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归国。曾任驻...汉城领事、驻...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中华民国首任内阁...等。唐绍仪他曾跟随孙中山南下护法,孙中山改组...之后,他与孙中山产生政见分歧,淡出政界,后曾经以卸任的国之大老的身份担任孙
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 ... 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归国。曾任驻 ... 汉城领事、驻 ... 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中华民国首任内阁 ... 等。
唐绍仪
他曾跟随孙中山南下护法,孙中山改组 ... 之后,他与孙中山产生政见分歧,淡出政界,后曾经以卸任的国之大老的身份担任孙中山也是他自己的故乡中山县的一县之长。
上海沦陷后,传言他与各方暧昧不明,当盛传日本方面拟利用其组织华中伪 ... ,被军统特工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刺 ... 于其上海的寓所。
唐绍仪之死记载众多,本文不再赘述,简单来说,就是军统特工赵理君以古玩店跑街伙计的身份携带唐绍仪看中的古董瓷瓶来到唐家,利用唐绍仪欣赏古董在会客室关门进行的习惯,趁机在唐绍仪欣赏花瓶的时候用利斧砍向唐绍仪后颈,事后,收好瓷瓶轻手轻脚离开会客室,对门口的保镖说:
主席在会客室等我,我去再拿几个更好的古瓶请主席挑选,请你稍微等待一下,我马上就来。
赵很快走出,和唐宅外等候接应的特工汇合,驱车迅速逃逸。
唐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当场毙命,一种是说他被发现后送往医院抢救,在输血2000毫升及抢救后无效身亡。但无论如何,从本次刺 ... 的技术角度而言,堪称完美。
唐绍仪之所以被刺 ... ,其原因也有几种说法。
一、因为其态度暧昧并且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接触而被蒋介石下令军统特工除去。
这是最普遍的一个说法。
二、因为与蒋介石的私怨被 ... 。
这个说法以叶恭绰的说法为代表,与唐绍仪十分熟悉的叶恭绰在晚年回忆道:
(唐绍仪)有劝人退位之习惯,以为政治家无身临绝境之理,退可复进。故劝清帝退位,劝袁退位,劝段(祺瑞)退位,又劝孙(中山)退位,劝蒋退位,而不知除清室被逼外,余皆不听其言,蒋尤误会,以及干祸。
三、因为他身为民国诸国父之一,比吴佩孚和任何北洋旧人更有理由宣布法统重光,因而成为 ... 最大的梦魇,因为 ... 在意识形态上没有安全感,所以必须除去唐绍仪。
这一点和第一个原因表面类似,但其深层的原因不同。在这一诠释中,唐绍仪被军统暗 ... 类似托洛茨基被斯大林的特工暗 ... 、
历史很难复盘,也不容假设,很多问题可能确实会成为永久的谜团,但随着一些档案文件的出现,或许会对一重解释的可能性。
孔祥熙
唐绍仪的大女儿处保存着孔祥熙写给唐绍仪的一封密函,时间就是唐绍仪遇刺前的两个多月,以孔祥熙的政治地位(行政院长)和个人身份(蒋介石连襟),这封信透露的意思无疑就是蒋介石本人的意见,而以蒋介石苛待亲信,宽容异己的一贯作风,因为唐绍仪持不合作态度或者曾经劝说他退位而产生达到 ... 人地步的私怨,于情理上并不说得通。
此外,唐绍仪即使与日方有所接触,可以说也是秉承这一密函的嘱托,时间才过去2个月,局势并不明朗,蒋介石下令锄奸或者灭口的概率也并不大。
至于 ... 担心唐绍仪所谓国父身份被利用,形成所谓的“法统重光”更未免书生气,以 ... 的“革命”意识形态体系和”军政“、“训政”、“ ... ”三部曲的法统逻辑,这种意识形态的不安全感并不存在。
那么唐绍仪被暗 ... 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或许很简单。
唐绍仪不去重庆确实是因为和蒋介石政见不同,而不去香港是因为与妻子关系恶劣,从很大意义上,滞留上海的象征意义并不特别,加上他居停在法租界,可以说基本上是人畜无害的,这一事件最大的可能是军统方面为了邀功,独立判断而做出的行为。
唐绍仪被刺消息传出后,舆论大哗,1938年10月5日,重庆方面以国民 ... 主席林森、行政院长孔祥熙名义,颁布《唐绍仪褒扬令》,同时拨付治丧费5000元,并令将唐氏生平事迹“宣付国史”。国史馆撰写的《唐绍仪传》称唐晚年被日本人拉拢,要其充当傀儡,“终不肯出”。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出版《回忆录》(1953年),多次提到好友唐绍仪,评价其为人正直,有才干,对中国的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
唐绍仪
在唐绍仪并未表明态度,也没有其他合理证据的情况下,甚至所谓接触斡旋在受国民 ... 委托的情况下,用暗 ... 的方式除掉唐绍仪,并不具有法律的正当性,在政治上,这也并非一个有远见和谋略的行为,出自低一层级、行事风格极端的特工机关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后来戴笠擢升赵理君为华北战地督导团副主任,是对其忠诚和能力的一种赏识,也很难认为是对其所谓“功劳”的酬庸。
|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