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而韩信经过深思熟虑后,以忠义的理由拒绝了这个建议,继续配合刘邦围攻项羽。这个战略的前提就是,韩信必须背叛刘邦,割据自立为诸侯王。他背叛刘邦,等于自绝于汉军阵营,失去了汉军贵族的支持。虽然他派出武涉作为使者劝韩信自立,声称不追究曾经发生的事情。但项羽出了名的言而无信,谁知道韩信背叛刘邦后,他会不会找旧账。对韩信在齐国割据最致命的威胁,便是刘邦在齐国附近放的两只军队,彭越和灌婴。

韩信在带领大军攻占齐国,并大破龙且的楚国军队后,初步具备了与楚汉三足鼎立的机会。当时韩信的军队非常强大, ... 燕赵之地的军队达三十万之众,这还不算齐国和楚国投降的军队。而同时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和成皋处于对峙状态,根本无力管辖远在齐国的韩信。这是韩信最好的独立割据,与楚汉三足鼎立而争夺天下的机会。韩信的谋士蒯通和楚国使者武涉都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他们希望韩信叛出刘邦阵营,联合项羽攻打刘邦,最后平分天下。而韩信经过深思熟虑后,以忠义的理由拒绝了这个建议,继续配合刘邦围攻项羽。 韩信是看重忠义的人吗?从我之前章节的分析中看来,韩信显然是野心勃勃的,他的忠义只与筹码不够而已。如果他真的忠义,那就不会叛出项羽阵营投靠刘邦,也不会在刘邦和项羽争夺荥皋战线时按兵不动。因此《史记》上说他以忠义为理由拒绝蒯通和武涉的建议,那只是托词而已。 从韩信背约攻打齐国,导致郦食其被齐王田广烹 ... 的事情,就说明了仁义之类的道德观念,在韩信看来远远没有自己的野心重要。正是为了自己的野心,韩信才会背约攻打齐国,其目的是将齐国作为自立割据的根据地。从史料上看,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韩信已经上了刘邦的黑名单。 以齐国为根据地,依托燕赵两国的资源和兵源,建立与楚汉鼎足的势力,这是蒯通给韩信谋划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前提就是,韩信必须背叛刘邦,割据自立为诸侯王。从战略的走向来看,这是很符合韩信的人生目标的,但背叛刘邦却让韩信很由于。最后韩信还是拒绝了这个建议,而是向刘邦索要齐国大权,让刘邦封他为齐王。而刘邦当时正与项羽对峙,正需要韩信威胁项羽后院的时候,被迫交出了齐国大印,将韩信封为齐王。这是韩信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是利用当时有利形势所做出的妥协。 当一方诸侯王,与楚汉三足鼎立,再走上统一天下的道路,这是韩信非常愿意做的,但这对他来说风险极大。首先他就需要背叛刘邦,脱离楚汉战争的舞台,这就面临很大的风险。这个风险不但需要在政治上付出代价,也需要承担 ... 上的压力。政治上会让他在诸侯贵族中的名声进一步恶化,诸侯和贵族对他的支持进一步减少。他本来因为胯下之辱和叛出项羽的黑历史,在诸侯中就名声不佳,信任度不高。韩信能够崛起,就是得益于刘邦、萧何、张良、夏侯婴等人的信任。他背叛刘邦,等于自绝于汉军阵营,失去了汉军贵族的支持。 由于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功勋卓著,对楚军的 ... 伤力极大,也是对项羽最大威胁的将领,没有之一。项羽在多次作战失败后,尤其是龙且在潍水之战被韩信斩 ... 后,对韩信是恨之入骨。虽然他派出武涉作为使者劝韩信自立,声称不追究曾经发生的事情。但项羽出了名的言而无信,谁知道韩信背叛刘邦后,他会不会找旧账。如果项羽翻旧账,韩信很可能面临刘邦和项羽两军的围攻,这种 ... 压力对于刚刚在齐国建立基业的韩信是难以承受的。况且韩信在燕赵齐三国的根基薄弱,蒯通还没有帮他扎下根来,这就对他更加不利了。 蒯通之所以建议韩信以齐国为根据地割据自立,主要原因就是燕赵齐三国没有强势的诸侯王。燕王臧荼被韩信逼投降了,赵王张耳势力不强,赵军都控制在韩信手中。齐王田广被 ... ,田横带着少量军队逃到沿海,无力与韩信争锋。因此,凭借蒯通在燕国的影响力,韩信在燕赵齐三国打出来的威风,足以控制这里的局势,成为与楚汉鼎立的诸侯王。可是这只是蒯通的一厢情愿,因为韩信根基浅薄,要在三国扎根需要不短的时间。这个时间刘邦不会给他,项羽也不会,所以对韩信来说风险极大。 从楚汉战争的态势上看,当时齐国周边的局势也不太利于韩信割据自立。韩信虽然控制了齐国大部分地方,但并未彻底平定齐国。齐王田横的人马还占据沿海之处,并在海外的岛屿上建立了政权。一旦韩信面临楚汉两军围攻,齐王田横极可能卷土重来,韩信会遭到三面夹攻。 赵王张耳虽然势力不强,原来赵王歇和代王陈余的军队都被控制在韩信手里,赵国能出兵齐国的军队很有限。可是对赵国和代国最有影响力的广武君李左车在刘邦手里,这是对齐国很大的威胁。李左车本身军略能力不在韩信之下,李家在赵国和代国的贵族中影响力极强,足以号召赵国贵族反对韩信。 而刘邦和赵王张耳关系紧密,从战国时代就有了很深的友谊。有了张耳和李左车的配合,赵国和代国能够出动大量的军队配合刘邦围攻齐国。而韩信军队中赵国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很可能在赵国贵族的号召下临阵倒戈,这极可能造成韩信军队的崩溃。 燕王臧荼则是出了名的墙头草,燕国和齐国之间还隔着赵国,对齐国的支援需要长途跋涉。虽然蒯通对燕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并不足以跨国赵国直接控制燕国朝政,指挥燕国军队。一旦韩信和刘邦开战,很可能燕王臧荼作壁上观,拒绝为韩信提供任何支持。 对韩信在齐国割据最致命的威胁,便是刘邦在齐国附近放的两只军队,彭越和灌婴。本来彭越是在外黄和昌邑一带争夺楚军补给线的,灌婴在彭城周围袭扰项羽的后花园。这两人都是刘邦手下比较能打的将领,彭越更是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如果韩信割据自立,刘邦很可能让这两只军队反扑齐国,这对韩信来说是极难应付的。尤其是彭越,他是游击战祖师,项羽都被他折腾得头皮发麻,韩信若被他缠上,日子更不好过。而刘邦为了拉拢彭越,还将彭越封为梁王,赐予了魏国的土地,这彭越对打韩信就更加积极了。 彭越本人还是齐国人,原是齐王田荣手下最强的将领,在齐国很有影响力。后来齐王田荣败给项羽,在平原县被人 ... 害,彭越才加入汉军作战。如果彭越率兵攻打齐国,齐国贵族跟从,再加上齐王田横配合,韩信在齐国立足都没有可能。然后张耳和灌婴再配合作战,韩信灭亡的概率极大。 从战争态势分析,当时刘邦对项羽已经占据优势地位,否则项羽也不可能派武涉联络韩信结盟。可韩信周边却全是刘邦的势力,韩信自己又没根基,反叛刘邦完全是 ... 冒险。以韩信的战略目光,一眼就看出蒯通的策略不可执行,所以才选择直接拒绝。当然韩信还是要面子的,不能说得太白,所以以忠义的理由拒绝,也是为了收买人心。
本文标签:韩信刘邦齐国项羽彭越三国历史强汉蒯通赵国中国历史楚汉战争西汉春秋战国汉朝鸿门宴秦朝军师东汉谋士商朝战国时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