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简析1861年后俄国土地问题和农民福利状况

  作者:朱蓓

  [论文关键词]俄国农奴制改革;土地;革命

  [论文摘要]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 *** 掠夺,改革后俄国土地问题和农民福利问题仍然严峻,这是20世纪初俄国风起云涌的革命的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落后,成为迫使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对农奴制度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为:

  农奴不再隶属于地主,从而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此后,他们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与不动产、有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权利;农民再不能被任意买卖,也不能随意被地主惩罚。

  有关土地的规定:农民缴纳赎金后可以得到一份土地。至于份地的面积,法令规定了最高和最低定额,如果份地超过最高定额,地主可以割去多余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割地”。

  关于赎买手续:农民的宅旁园地可以自由赎买,须先向 *** 交纳60卢布的赎金,6个月后即可取得所有权。赎买份地则必须得到地主的同意。关于赎金的数额,规定为每年代役租额为赎金的6%,农民赎买时,必须先付赎金的20 %25 %,其余部分由 *** 垫付给地主。农民可在49年内,分期向 *** 还本息,其间土地归村社公有,且农民仍有义务缴纳租金或服劳役。农民不得任意处置份地或离开村社。

  二、农奴制改革后沙俄国家土地政策分析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不得已而为之,是比较开明的官僚与贵族当中的反动分子互相妥协的产物。前者力求保证被解放的农奴至少有能力恪尽他们对国家的义务,后者则力图让他们为获得自由付出尽可能高昂的代价。根据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一系列规定,俄国的土地关系发生了变化:贵族地主不再是单一的土地所有者,农民也成为法律上的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也只是“法律上拥有”土地而已,事实是改革的土地政策是有利于贵族地主的,后者利用改革契机大肆占有、兼并土地,并将改革的成本和负担强加到农民头上。同时由于村社取代地主成为农民的“监护人”, *** 加强了其对农民的控制。且让我们看看贵族地主是如何借机掠夺农民的。

  (一)由于份地是按地区确定面积的,贵族地主们“去粗取精”,将肥沃的土地以及大量的森林、草场留下,把最贫瘩的土地分给了农奴。在土地最肥沃的省份地主拥有的土地较多,而北部的贫瘩地区和里海附近的多沙草原地带,则几乎没有地主私有土地而归不幸的农民所占有。半数地主土地最少的省份,其面积的16%以上是贫痔的,在其他省份的这一比例达56% , 64%,最高达93 %。而在私有土地占一半以上的省份里,没有一个省其贫瘩土地占20%以上,只有2个省份,即1/9的省份,占16%以上。

  (二)农奴份地超过法定份地可割除,由此贵族借机割占原农奴份地。据统计,黑土地带省份农民的土地被割走1/5以上,其他地区则达到1/3甚至2/5。

  (三)按原租赋计算的赎金远高于土地市价,这是对农民的敲诈。1861年割给农民的土地为1。24亿俄顷,市场价为6。89亿卢布,而农民支付的赎金为9。233亿,再加上赎金征收费、滞纳的利息和罚金,农民实际负担高达13。 9亿卢布。

  (四)村社成为新的“监护人”。它一方面承担起行政和财政职能,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和财政监督;另一方面,它使古老的三田轮作制延续下来,每户人家只能在不同的地块里分到小小的一片土地,这些土地可能毫无用处,但仍然让农民支付全部的租赋。

  而且定期重分土地和沉重的租赋负担也使农民几乎不可能、也不愿意尽心耕种土地。农民越来越穷,拖欠租金和税款,最后被夺走土地,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无怪乎,列宁称1861年农奴“解放”是“对农民的 *** 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三、改革后的土地状况和农民实际福利状况

  解放农奴使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隶属,但仍然没有人身自由;农民摆脱了地主的羁绊,又落人 *** 的牢笼。所谓“刚出狼窝,又人虎穴”并不能恰当地表述农民在1861年后的境遇,因为事实证明这较之此后近半个世纪俄国农民之惨状仍略显逊色了。农奴虽然获得了自由,但不过是“饿死的自由”罢了。土地的严重缺乏,租赋的沉重,农业人口的增加,生活成本的猛涨,地主、官吏和高利贷的盘剥,都让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土地日益为大地主所垄断,农民(小农、贫农)仅拥有少皿份地。1889——1892年间塔夫利达省三县富农(主要是每户种地75俄亩的最大耕作者)占有几乎全部土地,而这些人所占人口比例是很小的。据统计,到1905年,10。 7万名大地主拥有5 300万俄顷土地,人均459俄顷,其中拥有1万俄倾以上的大地主有527个。而解放时的2250万农奴分到1。24亿俄顷土地,人均份地为4。8俄顷。到1905年,由于农业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减少,人均拥有土地已降至1俄顷。

  上等户租地远远多于下等户,且租金便宜达1/3。土地日益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农民土地日益萎缩,农民越穷就越保不住自己的土地,更不要说再买地了。据有关资料统计,1863——1894年间农民购买的土地为5 。 24亿俄顷,投机商购人7。 45亿俄顷。其中186s——189s年间,农民购人的土地中有81。5%乃是大地主购入这些土地一方面被以极高的租金租给没有土地维系生存的贫农,另一方面被以极低的工资雇佣农民劳动力耕种。

  农民的份地越来越少,欧俄5400万农民在1861年人均份地为4。8俄顷,这一数据逐年递减,分别为:1880年3。3俄顷,1900年2。 6俄顷,1905年1俄顷。此外,由于地租昂贵,单是租赋已经让农民捉襟见肘。农民不但没钱种地,还得出卖劳力赚取“外水”,人不敷出,越来越贫穷。多数农民甚至完全失去土地,成为纯粹的佃农。到1905年,无地雇农已占农民总人数的15%。而欧俄47省1 190万农户中,23%拥有的土地少于5俄顷,70%拥有的土地少于10俄顷。而维持一家生活的土地最小值需在12。s俄顷以上。

  (二)农民承担沉重的赎金和赋税。改革后,除了昂贵的土地赎金、地租外,农民还承担了人头税和对日用消费品征收的间接税。为了偿付赎金和重税,农民不得不出卖家畜、服劳役,“于是,农民除了一所小房子和一块光秃秃的土地以外就一无所有”。

  1872年部分省份农民租税占收人比例:彼得堡为34%、莫斯科为105%,黑土地带省份为30%—148%。

  1883年人头税废除后,为弥补岁人, *** 一方面大幅提高土地地租,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了间接税。国有土地地租几乎提高一倍。农民无力支付租税,欠税现象严重:

  1871——1880年,欠税为38戈比/俄顷;

  1881——1890年48戈比/俄顷;

  1896——1900年虽然采取豁免、缓交措施,欠税仍超过年均应缴额的1/5

  (三)农业人口增长,土地不够,不发达的工业又无法吸收剩余农业劳动力,引起恶性竞争,雇工工资极为低廉,且工作条件恶劣、工时极长。欧俄部分60年代初乡村人口为5000。万左右,到1897年已增长到8 200万,但农业生产率和其他就业机会没有相应增加。俄国工业在19世纪最后十年之前一直发展缓慢,无力吸收被从土地上赶出来的过剩农业人口。俄国在1880年煤产量仅400万吨,生铁产量仅50万吨。工人工资仅为美国工人的1/8,英国工人的1/5。

  (四)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农民的份地主要是耕地,而牧场、草场、森林等全部被地主据为己有,导致农民必须为原本免费的生活品,如薪材、肥料等付费。以前农民可免费获得的薪料、做木器的材料和建材,现在需要购买。据统计,1905年地主仅凭出售森林木材就获利2亿卢布。解放后,在彼得堡,一车粪值一个银卢布,要想使一俄亩土地变得宜于耕种,得花上200银卢布,这一俄亩的租费是一年15—30卢布。此外,农产品大量出口,国家又对进口征收高额保护性关税,使得农民必须为购买制成品支付高额款项。此外,1894年起国家实行酒类专卖;1895年又开始控制甜菜生产,使其价格人为拔高。这些都使农民生活雪上加霜。

  (五)地主、官吏、高利贷的重重盘剥。地主索取高额赎金和地租、国家税收。地方长官可能随时夺去农民辛勤耕作的土地,并控制通行、严惩欠税和犯罪。这种影响之大无怪乎哥萨克顿河区的当地人称他们的长官为哥萨克的皇帝。农民的困境给高利贷者带来生财之道,他们对农民课以二成、五成甚至十成的利息。为帮助农民购买土地而建立的土地银行到头来也成为剥削农民的工具。

  综上,1861年的改革并没有真正解放农民、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反而使其生存环境更为恶劣。“1861年的分地造成的不是自由的独立农民,而是在同一个‘老爷’即地主的土地上受盘剥的佃农。”

  四、结语:农民与俄国革命

 

  19世纪下半叶俄国农民生活并没有因为1861年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得到改善。农奴获得部分自由虽然是历史的进步,但由于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这种“进步”却是以巨大的社会不公换来的。贫农生活更加艰辛,负担沉重,境遇悲惨。世纪之交的农村日趋贫困,19世纪90年代后期,1 /5应征兵员体检不合格人口。人口死亡率为35%0,居欧洲之冠,且农村高于城市。这一切,使俄国社会自1861年起就动荡不已,终于导致了1905年的大革命。直到1912年还占俄国人口86%的农民,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中翻云覆雨的重要力量。斯托雷平说:“俄国的前途取决于在下一次革命危机爆发前,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消除农民的不满。”然而,虽然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斯托雷平却试图通过扶植富农、制造与既存秩序有利害关系的农业产业主阶级来维系专制 *** ,这种努力也必将归于失败。而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则正是凭借对农民需求的敏锐把握和对工农群众的有效组织,保证了俄国革命向前的进程。

简析1861年后俄国土地问题和农民福利状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何明朝农民起义最多,如此反常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明朝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最多的王朝,百姓的生活水平一直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纵观整个明朝的政治,清明的时期相对较少,农民的负担也是史无前例地最重,或者说从明初到明末逐渐加重的趋势。其实不光在明朝,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上所有时期的农民负担都比较重,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是从农业生产征收来的。而这项税收制度,是明朝农民负担最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2. 被忽略的低音:中国近代的农民为何普遍贫困?

    经济观察报书评作者=李金铮来源=《江海学刊》新配图片,源自网络近代以来,...之演变过程,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国农村以其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和纷繁复杂,更是倍受关注,贫困问题就是其中的焦点之一。

  3. 都说救急不救穷看清代神医叶天士是如何为穷人治「 ”穷症”的

    清代叶天士因为医术精湛,门前求诊的病人是络绎不绝,众人都说凡是什么疑难杂症到了他那里都会手到病除。有一天,叶天士坐轿出诊,没走多远便看见一个农民守候在路边,一见他便将轿子拦住,请求他给自己看病。

  4.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提起庄园,人们首先会想起繁忙而充实的农业生活,其次会假想出一副惬意无穷、无拘无束的美丽画面来。挺着肚子、挥起粗壮手臂耕作的农夫和英俊潇洒、金发碧眼的优雅少爷都是庄园社会的组成部分。想知道真实的欧洲中古庄园是什么样吗?欧洲庄园的雅致和简单,让人心生出一阵又一阵的神往。

  5.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大哥,他们是农民吗?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按理说,农民起义应该由农民领导,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起义领袖并非农民。

  6. 他曾靠一己之力改变沙俄,被誉为俾斯麦第二,无奈只是回光返照

    说起俄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改革家,我们便不得不提斯托雷平。

  7. 从弹丸之地到「 ”傻大”帝国,俄罗斯是如何「 ”发家”的?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九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附庸。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

  8.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演员,地主家庭出身,却常扮演贫下老农

    钢铁战士杜德夫的电影,我最早看到的角色是老版《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员侯大章。周文彬和赵宝华客串两个便衣特务,神气活现地走进酒店,问徐连凯扮演的伙计,李向阳有没有进城?两个特务被李向阳缴械后,垂头丧气。

  9. 三国大变局:从曹操曹丕父子的选择看中国士族地主政治时代的到来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风云纵横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有学者将中国两千年封建政治史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秦汉的贵族地主政治时期、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地主政治时期以及隋唐以后的庶族地主政治时期。从三国时期开始,士族地主开始掌握国家权力,皇帝与士族的政治交易把中国历史带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制度的形成促使士人集团迅速崛起,成为封建朝堂的主要政治力量。

  10.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权力堪比财政部

    华俄道胜银行是清代唯一由清廷官方与外资合办的银行,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强烈的政治特质以及难以置信的经营项目,使它看起来俨然是"第二财政部"。1899年银行董事会增加到11席,多出的3个席位全部由俄国财政部推荐。纸币的本质是国家信用,在十月革命后,道胜银行先后为几个白俄在西伯利亚建立的地方政权发行纸币在东北流通,这几个短命政权很快瓦解,货币成了废纸,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损失。

随机推荐

  1. 时移俗易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íyísúyì【解释】移:变动;易:改换。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时移则俗易。”汉·刘向《说苑·杂言》:“今夫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例子】【相关】百度“时移俗易”

  2. 曹魏皇帝到底也没有斗过司马氏

    曹魏皇帝到底也没有斗过司马氏曹魏皇帝到底也没有斗过司马氏三国时期,烽火不断,政治动荡,能人频出,权臣跋扈,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君臣之间的斗争也异常激烈。二养子中,魏明帝偏爱曹芳,对其寄予厚望。如今,曹爽已死,司马懿独掌大权,天平的指针偏向了司马氏,曹芳正式沦落为傀儡。其第二任皇后张氏,因为曹芳第一次密谋行事不周受到牵连,先是被废,后死于司马师之手。

  3. 梦见老公有情人或丈夫有情人意味着什么 – 周公解梦

    所谓情人,泛指拥有感情的人类,有情之人。婚姻是管控型伦理,有管控方介入,爱情是自愿型伦理,没有管控方介入。那么,梦见老公有情人或丈夫有情人会不会不好?梦见老公有情人,吉兆,夫妻感情会更加稳固,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太过猜疑。梦见棉布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4. 哪些蔬菜能清热解毒

    哪些蔬菜能清热解毒丝瓜甘平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作用;黄瓜、竹笋能清热利尿;芹菜可清热利水、凉血清肝热,具有降血压之功效;胡萝卜可与重金属汞结合将其排出体外;大蒜可使体内铅的浓度下降;蘑菇可清洁血液;红薯、芋头、土豆等具有清洁肠道的作用。

  5. 全程录像!男子与女友被人「 ”捉奸”,才发现自己是第三者

    11月10日上午7点,吴先生和女友在南宁大沙田九巷的一间出租屋内睡觉时,一男子以「”捉奸”的名义突然闯入屋内对他们进行视频拍摄,双方还发生了肢体冲突,吴先生询问了该男子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女友已经和别人领证结婚了……吴先生称,当天,有6个男的直接冲进他家,他当时跟女朋友睡在一起,有个男的掀他被子并全程录视频,还打了他和女朋友。后来经过该男子的一番说明后,吴先生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女友韦女士已经和该

  6. 枕头多高合适?睡觉不枕枕头好吗

    枕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颈椎产生副作用。睡觉不枕枕头好吗枕头多高合适枕头合适对高质量睡眠非常重要。一般枕头硬度要适中,荞麦皮、蒲棒枕是比较好的选择。婴儿枕头高度婴儿用枕头一般是分阶段的。睡觉不枕枕头好吗选用符合人体力学的枕头,不仅对睡眠有帮助,对个人脊椎也有好处。枕头的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曲线,保证人体曲线在睡眠时不变形。

  7. 梦见静脉血管好吗 梦见静脉血管预示什么 – 周公解梦

    梦见静脉血管好吗?静脉是循环系统中使得血液流回到心脏的血管,大多数静脉携带的血液氧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有些静脉与动脉伴行,分布在身体的深处,有些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如手臂上的“青筋”。梦见你看到自己静脉血管正常,这表示你己制服了那些想...害你的人。梦见...代表负面情绪压抑梦见...的含义–周公解梦

  8. 陈云趣答姑娘问

    陈云诙谐的话语说得姑娘满脸绯红,无言以答,但她忽闪一会儿眼睛后,又发起新的进攻,“他为什么要写条子呢?”接着,陈云又风趣地说:“陈赓不写条子,你也不知道他爱你呀!你知道了,可以回答他嘛!同意,你们就谈,不同意,你们就作同志。姑娘,你说对不对?”>姑娘被说得咯咯笑起来,站起来向陈云一鞠躬,欢快地跑去找陈赓了。陈云同志的话既风趣又委婉,恰到好处,使姑娘的忧虑全然消失。

  9. 汉朝历史大揭密:西汉与东汉哪个国力更为强大?

    西汉与东汉哪个国力更为强大?>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至于西汉与东汉哪个更为强大,历史上的说法也是不一的。有的说东汉更为强大,西汉只是重创匈奴,东汉把匈奴作为附庸,不服全逃的找不到了。在政策上,西汉是有王国问题,但顺利解决掉了。在疆域上来说,总体上差不多,也就没必要比了所以,从大局面来说,西汉是要比东汉强大的。

  10. 档案 | 1986年11月18日,《“八六三”计划纲要》发布

    33年前的今天,1986年11月18日,...中央、...发出关于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1986年3月3日,一份题为《关于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报告上报到...中央,后来根据这个报告而形成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被称为“八六三计划”。由于促成这个计划《建议》的提出和...同志的批示都发生在1986年3月,因而这个计划被命名为“八六三”计划。1987年3月,“八六三计划”开始正式实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