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俗世庸碌,我们暂借些轻风,轻盈我们的脚步。走,往乡村深处走,往长满庄稼、绿树和草地的深处走,和一条哗哗撒娇的小溪攀谈,与鸡鸭牛羊做朋友,伸手接两滴清晨的露珠,放在舌尖品咂,有甜甜的远古的味道。随便抓几缕清风吧,不要像对待一条围巾一样把它缠在脖颈间,而要把自己的心绪变成一朵蒲公英,熟透了的蒲公英,睡在风里,在风里打盹儿,让清风带走俗世里绑在我们身上的繁重。
俗世庸碌,我们暂借些轻风,轻盈我们的脚步。
走,往乡村深处走,往长满庄稼、绿树和草地的深处走,和一条哗哗撒娇的小溪攀谈,与鸡鸭牛羊做朋友,伸手接两滴清晨的露珠,放在舌尖品咂,有甜甜的远古的味道。随便抓几缕清风吧,不要像对待一条围巾一样把它缠在脖颈间,而要把自己的心绪变成一朵蒲公英,熟透了的蒲公英,睡在风里,在风里打盹儿,让清风带走俗世里绑在我们身上的繁重。
走,往翠绿的山冈中走,往清澈泉水边走,在青春的年景里,我们跳着走上山间的台阶;在我们的壮年,我们在山间的坪上休憩仰望;当我们老了,我们可以听听松涛和虫鸣,庄重而小心翼翼地走下生命的台阶。那些山间的黄叶,如一枚枚时间的请柬,遗落在时光的山坡上,我们曾经多么自豪地拥有它,就像飞鸟落在我们的肩膀上,一转身,它们就飞走了,散落的羽毛化作了皱纹,深陷在我们的面庞上,这是岁月带给我们的可靠印记。
走,往父亲的身边走,往母亲的身边走,哪怕是茅屋,哪怕是山野,都要离父母近一些,再近一些,枕着父母的唠叨入眠,或是在父母的鼾声里给自己的思想遛遛弯。乡村的炊烟笔直,总在这样的笔直里,母亲的呼唤穿破一座又一座矮矮的瓦舍,牵回来我们晚归的心。
人生无非就是这样,要么亲近自然,要么亲近故乡,只有在这样的亲近里,我们才能给心灵松绑,而这样的舒适地,可能处在同一个地方。
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或加微信号:shijingqinghua
【声明:著作权所有,侵权必究。本文选自《不出鞘的心灵》(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一书,作者授权,由诗经情话(微信号shijingqinghua)连载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