皇帝干的活。他下令规定:“莫斯科及各城市居民所着衣服,……其外衣之长以衔接吊袜带为度,内衣则应短于外衣。”人总得穿衣服,于是,新的服装很快就出来了。 彼得大帝在国外出访时,曾见过勃兰登选帝侯的夫人和岳母。两位女士认为他“优点甚多,天资极高”,但也觉得其“趣味颇不风雅,殊堪惋惜”。尤其是看到他在进餐时不会用餐巾,更是产生了不讲卫生的感觉。这种损害了的自尊心的补救,在彼得大帝的改革中也明显体现了出来。他专门出版了一本生活教科书《青春宝典》,其中从品德的培养一直到青年人应该如何做客、工作和居家的行为方式,诸此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甚至还具体到用餐时一定要使用餐巾,不能“发出吧哒吧哒的响声”。 此外,彼得大帝在改革中,关于人们如何进行交际,如何开展娱乐,也都有着非常明明白白的说法。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彼得大帝是在搞精神文明的建设,他的一些做法在我们看来可能很小很怪甚至很可笑,然而彼得大帝却让人们明白他不是在开玩笑,为此而送命的人,据说占了当时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一。“他用野蛮制服了俄罗斯的野蛮”(马克思语)。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在我们一些中国人看来诸如随地吐痰、衣冠不整、大声喧哗等等的“小事情”,在别人那里,却可能引发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因为早在彼得大帝那个年代,他们已经为如此的改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改革评价

这场改革其实在其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摄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并未触及根本。但对于沙皇俄国而言,彼得大帝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改革并非像原来预料中那般一帆风顺,据资料记载:改革首先遭到了旧贵族、守旧僧侣和其他顽固势力的非议与责难;彼得深知不铲除这股顽固势力,改革无法顺利进行下去。1697年,彼得正在西欧考察,得知国内有人企图乘机阴谋政变。他立即回国,并处决了大批参与叛乱的“射击军”。1698年09—10月期间,共有1000多名火枪兵被处死,有195人被绞死在幽禁索菲亚的修道院的窗户下,彼得亲自参与了处决活动。次年,又有约700名火枪兵被送到莫斯科处决。可是,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最使彼得头痛的是以皇太子阿列克塞为中心的一伙旧贵族、“射击军”残余分子结成的所谓“太子帮”,他们暗中还得到皇后的支持,继续破坏改革。彼得大帝掌握了大量的“太子帮”阴谋活动的证据,这位46岁、身体健壮、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沙皇,决定以严厉的手段对付他的不肖之子和“太子帮”一伙,下令逮捕皇太子及其同谋犯,押送到新首都彼得堡进行审讯。彼得大帝要求法庭根据“法律和正义”的准则,严惩“太子帮”,即使是他儿子也不宽恕。法庭最后判处:皇太子阿列克塞 ... ,核心人物基金处以磔刑,其余按罪行分别判处 ... 、监禁等。彼得大帝与包庇皇太子的皇后离婚。铲除了“太子帮”,改革顺利地进行下去。俄国具备了一支20万人的陆军和拥有48艘战船的海军,向波罗的海方面扩张;并且兴办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开设新式学校、创立科学院,促进了俄国的文化、科学、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这一次成功的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在《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一书中作者写道: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彼得大帝的为政之道,他的个人性格、他的方方面面都为俄国历史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彼得大帝为俄罗斯红色风暴的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彼得大帝是一个神,他继往开来,鉴古托今,励精图治、霸业大成。他以自己的卓越奋斗和不懈精神造就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伟业和神话。彼得大帝是一个人,他顶天立地,豪气盖世,敢做敢为,敢爱敢恨。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桀傲性格创造出传世佳话。彼得大帝不仅造就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欧亚大帝国。彼得大帝在政治、经济、 ... 、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后来者做出了深邃的明嘱和暗喻。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在记载历史英雄的名册上,像彼得大帝这样具有政治家的长远预见性眼光,又有敢作敢为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君主,的确应该好好记上浓重的一笔。

彼得大帝的传奇一生:彼得大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孙悟空、杨戬、牛魔王七十二变:三人谁最强?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路人皆知,其中学会“七十二变”法术的齐天大圣美猴王孙悟空,乃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得意门生,法力高强,武艺超群。面对十万天兵毫无惧色,什么巨灵神、李靖、哪吒三太子,洒洒水啦,就连二郎显圣真君孙悟空也不放在眼里。后来一个大意被金刚镯打中,关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大闹天宫勇猛无匹,玉皇座下无人能敌。起先就连如来佛组的五行山都压他不住,后来又添了一道符才搞

  2. 杨露禅和董海川的交往轶事:揭秘晚清武林高手

    清光绪年间,直隶广西府永年县南关的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投师陈长兴,经十八年苦练学会太极神拳。后经刑部侍郎武汝清推荐,进京到瑞王府授艺。一时间京城武林高手纷纷寻上门来比试,却总是败北而去。杨露禅由此名声大噪,人称“杨无敌”。这事惊动了深居内宫的八卦掌开山鼻祖董海川。董海川几次想登门拜访杨露禅,又恐有失体面。一日,他再也忍不住了,便派徒弟执请柬邀杨露禅小酌。这天上午,董海川准备停当,静候杨露禅前来。但杨

  3.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丝绸之路开创者

    骞是西汉时伟大的探险家。他自请出使西域,历经13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之一人。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其王族被匈奴单于...死了。于是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以“断匈右臂”,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沙漠、雪山、绿洲,时而长风漫卷、飞沙走石,时而万里寂静。牧人的炊烟袅袅升起,直接云天,驼铃响

  4. 清明上河图上究竟有多少人?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精品,属国宝级文物。五米多长画卷里,共绘各色人物、牛、马、骡、驴、车、轿、船、房屋、桥梁、城楼等,那么这幅画中究竟有多少人呢?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

  5.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注释】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此计运用此理,是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易经.渐》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循序渐进。【按语】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

  6. 南宋大将张浚忠奸之论:到底他是否是个称职将军

    张浚是南宋初年一位主战派大臣,几度执政,几次率大军与金决战,兼为将相,权倾一时,颇为显赫。然而八百多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褒之者誉之为抗战派英雄;贬之者斥之为害国之狗熊。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张浚(1097一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出生于一个世代仕宦之家,政和八年(1118),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历褒城令、太常寺主簿诸职.建炎元年(1127),赴行

  7. 中国历史上的奇葩胡太后:做皇后没有做 ... 快乐

    法国女作家杜拉斯说过:“如果我不是作家,我会是一个...。”当然,这个一生姿态飞扬的女子最终还是“正确”地选择做了作家。这里所说的正确,是指遵从主流价值的选择。不用说,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与作家之间判若云泥。即使抛开道德评价,单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作家可以借由作品流芳后世,而...红火的日子也就是那么几年,所以选择当作家比当...更为明智。无独有偶。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娼家女子在颠鸾倒凤之隙

  8. 云台二十八将排行:为何云台二十八将知名度很低?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频起刀兵,乱兴古制。礼崩乐坏,士失其德;朝令夕改,民苦于政。不数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荆州起绿林、齐鲁画赤眉、河北有铜马。此外,还有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与其兄刘縯在家乡南阳也乘势起兵。起初与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绿林军中的更大的主力进行联合,大破莽军。更始三年(25),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改元建武,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后汉”

  9. “吐谷浑”怎么读?吐谷浑历史简介

    “吐谷浑”这个名词怎么读?很多人都读错。“吐谷浑”的读音是:tūyùhún,发音:突欲魂。吐谷浑简介吐谷浑,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慕容廆之庶长兄也,其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及涉归卒,廆嗣位,而二部马斗。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别,奈何不相远离,而令马斗!’吐谷浑曰:‘马为畜耳,斗其常性,何怒于人!乖别甚易,当去汝于万里之外矣。’于是遂行。廆悔

  10.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死因揭秘

    导读: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武则天。下嫁薛绍,再嫁武攸暨。生前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她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太平公主出生年份目前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之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前后,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

随机推荐

  1. 胡说乱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úshuōluàndào【解释】乱编瞎说,胡说八道。【出处】元·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例子】这样的胡说乱道,天下难道还有真是非么?郁达夫《采石矶》【近义词】胡说八道【相关】百度“胡说乱道”

  2. 聪明的地主

    从前,巴哈马群岛有个地主,自以为很聪明,时常变着法儿让那些替他种地的农民多干活,还总想少给些工钱。在这个村子里,住着一个真正聪明的小伙子。一天,聪明的小伙子对他哥哥说:“我要给那个坏蛋一个教训。”说着,就转身向地主家走去。聪明的小伙子回答。原来,巴哈马群岛那时有个规矩,工人的伙食是由主人供应的。>不一会儿,地主把午饭拿来了。>自以为聪明的地主气坏了。

  3. 梦见天使代表什么

    周公解梦梦见天使代表什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天使代表什么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高士奇一天连升七级是怎么回事?揭秘高士奇为什么是相爷

    说到高士奇这个人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其实也还比较的简单,无非就是这个人和平常人完全不一样的,有着非常有故事的人生,这个高士奇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历史名人,但是人生却又十分的曲折,故事也非常的多,话说这个高士奇有一个惊世骇俗的事情,那就是话说他一天连升七级,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高士奇为何要叫相爷呢?高士奇一天连升七级是怎么回事?

  5. 依法不依人 1990.8.16~1990.8.31

    星云日记依法不依人1990.8.16~1990.8.31八月十六日星期四中午十二时搭机回台湾省,同行者有张培耕与胡嘉华小姐,下午二时四十分到佛光山,心平、慈惠等多人均在等候,离山虽前后仅三天的时间,但接触的人、事、物是另一层面,感觉上好象过了三个月似的,好想把这三天的香港见闻一吐为快!法师们不但比在家人更积极乐观,更具有出世的思想和入世的悲心。并应其请求举行一次皈依典礼。典礼结束前,我特颁袈裟予住持依德法师。

  6. 梦见暴动

    周公解梦梦见暴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暴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新人的婚礼创意 提供高品质的原创婚礼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新人的婚礼创意:一、找找椅子下面新人在布置会场的时候,就随机在一些椅子的下面做了记号,可能是椅腿上有丝带也可能是在椅套里藏了卡面。请来宾猜测新娘第二套晚礼服的颜色是什么?

  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个道格贝

    编者按:弗兰克·巴克尔斯于2011年2月27日死于自然原因。1917年夏天的一天,他在威奇托的堪萨斯州博览会上,看到一个海军陆战队的招募摊位,他决定应征入伍,当时美国刚刚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他只有16岁,但他告诉征兵中士他才18岁。招聘者也许怀疑这个男孩的真实年龄,他自己撒了个谎:他告诉巴克尔斯,要想成为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他必须至少21岁。巴克尔斯毫不气馁地走过另一个摊位,向一名海军新兵试

  9. 梦见买红色的鞋子

    周公解梦梦见买红色的鞋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红色的鞋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赁居】的意思是什么?【赁居】是什么意思?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先是姬赁居洞神宫前马妪家,斗室两间,殊苦窄陋。」★「赁居」在《汉语大词典》第14165页第10卷198参见:赁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